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南丹矿难成为人们剖析中国矿业界毒瘤的一个典型 从5年前开始,人们以特别的方式,记住南丹这个地名:7.17南丹矿难.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人们开始开发各种资源。这样,既损坏了大自然,也破坏了地质结构。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以及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晨 《国土资源》2010,(2):60-61
<正>以前人们注意的是低脂、低盐、低糖的生活,现在又逐渐开始关注起"低碳生活"啦!当很多老百姓有了"低碳经济"的意识后,马上就在日常生活中开始"磨刀霍霍"过起了低  相似文献   

4.
王梅 《国土资源》2004,(2):60-61
SARS、疯牛病、禽流感肆虐,于是人们开始捕杀果子狸、牛、鸡、鸭等野生动物及家禽。从古至今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惜一切代价。  相似文献   

5.
赏石·赏心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观赏石开始越来越青睐。人们为什么会喜欢石头呢?原来,从远古开始,人与石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亿万年前,海浪和石头的撞击,产生氢、氧,而后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又经过漫长的演化,有一部分变成了人类。人类从森林里走出来也是依靠石头,成就了石器时代。石与人类的关系,既是同根生,又是半生缘。历代皇帝把美丽的石头喻之为宝物,赏石成为达官贵人的专利。进入新世纪,国人突破了生存和发展两大层次,人人都成了赏石的专家,奇石、观赏石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中。 奇石,也称观赏石,是除宝玉石以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紧缺,矿产品价格的一路攀升,矿业开始以难以预料的强度火爆起来,人们对矿业趋之若鹜。此时,矿业给人们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乱!并由“乱”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和灾难。破坏资源,破坏环境,财富分配极端不均,贫富加剧两极分化,伤亡事故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玉树7.1级强震,再次拉响人类防灾减灾的警报。进入2010年,短短4个月内,全球范围接连发生7级以上地震:海地7.2级、智利8.8级、印尼亚齐省7.5级、中国玉树7.1级……地震的威胁不断拨动人类的神经,人们在最初的惶恐和惊惧之后,开始直面地震,开始思考未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的今天,本刊曾发表了题为"要让乡镇国土资源所靓起来"的短评.如今,一年过去了,人们高兴地看到,全省乡镇国土资源所已开始迈入规范化轨道,形势是何等之好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油价上涨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法国,油价正在深刻影响国家经济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为了节省燃油开支,法国人放弃了开车去郊区的大超市采购的习惯,在离家很近的果蔬店、杂货店里购买日常用品.除此之外,很多年轻人开始在网上购物.法国百姓自己找到了省钱的最简单方法--放弃开车.旅游业因此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紫菜是一种名贵的海藻,近年来越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我国广大沿海地区已逐渐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了。从各种历史文献中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开始认识紫菜、采捞紫菜做为食品或药物,到现在大规模地发展生产,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充分说明了人们对紫菜的认识是由必然王国一步一步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者在新时期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早在清政府时期,"署理河务"就成为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左宗堂、李鸿章等都曾致力于黄河长江的治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水利事业蓬勃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水土保持工作凸显其重要地位.水土整治经历了以工程措施为主还是以生物措施为主的多次反复争论和实践的过程,人们试图通过一种办法、技术或措施来实现水土保持的最终目标.70年代以后,人们接受了系统论的方法和观点,开始认识到多项技术系统组合的效果大于单一技术效果的简单相加,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一个饥饿年代,为了吃饭,人们几乎想尽了办法,却总是没着落; 那是一个饥荒国度,为了温饱,国家不断地寻求方法,却始终被束缚。终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小岗村",有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人民开始独立耕作,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中国地质公园开始选"美"啦!1月21日,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评选活动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从而拉开了全国首届"中国最美地质公园"评选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介绍说.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及文化水平的提高,崇尚自然、乐于山水旅游的人迅速增多,并在形成新的潮流。为了适应人们在游山玩水过程中了解山水由来及相关地学科  相似文献   

14.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的开始,寒露之后,天气开始真正地变凉,大家要做好养生保健工作。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有选择地摄取哪些食品来保养自己呢?牢记补水防燥"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此时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在此时  相似文献   

15.
土地发展权的物权价值分析及保护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磊 《国土资源》2005,(10):31-33
相对稀缺资源土地来说,人口膨胀以及“寻租”思想的存在,人们开始争相开发土地的新的利用价值,设法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理性的“经济人”利用和改造土地的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对土地的利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维发展,土地上下立体空间以及新的利用形式开始成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独立财产,又由于国家对土地的“警察权”行使--土地利用的限制,土地发展权随之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位于中国西部戈壁深处的金川镍矿,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镍矿,被誉为中国的“镍都”。金川铜镍矿经过42年的开采,其资源危机、经济结构危机、环境危机开始呈现出来.这让人们无法不担忧:中国镍都能走多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对设施农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进而使设施农用地的需求量也随之上升,设施农用地的地位也开始呈现。在设施农用地管理中,遇到一些具体问题,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2002,(11):46-46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是对人类几千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特别是对工业革命以来发展道路的总结。——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4个国家代表参加的人类环境大会。这次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也称《斯德哥尔摩宣言》,标志着人类开始正视环境问题。《人类环境宣言》强调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迫切性,也认同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虽然人们在那时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还不是很成熟,但这份宣言标志着人类已经开始正视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上,地热能同风能、太阳能并列,被作为新能源而备受瞩目。很多国家也将后石油时代的目光转向了地热。实际上,地热能作为一种资源被开发利用的历史已经很悠久了,甚至早过现在的能源老大——石油。早在古罗马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享受温泉了。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区地裂缝从1965年就已开始发生,因为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房屋建筑的安全,所以,研究的单位和人员也很多,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我们闻讯之余,也曾前往勘察,兹参考前人资料,对新地裂缝略述己见(对古地裂缝暂时不谈),供同志们参考,不足之处,尚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