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杨宏伟  朱瑾 《新疆地质》2012,30(3):350-354
准噶尔盆地南缘平原区是新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短缺是严重制约区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和分析区内地下水位变化趋势和特征及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对盆地南缘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保护具重要指导意义.从区内30年来地下水位时间和空间变化分析入手,阐述了盆地南缘因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水位持续下降和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加特征及地下水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为今后区内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较好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山北麓中段山区地下水对山前平原区侧向补给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北麓中段是自治区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新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正确认识区内基岩山区对平原区有无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对于能否准确计算区内地下水补给量、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保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均有着重要作用. 1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天山北麓中段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形上由南向北发育有4个阶梯.南部高山区,终年积雪;向北的中高山区,地形陡峭;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北部为山前平原,山区各河流出山口后均形成较大的冲洪积扇.该区低山丘陵地带地貌主要有:①剥蚀低山地貌.构造上属第…  相似文献   

3.
李雪妮 《地下水》2018,(6):176-178
取用水合理分析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取水水源论证的基础。本文以天山北麓冲洪积扇昌吉市新疆特变电工职工住宅小区项目为例,在对研究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区域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从取水合理性、用水合理性、节水潜力和建设项目的合理取用水量等角度分析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研究可知:研究区水文地质优越,地下水补给,开采条件好,论证区地下水资源未充分开发,水资源具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鲁峰 《地下水》2018,(5):37-39
研究地下水动态与均衡是了解水文地质、水量和水质评价,以及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以山东刘家矿区尾矿库为例,通过掌握研究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区内含水层特征以及地下水的补、径、排方式,对尾矿库区进行了地下水均衡评价,为尾矿库区改建后的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6,(6)
在分析白杨河河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供水为目的采用均衡原理对其地下水资源及可开采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松散层地下水系统的补给量为1 365.29×10~4m~3/a、排泄量为1 359.78×10~4m~3/a,补给量大于排泄量,为正均衡;地下水和河水水质锅垢多,其中有硬沉淀物,属于起泡,无腐蚀性水。根据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河谷第四系厚度的变化特征以及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该区内煤矿水源地的方位。  相似文献   

6.
种植条件下潜水入渗和蒸发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天山北麓昌吉地下水均衡试验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物玉米进行不同埋深条件下的模拟种植试验,分析研究种植条件下不同潜水埋深水平的潜水入渗补给量、潜水蒸发损耗量、土壤水储存量和作物耗水量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于地下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评价以及地下水和土壤水资源的有效调控利用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贵州松桃县鸡爪沟背斜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及富水性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总结了构造富水结构、因素及条件,从而建立了通过初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文地质物探解译、水文地质钻探开发岩溶山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为区内缺水地区提供饮水水源。对省内其他相似构造岩溶地区科学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天山北麓中段拗陷带地下水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对天山北麓中段山前拗陷带地下水库的各项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天山北麓中段山前拗陷带划分为5个巨型地下水库,它们具有储存量大、补给条件好、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水质优良等诸多优点。进而提出了地下水库勘察评价、开发与保护的4点建议:①尽快开展天山北麓构造洼地巨型地下水库天然和人工调蓄能力的勘察评价,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②山前构造洼地巨型地下水库是首选饮水水源和重要的工业供水基地;③优化渠系利用方式,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④实施地下水保护战略,确保人民群众饮水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河西走廊黑河中游八灌区为例,利用ESRI公司的MapObjects开发的河西走廊水文地质信息系统(HXSIS)为平台,具体阐述了研究区内地下水均衡计算、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配置等与GIS的有机结合,对于改善地下水勘查的工作效率,提高水资源计算与评价精度,达到对水文地质实体的准确认识,分析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4)
大格勒地区位于享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南缘,距青海格尔木市约90 km,区内高寒干旱,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勘查研究程度低,在该区开展地下水的地球物理勘查和水资源评价极为重要。而大量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具有地形条件限制小,工作效果效率高等优点,能很好的集合地质推断来解释,避免地球物理资料的多解性,提高打井见水的成功率。本文通过在青海省大格勒地区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调查,查明了该区域第四系含水层系统水文地质结构,圈定了富水区,为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开发利用水资源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岩溶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与讨论——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明确提出岩溶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基于岩溶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模型及其分类系统,并以贵阳市为例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 ( 1)用水类型由温饱型过渡到初步富裕型,枯水资源对各种用水对象承载力总体呈下降的趋势; ( 2)目前贵阳市应采取“总体小康型”的用水类型,以能更好地发展贵阳市的经济; ( 3)从整个区域上看,修文县是最大的缺载区域,具有很大的枯水资源经济发展空间,人水关系呈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云岩区是最大的超载区域,枯水资源已经严重地制约着该区经济发展,人水关系呈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应重视和加强我国沙漠绿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把散布在我国干旱荒漠地带内的沙漠绿洲,统一组合成一种独特而完整的生成地域单元开展研究,应予重视和加强。