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电阻率定义在电法勘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在频率域电磁法中常常采用远区视电阻率定义。由于在频率域中收发距并非足够大,以致在低频段远区定义视电阻率往往不能反映地下电阻率值。我们定义全区电阻率及引入校正系数K,经二层三层模型及野外实测资料的计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往的频率域航空电磁法数据反演方法中,通常在模型中以真空磁导率代替介质磁导率,忽略了磁性层影响。但在高
磁性区域,这样做将会导致计算电阻率值偏高。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根据层状介质模型研究了考虑磁导率和电阻率因素条件下的
电磁场正演计算方法,并且分析了不同磁性介质对频率域电磁响应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磁导率和电阻率的双频反演
方法,电阻率是通过2个频率的虚分量之比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更加可靠,提高了磁性区域视电阻率填图的精度。通过对模型
计算和实测数据进行反演计算,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反演精度,为强磁性区域航空电磁法视电阻率填图提了供一种行之有效
的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地下水管理,摸清区域含水层分布,介绍了利用现有水井,应用物探方法测量其剖面视电阻率曲线,确定含水层分布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山西省很多的煤矿开采9#、15#煤受到奥灰水的威胁,而且大部分是带压开采,奥灰富水性的探测与防治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基于磁源TEM的基本理论,以山西省阳泉煤矿为例,建立了采煤区的地电断面模型,通过正演计算研究了奥灰富水性对视电阻率曲线斜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视电阻率曲线斜率对相邻地层的电阻率差异敏感性较好,对电阻率界面反映灵敏;奥灰富水性好,其电阻率降低,视电阻率曲线斜率变小,反之也成立。故可利用视电阻率曲线斜率的大小来研究奥灰富水性问题。利用该方法技术对阳泉煤矿的实测TEM资料进行了处理,给出了视电阻率曲线斜率断面图,与实际资料的对比可知该方法技术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依据马陵山地震台台站仪器安装日志等基础资料,结合现场勘察结果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综合水位、降雨及气温等辅助观测资料,对台站近10 a的视电阻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因台站地处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上,地下结构复杂,EW向观测电极存在高差,视电阻率特征清晰且复杂。综合研究认为,马陵山地震台NS向视电阻率的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EW向视电阻率主要受水位变化影响,且水位影响的量级约为气温的3倍;7~8月2个方向同时受短暂快速降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采空区的危害和形成原因,介绍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的概念及该方法的特点,综合分析了正常地层和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图件说明了采空区的视电阻率特征。该文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济宁何岗煤矿和平邑左庄石膏矿采空区探测的应用为例,通过对比完整地层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和采空区域视电阻率拟断面图的差异,得到了采空区域的电性响应情况,综合分析采空范围特征。经矿方验证,证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采空区范围探测中探测效果好,提供的资料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
随着致密油气非常规油气的大规模勘探开发,水平井数量增长较快,但仪器的响应方式与直井存在较大差别,尤其是电阻率,因此必须弄清楚水平井中随钻电阻率仪器的响应规律才能较好地进行水平井资料解释。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系统模拟了随钻电阻率受层界面、围岩、各向异性以及相对井斜角变化的响应特征,总结了水平井中随钻电阻率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钻电阻率受围岩层厚及各向异性影响最为严重,频率越高,各向异性和围岩影响越大。根据这些特征结合实际资料,依托交互式正反演技术,精细确定井眼轨迹与地层空间关系,从而对射孔试采方案的设计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滕县煤田五号井田为例 ,在综合分析风化剥蚀面性质和钻孔岩心鉴定资料、煤质化验指标、视电阻率的基础上 ,确定了山西组 3煤层风氧化带的深度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并与邻区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9.
物探方法在济南市鸭旺口地热普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利用重力、磁法圈定了大张庄岩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利用电测深曲线和视电阻率断面图划分了地层,推断了基岩中的隐伏断裂构造;利用浅层测温确定了地热异常带。物探方法简便快捷,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地球物理水害超前探测要求探测点20 m范围内不得有积水和金属物体,传统电磁法超前探测技术已不能满足要求,钻孔瞬变电磁法通过将收发装置送入掘进工作面前方的钻孔中进行探测,既远离了巷道中的各种干扰,又提高了隐蔽致灾水体的探测精度。为解决该方法对钻孔径向异常体的准确定位解释难题,通过三维正演总结了其水平分量异常响应特征,提出了异常体象限确定准则,研究了根据水平分量幅值和异常象限综合求取异常体工具面角的计算方法。将由垂直分量计算得到的每一个视电阻率视为独立异常体,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相应的水平分量异常曲线特征值进行二分类,实现了全数据集的视电阻率象限自动划分,结合异常工具面角算法研究得出钻孔瞬变电磁视电阻率立体成像方法。最后计算了三维数值模型的立体成像结果,对钻孔径向的小规模低阻异常体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表明: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钻孔瞬变电磁视电阻率立体成像方法是地球物理与机器学习的有机结合,该方法能够为井下掘进工作面隐伏水害超前探测精细解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以岩石电性特征差异为基础的电测井,在金属矿产、地下水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视电阻率测井装置中,地井系统是较为常用装置形式。通过安徽省胡家碾地区地质背景和钻孔地层以及对井中电法测量资料的分析对比,探讨了井中地电异常产生的原因及与寻找地下水的关系,认为井中负视电阻率异常与井中正自然电位异常相对应时,通常是寻找地下水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2.
