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是将与地震相关的信息作为感知对象的综合传感器, 具备接入各种符合标准的物理量或信息量的功能. 地震传感器网络的功能结构可分为5个层面, 即基础层、网络层、数据管理与处理层、应用开发环境层及应用层. 具有端到端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IPv4环境不易实现的功能. 2005年, 我国IPv6将进入实质性的应用发展阶段, 我们需要抓住国家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契机, 尽快开展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开发与试验, 以服务于我国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紧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CifNet网络多井数据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油田研究院、测井公司等单位已有的百兆或千兆光纤局域网环境,建立了一整套网络多井数据管理方法,研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CifNet。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1.利用广义测井曲线理论和Cif格式构建高效、低成本的网络多井数据管理体系;2.采用TCP/IP编程技术实现稳定的C/S网络结构的数据高效访问和传输;3.利用Unix的安全机制充分保障多井数据在存储、查询和调用过程中的安全。CifNet系统很好地解决了如何在这些单位任何一间办公室或研究人员家中访问整个油田任意工区任意井的测井资料问题。本文同时指出了CifNet系统的广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蕴震系统前兆场的浑沌吸引子及其分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子林  周硕愚 《地震学报》1993,15(4):463-469
简述了蕴震系统前兆场时空演化的浑沌吸引子及其前兆时空分布的分维,并发展了由单个时间序列重建复杂系统动力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前兆分布在大震前的降维现象.文章着重给出了对由大区域构造网络组成的蕴震系统中多台或多手段组成的多个时间序列数据组建复杂系统动力学的时空综合方法.它对系统的自组织行为给出了更全面、更准确的描述,剔除了单台或单手段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实际计算了京-津-唐地区前兆场演化的浑沌吸引子和前兆时空分布的分维及其在大震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开源网管系统在地震监测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Nagios、Cacti、NagVis等开源系统在天津市地震局行业网络中搭建开发了一套运行监控系统,可实现对区域内各类网络设备、仪器与服务的集中监控,同时建立于系统的故障报警与值班系统的联动机制,提高了网络环境中各专业台网整体运行监控与故障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监测结果进行可靠的结果解释和应用,针对微地震监测定位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问题,根据压裂裂缝生长发育的随机模糊性,应用具有随机模糊特征的混沌分形理论,进行裂缝网络的优化.在系统讨论裂缝网络分形混沌基本理论基础上,开展裂缝网络的分形生成和混沌优化及优化控制问题研究,围绕裂缝分形生成的关键问题,研究了适合裂缝网络生成的迭代函数系统,应用布朗随机分形插值技术实施网络优化.为了得到符合实际的优化结果,采用局部裂缝带生长发育和构造发育的优势方向进行网络优化控制.根据理论进行实际资料分析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贞  周栩 《华南地震》2008,28(1):72-77
以地震次生火灾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地震次生火灾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初步研究了地震次生火灾区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Nagios监控系统在天津地震应急系统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Nagios等开源监控系统在地震行业中已应用多年,其运行稳定,监控效果良好,可扩展性强,是非常优秀的网络监控软件.本文利用天津市地震局统一建立的全局Nagios监控系统,对地震系统“十五”“十一五”期间建立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了全面监控管理,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业务应用系统等,并与值班系统联动,实现故障告警.采用此监控系统后,全面提升了天津市地震局应急指挥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效率.同时形成了独立的监控配置文件与脚本,可对行业应急指挥系统进行统一监控.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中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07年底完成“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的建设.该数据备份中心可以准实时地接收并存储全国1000多个固定地震台站的信号,具备海量数据校验、数据格式转换、以用户定制方式截取地震事件波形数据和数据网络下载的功能.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为国内10多个科研单位开展的70多项研究提供了近70TB海量波形数据的服务,特别在快速开展的汶川特大地震震后相关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保障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家数字测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技术系统建设、汶川特大地震数据服务快速响应、大地震快速响应波形数据自动截取系统建设,以及对地震学及相关科学研究的数据支持情况.  相似文献   

9.
