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3月21日是我国冰川冻土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冰川学家和地理学家施雅风先生七十岁寿辰。为了研究和学习施雅风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组织管理经验,回顾他为冰川冻土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4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联合举行了施雅风先生治学思想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50多人,大部分是副研以上的高级研究人员。他们通过自己亲身体会和感受,畅谈了施先生的治学思想,主要为:(1)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施  相似文献   

2.
《地学前缘》2016,(6):9-10
正再过一些时间就是王鸿祯院士的百年诞辰,此时此刻,更令我对他深深怀念。在他离去的这些年当中,每当我看到有关的书籍、文献,就会想到他老人家;他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和奋斗精神,更时时激励我前进。在王鸿祯院士生前,我有时是当面请教得到指导,更多是通过学习他的著述而收益。20世纪50年代初,我有几位同学在新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他们谈起校内教授中的"少壮派"——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年纪30多岁,执掌教研室和系主任岗位,个个风华正茂,其中就  相似文献   

3.
去年是我的导师杜兴斯基教授诞辰100周年, 看到许多俄罗斯冰川学者对他回忆的文章, 激起了我对他的深切怀念. 他在雪崩和冰川学的成就, 他严谨而求实的治学精神, 特别是引导我进入冰川学科学殿堂的亲切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文核心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及其英文版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的创办者、首任主编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弘扬他勇于创新、勤俭治学的科学精神,2012年3月22~23日,由中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纪念陈国达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陈国达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习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我的导师孙殿卿先生50年来不断对我谆谆教诲的治学之道,使我终生受益,始终不敢懈怠。我是1956年迎着新中国第一次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开始受教于先生的。记得第一次拜见师容,我深感“这是一位十分谦怀,热待后生,深爱祖国,崇敬先哲的老师”。他每每对我讲述一些中国地学创始人的故事和一些同辈学友的特长和治学精神,特别是向我讲述李四光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即培养了治学报国、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全球地貌和构造、中国地质、科古生物、冰川,尤其在创建地质力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方方面…  相似文献   

6.
施雅风先生逝世的消息,我是在三亚第二天才知道的.震惊之余,泪如泉涌,心潮澎湃,不能自已.从1958年随施雅风先生考察祁连山冰川时起,我就跟随施先生做科学研究,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他都是我心目中的榜样,耳濡目染,受教良多,他是我真正的导师.但是,正因为如此,我几乎不知道怎么来写这篇悼念文章.  相似文献   

7.
叶连俊 《第四纪研究》1989,9(3):227-230
际此李四光老师诞辰100周年之际,回忆当年受业情景,思绪万千。二院荷花池畔的憧憬、庐山野外实习及课堂受业的教诲犹历历在目。他一贯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开创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他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中国地质科学的贡献、他的治学精神和高风亮节都堪称后世师表。  相似文献   

8.
今年,欣逢施雅风院士诞辰八十周年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建所40周年,双喜临门,特撰文致贺1958~1978年,有幸随施雅风先生从事科研工作,受益匪浅.施先生治学严谨,知人爱才,学术思想活跃,敏于洞察学科发展动态,善于组织领导多学科协同攻关,勇...  相似文献   

9.
正《岩矿测试》是一本展示最新地学研究成果、反映分析技术发展前沿和传播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2013年,众多专家受我刊之邀,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客观、公平、公正地评阅论文,为科技成果的及时发表,为提高我刊的学术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刊对每一位评审专家的专业精神和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一元复始山河美,万象更新锦绣春。祝我刊所有的专家、作者、读者和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事业佳成,  相似文献   

10.
回忆侯德封先生在野外工作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他的求实精神和活跃的学术思想是我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1.
简谈李四光教授追求真理的精神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黄汲清 《第四纪研究》1989,9(3):201-204
本文主要表彰李四光教授在科学研究上追求真理的精神,并略述他治学的方法和态度。文中举两个实例来说明问题,一个是他在壮年时期进行(竹蜓)科的研究和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个是他一生从事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实地调查和室内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地球学报》2015,36(6):754-754
<正>为继承李四光学术思想,弘扬李四光爱国、求实、创新、奉献的精神,2015年10月25—27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办的李四光学术思想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李四光是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一生执着追求,不懈奋斗,李四光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创立了地质  相似文献   

13.
《现代地质》1988,2(3):273
杨遵仪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地层古生物学家.今年是他从事地质科研和地质教育五十五周年,又欣逢他八十寿辰,我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刻苦勤奋、治学严谨,以学识渊博而享誉海内外;他廿为人梯,无私育人,桃李遍中华.他的治学道路、学术道德和高度的事业心堪为楷模,深受广大同行与我校师生的爱戴.  相似文献   

14.
<正>《岩矿测试》是一本及时展示国内外最新地学研究成果、准确反映分析测试技术发展前沿和传播先进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我刊以创新性为文章采用的首要条件,以专业的同行评议标准鉴审文章的选题价值,以严谨的办刊作风体现刊物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2014年,众多专家受我刊之邀,以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客观、公平、公正地评阅每一篇文章,为提高我刊的学术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刊对每一位评审专家的辛勤劳动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正>L.穆勒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学家,是新奥法的创始者之一。在国际岩石力学和工程界负有盛名。他曾于20世纪80年代两次应邀来三峡工程考察咨询,我与之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在有关的考察、学术报告、座谈及交谈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学术思想中所蕴含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法,有许多富有深刻哲理的论述,这也是构成他学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在整理文稿过程中,重  相似文献   

16.
<正>涂光炽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和矿床学家,他毕生为我国的地学发展、矿业开发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仅就先生的治学精神谈一点体会,以表示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7.
姜春发 《地球学报》1984,6(2):247-254
<正> 1984年3月30日,是严师黄汲清教授80寿辰。1928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入地质调查所工作,后赴欧洲留学取得博士学位,从事地质研究和教育工作至今已有56个春秋了。黄汲清教授在地质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还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了大批地质人员。因此,赢得了国内外地质界的敬重,荣获了国家的奖励。 为什么他能在学术上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原因尽管很多,严谨的学风却是关键。我与肖序常、任纪舜同志等在他身边工作和学习近30年,目睹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受到了深刻的教益。他的治学有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18.
<正>金风送爽,又是一度教师节。我们不由得想起那些默默耕耘在地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三尺讲台、无私奉献,他们为祖国输送了一代又一代地矿人才,支撑起了祖国的地质矿产事业。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的郑明华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和地质教育家,迄今已在地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60载。他热爱祖国,热爱地质教育事业;他学识渊博,严谨治学,具有坚韧的意志和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他成果丰硕,在层控矿床学、金矿成矿与预测、矿床勘查与  相似文献   

19.
李璞教授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但是他那和霭的谈吐神态和坚毅硕壮的风姿仍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艰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革命精神,一直在激励和鞭策着我们继续前进。李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岩石学家、超基性岩类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奠基人。他1911年6月20日诞生在山东省文登县,青年时代求学北平,参加过“一二·九”学生  相似文献   

20.
孙殿卿 《第四纪研究》1989,9(3):205-223
从李四光教授对地层古生物、第四纪冰川和地质力学三方面的研究,来介绍他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以及他的地壳运动的理论。为便于有关学者进一步了解他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特将他上述三方面的主要著作附录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