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初步研究了一定粒径的转炉钢渣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幼虾和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显示,当钢渣质量浓度为1.8g/L时,日本对虾幼虾96h的最高死亡率为33.33%;随着钢渣质量浓度的增加,死亡率增高;当钢渣质量浓度为18g/L时,其96h的最大死亡率达到了75%。相对于日本对虾幼虾,钢渣质量浓度为18g/L时中国明对虾幼虾96h的最高死亡率只有36.67%。运用直线内插法求出钢渣对日本对虾幼虾96h半致死浓度为1.62g/L,钢渣对日本对虾的安全浓度为0.162g/L,而在实验条件下中国明对虾幼虾的半致死浓度要明显高于日本对虾幼虾。  相似文献   

2.
刘波  俞志明 《海洋科学》2003,27(8):72-76
在27℃,pH8.0,盐度33条件下,用套式PCR方法和王证点杂交方法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体内潜伏性感染WSSV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健康日本对虾注射不同稀释倍数的白斑综合症病毒粗提液,死亡率统计显示注射10^4,10^6倍稀释液组的日本对虾死亡率明显低于10,10^2,10^3倍组,结合套式PCR方法和斑点杂交方法进行病毒检测结果发现,仅10,10^2倍稀释液组斑点杂交和一步PCR结果呈阳性;10^3,10^4,10^6倍稀释液组经二步PCR检测为阳性、斑点杂交呈阴性,该结果为建立或界定WSSV在日本对虾体内的潜伏性感染提供了方法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虾血淋巴和肌肉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为实验材料研究肌肉组织和血淋巴的体外培养,初步建立了适合日本对虾细胞培养的条件体系。在此条件下培养原代细胞存活时间最多达2个月。  相似文献   

4.
杏林虾池日本对虾死亡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年11月17日至12月2日对杏林虾池水体理化因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11月17日开始发生的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Bate)死亡的原因是虾池水体中NH4^ -N含量过高,致使日本对虾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虾体内部代谢紊乱,导致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5.
根据专业拖虾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研究了东海日本对虾的数量分布和数量变化,结果表明,调查区日本对虾的年平均渔获率为65.9g/h,夏季时较高,为136.5g/h,其次是春季时,秋、冬季时较低。冬、春季时日本对虾主要分布在26°00′~28°00′N海域,其密集中心位于100m水深区域。夏、秋季时整个调查区都有日本对虾分布,最高站位的渔获率为1000g/h以上,主要出现在夏季,且分布于长江口区和温台渔场区。整个调查区日本对虾最高现存资源量为1360.6t,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485t下降了45%。还讨论了日本对虾资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和恢复日本对虾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1992~1993年福建南部地区虾病的调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2年7月~1993年11月,福建养殖对虾发生了数起严重的流行性虾病.病发高峰期分别出现在1992年7月(发病对象为长毛对虾和斑节对虾)、1992年9月(日本对虾)、1993年5月(中国对虾,斑节对虾,长毛对虾和日本对虾)和1993年10月(日本对虾)。本文对上述4次虾病做了调研,探讨了细菌、病毒和某些生态因子的变化与虾病的关系。l材料与方法1.1细菌的检测材料取自同安西柯万亩对虾养殖地(表l),采集方法按微生物调查规范[1],3h内带回实验室。检测按陈和范等[2,3]方法分离、培养、鉴定和…  相似文献   

7.
李宏宇  陈波 《海洋科学》1990,14(6):63-64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地方和单位开始对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的水池养殖、亲虾人工越冬和人工育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可喜进展。为了探索日本对虾采用网箱养殖的可行性,我们于1988年7月初开始进行了网箱养殖日本对虾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网箱单位面积产量达2.6lkg/m~2,养殖成活率为55.2%。  相似文献   

8.
影响日本对虾亲虾存活率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对虾养殖遭受到病害困扰的时候,那些对病害抵抗力较弱的种类,如中国对虾和长毛对虾逐步被抗病力较强的种类,如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所取代。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由于肉质鲜美,抗病力较强,适合养殖的温度较广,在南方常作为秋冬季养殖种类,在北方已逐步扩大养殖面积,特别在辽宁、山东、河北等地,在山东作为夏秋季养殖种类。随着日本对虾养殖面积的日益扩大,虾苗需求量不断增加,日本对虾亲虾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亲虾质量和存活率成了突出的问题。笔者据多年日本对虾亲虾培养实践就其亲虾存活率影响因素进行探讨。1…  相似文献   

9.
复方有机疗效助长剂在日本对虾幼体培育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琼武  沈明山 《台湾海峡》1996,15(4):376-381
以复方有机疗效助长剂的不同剂量和不同投喂方式对日本对虾各期幼体培育进行三批的试验,分析了Q.S.在日本对虾培育育中的应用效果。在水温24-29℃,盐度22-29下,无节幼体至仔虾经15d培育,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存活率,平均体长分别是52.9,10.05mm和31.7%与8.8mm。  相似文献   