张鹏  李士进  叶健  王志坚 《湖泊科学》2004,16(Z1):105-110
作为数字地球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流域是一个异构的、分布式的巨型信息系统.数据集成与信息共享是数字流域的基本要求和技术难点.没有良好的数据集成与共享机制,各地区、各部门的数字流域建设只能停留于"信息孤岛"的水平,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建设的整体效益.本文提出了基于XML技术的三层架构解决数字流域数据集成与共享问题,即应用层,中间层和XML包装器.其中,应用层向中间层发出数据请求,按给定协议接受并处理来自中间层的XML文档;XML包装器是各种异构数据的提供者,中间层是连接应用层和XML包装器(wrapper)的桥梁.文章最后结合我国水资源和防洪管理模式,给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一个数字流域数据集成与共享实现框架.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下三维地形可视化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在海量数据管理和传输、大规模场景建模和逼真显示等方面仍然缺少成熟而简单易行的方法. 在综合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 论述了快速访问多尺度、多层次地理数据的椭球四叉树空间索引技术以及流传输与细节层次渲染技术相集成的原理; 提出以视相关和地形坡度为准则, 多进制小波和层次三角网技术为核心的大规模地形场景的简化算法. 根据这些理论和技术, 借助于COM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三维可视化系统. 通过把海量空间数据发布到PCs上, 满足多用户并发浏览、查询和分析的需要. 该系统在军事模拟训练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九寨沟7.0级、精河6.6级地震应急不同时期的指挥部视频会议应用特点,分析了出现的画面声音卡顿、控制失步等问题。结合测试实验结果,探讨了影响视频会议质量的原因。为进一步加强震后应急视频会议保障服务能力,提出了建立视频会议服务质量标准、规范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标准和丰富震后通讯手段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视频会议系统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视频会议成为网络应用的热点,本文通过论述其组成及工作原理,结合辽宁省地震应急指挥需求组建视频会议系统,并通过实际应用来阐述视频会议系统在辽宁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震应急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现实需求,设计开发了基于地震速报信息共享服务系统(EQIM)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自动触发软件。该软件实现了与EQIM数据库的无缝对接,可自动监控最新地震事件。当达到地震应急响应条件时,系统自动触发启动地震灾害快速评估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指挥调度系统、中央控制系统等关键应急业务系统。通过实现整个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自动启动及应急服务产品的自动产出,从而达到高效应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全国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地震应急体系随着国家"十五"重大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验收初步确立,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逐步完善,视频会议系统在地震应急响应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全国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功能以及在地震应急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本文对将来地震应急视频会议应用模式的流程化、规范化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互联平台是依托升级改造项目对辽宁省地震局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进行的全面升级,改进了原有的无线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新增了分会场功能,新建了测震中心、预报中心、强震中心三个分会场技术系统,进一步增强了应急指挥技术平台在地震应急指挥中的技术支撑能力,并在灯塔5.1级地震事件的应急工作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疆泥火山群地震前兆异常实时监测与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网络技术的视频监控服务,实现了对新疆北天山地区3个泥火山点的实时监测,可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分析预报人员依据泥火山活动图像可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新疆艾其沟泥火山网络视频监控服务系统扑捉到了2次6级地震前火山液面明显的宏观异常变化现象,这说明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的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可实现互联网用户使用客户端远程软件连接服务器,实现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的监控画面,并依据泥火山群地震观测网,捕捉泥火山群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7.
地震发生后,迅速将应急情况、灾情信息传达到各级政府、各相关单位,将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减轻地震灾害损失。采用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应急视频广播系统,各级应急单位和人员使用普通电脑就可以进行应急视频的接收,第一时间了解应急及灾情信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国内地震系统应急视频会议建设、组网和应用的基础上,根据云南地震应急视频会议部署现状,提出日常、演练和应急3种视频会议组网模式,并在2018年8月13日、14日2次通海5.0级地震和2018年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应急视频会议组网中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符合云南省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叶佳宁  何霆 《华南地震》2014,(2):115-119
地震的科普知识是公众关心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向公众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利用流媒体技术设计了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地震科普视频点播系统。主要介绍了地震科普视频点播系统的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在地震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云南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是各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建成以来在全国历次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本文基于现有地震应急快速评估系统,以云南为例,开展了针对评估功能构架和数据传递流程的研究,从软件工程的角度探索能够优化现有系统评估效率的方法,提升了评估产品的产出速度,并通过模拟震例进行技术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