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引言沈阳区域气象通信枢纽(YQS)有辐射全东北的40条通信电路,但与国家气象通信枢纽(BQS)主干电路的通信依然是75波特,与近年来大大增加的信息量相比,形成了严重的“瓶子口”问题。辽宁省气象局提出开通沈阳、北京中速通信任务,由辽宁省气象通信台组织实施,于1992年2月23日成功地实现了2400波特通信,使沈阳成为继武汉、广州、上海之后第4个与北京BQS开通中速电路的区域气象中心。  相似文献   

2.
本报讯 2月22日晨,从省气象通信台计算机房里传来消息,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至国家气象中心的中速线路正式开通.这是继武汉、广州、上海气象中心之后国家气象中心至区域气象中心的第4条中速线路,标志  相似文献   

3.
8月5日,闻世震省长在吕炳华副秘书长陪同下视察了沈阳区域气象中心。闻省长深入到省气象台、省气象通信台、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慰问紧张工作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观看现代化气象业务系统的运行演示和高新技术开展成果,了解下一阶段天气发展趋势及分析预报意见,并听取了全省气象工作情况汇报。现发表闻省长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视察时的谈话要点,供全省气象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学习。  相似文献   

4.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负责辽宁40多个县站和部分市台气象资料的上传任务,要求上行气象资料经本地化处理后,通过卫星网发送至北京主站.目前,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已开通了至北京和覆盖全省的卫星信道、X.25分组交换网,此外还设有部分DDN专线、模拟专线和拨号线路等多种通信方式.因此,我们在原有通信软件的基础上,利用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根据网络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和业务特点,研制开发了通信业务处理应用软件.其中上行资料处理软件包括3个功能模块:接收处理、链路检测和上行资料发送模块.沈阳区域上行气象资料处理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5.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负责辽宁 4 0多个县站和部分市台气象资料的上传任务 ,要求上行气象资料经本地化处理后 ,通过卫星网发送至北京主站。目前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已开通了至北京和覆盖全省的卫星信道、X 2 5分组交换网 ,此外还设有部分DDN专线、模拟专线和拨号线路等多种通信方式。因此 ,我们在原有通信软件的基础上 ,利用综合信息网络系统 ,根据网络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和业务特点 ,研制开发了通信业务处理应用软件。其中上行资料处理软件包括 3个功能模块 :接收处理、链路检测和上行资料发送模块。沈阳区域上行气象资料处理过程如下。1 通…  相似文献   

6.
《辽宁气象》1996,(4):3-4
8月5日,闻世震省长在吕炳华副秘书长陪同下视察,沈阳区域气象中心。闻省长深入到省气象台、省气象通信台、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慰问紧张工作在第一线的科技人员,观看现代化气象业务系统的运行演示和高新技术开展成果,解下一阶段天气发展趋势及分析预报意见,并听取了全省气象工作情况汇报。现发表闻省长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视察时的谈话要点,供全省气象部门各项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学习。  相似文献   

7.
刘莉 《辽宁气象》2004,(3):42-42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负责辽宁40多个县站和部分市台气象资料的上传任务,要求上行气象资料经本地化处理后。通过卫星网发送至北京主站。目前,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已开通了至北京和覆盖全省的卫星信道、X.25分组交换网。此外还设有部分DDN专线、模拟专线和拨号线路等多种通信方式。因此,我们在原有通信软件的基础上,利用综合信息网络系统。根据网络工作环境、业务流程和业务特点,研制开发了通信业务处理应用软件。其中上行资料处理软件包括3个功能模块:接收处理、链路检测和上行资料发送模块。沈阳区域上行气象资料处理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8.
1 引言 辽宁省气象通信台是全国六大区域气象通信枢纽之一,其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承担着东北地区气象信息的收集、编辑和转发任务。本台10几台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常年实时在线运行,因此保持在线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下线设备的及时维修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笔者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气象通信台是全国六大区域气象通信枢纽之一,其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承担着东北地区气象信息的收集、编辑和转发任务。本台10几台计算机和外部设备常年实时在线运行,因此保持在线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下线设备的及时维修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兰红平  毛夏 《广东气象》1996,(4):21-23,31
自从微波专线开通之后.我台和广州区域中心电信台之间的通信状况有很大的改善。通信质量和通信内容都有了显著提高。我台从广州拷贝到的气象资料成倍地增多,预报员可以掌握的气象资料更多了。但是随着我台业务的发展和城市气象服务对气象时效的要求,原先利用手动从广州中心拷贝气象资料的方式已不合适。为此我们用C语言开发了一个全自动的资料获取系统(以下简称资料获取系统)。本系统在1995年5月投入业务运行。1.资料获取系统的设计思路资料获取系统能够全自动从广州区域气象中心电信台拷贝气象资料到我台的NOVELL网。该系统是在现…  相似文献   

