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岩土钻凿工程》2009,(5):30-30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吴淼)8月29日,在黑龙江畔中俄原油管道建设中方封闭区,随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汪东进开工令的下达,扎着大红花的钻杆随即旋转起来,连接两国原油管道的关键性工程黑龙江穿越正式开工。汪东进为中俄原油管道黑龙江穿越开钻剪彩,并转达集团公司对黑龙江穿越工程开工的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的辅助工艺——注浆稳管,并结合中俄原油管道黑龙江穿越工程说明了注浆稳管工艺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正电胶泥浆体系,在分析了正电胶泥浆体系的岩屑携带能力、孔壁稳定机理和冷却润滑作用的基础上,探索了该泥浆体系在中俄原油管道黑龙江穿越工程中的应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仪征-长岭原油管道黄石长江盾构穿越隧道北岸接收竖井工程软土段所采用的逆作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郝加前  何瑞霞 《冰川冻土》2013,35(5):1224-1231
选取中俄原油管道沿线位于多年冻土区的漠河-乌尔其段为研究区域, 分析了管道工程对多年冻土环境的影响以及冻土退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并研究了冻土环境变化对管道工程的影响. 针对冻土区管道工程施工的相关问题, 提出了不同施工迹地的施工方式及相对应的冻土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作业带的清理;取弃土的处理;施工便道、伴行道的修建及不同地段施工便道与伴行路路基最小高度的确定;施工营地、料场的设计及布设;管沟开挖时基坑暴露时间的计算, 多年冻土区管道工程的施工等.中俄输油管道是我国首条通过多年冻土区的大口径原油管道, 研究结果可为中俄输油管道及今后寒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工程(简称中俄原油管道)规划全长1,035 km,中国境内段965 km,俄罗斯境内段70 km。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穿越约500 km多年冻土区,沿途地形起伏,水系和沼泽发育,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影响因素多样。提出以管道地基土的最大融沉变形量为评价准则,以多年冻土的年平均地温和含冰量为评价指标,对多年冻土进行工程分类,并依据分类结果进行评价。依据计算结果以-1.0℃和-2.0℃对中俄原油管道沿线多年冻土进行冻土工程分类。具体分为:稳定型、过渡型、高温不稳定型(-1.0~-2.0℃)以及极高温极不稳定型(≥-1.0℃)。分别对应良好、较好、不良以及极差评价结果,并以此为基准选择传统埋设、埋设、埋设+换填、埋设+换填+隔热或架设等管基设计原则。对管道沿线约430 km多年冻土区进行了详细和逐段的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指标简单、实用,评价结果合理、恰当,可推荐在其它多年冻土区类似管道工程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非开挖施工的一个分支,定向钻穿越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DN630供水管道定向钻穿越淮河工程为例,介绍了定向钻穿越的技术特点,指出了设计基本原则及设计要素如管道钻进的入土角、出土角、曲率半径和穿越深度等确定方法,并阐述了定向钻穿越施工工艺流程及泥浆配制、钻导向孔、扩孔及管道回拖等主要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岩土钻凿工程》2009,(6):16-16
10月28日9时28分,由管道局穿越分公司承建的西气东输二线管径1219毫米大口径管道淠河定向钻穿越工程在河南省南阳市境内开钻施工。这是西二线东段干线管道第一条开工的河流穿越工程,也是我国首次进行管径1219毫米大口径管道穿越施工。淠河穿越工程的开工,标志着西二线全线定向钻穿越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世界上几条多年冻土区修建输油气管道的经验,结合我国境内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漠大线)现场调查、油温监测和探地雷达等勘察结果,研究漠大线运营后可能面临的主要冻害问题、形成过程、影响因素、成灾机制、管道影响,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建议及进一步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漠大线面临的主要冻害问题包括融沉、冻胀丘、冰椎、冻土斜坡、冰刨蚀和潜在冻胀等,在管道持续运行和环境条件改变下,这些冻融灾害可能对管道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破坏。现场油温监测显示,在2011年和2012年最低和最高油温分别为0.42 ℃和16.2 ℃,全年的正油温运行是造成目前管道周围冻土融沉的主要原因。冬季部分地段出现的冻胀丘、冰椎以及浮冰对管道形成一定的潜在威胁。研究成果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以及规划建设的中俄原油管道二线、中俄输气管道、格尔木-拉萨输油管道改造工程以及其他多年冻土区输油气管道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记者10月31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了解到,中石油已于近日与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签署原则协议,双方将在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即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石油管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共同建设和运营从俄罗斯远东城市斯科沃罗季诺经中国边境城市漠河到中国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  相似文献   

