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PS工程控制网投影变形的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成发 《测绘工程》1999,8(4):67-70
在GPS工程控制网建立的内业处理中,为后续的方便必须设法高斯投影变形对坐标成果的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常规投影变形处理方法之后,提出了尺度强制约束和投影面重新选择两种投影变形的处理方法。工程实践检验表明,两种方法不但可行而且可使处理后的坐标系统与国家坐标系统尽可能保持一致,方便了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2.
CH20000960 GPS 工程控制网投影变形的处理/高成发(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工程.—1999(4).—67~70在 GPS 工程控制网建立的内业处理中,为后续的方便必须设法消去高斯投影变形对坐标成果的影响,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常规投影变形处理方法之后,提出了尺度强制约束和投影面重新选择两种投影变形的处理方法。工程实践检验表明:两种方法不但可行而且可使处理后的坐标系统与国家坐标系统尽可能保持一致.方便了工程使用。图2表1参3  相似文献   

3.
依据投影变形理论,提出了一种山区长距离输水工程控制坐标框架建立长度变形控制方法。针对高海拔、山区、长距离等输水工程特点,提出适用于建立独立工程坐标框架系统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依据输水建筑分类分带代替国家标准3°分带,投影面的设置以各类输水线路起点和终点的高程取平均值来确定,能很好地控制高斯投影变形。尽量减少投影面和中央子午线设置个数,采用兼顾利用的原则进行优化计算。本文利用两个实例分别加以论证,充分证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控制长度变形。  相似文献   

4.
一项工程的开始首先要选择正确的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选择得是否合适对整个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把坐标系统的选择作为首要重点工作对待。对于项目工程而言,建立独立坐标系统的目的是使投影长度变形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高斯-克吕格投影所建立的平面坐标系,或简称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大地测量、城市测量、普通测量、各种工程测量和地图制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平面直角坐标系。本文根据正形投影的长度综合形变公式,推导出最佳方法。理论和实践均表明,该方法简洁、有效,能较好地抑制投影过程中的边长形变。本文就工程实践,介绍一种选取方法,研究建立城市抵偿坐标系解决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5.
与我国采用的高斯投影坐标系统不同,赞比亚等一些非洲国家坐标系统大都采用UTM投影,本文通过对UTM投影坐标系下长度变形的分析,以及对工程控制网的理解,提出了国外UTM投影坐标系下的电厂及变电站工程控制测量方法。并通过赞比亚330 k V输变电工程3个变电站工程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一种在做G PS平面控制测量时,既削弱了当地的投影变形,其成果又与国家坐标系坐标成果几乎一致的一种方法,即分网平差法,通过外网将国家坐标系引入测区,在内网再进行投影变形改正,对该方法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对成果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处理,为相似工程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GPS数据处理中工程投影面的再选取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先文  王继刚  范一中 《测绘工程》2002,11(3):25-26,38
介绍了两种改进的选取工程投影面的方法并把他们应用到GPS工程控制网的内业计算中,理论与实践都证实这两种方法能够较好的控制GPS投影导致的边长综合变形影响,方便了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8.
高海拔地区送电线路GPS测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藏直流联网工程测量坐标系统建立为例,分析了高原地区线路测量中坐标系统建立的变形因素,以及解决变形的几种方法和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为方便高原地区线路测量中坐标系统建立的一些应用经验,以此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毅  张蓓 《东北测绘》2012,(1):194-195
坐标系统的选择对一项工程来说是一项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同时坐标系统选择的适当与否关系到整个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对坐标系统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必需的工作。对于城市而言,使投影长度变形控制在允许的精度范围之内是建立独立坐标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主要是根据所在测区的不同来建立与本测区相适应的坐标系统,从而使其投影长度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本文讨论通过建立城市抵偿坐标系解决变形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具有测区跨度长、平均海拔高、高差变化大等特点,独立坐标系统的建立难度大。本文根据投影变形理论,结合滇中引水工程的特点,提出了适用性的建立独立坐标系统的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用1°带的分带方式替代常规的国家3°带分带,有效地控制工程的高斯投影变形;推导了新的适用于高原长距离工程的抵偿投影面求取方法,并结合滇中引水工程实际给出了优化的抵偿投影面设置方案。使用本文建议的独立坐标系统,工程综合变形的最大值能得到最优控制。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斯投影在高海拔地区的距离变形问题,造成GPS测量不能满足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根据椭球膨胀法的原理,提出移动中央子午线和抬高投影面的方法,以减小距离变形的影响,并在长庆银川基地的土石方测量和某煤矿的坐标系统建立两个项目中成功应用。应用这种方法不但能满足高海拔地区的控制网测量和RTK测量要求,而且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12.
