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2005~2007年用DHZM—Ⅰ型氡及其子体连续监测仪对某矿山的工作场所和生活区分别进行环境氡及其子体浓度的测量。监测结果表明,所监测的工作场所中,大部分监测点的氡及其子体浓度都在国家规定的限值范围内;在居民区,扣除本底后,未发现任何监测点的个人有效剂量当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笔者还对该矿山的平衡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某铀矿山11个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和大气氡浓度的测量及氡所致年有效剂量估算表明,该矿山正在使用的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值均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管理限值水平,只有退役治理后的废石堆场氡析出率在管理限值以内;矿山废石堆场产生的大气氡浓度值为72.35Bq/m3,其所致的年有效剂量值为0.69mSv。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卫生福利部希望对全加拿大本国人住宅中的氡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价。根据航空伽玛测量数据。地质和地球化学,选择了41个潜在氡高的居民区的16个潜在氡低的居民区进行取样,在潜在氡低的居民区中没有一个住宅氡的水平超过400Bq/m^3,而在潜在氡高的居民区中很多住宅超过加拿大的标准800Bq/m^3。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加拿大卫生和福利部开始了一项追踪计划,测量住宅中氡浓度可能超过加拿大标准800Bq/m  相似文献   

4.
某铀矿山退役分矿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对我国南方某铀矿山退役分矿环境放射性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监测项目中,完全退役的1号分矿治理完全达标;而属于政策性停产的2号分矿,某些监测点空气中氡浓度、γ辐射和水体放射性水平均超过国家限值。此外,两个分矿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索的含量都比对照点高。  相似文献   

5.
氡及其子体是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主要贡献者,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设计了一种简易的表面氡析出率测量装置,可以用来测量某些样品表面的氡析出率。为了了解所设计装置的性能,对不同氡析出率大小的样品进行了测量,同时对这种防氡涂料的防氡效果进行了测评。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可较为准确地给出所测样品的表面氡析出率,且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可改进余地较大,缺点是测量耗时较长。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西山某岩溶洞穴1至4层进行了氡浓度测量,研究洞穴中氡浓度的变化特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其对人身体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溶洞在不同深度位置,氡浓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深度的增加,氡浓度呈现线性的增长特征;溶洞内氡浓度在7、8、9月相对较高,平均浓度6123Bq/m~3,10、11、12月氡浓度较低,平均浓度2784Bq/m~3,呈现出季节性的变化特征,即夏季高而冬季低;溶洞内由氡及其子体所产生的年平均内照射剂量约为566 m Sv·a~(-1),超出国家规定公众年有效剂量的安全范围。建议对已经对公众开放的天然溶洞,进行氡浓度检测,采取有效的防氡降氡措施,减少氡及其子体的辐射,对人身体所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何斌  过惠平 《铀矿地质》1998,14(5):302-307
本文对求解土壤或岩石中氡浓度及其表面析出率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探讨。以空气中无穷远处氡浓度为零(空气中无氡源)的自然边界条件代替空气与土壤或岩石交界面氡浓度为零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土壤和岩石中氡浓度及其表面析出率的具体表达式。与前人研究结果比较,该式中增加了一项,表面氡析出率缩小了一个倍数。通过对土壤、岩石的具体计算.表明两种边界条件的计算结果有相当的偏差。同时,文中还讨论了在两类边界条件下对流对土壤或岩石中氡浓度及其表面析出率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南方某核设施退役治理后的辐射环境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对当地辐射环境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空气中γ辐射吸收剂量率、氡及其子体浓度都低于国家管理限值水平,治理后土壤中氡析出率明显下降,土壤及地表水中放射性核素铀、镭含量较低,治理效果保持较好。  相似文献   

9.
对金山金矿田的金山金矿、花桥金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居民区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有效剂量等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金山、西蒋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浓度均小于限值0.05 m g/L和37.00 Bq/L,空气氡浓度为0.008~0.013 Bq/L.居民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1 m s和5 m s.矿区放射性均在国家规定的环境评价指标限制之内,对矿山的人身和环境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金山金矿田的金山金矿,花桥金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居民区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有效剂量等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金山,西蒋矿区露天水源天然铀,氡浓度均小于限值0.05mg/L和37.00Bq/L空气氡浓度为0.008~0.013Bq/L。居民和井下作业人员γ外照射年有效剂量均小于1ms和5ms,矿区放射性均在国家规定的环境评价指标限制之内,对矿山的人身和环境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土地开发利用中土壤氡检测及其环境质量评价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土壤氡气现场调查的技术要点,以氡浓度与表面氡析出率指标确定环境质量评价分级,并对相应的土地利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铀矿山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铀矿的退役处理是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退役铀矿的放射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某矿山的11个废石堆进行表面氡析出率的实地测量,探讨废石堆表面氡析出率的影响变化规律,提出平地堆放型较依山堆放型的析出率高且更不稳定,建立了废石的粒度大小、在堆表面所处的位置和废石中u,Ra的活度与表面氡析出率的相关性,并建立了表面氡析出率与气温、地温、气压、相对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的相关规律,为铀矿山退役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大面积多点快速土壤氡析出率测量问题, 设计开发并进行了土壤氡析出率活性炭累积吸附法的方法技术研究.在参考氡析出率装置和野外实验数据的基础上, 进行了测量装置及材料的选择、装置刻度、野外累积暴露时间、活性炭盒吸附氡有效衰变常数等研究.通过2002-2003年22次重复观测, 北京西北郊区粘土类土壤氡析出率平均值为20.15mBq.m-2.s-1, 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6.75和13.49mBq.m-2.s-1, 标准偏差为3.55mBq.m-2.s-1.与仪器静电收集法比对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的相对误差小于±10%.实验结果表明: 活性炭方法测量结果稳定可靠, 简便易行, 适用于全国大面积土壤氡析出率调查.   相似文献   

14.
氡地质潜势规律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唐莉  朱立 《岩矿测试》1999,18(1):1-6
氡的地质潜势是环境氡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地质背景出发快速评价氡浓度水平的有效方法,氡析出率是反映氡地质潜势的最好参数,根据放射性元素分布规律,地质背景及放射性元素衰变等,建立了计算氡析出率的理论公式。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区氡的地质潜势分为四个不同的区,不同潜势区中室内氡浓度水平发生相应变化。说明通过氡地质潜势规律研究,可以确定室内氡浓度水平潜在高值区。  相似文献   

15.
对5种不同覆盖物(红土、砂、废石、砂与红土混合物、废石与红土混合物)降低铀尾矿氡析出的效果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物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在相同覆盖厚度条件下,氡析出率降低系数是红土〉红土与废石混合物〉红土与砂混合物〉废石〉砂。表面氡析出率随覆盖物厚度增大而减小,氡析出率降低系数的对数与覆盖厚度成正比,所得到的各种覆盖物的拟合线性方程可用来评价覆盖效果。建立了各种覆盖物覆盖厚度估算的经验公式。综合考虑降氡效果、经济成本、生态环境效应,废石与红土混合物是该地区铀尾矿库最佳覆盖物。  相似文献   

16.
氡是气态的放射性物质,它广泛存在于岩石和土壤的孔隙中、地下水中和空气中。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氡被吸入人体后所产生的内辐射是导致肺癌的原因之一,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本文介绍了部分煤矿氡浓度的现状,分析了影响矿井氡浓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监测方法和评价意见,从而有利于对矿井氡的监测与治理,并为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