11.
《岩土钻凿工程》2009,(3):50-50
哈萨克斯坦当地时间2月21日晚7时32分,管道局穿越公司承担的中亚管道伊犁河穿越B线主管一次回拖成功。 伊犁河穿越工程于去年11月3日开钻,12月18日,A线主管回拖成功;今年1月6日,光缆套管穿越成功。至此,中亚天然气管道关键控制工程——伊犁河定向钻穿越施工全面告捷。  相似文献   

12.
在2005-2007年期间,先后3次对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沿线的冻土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科学考察,开展了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评价和预测研究.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在各类融区、季节冻土和水系等分隔作用下呈片状或岛状分布,沿线岛状、稀疏岛状及零星岛状占多年冻土区段的40%左右;管道沿线多年冻土随着气候的转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退化.地形地貌单元、植被分布、地表水分条件的变化等局部因素对多年冻土的分布和地下冰的赋存产生重要的影响,管道沿线大约分布有50 km左右的沼泽湿地,其表层为腐殖质土及泥炭层,泥炭层下面分布着含土冰层或地下冰,是管道沿线最差的冻土工程地质地段;由于中俄原油管道沿线水系发育多,冻胀丘、冰椎和冰幔等不良冻土现象广泛分布.科学考察的成果为管道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和预测、管道的稳定性影响分析以及后期的长期检测系统设置等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为即将开工的中俄原油管道漠河-大庆段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岩土钻凿工程》2009,(6):31-31
9月22日,管道三公司完成了漠大线最后一条顶管穿越施工任务。至此,三公司在漠大线承担的所有顶管穿越施工全部结束。  相似文献   

14.
拟建中俄原油管线由漠河进入中国, 经过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嫩江平原深季节冻土区至大庆. 原油输运过程中由于管道与周围土体之间发生的热交换, 使得原有土层中的热交换机制被打破, 冻土区常温原油管道工程基础将面临融沉和冻胀灾害的双重挑战.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计算校核了原油管道的应力状况和安全性, 并对遭受冻胀变形作用的管道受力状况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 提出了壁厚的设计参数和选取原则. 对于采用X65钢级螺旋缝埋弧焊钢管和直缝埋弧焊钢管的中俄原油管道工程, 当管道设计压力为10 MPa时, 中俄原油管道设计壁厚应不小于14.2 mm. 为了使管道能适应冻胀率更大的情形, 管道壁厚应适当加大.  相似文献   

15.
《岩土钻凿工程》2008,(6):37-37
2008年12月8日下午,周口天然气有限公司在沙颍河成功完成了天然气管道穿越工程,一条近400米长的大型钢管穿河而过、钻地而出。这是我市第一条穿越河底的管道。穿越地点选在沙颍河大庆路桥西侧,整个穿越长度近400米。为了不影响大桥施工,天然气公司采取了定向钻技术,以非开挖方式进行天然气管道的穿越。随着钻头的旋转,钢管缓缓地钻入地下。  相似文献   

16.
郭凤菊 《探矿工程》2008,35(9):56-58
以“世界第一穿”——珠海—中山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的磨刀门水道穿越岩土工程勘察为例,论述了定向钻进穿越大型河流的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方法,分析评价了磨刀门水道穿越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场地土层松软及交互层多变等岩土工程问题及相应的对策,同时也指明了岩土工程勘察在长输管道设计及施工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福炼一体化配套成品油管道一期工程的荻芦溪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的施工概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定向钻穿越回拖管线在一般地形和特殊地形下发送管道的几种发送管道施工方法及成功案例,为同类型的定向钻回拖管线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岩土钻凿工程》2009,(5):12-12
4月27口,中亚管道四公司项目部成功完成哈萨克斯坦境内中亚管道A线首条铁路顶管穿越施工。穿越段铁路是哈萨克斯坦第一条双线现代化电气铁路,也是哈国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四公司中亚项目部共有2个中亚管道铁路顶管穿越项目。该段穿越位于中亚管道KP1352处,双线穿越距离为115米。为满足哈国铁路管理部门对穿越施工的要求,四公司中亚项目部做出很多技术性调整。在保证铁路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环球     
《湖南地质》2012,(1):10-10
中俄原油管道平稳运行一周年 输油1500万吨 截止2012年1月1日零时47分,全长近1000公里的中俄原油管道累计输油150万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至此,这条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已安全平稳地正式运行一周年。(中国经济新闻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