梁永 《测绘通报》2012,(Z1):221-22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要求线路坐标系统的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10 mm/km要求,且无砟轨道平顺性要求测量精度高。而铁路是典型的线性工程且线路长,常跨越多个投影带,在工程坐标系带边缘存在变形现象且变形程度不一样;另外不同基准间坐标系转换也是铁路测量中常遇到的问题,坐标系间的衔接问题一直是高铁测量中的难点,本文重点对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详细介绍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测量首级控制网的布设、测量方案及数据处理方法 ;由于加速器设备以及二级控制网点布设在地下隧道,因此研究了地面至隧道30 m高度投点对中及仪器量高的方法。采用Wild NL投点仪投点以及AT401激光跟踪仪量高,可达到1.5 mm对中以及1 mm量高精度。平面控制网测量采用GPS静态观测,TBC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GPS椭球投影变形进行了分析,选择合适的抵偿投影带,并将投影后距离与全站仪测量距离进行对比可知,投影变形小于0.5 mm,从而验证了GPS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为了保持与独立坐标系统的一致性,提出将GPS无约束投影坐标进行固定一点一方向旋转平移变换,并与前期坐标进行对比,标准偏差为1.2 mm,说明该成果正确可靠,可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投影综合变形公式针对线路长度归化变形值及高程归化变形值进行分析,结合公路勘察测绘项目的特点及投影变形规范要求,合理选择投影带和投影面,利用两种变形一正一负,相互抵消,建立抵偿面独立坐标系统,使工程平面控制网控制点之间的反算边长与实地量测边长基本一致。同时根据公路勘察项目特点需要划分几个抵偿坐标系并通过七参数坐标转换解决不同抵偿坐标系线性相接问题,得到公路勘察设计需要的最终坐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对线性工程投影变形的特点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确定抵偿投影带和投影面的研究,获取了一种较为简便的控制长度变形的方法。在测区内采用一定限制的带宽和与设计高程相适应的投影面大地高,建立工程独立坐标系,即能有效地实现对两种长度变形的抵偿。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线性工程控制测量长度投影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6.
港珠澳大桥工程坐标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迪军  熊伟 《测绘通报》2012,(1):53-55,90
结合港珠澳大桥特点和工程需要,开展工程独立坐标系投影长度变形和坐标系统转换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大桥工程坐标系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建立港珠澳大桥三维地心坐标系,设计基于ITRF2005坐标框架的桥梁工程坐标系和隧道工程坐标系,并给出坐标转换模型。计算分析表明,使用工程坐标系放样时,主体工程投影长度变形均在±5 mm/km以内,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布设工程控制网时,为了使边长的投影变形满足相应的规范要求,往往会选取某一高程面作为投影面,即抵偿高程面.在抵偿高程面上进行测量数据的相关计算,从而获得坐标成果.还可以将参考椭球面上的成果通过变换投影面进行坐标转换的方法来得到抵偿高程面上的坐标成果,通过对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种方法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浙江测绘》2003,(4):44-46,41
本文详细论述了建立独立坐标系时中央子午线及投影面的选择与各地区投影长度变形值的关系,说明了尽量利用原有坐标系统的重要性。通过坐标转换,充分利用旧有资料,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能节约资金,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东西向的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现今采用的高斯投影所能控制的范围小,需要建立较多投影带,投影带边缘变形大,各投影带间坐标转换复杂,不利于数据共享等突出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兰勃特投影的新方式。首先介绍切、割兰勃特投影的原理和坐标转换方法;其次通过分析高斯投影和兰勃特投影在郑徐高铁项目中的对比应用,得出兰勃特投影更适合东西向高速铁路工程坐标系统建设的结论。对类似线形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工程控制网投影变形方法的研究,得出了构造工程椭球与坐标换算的三种计算模型,最后通过对实际数据的计算与分析,总结出构造高速铁路工程椭球的最优方法,从而保证了既有投影面与工程椭球面的最佳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