10.
影响日本对虾亲虾蜕壳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本对虾 (Penaeusjaponicus)是我国海水养殖的经济种类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对虾养殖业遭受病害滑坡的情况下 ,日本对虾以其相对抗病力较强 ,经济价值较高 ,较受虾农的青睐 ,已逐渐取代北方的中国对虾 (P.chinensis)和南方长毛对虾 (P.pencillatus)。目前我国南起海南 ,北至辽宁已形成大规模生产 ,并日益扩大 [1]。在山东 ,日本对虾1年可养殖2季 ,而在南方 (如福建 ) ,则可多季养殖。随着日本对虾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对日本对虾亲虾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 ,如何利用现有的日本对虾亲虾资源 ,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高温和强降雨频发天气导致的养殖池塘持续性的高温和低盐环境给刺参池塘养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研究刺参对高温和低盐环境的生理响应,本实验分析了高温和低盐协同胁迫对刺参幼参生长及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置4个温度梯度(16℃、20℃、24℃和28℃)和3个盐度梯度(22、27和32),共12个不同的胁迫组。经过40 d的长期胁迫,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盐度的降低,幼参的体重增加量减少,并在高温、低盐组出现体重负增长。长期胁迫提高了刺参幼参的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极端天气的抵抗能力。同时,高温下盐度22处理组刺参幼参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量较盐度27条件下低。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和低盐对幼参特定生长率和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量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并且盐度对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相较低盐,高温对刺参幼参的影响更大,可作为刺参育种的选择压力。在高温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海水温度,并防止极端天气造成的养殖水体温度分层。该研究丰富了刺参生理生态学理论,可为刺参良种选育工作提供思路,并为指导极端天气下刺参生产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黄加祺  林琼武 《台湾海峡》2001,20(Z1):40-43
本文就丰年虫粉虾苗幼体饲料(OG)对日本对虾溞状幼体的影响进行试验初步得出,OG饲养效果优于日本车元饲料,从溞状幼体1期至糠虾幼体1期的转化率提高9.2%,且转化时间缩短了0.5d,幼体活力好.文中还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对海洋桡足类的毒性效应,本研究以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为受试生物,选取菲(Phenanthrene,Phe)作为PAHs的代表开展暴露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测得Phe对日本虎斑猛水蚤的96 h半...  相似文献   

14.
于1996—1997年春、秋渔汛季节,在山东青岛、日照沿海采集日本鬼鲉,分离毒腺,提取毒腺粗提液,对大鼠后肢进行肌肉注射,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放射免疫学方法观察和检测局部皮肤和肌肉的组织结构改变、注射局部肌细胞内的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神经肌肉连接处的已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变化以及神经肽──P物质和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结果表明,毒腺粗提液局部注射可造成大鼠肢体麻痹;局部皮肤和肌肉组织明显肿胀,肌细胞有损伤,其内SDH活性显著降低,肌细胞及其间质水肿、血管扩张、伴有出血现象;神经肌肉连接处AchE活性显著增强;局部肌肉组织中P物质含量显著升高,而生长抑素含量显著降低。提示毒棘螫伤造成的剧烈疼痛和肿胀可能与P物质有关,造成肢体麻痹可能与肌细胞损伤及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分解过程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5.
鲈鱼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与性腺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戴燕玉  陈蕾 《台湾海峡》1998,17(2):139-142,T001
用Heidenhain-Azan三色法、Caneron Steele法和PAP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鲈鱼脑垂体促朱激素(GTH)分泌细胞进行定位,然后确定该细胞发育成熟性腺发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为人工培育鲈鱼亲鱼时,适时用外源性激素诱发其性腺提早成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水美  杨圣云 《台湾海峡》2006,25(3):374-380
根据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1990~2002年的渔捞记录,研究该渔场蓝圆鲹和鲐鱼群聚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中上层鱼类蓝圆鲹和鲐鱼年间数量变动具有时间同步的特征,年均网次产量显著相关.蓝圆鲹与鲐鱼群聚区分布差异表现在:蓝圆鲹分布的海区水深较鲐鱼浅,蓝圆鲹和鲐鱼分布渔区的水深,春季分别为40~660m和40~70m,夏季分别为30~50m和30~60m,秋、冬季分别为30~60m和40~60m;鲐鱼的群聚区分布较偏北、偏向台湾岛西岸,蓝圆鲹的群聚区分布较偏南、偏向台湾海峡的中心区域;蓝圆鲹与鲐鱼群聚区的时空隔离、彼此取代比较明显.蓝圆鲹与鲐鱼的群聚区存在一定的重叠,与其种间对食物的竞争有关.两鱼种所出现两种适应性趋向。增加了它们在同一生境中长期共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海参低聚肽和海参粉的基本营养成分,研究并比较了海参低聚肽和海参粉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小鼠的作用。小鼠随机分为空白、阴性、阳性对照组(丙酸睾酮,5mg/kg)、海参低聚肽组(0.5g/kg)和海参粉组(0.5g/kg)。连续灌胃24 d后测定小鼠的体温、体重、自主活动次数和低温游泳时间,以及胸腺、脾脏指数和肾上腺、包皮、精囊、睾丸的指数以及精子浓度。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海参粉显著增加肾阳虚小鼠的自由活动次数、低温游泳时间、睾丸指数和精子浓度,具有一定抗疲劳和补肾壮阳作用;海参低聚肽显著增加肾阳虚小鼠的体温、体重、自由活动次数和低温游泳时间,还能显著增加睾丸指数、精囊指数和精子浓度,使其接近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水平,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和补肾壮阳作用,且海参低聚肽的效果明显好于海参粉。  相似文献   

18.
两种海参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治疗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研究菲律宾刺参(Pearsonothuria graeffei)和日本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菲律宾刺参和日本刺参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P〈0.01),LDL—C(P〈0.01)含量及LDL—C/HDL.C比值(P〈0.01),提高HDL—C及NO(P〈0.01)含量;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P〈0.05,P〈0.01),并提高其SOD和GSH-PX活性(P〈0.05,P〈0.01)。其中,日本刺参对血清TC,LDL-C,LDL—C/HDL—C及肝脏MDA水平降低作用和NO含量提升作用显著优于菲律宾刺参(P〈0.05)。提示了菲律宾刺参和日本刺参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日本刺参的治疗效果优于菲律宾刺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