沙漠绿洲是干旱荒漠地带内精华地域,也是今后该地带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基地,还是改造利用沙漠的潜力与希望所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向西北转移,开发建设和整治利用沙漠绿洲,有着特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化过程及空间分异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实地调研和大量文献分析,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进行论述,认为城市化过程本质上就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凸现,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长期互相作用的结果。自古以来,城市就是人类聚居的主要场所,屯垦是西北干旱地区最能体现人地关系的耦合点。在西北干旱地区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屯垦和矿产资源开发有较大的带动作用。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双重影响,人口分布和聚居程度极不均衡,社会经济分异较大,城镇功能单一,部分地区和城镇的人口城镇化水平较高,并不是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结果,而是资源开采、行政建制的设立、极端自然条件下生存的需要等多种因素形成的。城市分布空间格局以带状、团状、串珠状为主,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演化模式,城镇发展表现出多元复合的特征,是政治、经济、生态环境、资源、民族与文化等诸多因素相互关联、起伏变化的结果。城镇高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是未来西北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提出在西北干旱地区建设只有城镇、没有村落的新型城市社会,以达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矿权的生产与经营--论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权及矿权市场的建立,为地勘行业的找矿成果进入市场搭建了平台,矿权的生产与经营是国有地勘单位最具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方向,商业性地质工作是地勘单位获取利润的重点,按市场经济的要求,以企业为主体,以局为单元,以效益为目的,地勘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5.
经济地理学新的思维范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经济地理学带来了新的变化,加之实践的检验,经济地理学由过去那些“区位论”,“生产布局”相应地发展到空间理论和信息理论,重在分析机制因素,时空的变化也更加深刻了,本学科比较综合,具有广阔的区域空间,复杂的内涵 ,其学科的创新在于在时空耦合度上使经济和社会同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和谐,高效优化有序的发展,逐步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社会经济消费体系。着重分析了经济地理学新的思维范畴与研究趋势,强调用科学方法来检验以前的结论,用统计方法(层面分析)来解释数量关系,用GIS的分析法来印证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昆明市磷矿资源最适耗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的持续利用已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单纯的消耗资源、追求经济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正严重威胁着资源的持续利用。而以较低的资源和社会代价,取得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发展模式,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遥感技术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进展与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国土资源的本底调查、环境评价和科学规划等研究应用中,已成为空间多源信息获取的有力手段,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源和信息服务。作者在本文中就近年来遥感技术在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与分析等方面的进展作了简要阐述,并针对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性质和任务,探讨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煤炭能源“绿色化”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力开发应用煤炭能源“绿色化”技术,尽可能地减少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人们加速开发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共识。当前国内外开展煤炭能源“绿色化”的技术主要有洁净煤技术、整体燃汽联合循环发电,磁流体发电循环系统,燃料电池、以煤代油等技术。通过“绿色化”技术的开发利用,不但治理了环境,还从煤中提取了城市煤气、甲醇、二甲醚、重油、轻油、酚、硫……等产品,既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又可缓解能源的不足,增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周亮广  梁虹 《中国岩溶》2006,25(1):23-28
喀斯特地区水文运动规律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其水资源承载力也不同于非喀斯特地区。本文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入手,选取了供水模数、需水模数、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人均供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耕地灌溉率、生态环境用水率等评价指标,并用多目标灰色关联投影法对贵州省各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了合理排序。最后对人口、GDP、水资源量和喀斯特面积与评价结果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以上四因素与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关系,其关联程度大小顺序为: 水资源量> 人口> GDP> 喀斯特分布面积;喀斯特分布面积对其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其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关系不明显;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喀斯特分布面积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将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余年的地质勘查和矿山建设,奠定了湖南作为我国矿产资源大省的地位,赢得了“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誉.在经历了计划经济和过渡时期的管理模式之后,湖南省的矿产资源管理正逐步由行政手段为主转为以法律手段为主,由直接组织或干预地勘单位的勘查和矿山企业的开采活动转为以矿业权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管理模式.湖南省矿产资源面临看自然禀赋存在缺陷,开发成本高、难度大,保有储量消耗过快,接替资源不足,地勘投入短缺,矿业结构失调,经营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等一系列严峻问题.为此,应采取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业市场,实现地勘业和矿业开发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处质勘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等措施,保证矿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省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