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学家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几大语系,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境内就分布着汉藏语系(如汉语、藏语、苗语)、阿尔泰语系(如蒙古语、维吾尔语)、南岛语系(如高山语)、南亚语系(如佤语)、印欧语系(如俄罗斯语),其中  相似文献   

2.
方言,好玩儿.这是全中国都知道的事,从春节晚会上宋丹丹的"太伤自尊了"到现下周立波的"旁友帮帮忙",方言都把人们逗得前仰后合.应该说,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排头兵,我们每到一处地方,最先接触的都是当地的语言.  相似文献   

3.
周振鹤 《地图》2009,(5):40-49
汉语方言有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远古时期的汉族先民生息的地域范围不大,语言也比较单纯。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大,有些人更迁徙到较远的地方,和其他民族发生接触,古代汉语因此而慢慢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相似文献   

4.
《地图》1989,(3)
三、外国地名翻译中的语言和语音问题。各国地名译音,以各国语言的标准音为准,原则上不考虑方言读音。如我国的汉语地名以普通话为标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话为文化语的标准进行规范,因此翻译朝鲜地名应以平壤语为标准;有十六种方言之多的意大利,其地名的翻译应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托斯卡尼话为标准;埃塞俄比亚的国语为阿姆哈拉语,因  相似文献   

5.
左弦 《地图》2009,(5):66-71
说来有趣,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仿佛精心准备着两套语言系统,经常是正说着流利纯正的普通话,转身接个电话间就又聊起“鸟语花香”的老家方言来。置旁人于云里雾中。此情此景,见多不怪,而一口地道方言打破人际关系的坚冰,也是时有发生的都市小插曲。正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方言附于每个人身心上的印记,古今无异。而方言一出口,又必将听者带入了它所独有的特定语境和地域文化:吴侬软语的背影是小桥流水的江南,朴实秦腔的身后是黄土苍凉的西北,更有学者形容四川方言天生的能力是“不用我们费力,就能把我们领进锣鼓喧天、锅碗瓢盆、家长里短的沸腾生活,那是茶馆与火锅代表着的人间事件……鲜活、生动、充满野性的一幕”。方言的力量实是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6.
蔡天新 《地图》2011,(2):138-139
B巴塞罗那(Barcelona) 入选理由:西班牙人引以为傲,却讲着一种叫加泰隆尼亚语的方言;盛产绘画大师,更以独具魅力的建筑吸引各国游客。  相似文献   

7.
陈西御 《地图》2009,(5):50-57
中国自古以米疆域辽阔,地分南北,说的话自然也有南腔北调。上古以降,神州大地的语言、方言分歧就十分严重。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地方人口中的“虎”,到了长江中下游的楚国某些地方就得叫“於菟(读音wutu)”。语言的差别动辄十万八千里,当时中国各地的人怎么交流?很显然,有一种天下人部能听、说的共同语存在。这种共同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到了今天,就是我们耳熟能洋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洋面变化研究表明,近二百年来世界性海面确实具有升降波动。但是,这一升降波动值究竟有多大?在监测大城市地面沉降中(如上海市、天津市等),是否已成为当前必须考虑的组份?能否将海平面作为一相对的稳定高程参考面用于监测地面沉降速率?能否将海平面与陆上高程参考点(严格地说,基岩点也是在变动的点)相互校对,以建立陆上和海洋两套参考面系统来监测地面沉降速率?凡此种  相似文献   

9.
张振兴 《地图》2009,(5):30-39
中国的语言资源非常丰富。根据语言学家最新的调查报告,中国境内有130多种语言。其中分布范围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是汉语。据1984年的人口调查统计,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口数达到120689万人。这还不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说汉语的人口,也不包括中国境外说汉语的人口。汉语名副其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周振鹤 《地图》2011,(6):126-129
关于最早的中国语言地图什么时候出现,似乎学术界没有过专门的研究。一般认为,1934年申报馆为纪念《申报》出版60周年而出的《中华民国新地图))里的一幅《语言区域图》是最早的了。但其实早在1914年,就有151本学者画出了中国的语言分布图,足见中国境内语言与汉语方言的复杂性早就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蔡天新 《地图》2009,(3):142-143
卢森堡是西欧的一个小国,西、北与比利时接壤,东临德国,南毗法国。三十多万人口主要是法国人和德国人的后裔,他们说一种德国方言,即卢森堡语,大多数人会法、德、英三门外语,是世界上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国家测绘总局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表《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这是《汉语拼音方案》使用上的一个新发展。现在谈谈这一新设计的意义和用途,并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刘伉 《地图》2014,(6):134-135
合恩角是南美洲最南端的岛屿合恩岛上的山甲角,这座岛屿属智利所有。合恩角名扬天下,但它名字的由来和含义,历来说法不一。一说1578年英国航海客弗朗西斯·德雷克首先到此,把它命名为Horn,Horn就是“(岬)角”的意思。但这个说法并不牢靠,很快为另一种说法所代替。有人认为,1616年荷兰航海家威廉-斯蠹顿和雅科夫·勒美尔二人首次航行到这里,发现了此角。他们根据斯豪顿的家乡荷兰北荷兰省Hoorn城的名字予以命名,这有给斯豪顿记功的意思。中译名本来应该按照荷兰语的读音译为“霍伦(角)”。只是荷兰语原名后来被海上势力更强大的英国人转写为Horn,并且冠上一个英语地名通名Cape(岬角),写作Cape Horn,于是CapeHorn行遍天下,而荷兰语原名就隐而不彰了。中译名“合恩角”,就是据英语拼写音译而来的。不过,在西班牙语里(智刊是说西班牙语的国家),它既不叫Hoorn,也不叫Horn,而是叫Hornos,全名Cabode Hornos。按西班牙语的读音,就应该改译为“奥尔诺斯角”。  相似文献   

