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JASON\|2卫星1 a的实测星载GPS数据,基于非差简化动力学定轨残差,建立JASON\|2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变化(PCV)模型。采用一个轨道重复周期的独立数据,分析JASON\|2的PCV对定轨残差和定轨精度的影响。引入所得PCV确定JASON\|2的1 a的最终精密轨道,通过残差分析、重叠弧段对比以及与JPL外部精密轨道比较等方式对轨道精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得PCV能够提升JASON\|2卫星精密轨道精度且结果比较稳定,可以实现3D RMS接近2.5 cm、径向RMS约1.0 cm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资源三号01星(ZY3-01)实测GPS数据,基于简化动力学定轨方法和残差法估计该星GPS天线的在轨相位中心变化(phase center variation,PCV)模型,并分析该星PCV对精密定轨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考虑PCV模型,ZY3-01星定轨结果在重叠弧段对比上,三维位置RMS值有4.5 mm的精度提升,SLR检核RMS值有1.2 mm的精度提升,且各SLR测站检核结果也均有不同程度的精度提升。  相似文献   

3.
对HY-2B卫星星载GPS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分析伪随机脉冲先验值对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所有时间间隔中,先验标准差为1×10-8 m/s2时定轨精度最高,最优伪随机脉冲时间间隔为6 min。估计天线相位中心变化(PCV),分析不同分辨率(10°×10°、5°×5°)PCV模型对定轨结果的影响,并使用载波相位残差、重叠轨道比较和SLR检核对定轨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99%以上的历元能观测到4颗以上GPS卫星,数据完整率达到99.65%,L1、L2波段的多路径误差RMS均值分别为15.7 cm、9.5 cm,证明HY2国产接收机性能良好。轨道内符合精度均达到cm级;未加PCV模型时,SLR检核RMS值为27.8 mm,加入10°×10°、5°×5° PCV模型后,SLR检核RMS值分别提高0.9 mm和1.2 mm,说明轨道外符合精度也达到cm级。  相似文献   

4.
采用资源三号02星双频GPS观测数据和CODE快速星历,利用非差简化动力学方法实现卫星精密定轨。通过卫星轨道重叠弧段检验,轨道径向精度优于3.90 cm,位置精度优于5.52 cm。利用SLR观测数据检核卫星轨道,精度优于4 cm。采用轨道外推和瞬时根数方法预报轨道,12 h内切向精度优于30 m。  相似文献   

5.
对SWARM卫星进行简化动力学精密定轨,估计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偏差(PCO),并基于所得到的载波相位残差对天线相位中心变化(PCV)误差进行建模,验证其对轨道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PCO信息时,定轨精度改善明显,径向、切向和法向的RMS值分别提升47%、48%和66%;加入PCV模型后,3个方向的精度有mm级的提升。SLR检核结果显示,同时考虑PCO和PCV,SWARM三颗卫星的平均RMS值为2.29 cm,与事后科学轨道十分接近。对比不同分辨率PCV模型定轨的结果发现,选择5°×5°PCV模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对Tianhui-1C卫星的星载双频GPS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利用伪随机脉冲方法进行简化动力学定轨,采用重叠弧段比较法对其精密定轨精度进行初步分析,并从理论上分析星载GPS接收机由单频改为双频对测图精度的影响。实验表明,Tianhui-1C卫星的星载GPS观测数据完整率优于80%,周跳比优于47,L1频点的多路径误差约0.22 m,L2频点的多路径误差约0.23 m,LC组合观测值的验后残差RMS优于9.7 mm。采用轨道重叠弧段比较法对两个时段共48 h的星载GPS数据进行精密定轨精度比较,三维精度优于3.65 cm。定轨精度的提高,可使无地面点控制条件下等高线间距(CI)精度提高3.866 m,高程误差提高1.171 m。  相似文献   

7.
在详细分析非差运动学精密定轨原理和步骤基础上,采用平滑卡尔曼滤波算法,通过自主研发的精密定轨软件对GRACE-FO卫星进行非差运动学精密定轨。结果表明,与官方科学轨道相比,平滑滤波不仅能提高定轨开始阶段的精度,而且整体上定轨精度也得到提升,GRACE-FO C星轨道残差为2~4 cm, GRACE-FO D星轨道残差为3~5 cm。  相似文献   

