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定向穿越承包商协会(DCCA)于1995年推出了“制定定向穿越项目投标文件的指导原则”。主要讨论了有关大型定向钻进施工(包括河流穿越和大直径管道铺设)方面的问题。由于过去几年内定向钻进应用巨大增长和定向钻进应用的多样性,DCCA认识到有必要制定出第二套指导原则,即适用于中型定向钻进穿越项目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智能管道检测和挖掘技术方案,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城市地下管线检测的开挖量,从而可以避免地下管线探测的“空挖”现象。  相似文献   

3.
《岩土钻凿工程》2009,(4):46-46
“乌兰浩特一大怪,新修的马路就刨坏”这是市民们多年来对刨马路通各种管线的报怨。  相似文献   

4.
DCCA(定向穿越承包商协会)推出了“制定定向穿越项目标投标文件的指导原则”以帮助定向穿越承包商编制具有竞争力和综合性的大型定向穿越项目投资文件。这一组指导原则的目的是,针对大型定向穿越施工涉及的设备、人员,地层,环境,施工程序和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城市抓住发展契机都在搞建设,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地下管道在建设过程中缺乏长远考虑,遗留了诸多问题。当前,部分管道老龄化,破损严重,急需修复与更换。我们国家多采用明挖法进行施工,而国际上很多国家则运用非开挖地下管线修复与更换技术,与明挖法相比有保护环境,不影响交通,施.Y-隐蔽,社会效益高,技术先进等优点。这项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经验不足,大多需要借用国外的设备。由于我国大城市管道陈旧和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发展该技术迫在眉睫。国际上常用的修复技术有内衬插入法,模压内衬法,折叠内衬法,螺旋缠绕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而“刮痧法”和“穿衣法”能兼并其中几种方法的优点。在我们国内市场,运用以上方法成功的案例也有,但并未得到推广。非开挖地下管线修复与更换技术出了应用于市政工程外,还可用于石油管线工程,地质工程等,在国内有巨大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践,就非开挖技术在大口径热力管道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充分论证了非开挖技术在管道施工中的独特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水平定向钻穿越技术是目前管道铺设施工的一项重要施工工艺,在世界各国及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定向钻穿越的领域的不断拓宽,穿越管径越来越大、穿越距离越来越长.对定向钻施工的工艺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由于穿越距离较长,作业带难以满足管线一次性预制需求,而采用“二接一”、“三接一”等施工方法对长距离管道回拖又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对管道采用弹性辐射、过路、过河等去实现长距离管道一次性预制将变得非常重要。管道过路漂管措施在3300m长江定向钻穿越施工中的成功应用,将为今后的长距离定向钻穿越提供了一个参考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岩土钻凿工程》2014,(4):41-41
将各种市政管道、管线都集中在一起的地下综合管廊,被认为是解决“拉链路”问题,集约地下空间资源的新办法。市规划局就广州市综合管廊总体规划项目进行招标,价格为72万元。这也将是广州第一个有关综合管廊的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包括老城区和花都、萝岗、番禺部分地区,占到广州总面积的约1/6。  相似文献   

