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刘向阳  唐伯惠  李召良 《遥感学报》2021,25(8):1700-1709
与混合像元的地表温度相比,植被和土壤的组分温度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从具有广泛应用的极轨卫星地表温度产品中分离出植被和土壤组分温度的算法。该算法使用温度日变化模型作为桥梁连接极轨卫星一日内的两次观测,利用多像元数据进行模型求解,从而得到过境时刻的地表植被和土壤组分温度。论文针对MODIS数据开展了地表组分温度的反演,并利用实测站点数据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提供合理的植被和土壤组分温度信息,反演温度的误差变化范围为1.4 K到2.5 K。此外,对观测时刻组合方式的分析表明该算法只需要一次白天观测和一次夜晚观测就可以得到精度较好的分离结果,并且两次观测可以来自于不同传感器,进一步表明了算法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试验在已知土壤表面温度的前提下,分别利用AVHRR卫星遥感资料和准同步地面观测数据,应用LSF概念模型成功反演了草冠层叶面温度。通过对星、地资料反演的草冠层叶面温度比较发现,二者反演结果相差小于0.2K,说明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应用LSF概念模型反演草场冠层叶面温度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假设其他参数不变,分别对不同叶面发射率和不同土壤表面发射率反演的叶面温度分析发现,组分发射率的估算精度对反演结果影响较小,而整层空气柱可降水量的估算精度对卫星资料反演草冠层叶面温度影响大,用探空资料和露点温度估算的整层空气柱可降水量可导致反演的叶面温度相差达1.1K。在水分供应充足条件下,晴天11:00-17:00时,即使太阳总辐射强,叶面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土壤表面温度、空气温度小。以1999年8月6日为例,叶面温度变化仅有1.22K,而同时土壤表面温度变化为9.5K,1.5m高的空气温度变化为6.0K,叶面温度变化幅度比土壤表面温度、空气温度平缓。试验结果还表明,采用Becker和李召良的分裂窗模型反演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的陆地表面温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AMSR2和MODIS数据的土壤冻融相变水量降尺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站点实测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数据分析,发现温度指数TI(Temperature Index)和土壤冻融相变水量呈现幂函数关系,温度指数能够反映相变水量的变化。使用MODIS地表温度产品计算温度指数,在AMSR2卫星观测尺度上与相变水量建立了关系,从而对土壤冻融相变水量进行了降尺度研究。采用CTP-SMTMN数据采集仪观测网络上的站点观测到土壤水分对土壤冻融相变水量降尺度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土壤冻融相变水量降尺度结果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在土壤相变水量大于0.01(m3/m3)时,RMSE为0.0085(m3/m3),MAE为0.0059(m3/m3)。这种通过温度指数对土壤相变水量进行降尺度的方法具有简便,可行,可靠的优势,适合在冻融交替期计算较湿润土壤在冻融过程中产生的相变水量。同时,这种降尺度方法能够生成小尺度上的相变水量产品,实现了热红外遥感和被动微波遥感的优势整合,对研究地气水热平衡,气候变化,土壤冻结强度以及冻融侵蚀强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土壤的发射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了准确提取土壤的发射率,利用ASTER光谱库中的58条土壤光谱,模拟产生了热红外高光谱数据集,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土壤的发射率提取试验,分析了较为典型的几种温度发射率分离方法,如NEM、ISSTES、α剩余法、MMD、TES在土壤发射率提取中的适用性、稳定性和精度,并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各种算法在土壤发射率反演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应改进.对于NEM方法,给出了最优的最大发射率;对于MMD方法,提出了一种比原平均-最小最大发射率之差更好的经验关系;在TES方法中,使用ISSTES代替原先的NEM方法,获得了精确的发射率初始值.基于模拟数据的算法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地面测量高光谱数据的土壤发射率信息提取,ISSTES准确度最高.最后给出了使用这5种方法由地面实测高光谱数据提取的土壤发射率光谱实例,提取的发射率光谱的分布情况很好印证了基于模拟数据的算法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陆表温度是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基本变量。