以煤层开采引起的顶底板岩层变形破坏理论及岩、矿石导电性的影响因素为理论依据,在顶底板岩层破坏分布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将煤层顶底板分别划分为若干个电性区段并建立地电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视电阻率等值线图总结分析煤层开采引起的视电阻率变化规律,对视电阻率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解决一系列的矿井地质问题,从而能够指导煤矿安全高效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煤矿采空区土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浅层煤矿采空区探测在城市规划中显得日益重要。本文采用大定源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对浅层煤矿采空区进行勘查,结合具体工程案例选用合理的施工参数,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视电阻率计算并绘制成图,利用视电阻率等值线扰动异常圈定采空区位置,指导钻孔布设,解译成果与地质资料及钻孔揭露地层基本吻合。实践证明,大定源回线装置瞬变电磁法在浅层煤矿采空区探测中具有明显效果,在其他浅层采空区勘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一、SIP方法原理简介 频谱激电法(简称SIP)是一种频率域的激电方法,在超低频段作多频视复电阻率测量,通过研究复电阻率的频谱特性,解决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资料处理解释软件系统的主要内容 ,激电找水软件系统主要包括正演模拟、反演解释、线性回归分析和图形处理。正演模拟是根据体极化条件下等效电阻率的概念或利用Cole-Cole模型所表示介质时域极化响应的极化二次电位表达式,对对称四极测深和五极纵轴测深装置计算水平层状介质的视电阻率、视极化率、视衰减度和视激发比。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奇异值向量作为二维数字图象特征的理论依据并用于跨孔条件下视电阻率异常信息剖面图。对位于钻孔剖面内的三维椭球体模型,利用系统正演结果所建立的样本集,进行了视电阻率异常信息剖面图的奇异值特征提取和识别,取得了满意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7.
激电联剖作为电法中一种剖面测量方法,在寻找良导矿体、划分接触带、配合地质填图、追索破碎带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该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视极化率、视电阻率两个测量参数的综合应用,以确定低阻或高阻岩脉的倾向及走向,了解低阻或高阻岩脉的赋存状态,从而为槽探、钻探工程的施工提供有利的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苏G油田某断块储层采用注淡水方式驱油,采用电阻率测井技术划分水淹层比较困难,而地化热解录井技术不受地层水矿化度变化影响,可以区分油层/弱水淹层与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在模拟断块储层条件下,选用孔隙度相近的7块岩样作为一组,采用稳态法油水同驱制作不同产水率样品,测量样品地化热解参数和电阻率;选取岩样含油气总量(P_g)、原油轻重组分指数(PS)作为断块地化热解水淹敏感性参数,选取RFOC-RILD和RILD作为断块测井水淹敏感性参数,采用地化热解图版将油层/弱水淹层、中水淹层、强水淹层区分开,再利用电阻率图版将油层和弱水淹层区分开,建立录测结合水淹层评价图版,图版精度为83%,明显高于地化热解录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和测井水淹层划分图版精度。结果表明:随着产水率(F_w)升高,P_g、液态烃含量(S1)和热解烃含量(S2)降低,且P_g降低更明显;当注入水矿化度与原始水矿化度比为0.5时,0≤F_w≤10%样品的电阻率明显高于其他产水率范围样品的电阻率。随着水淹程度的增强,井壁取心样品PS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地化热解录井与电阻率测井技术结合的水淹层评价方法可更好地实现G油田4级水淹级别的精细划分与解释。  相似文献   

19.
在工程和水文物探工作以及地壳电测深研究中经常遇到地电断面不能用电阻率恒定的水平层状介质逼近,而出现过渡层的情况。所谓过渡层,是指在两个具恒定导电率(电阻率)层之间所夹的其导电率为深度之连续函数的层。 国外对过渡层现象及过渡层电测深的解释在六十年代就引起某些物探工作者的注意。近年来不少人探讨了过渡层电测深的正、反演方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三十多年来,传统的找水方法,多数使用DDC-2系列仪,都是测电位,读电流,计算电阻率,观测主参数是视电阻率,利用观测到的电阻率联剖“正交点”处的异常特征来分析,推断涌水量的大小。若没有发现电阻率“正交点”,则认为没有发现含水构造带,找水参数单一。上述方法在电阻率异常反应明显的地区,找水效果比较好。而在电阻率异常差很小的地区,很难发现电阻率“正交点”的地方,利用电阻法进行找水,给推断解释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