9.
整合地下管线资源探索管线综合建设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旧有管线建设弊端的同时,探索性地勾勒出未来城市市政管线综合建设、智能化管理新模式——“鸡宇市政管廊”,即利用一种“集约化、综合化、廊道化”的铺设环境条件,使内部管线有一种坚固的结构物保护,使管线的运营与管理能在可靠的监控条件下安全高效地运行,从而实现地下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岩土钻凿工程》2009,(5):48-48
当地时间7月6时凌晨3点40分,位于哈萨克斯坦南哈州境内的中亚天然气管道锡尔河穿越工程第一条主管线成功穿越锡尔河,标志着影响和制约中亚天然气管道单线年底建成通气的最后一项控制性工程顺利完成。锡尔河地质条件复杂,加上施工期间遭遇十年不遇的连续降雨,穿越工程难度较大、工作条件非常艰苦。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中心交通繁忙地带的老旧地下管道改造历来都是摆在管网运营商面前的一个难题。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线改造对非开挖管道修复更新领域高新技术的需求会越来越强。本文通过介绍CIPP翻转内衬技术在北京西三环高压燃气管线改造中的工程运用,尝试为之后城市燃气乃至上、下水管道的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地基土承受超载作用时就会产生沉降,在土体沉降作用下埋置于其中的管道,管壁就会产生变形甚至破裂。为分析地面超载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基于温克勒(Winkler)弹性地基短梁理论,应用Boussinesq解,考虑地面超载引起下卧层的沉降及地基土体的侧向移动对管道的影响,建立地面超载对埋地管道影响的分析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了超载大小、位置,管道刚度、埋深、管径以及土体性质对埋地管道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载大小、管道的刚度、埋深、管径对地下管道位移的影响较大,而当地基基床系数和超载离管道的距离增大到一定值时,地面超载对其影响将减弱。因此,需要考虑邻近超载对管道的影响,合理制定埋地管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质雷达是一种探测金属和非金属管道的有效方法,传统方法是利用经验电磁波速度计算管道埋深,存在较大误差,且往往无法估算管径或算法繁琐。蒙特卡洛方法是一种随机模拟的地球物理反演手段,从雷达图像中读取一系列反射回波穿行时间和雷达相对于管顶的位置数据,给定合理的电磁波速度、管道埋深和管径3个参数的范围,可以有效地拟合得到速度、埋深和管径。该方法在南京地铁盾构某区段,用来拟合估算地下输油管、自来水管和污水管的埋深及管径,取得了与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拟合的电磁波速度符合地下介质情况。  相似文献   

14.
陈穗生 《广东地质》1995,10(3):33-38
钢筋水泥管、连通性差的铸铁管、管道接头和各种井孔等位置的确定,均是地下管线探测中常遇见的棘手问题。然而,磁梯度测量对此却有其独到之处,它能突出浅层异常,可较准确地确定磁性边界的位置,故可作为地下管线探测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弥补SUBSITE型仪器未提供比值法测深功能的缺陷,特设计了“任意比值测深尺”。其原理表明,埋深是偏距的一元函数,任意选取一个比值参数d,根据实测的偏距即可确定埋深。株洲地质勘察院在江阴市城市管线普查工作中,根据上述原理设计制作了任意比值法测深尺。其制作简单,只需一把普通钢卷尺,以比值0.7为例,偏距为0.058m时埋深为0.1m。对卷尺0.058m处背面用白色油漆画上刻度并标上0.1m 即可,其余依此类推。这把卷尺背面,就成了SUBSTTE型仪器专用的比值法测深尺。实际操作中,与RD型仪器70%比值法比较,除量取偏距的米尺不同外,其余完全相同。生产实践中使用它测深约3000个点,精度很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6.
由于各种管线的破损,城区道路经常要“开膛破肚”进行维修,由此产生的“拉链路”屡见不鲜。“拉链路”给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雪上加霜”,严重影响市民的出行。记者近日了解到,一种非开挖修复旧管道技术悄然进入大连市,不但避免了“拉链路”,而且大大降低了管道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17.
早在70年代,四川就掌握了人工顶管穿赵铁路的技术。90年代后期,通过非开挖技术工作者的努力的新闻媒体的宣传,四川非开挖有了长足的进展,哆种先进的现代非开挖铺管设备和施工技术已得到应用。现在,全省非开挖施工公司、设备供应公司和研究单位已达二余家,年铺管总长度已过千米。在中国西部大开发诉浪潮推动下,非开挖在四川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进一步搞好推广工作还需要克服地层复杂、施工条件差等等困难。  相似文献   

18.
《探矿工程》2004,31(11):14-14
长江第一长隧道“天然气人湘控制性工程——城陵矶长江隧道”2004年10月18日实现成功穿越,重庆忠县至武汉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一期“一干两支”工程也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届城市地下管线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上,建设部原总规划师陈为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宋兰合所长接受了本刊的受访,两位专家就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城市抗震防灾,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和规划等几方面的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郭凤菊 《探矿工程》2008,35(9):56-58
以“世界第一穿”——珠海—中山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的磨刀门水道穿越岩土工程勘察为例,论述了定向钻进穿越大型河流的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分析评价了磨刀门水道穿越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场地土层松软及交互层多变等岩土工程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同时也指明了岩土工程勘察在长输管道设计及施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