11.
成都区域气象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膝家谟,马渝勇,仇理(四川省气象局610072)1引言85—906中的四)!l省暴雨通信网络系统主要是依靠成都区域气象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成都区域气象中心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在有关业务技术人员尤其是通信台的有关业...  相似文献   

12.
发展省地数据通信发挥气象中心效益贾茂生,邵志忠(省气象局通信台兰州730020)兰州区域气象中心信息网络系统的建成,标志着我省气象通信现代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已由过去的人工操作、微机转报等落后方式,发展到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和交换信息。现在西北各省台...  相似文献   

13.
综合信息系统对地级用户资料处理的研究蒋丽娟,缪贵平,向继涛(四川省气象局通信台邮码610072)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特别是去年底成都区域气象中心的成立,整个西南区域气象业务体制已逐渐由通信方式向网络方式过渡,用户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李昌杰报道5月26日,由中国气象局科教司举行的开放实验室基建工作交流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全国六大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和部分省、市、区气科所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为期3天的交流会,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所长班显秀对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大气环境研究开放...  相似文献   

15.
1概述9210工程是全国气象部门重点工程,通过卫星地面站,实现数据通信和话音通信。话音通信是通过TES(电话地球站)接口和交换机连接,实现话音通信的全国连网。2硬件连接辽宁省内卫星电话系统的硬件连接原理,见附图,它是通过TES提供E&MIV型接口和交换机的E&M板进行连接,以实现信号传递。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的TES提供四路E&M接口,其他各市局提供一路E&M接口。E&M接口为通用接口标准,能提供比较稳定和可靠的信号及语音传递。3交换机功能简介沈阳区域气象中心采用的是SOPHOS1000交换机,此交换机能实现出局直拨出(DDO…  相似文献   

16.
一、北京气象枢纽系统概述北京气象枢纽系统(简称 BOS 系统)是一个自动收集、中转、编集气象电报,同时把气象资料填成天气图的实时联机系统。它通过100多条国际和国内气象专用线路,与日本东京,西德奥芬巴赫,朝鲜平壤等国外气象中心,以及国内地区气象中心,省气象台等气象部门相联结,日夜不停地进行全球气象资料的接收,交换和处理。它是“世界气象组织”全球电信系统主干线上的一个区域通信枢纽。该系统由两台 M-160Ⅱ和一台 M-170组成。两台 M-160Ⅱ以热备用方式进行通信处理。M-170进行自动填图处理和数值预报处理,其使用的气象资料是由 M-160Ⅱ通过通道到通道的转接器(CTCA)实时传到 M-170的。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家气象卫星综合业务系统9210工程(以下简称卫星系统)已处于准业务运行状态。沈阳区域气象中心通信传输网络现有两个:旧网和新网。旧网指原有的地面系统,新网指新上的卫星系统。卫星信道拥有较大的带宽,下行512kbps,上行128kbps。同时随着PC—VAST单收站的建立,下行带宽又增加了2Mbps带宽,传输更加丰富的资料。目前由于许多用户开发的程序仍依赖于地面系统,而地面系统中沈阳区域气象中心与国家气象中心的通信信道仅为9600bps,随着上、下行传输资料的不断增长,产生了信道拥挤现象,从…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气象水文局气象卫星接收技术代表团一行3人,于7月6日至8月2日圆满地完成了在我省的学习考察活动。在为期4周的活动中,朝鲜客人参观了省气象台和省气象通信台,对气象卫星接收技术作了深入的学习考察,并游览了沈阳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19.
国家气象局关于《七五期间区域气象中心建设方案》指出: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天气气候条件差异甚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的天气系统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天气预报,逐步适应经济协作区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按《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纲要》规划,在沈阳、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和兰州等地建立区域气象中心,担负区域内的天气预报指导,组成区域通信枢纽,并开展具有特色的天气气候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以引进的两台美国PDP11/44计算机为核心的沈阳区域气象通信枢纽于1987年6月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6年来,作为双机热备用方式连续运转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成功地经受了考验。笔者分析了该机的3个不同特征的诊断系统,并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历次故障诊断,比较准确地实现了故障定位并排除故障,保证了通信枢纽的畅通。本文在介绍诊断系统的原理、特征的同时,列举了几个典型故障定位的例子。 2 硬核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