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峡水库区危岩防治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危岩是三峡水库区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基于多年来对三峡水库区危岩研究和防治实践,遵循坠落式危岩、滑塌式危岩和倾倒式危岩的危岩失稳分类方案,构建了危岩防治必须坚持防治工程的宏观综合性与危岩体的微观综合性相结合、具备支撑条件时优先采用支撑技术、谨慎使用清除技术、主动防治和被动防护相结合的防治理念。概化提出了支撑、锚固、封填、灌浆、排水和清除共6类主动防治技术,拦石墙、拦石栅栏和森林防护共3类被动防护技术以及锚固一拦挡、锚固一支撑共2类主动一被动联合防治技术。详细论述了每类防治技术的技术要点。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的技术内涵,对于提高三峡水库区危岩灾害的防治水平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1引言 近年来,为保障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建设及库区移民工程的顺利进行,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三峡水库区二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基本结束,一期135m库水位已正常运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有力的促进了库区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保障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9,(12):8-8
《国土资源报》2009—12—14消息近日,重庆市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级竣工验收。自2001年7月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启动以来,国家共下达专项资金79.10亿元,规划实施各类防治项目共6797个,涉及22个区县。目前已完成518个治理项目的建设任务,19个治理项目进入扫尾阶段;覆盖重庆库区的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实施搬迁避让项目354个,已搬迁39050人;规划的高切坡防护和深基础处理项目已全面完成。专家组认为,重庆三峡库区地灾治理工程质量合格,运行正常,满足三峡水库蓄水要求,同意通过国家验收。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后期维护管理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测群防是我国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防灾减灾措施之一。文章在介绍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系统的构成、职能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点的监测方法、监测内容、监测网点的布设原则、监测网点的建立和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介绍了三峡水库区群测群防监测减灾防灾取得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截至目前,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已发布和审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88项。其中《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已发布为国家标准。《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地质灾害灾情统计标准》、《地质灾害排查规范》、《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比例尺:1∶5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集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勘查规范》已发布为行业标准。《滑坡防治设计规范》已列入国家标准发布规划。《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等53项已发布为团体标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27项团体标准已审批通过,在2019年上半年发布。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岸沿岸移民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是举世无双的宏伟工程,其水库的百万移民大都采取就地后靠安置,水库沿岸地质条件较复杂,滑坡、崩塌众多,地质灾害对移民的安全有重大影响,国家对三峡水库沿岸移民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给予高度重视,在几十年长期勘察研究的基础上,拨资进行现阶段的大规模地质灾害防治。防治工作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较高的科学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5日三峡水库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杨家湾码头一黄陵庙段岸坡防治工程通过国家级竣工验收。该工程位于三峡大坝坝址下游右岸第一移民重镇一三斗坪,全长3.4kin。工程治理一改过去常用的混凝土或砌石护坡的方法,大胆采用新型柔性环保材料一格宾石垫。此种材料具有利于植被生长、柔性整体强固、透水性能好、经久耐用等优点。工程于2003年1月10日开工,7月主体工程结束,经工程治理后,  相似文献   

8.
8月29日,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会员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的成立,是继国务院2011年出台《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等系列重要文件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石漠化灾害特征及防治分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漠化灾害是影响重庆市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必将危及到三峡水库区的生态环境.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文章对重庆市石漠化灾害的数量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以及石漠化灾害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研究区的石漠化灾害治理进行分区,并对每一分区的石漠化灾害的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与描述,提出石漠化灾害治理与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经过多年努力,刘传正博士完成了《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专著,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包括上下两篇,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方法体系。上篇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体系,包括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属性、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变化、地质灾害的调查与勘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工程论证与设计、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和防灾减灾公  相似文献   

11.
<正>经过多年努力,刘传正博士完成了《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专著,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包括上下两篇,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学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方法体系。上篇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体系,包括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属性、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变化、地质  相似文献   

12.
近日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明显成效。截至8月底,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已基本完成,可以满足三峡工程175米蓄水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三峡水库区地质灾害治理正大规模地分期实施,监理作为治理工程参建的重要一方,如何根据监理理论采取相应的手段及措施,发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度、投资”3大目标的控制作用,从而使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三峡水库区Ⅱ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实践经验,就监理在治理工程中的控制作用分别从“质量、进度、投资”等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地探讨。最后指出,与其它建设工程一样,监理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发挥着其他任何一方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提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尚存在“监理取费偏低,监理人员的专业配置不合理,未对监理人员针对地质灾害工程的特点专门培训”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日前从三峡库区地灾防治部门获悉,自2001年以来,湖北及重庆库区已累计工程治理崩塌滑坡465处,工程防护库岸216公里,避让搬迁居民4.58万人,库区地灾监测预警网基本建成。国家三峡地防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至2009年底,历时9年的三峡库区二期、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期间库区共规划工程治理崩塌滑坡570处,实际完成465处;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约29万处隐患点分布在重大工程区、400多个城镇和上万个村庄,直接威胁和影响人口约8000多万,防治任务十分艰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财政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的资金投入每年超过200亿元。全国共有近3500余家地质灾害防治行业资质单位,20多万名专业人员在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重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实施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确立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同时,  相似文献   

16.
三峡水库区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及重灾区.文家滑坡位于巴东县内龙船河国家旅游区入口处,神龙溪大桥南侧.论文在研究了三峡水库区文家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该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从滑坡形成条件、诱发变形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滑坡形成的原因及诱发滑体失稳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工程实际境况,对滑坡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三峡地区相同类型的滑坡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连续6年全县无一人因地质灾害而伤亡——临桂县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成果令人振奋。2006年以来,该县多渠道筹措资金700多万元,对全县22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实施搬迁避让7处,使361家农户、2770人解除了地灾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北京是世界上受突发地质灾害威胁最大、破坏后果最严重的首都之一。房山区位于北京西部山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是北京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最多的地区。文章收集整理了房山区2013—2022年已发生的106起突发地质灾害资料,总结了已发生地质灾害时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探讨分析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岩土体结构、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内因、外因与地质灾害发生的相互关系,确定了降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激发因素;结合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成因,建议在原有防治工作的基础上,从早期识别、重点区精细调查及风险评价、群测群防、趋势预测、科普宣传等方面继续加强防治,以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文中着重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性质和意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合理应用及其实施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其中关于地质灾害的形成步骤、防治途径、防治方案选择及防治工程布置等阐述具有新意.  相似文献   

20.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及地裂缝五种。其中以滑坡和泥石流为主,灾害点分布较广且个体规模小,稳定性较差。此次通过对区内地质灾害诱因及分布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分区划分原则,将滇中地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及一般防治区三个大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