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旅游经济持续火热,开发景区查询系统的必要性日益突显;当游客游览时应用该系统可以很方便地查询景区相关信息,景区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空间信息分析、空间信息查询及三维影像显示等功能,成为旅游信息化的首选平台。本文根据GIS的思想,以C#和Arc GIS Engine为工具,结合景区信息的特征,对开发的景区查询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城市三维数字景区建模的基本特征,从数据采集与处理、自然景观三维建模和人文景观三维建模等入手,详细介绍三维数字景区建模与处理方法,并简要介绍了数字东湖景区的建设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3.
智慧景区三维数字沙盘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数字矢量图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添加旅游专题业务数据、视频监控数据、GPS定位数据,以真三维方式显示地表景观、景区各景点,实现地表地物地貌的立体显示,为景区管理人员在应急消防指挥时的辅助决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文化遗产的资源整合和数字化为目的,利用城市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文化遗产的真三维虚拟系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定位、查询、资料上传及下载和遗产景区的定点导览、线路漫游、多媒体展示等功能。以南京云锦文化遗产为例,研究了云锦文化遗产的织造工艺、云锦研究所、馆藏珍宝的三维建模实现以及系统功能的应用开发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虚拟旅游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旅游景区网站建立三维全景虚拟展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旅游三维全景导游系统所涉及的GIS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三维全景技术,介绍了旅游三维全景导游系统设计的相关技术问题,并最终设计和实现了基于GIS和多媒体集成的旅游三维全景导游系统。  相似文献   

6.
黄明伟  沈泉飞  庄旭  吴越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9):100-102,112
街景数据大多是基于车载三维全景测量系统获取的,但在狭窄的街道、胡同、景区以及空中和室内场景等车辆无法驶入的区域,车载全景数据无法采集.以江苏省淮安市蒋坝古镇为例,基于轻便式全景设备技术,开展了快速构建城市三维全景的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的方案能满足数字城市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7.
三维全景技术在旅游景区介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三维全景技术,尤其是对其用途方面的介绍,得出了这种技术在旅游景区介绍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进而以网页形式展示这些作用的应用形式并探讨这种应用的现实可行性,为三维全景技术在景区介绍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8.
受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游客常常难以深入到矿山公园中进行游览参观。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拟矿山公园场馆旅游建设方案,使用高精度三维激光仪器,对矿区典型景区进行三维建模,据此生成3D微缩景观模型,并在该缩微景观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增强现实导览系统。游客使用手机扫描模型标签时,自动激活增强现实解说系统,可增强游览时的体验性、交互性和趣味性。该技术在景区模拟讲解、博物馆游览、旅游会展、旅游景区营销、休闲房产营销、高尔夫会所营销、旅游规划等方面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源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机助制图,由于二维系统自身因素的限制,它也可以被称为是三维空间平面化的符号表示系统,所以在表达上不如拥有现实感的三维更加直观。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传统的2D系统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人更直观的视觉需求,而三维系统的建立恰好弥补了二维的不足。本文主要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分别研究水井位置、工业设施和地下水体污染轻重的空间关系,景区的三维模型建立,三维场景中表面及矢量要素的立体显示以及DEM、TIN在三维建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旅游名胜区三维立体可视化作了分析,基于南川区1∶10 000地形图,运用ArcGIS9.3软件对数据源进行矢量化,采用3D分析模块对其进行了三维地形生成和可视化处理,得到三维立体景观图;并运用ArcScene制作飞行动画,对景区进行三维场景模拟,从而真实展示了金佛山景区的旅游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1.
利用VB和MAPX开发成都市景区信息查询系统,以成都市的永陵博物馆、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青羊宫景点为例,实现了对各景区信息查询的功能,并且该系统可实时更新,为景区管理者和查询者提供更具实用性和实时性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本系统通过综合应用WebGIS、三维虚拟现实、数据库等技术,对中华文化遗产和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构建了数字化中华文化遗产区域地理信息地图,并对部分文化遗产及景区的进行了三维虚拟数字化展示,为提升中华文化遗产数字化程度和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开辟了新途径,为探索具有产业化和示范性运作前景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模式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Skyline软件的性能及该软件下的TerraBuilder组件。阐述了使用TerraBuilder组件与3DsMAX相结合制作景区三维景观浏览效果图的方法,介绍了三维景观图的制作过程,强调需要使用photoshop软件来进行后期处理,以得到完美的效果图。  相似文献   

14.