14.
有些时候,(如在森林调查、土地测量中),人们是需要计算闭合导线圈所包围的面积的。但由于导线测量存在着误差,因而计算出来的面积也就不免有误差。怎样从导线的误差去估计面积的误差呢?这自然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在这篇短文里,作者准备对某些低级导线(如视距导线,普通经纬仪导线等)所包围的面积误差的估算方法,作一个试探。  相似文献   

15.
沿着北纬 30°探索 ,我们将打开地球所有记忆的大门。眼前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 ,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从地理布局来看 ,这里既是地球山脉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所在地 ,同时又是海底最深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藏身之所。世界几大河流 ,比如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 ,均是在这一纬线入海。更加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的是 ,这条纬线又是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所在地。比如 ,恰好建在地球大陆重力中心的古埃及金字塔群 ,以及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之谜 …  相似文献   

16.
Cesare  丛义哲 《地图》2009,(6):90-99
塞维利亚,是我向往已久的城市。这座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的首府,附着着众多名词的魂灵:恺撒、摩尔人、圣徒王、哥伦布、世博会……它们都曾经与这座城市同在,共其辉煌,与其消隐。不只我一人对塞维利亚在历史上的奇遇感到惊诧:为何它如此"有幸",两度都成为东方与西方命运盛衰的转捩点呢?1300年前,阿拉伯与北非人的后裔摩尔人入侵西班牙,以塞维利亚为据点,役其地其民;500年前,哥伦布从美洲归来,将印第安的黄金物品囤积于此",印度群岛(即美洲)交易之家"闻名全欧,风光一时无二。百样相思,千般梦绕,终于,我有机会与它亲近。  相似文献   

17.
陈西御 《地图》2012,(4):32-41
“曾经有一个城市叫伦敦,但如今已不复存在。”——《约翰·伊夫林日记》 今天,漫步在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伦敦城(City of London),你绝对想不到在300多年前,有一位作家竟这样描述他眼前的伦敦。伦敦是怎样建成的?伦敦又是怎样毁灭的?作为一座有着2000年历史的城市,现代伦敦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如果你能在位于巴比肯(Barbican)的伦敦博物馆里找到那块雕刻着拉丁文“Londiniensium”的古罗马石碑,伦敦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也就向你慢慢展开了。  相似文献   

18.
唐博 《地图》2008,(6):108-115
永乐三年(1405年)的一天,南京皇宫奉天殿。神情慌张的朱棣,抄起几案上的一封书信,对台阶下面跪着的年轻人说:“三宝,你来看看!”年轻人看罢此信,脸色都变了:“皇上,您的意思是……”“此次你率船队下西洋,除了炫耀大明国威,重建朝贡体系外,还有一个秘密的使命,就是把写这封信的人找到,抓来。我要见活的!”“遵命!”这位名叫郑和、小名三宝的太监退下了。朱棣有点疲倦,回到寝宫就躺下了。可他怎么都睡不着,眼前总能浮现出写信人的模样。这封信是谁写的?信上说了什么?为何让朱棣如此担惊受怕呢?  相似文献   

19.
用C语言实现数字化仪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任智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地图制图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制图这一先进技术也不断地深人到各个领域。在80年代,我国许多单位购买的图形输人设备,大部分为人工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而厂商多半都提供一些简...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国各省(区)地图投影的选择问题,曾在很多文献中研究过。在这些文献中。是将我国领域范围按纬度划分为几个投影带,如属同一纬差范围的几个省(区)或一个区域大的省(区)成为一个带,分别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这些文献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