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秦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22,(6):43-46+38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不同情境下学生学科能力考查的选拔性考试。”针对高三复习课普遍存在的低效、重复、模式化、题海战等问题,本文以“河流地貌”专题复习为例,通过问题进阶设计与真实情境的融合,合理配置课前复习任务和课堂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以期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日本大学入学共通考试是适应日本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测评课程目标落实情况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本文以2023年日本大学入学共通考试地理B试题为例,通过对试题内容与结构的分析,从主题情境、试题类型、试题材料、能力考查四个维度评估日本地理试题对改革要求和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根据《学习指导要领》中的学科目标,本文结合典型试题探讨了目标素养在日本地理试题中的考查方式与命制思路。最后,本文总结日本地理试题的题型设计、情境设定与能力考查特点,以期为我国地理试题命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石岭 《地理教学》2014,(13):53-58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新情境立意、知识抽查、能力考查"的原则,侧重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丝毫不回避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阐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及如何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达成地理高考试题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闫淑霞 《地理教学》2010,(17):59-60
近年来高考的文综试题涉及政治、历史和地理知识,联系社会的历史和现实,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那么,高三学生应该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通过认真分析今年的文综试题,我们发现,高三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文综考试的好成绩,总体来说应该:步步为营抓基础,循序渐进上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试题情境是高考的考查载体,以此实现“四翼”考查要求。地理试题情境内容在不同的考查要求下具有不同特点,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必备知识、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现实地理问题。分析“四翼”与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的联系,对于高考地理的备考与教学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23年高考广东省地理卷为例,分析“四翼”在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中的体现及特点,并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考地理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考查,关注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新高考的实行,高考地理综合题还呈现开放性、探究性强的趋势。为此,在考试中学生往往会觉得试题“切入容易、  相似文献   

7.
张玲娟 《地理教学》2014,(20):44-45,10
对2014年高考地理江苏卷第1、2题进行评析,认为素材来源于学生熟悉的古文作品《桃花源记》,内容融合了"文学味"与"地理味",具有新颖性和富有意境美,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基本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试题评析中得到的教学启示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开展复习巩固基础、创新情境开展探究掌握规律、创设情境进行巩固提高素养。  相似文献   

8.
陈宣良 《地理教学》2014,(11):41-43
正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地理的核心知识,其地理属性强,学习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是历年来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各地的模拟试卷考试少不了地球运动试题,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好题,但也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下面就以一道有争议的高考模拟题来探讨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试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孙新林 《地理教学》2013,(18):48-50
正广东新高考文综考试已实行四年,地理科考试模式和结构一直保持着文综开考起始年2010年定下的基调和命题要求。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既注重基础更突出能力考查。命题材料出自课本之外,而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则来自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版本,以课标为基准,以考试说明为蓝本,以能力考查为宗旨,真正体现和突出了新课标在高考命题中的地位和精神。文综能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新高考的推进,地理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试题情境的创设和呈现方式。每一道试题都需要通过考生与情境素材的互动,完成相关情境任务,解决现实的复杂问题,从而实现核心素养考查。本文从选择多样化和真实性的素材、创设创新性和开放性的任务、设计挑战性和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维度探索地理试题情境,以期发挥地理高考对学生价值取向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安徽省高考地理试题近几年来出题趋势是无图不成题,我们不难发现,地理试题由原来考查那些记忆性的死板知识,脱离具体情境的理论,逐步变为侧重于利用图表来创设情境,考察学生获取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能力,探求和讨论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试题内容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灵活性较强。从今年安徽省高考试题来看,整体难易适中,考生们能对每道题都略知一二,但是要答题准确、完整,  相似文献   

12.
丁福强 《地理教学》2010,(22):39-41
地理高考对学生能力的第一条要求就是“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细致地审题,准确地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学生顺利地调动所学知识答题的必要前提。然而在以能力考查为立意的考试方针指导下,高考试题中材料的呈现方式,设问角度,试题的切入点颇具新意,这就使信息的隐蔽性逐渐提高,获取信息的难度加大。那么如何提高审题能力,快速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呢?  相似文献   

13.
张选良  俞峰 《地理教学》2013,(9):55-57,59
正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以"密切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突出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体现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的新课程理念"为特点,充分体现了其"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旨在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的命题思想。江苏省地理高考试题多以时事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以区域为基础,注重对生态与地缘政治敏感区、重大国际事件发生地区等区域的空间定位能力、获取信  相似文献   

14.
刘龙华 《地理教学》2021,(22):62-64
高考评价体系规定了高考的考查载体——情境,本文通过对2021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地理试题中问题情境的分析,整理归纳出以情境为载体命制的四类试题,分析四类试题中情境的作用,同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命题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力求通过对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其能用地理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是江苏省高考地理自主命题的第八年,在命题过程中依然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  相似文献   

16.
正一、高考地理试题中的比较情境笔者查阅近五年的浙江高考地理试题,能力型的试题始终占据很大的比重,在考查地理解题能力的高考地理试题中,采用比较性情境的题型随处可见,现列举如下。1.浙江卷选择题中的比较性情境分析浙江省在2009年第一次独立高考命题,这一年试题中很大的亮点就是比较性情境的大量运用。比如第1题,三类土壤的不同剖面深度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比  相似文献   

17.
张恩德 《地理教学》2014,(22):45-47,51
近三年浙江省高考地理命题总体保持稳定,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与地理技能的考查。更为可喜的是,在近三年的试题中,涌现出不少情境材料新颖、生活气息浓厚的创新型试题,而且,这些题目越来越成熟,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也越来越全面(如下表)。  相似文献   

18.
杨帆  王燕津 《地理教学》2023,(19):52-55
根据地理考试评价体系,新高考改革后的地理试题多以真实情境下的实际问题为载体,考查要求也更加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与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PBL-CBL联合教学法基于真实案例分析,以问题为导向,能够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构建知识框架。本文将PBL-CBL联合教学法应用于“大气”专题的复习,以极端高温为例,通过提出问题、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案例研讨和评价反思等环节设计专题课程,旨在触发学生的深入学习,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相似文献   

19.
新的高考迫切要求有新的高考复习模式。地理新高考试题多以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以当前的环境、资源和人口问题为中心,以区域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素养,体现学以致用,注重对考生思维层次的考查。而反观我们当前的高考复习课堂,许多老师以容量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实施“地毯式轰炸”和高密度的训练,不仅课时紧张,师生疲惫,而且复习效果差,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07,(10):15-16,38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地理高考关注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很多试题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等。区域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说明高考对学生空间定位准确度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要适应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必须做好区域地理的针对性复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