由于地表目标多数为具有三维结构、组成成分复杂、温度分布不均一的混合像元,因此相较于平均温度,组分温度具有更明确的物理意义和应用价值,对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和水分循环的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Sentinel-3 SLSTR数据,基于CBT-P模型和CE-P模型构建了植被—土壤组分温度反演框架,并分析了劈窗算法和LAI对反演误差的影响。使用小汤山、漯河、塞罕坝3地实测数据进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5个验证点的植被组分温度反演结果的绝对偏差在0.1—1.6 K之间,平均绝对偏差为1.1 K,土壤组分温度反演结果的绝对偏差在0.5—1.4 K之间,平均绝对偏差为0.8 K,在中纬度的稀疏连续植被和垄行植被冠层中取得了较高的精度,初步证明了本研究提出的Sentinel-3 SLSTR双通道双角度地表组分温度反演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植被遥感调查及建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森林植被的覆盖程度受到土壤、气候、海拔、人为等各种因素的互相影响,为了能够遵循"适地适树"原则而更加精确在不同地区栽种适宜的树种从而提高我国森林覆被率,利用遥感技术对全国森林植被及其所生长的条件进行调查是重中之重。本文以全国范围为研究区域,利用MODIS数据对土壤、植被及气候数据进行提取,引入梯形网格,对全国进行等经纬度的网格划分,利用ArcGIS,ENVI等软件绘出我国土壤类型、N、P元素及有机质含量、年降雨量、年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的温度等值线,再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取与森林植被覆盖率相关的影响因子得出我国现阶段森林植被覆盖图,计算出我国现有林地面积并对影响森林植被覆盖的因子进行数据库的录入。  相似文献   

7.
组分温度分布是决定农作物冠层热红外辐射方向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分析小气候参数对冠层组分温度的影响,并分析其不确定性,对一个典型的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模型CUPID进行了组分温度模拟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并用实测温度分布信息进行了验证。详细描述了模拟和验证过程,结果表明:土壤组分温度不确定性较大,冠层组分温度不确定性较小(约2%),气温和土壤湿度对总体不确定性贡献最大;模拟组分温度与实测温度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
耕地污染日益严重,耕地土壤的重金属高光谱信息属于非线性的微弱信号。小波变换作为常用的非线性微弱信号处理手段,在保留更多微弱信号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提取出土壤重金属的微弱光谱信息。文中研究在Db4小波对土壤原始光谱进行分解与重构的基础上提取特征波段,利用特征波段与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反演土壤重金属铬含量。研究表明,利用Db4小波函数对原始光谱进行分解和重构可以有效提取土壤重金属铬的特征光谱信息;利用小波分解与重构所提取的特征光谱信息与重金属铬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所建立的PLS模型的决定系数明显高于基于传统一阶微分处理土壤光谱所建立的PLS模型的决定系数。  相似文献   

9.
选定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建立阜新地区干旱监测模型。通过参数的确定,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再通过阜新地区的气象站点地面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土壤含水量(TVDI-SWC)经验模型。通过回归分析以及2007年预测分析的实验数据表明,TVDI-SWC模型适用于阜新地区早春的干旱监测,可以使用该方法来实现对阜新地区的整体旱情状况快速,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娜 《东北测绘》2014,(2):159-161
选定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法建立阜新地区干旱监测模型。通过参数的确定,得到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再通过阜新地区的气象站点地面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建立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土壤含水量( TVDI-SWC )经验模型。通过回归分析以及2007年预测分析的实验数据表明, TVDI-SWC模型适用于阜新地区早春的干旱监测,可以使用该方法来实现对阜新地区的整体旱情状况快速,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梅洋  李霖 《测绘科学》2006,31(1):115-116
针对地图中的一类特殊符号,提出了半线半面符号的概念,对这类符号的构造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该类符号进行了结构化描述,并在计算机环境下实现了半线半面符号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2.