8.
基于运动学和简化动力学方法,使用星载GPS观测数据,对SWARM卫星进行精密定轨,将轨道结果与ESA发布的事后科学轨道进行作差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学轨道径向、切向和法向7 d平均RMS均小于3 cm,定轨精度达到cm级;简化动力学轨道径向平均RMS在0.65 cm左右,切向和法向在1.3 cm左右,高于预期要求。此外,使用IGS快速星历对SWARM卫星进行定轨,其精度与精密定轨精度近似相等,而在SWARM卫星近实时定轨研究中,使用IGS超快速星历确定的运动学轨道3D-RMS为9.68 cm,简化动力学轨道3D-RMS为3.61 cm,低于IGS快速星历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评估BDS-3新信号(B1C和B2a)的定轨服务水平,收集2021-05-01~06-30全球均匀分布的69个MGEX测站观测数据对B1C和B2a信号精密定轨性能进行评估。48 h重叠弧段结果表明,使用B1C/B2a组合观测值时,BDS-3 MEO卫星轨道3D RMS值优于6 cm,径向优于2 cm,激光测距检核残差优于4 cm。此外,单BDS-3 MEO及BDS-3 MEO+Galileo两种情况下新老信号精密定轨结果表明,前者新老信号定轨精度相差不超过1 mm,定轨性能基本相当;后者B1C/B2a新信号相比于B1I/B3I老信号呈现出更优的定轨性能,其3D RMS提升0.38 cm。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条件下GPS/BDS联合定轨对北斗卫星轨道的影响,在不同测站分布条件下采用不同定轨弧长分别进行GPS/BDS联合定轨和BDS独立定轨,并从轨道重叠弧段不符值、与MGEX分析中心产品比较以及卫星激光测距检核残差3个方面详细比较两种定轨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区域网条件下,联合定轨能够显著提升1 d解北斗IGSO/MEO卫星的轨道精度,但对3 d解的北斗各类卫星定轨精度的改善较小;全球网条件下,无论是采用1 d还是3 d定轨弧长,联合定轨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北斗IGSO/MEO卫星轨道沿迹方向和法向的精度,但对径向绝对精度的改善较小;而对于北斗GEO卫星,全球网条件下的联合定轨对其轨道各方向精度的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1.
围绕影响轨道精度和实时性的5个要素(模糊度分类固定、测站数量、定轨弧长、太阳光压模型和多系统组合)展开研究,得出区域测站分布下的定轨优选策略。实验表明,选取中国区域27个均匀分布的地面区域监测站,利用72 h弧长观测数据,采用ECOM 5参数简化太阳光压摄动模型、BDS/GPS双系统联合定轨可达到较好的精度,其中GEO卫星轨道精度约291 cm,IGSO/MEO卫星轨道精度优于11 cm。若BDS单系统采用上述策略进行定轨,也可达到GEO卫星299 cm和IGSO/MEO卫星14.4 cm的近似等价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零次差分简化动力法对CHAMP卫星GPS相位观测资料进行精密轨道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CHAMP快速轨道进行比对.结果表明X,Y、Z方向差值均方根为0.061 m,0.060 m与0.066 m,精度达到了厘米级;同时利用全球人卫激光观测数据对所求轨道进行验证,表明其精度优于20 cm.  相似文献   

13.
??????????λ?????д????С??????????????????????????????????????????????????????????????????????????????????С????????????????????????С??????????????????????????????????????????С????????????CNES???????????????????У??????????????????????????????????????????IGS??????????з??????????????????????????????????λ??????????????λ???????????λ????????????????????λ??????????????63.8%??  相似文献   

14.
????PANDA??????GOCE????2009???????306-332??????????????????????????????????GOCE???????????PSO??????????PANDA????????????????????????????????α??????????SLR????????4??????????????????????????????????t????????????????GOCE????????????PSO??£??侶?????????????????2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