智能导游服务已从传统的单一景区导游发展为城市多景区导游,因此,包含了景区间导游和景区内导游两大部分;表现为更加注重面向散客服务、兼容多移动智能终端以应用程序(App)的方式运行。由于景区间导游和景区内导游往往自成系统,在游客进出景区的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系统的切换,且主要采用手动方式完成,尚没有实现城市多景区导游过程的无缝衔接。为了应对这个挑战,本文设计了一个面向城市多景区的无缝导游服务模式,分析了其架构以及工作机制;并着重讨论了城市无缝导游服务的关键技术,如系统间无缝切换的条件,包含判断游客进入、离开景区等;以及导游服务过程无缝衔接的机制,包含导游动态数据结构的设计,游客游览需求、导游过程状态在多导游系统间的传递等。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作为新的导游服务模式,同时为动态集成已有的导游App提供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维激光扫描仪作为一种非接触数据采集设备,在特殊地貌的大比例尺地形测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草原石城景区为例,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在这种特殊地貌测绘中的应用原理,数据拼接和配准的方法,并与全站仪全野外数字采集的成果进行了高程和平面坐标的比对,证明了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绘特殊地貌精度高、速度快,地貌表达逼真,为特殊地貌区域的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中海达的iView激光高清全景系统主要是以高清全景相机为主体,同时可搭载主流的移动三维激光测量系统(如中海达的iScan、RIEGL的VMX-450、Optech的Lynx、Topcon的IP-S2等),并配套中海达公司成熟的软件产品,结合互联网街景地图、数字景区、数字城管、数字公路、数字航道等不同应用领域的业务需求,以满足实际应用为向导,通过标配和定制化的技术手段实现项目的快速实施。iView系统由两大硬件组成。1.高清全景相机目前,中海达iView激光高清全景系统提供两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虚拟现实的相关技术。以Skyline三维GIS软件为手段,以南郭寺为模型,通过资料收集、数据预处理、建立三维虚拟地形、普通建筑建模、特殊地物建模、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步骤,初步实现了景区场景的实时漫游和部分交互功能。对三维虚拟场景的建模、场景的空间管理与调度以及碰撞监测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开发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复杂地形景区对三维地图导览的需求,构建更为清晰的三维地图模型,提供良好的三维导览地图设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与卫星影像进行贴合,DEM数据的采样密度要与卫星影像的分辨率一致。本文通过对比当下常用的四种空间插值方法的适用范围与运用特点,设置相关阈值及权重,直观比较了四种插值方法产生的插值结果,选择更适合复杂景区DEM插值的插值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度提升,以此得到符合精度要求的DEM数据。最后利用相应地区的卫星影像进行地图投影及影像贴图,两种数据结合构建复杂景区的三维地图模型,给游客带来更为精确直观的定位信息和空间要素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本系统通过Esri公司发布的ArcGIS for Android结合天地图发布的各种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服务构建了Android客户端,服务端以Linux为操作系统,Apache Tomcat为Web服务器,Postgre SQL/PostGIS为数据库,使用Java EE技术进行开发,构建了旅游助手系统。该系统不仅在Android设备上实现了地图浏览、兴趣点查询等常规功能,还实现了旅游路线分享、进入景区地理围栏时接收景区多媒体信息推送、扫描景点二维码获取景点介绍等特色功能。通过旅游助手,游客便于分享自己的旅游路线和心得,获取其他游客分享的路线和心得;景区景点便于向游客推送相关的宣传信息和景点介绍,促进景区景点信息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各景区普遍存在服务能力有限、方法欠佳等问题,导致游客满意度不高,投诉事件屡见不鲜,景区管理难度较大。LBS是近年来国内外在导航应用领域中的一个热点,应用比较广泛。本文介绍了基于北斗的LBS的功能及应用前景,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景区智能导游系统,分析了系统结构和工作模式,给出了系统建设方案,探讨了该系统在景区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