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测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于洲 《测绘科学》2011,36(6):238-240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与测绘相关的各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特点,总结了科技进步对测绘发展的重大影响,指出科技进步使测绘的工作对象、服务主体、应用范围等持续拓展,推动了地理信息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总结分析评述了海军重力研究团队在海空重力测量及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一些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涵盖需求论证与顶层设计、观测数据归算与精度评估、测量误差分析处理与分离补偿、地表观测重力向上延拓、航空观测重力向下延拓、海域重力数据模型构建、地球外部重力场逼近和大地水准面精化等8个研究方向,重点从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难点突破、成果应用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回答了该研究领域涉及理论方法和工程应用的一系列科学问题,为该领域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GIS and educational and instructional challeng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and instructional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cceptance of GIS as a tool for applied spatial analysis. Many commentators have noted the mismatch between the sophisticated capabilities of Spatial Analysis/GIS and the techniques that are actually employed in practice. It must be recognized that there is a challenge to educators to overcome this gap. This mismatch is especially apparent in the case of social science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a) discusses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 both future users and developers of GIS tools; (b) includes 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tensions between the demand for skills (to satisfy certain applications) and the potential diversion of effort and talent from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c) offers some thoughts for ways in which progress might be made.  相似文献   

15.
如何实现海陆多源数据的融合共享是当前GIS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并研究了海陆地理空间数据一体化整合技术,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海洋与陆地地理信息无法集成共享的问题,有效实现了海陆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有机融合。目前,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宁波市海洋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实现了宁波市各类海洋地理数据的整合集成,为全市各级海洋部门业务应用提供了统一的空间信息协同共享服务框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瑞典和芬兰两国的探矿采矿发展迅猛,特别是与十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矿业再度成为暴利行业.两国生产型矿产资源的税制或开采特许权制度一直受到广泛讨论.但两国《矿产法》均未对矿产资源所有权问题做出明确界定.无论两国《矿产法》是否规定了国家为矿产资源所有者,瑞典和芬兰两国在国家层面均无法对矿产资产的勘采发挥决定性影响.所有权还可以指在金属矿业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更广义讲,国家的作用可追溯为矿产政策或战略——包括芬兰和瑞典在内的数个欧盟成员国最近发布了此政策或战略.该文采用比较分析法,旨在探讨与分析瑞典和芬兰在国家层面如何调整矿产权、管控矿业公司,并基于历史回顾和全球情况简析,就上述两国在国家层面的未来矿产战略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看法.本文从历史角度对瑞典和芬兰在国家层面的矿产资源权属、采矿规范与管控、国有矿产勘采公司所有制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该文介绍了两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基于社会共识对国家所有制的不同观念而选择的不同道路,也即,矿产资源战略应不断调整,积极契合历史际遇.我们认为,作为矿产资源所有者与管控者及勘采活动监管者,国家应在上述两国矿产资源战略方面发挥更充分的作用.正如本文所分析的那样,瑞典和芬兰在国家所有权和控制权方面总体上拥有较积极的经验.我们认为,上述两国应同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分享和交流这方面的经验,首先是欧盟和欧洲委员会,其次是欧盟和欧洲以外以及联合国和非盟框架内的国家和组织.  相似文献   

17.
潘轶  岳建平 《测绘通报》2017,(2):138-142
总结了测绘技术的发展历程,就技术进步与投资模式转换、就业结构变化、价格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4个方面,从技术经济角度对测绘技术的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对测绘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对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与现代测绘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回顾了在新技术支持下测绘学现代发展趋势,漫谈了测绘学信息化发展方向与数字地球构想的关系,侧重于大地测量,兼谈对地球空间信息学的一点认识,最后为我国大地测量近期为应对数字地球挑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90年代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根据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和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今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黄文骞 《测绘通报》2014,(5):123-126
介绍海岛礁测绘基准、海岛礁识别定位、遥感测图、潮位与岸线综合判定等技术,并提出了解决各技术难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