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淮梅雨的天气气候和环流形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江苏省梅雨期实况资料,500hPa逐日形势图,候平均图,亚洲范围地转风急流剖面图,波谱分析等方法较全面地分析,总结了27年来江淮梅雨的天气气候概念和环流形势的特征,得出了某些新的统计事实和观点。指出梅期中由于天气过程的更迭,绝大多数年份会出现降水间断的晴好天气。而梅期暴雨,尤其是连续暴雨过程的出现才是梅雨期的主要天气特色,出梅后转入高温盛夏也並非普遍的气候规律,不少年份在出梅后只维持2—3个晴好天气又转阴雨,且气温偏低,出现冷夏。总结27年梅期环流形势特征,副高脊线(120°E)的北进位置及其演变规律直接决定入梅的迟早与梅长。而东亚地区南支急流的消失只是部分年份入梅前的征兆。发现大多数年份南支急流在入梅前5候已经消失或北移,但梅期间西风急流的维持和北移纬度与梅长有密切关系。对梅期进行的波谱分析指出:在入、出梅前后中纬度西风带确实存在优势波的调整。入、出梅既具有天气气候概念,又具有环流转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高温天气与转折性降水过程的分析与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2005年6月21日~23日特高温天气过程和2005年6月25日~26日的转折性降水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主要影响系统、数值预报产品、实况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出了此次高温天气的环流特点和转折性天气的转折机制,并提出了其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大陆型气候,年降雨量相对较少,但有时也会出现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大降水过程.每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都有其独特的环流背景.环流的连续性、突变性是造成一些地区大范围天气过程的原因,尤其是季节转换时期超长波环流的调整更是如此.1985年5月24日到6月3日连续造成的新疆二次中度降水过程和一次大降水过程均发生在由春入夏的季节转换时期. 这三次降水过程的特点是5月24日至25日北疆中度降水过程(其中北疆西部单站最大降水量为22毫米);5月25日至28日南疆中度降水过程(其中南疆西部单站最大降水量为19毫米,南疆沿天山单站最大降水量为  相似文献   

4.
针对2003年10月营口地区一次罕见的包含了从小雨到暴雨以及雨夹雪的连续性阴雨天气过程,分析了造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的同期大尺度环流背景,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及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大尺度天气系统的维持少动是造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的根本原因,不同降水过程性状上的差别是由次一级的天气系统不断变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5.
4—6月是湖南的雨季,这期间降水比较集中,是防汛抗洪的紧忙季节。连续性暴雨过程我省每年有一、二次,由于其强度大,时间长,经常造成灾害,是汛期的重要天气过程之一。1966年6月26—30日的连续性暴雨,是湖南比较强的一次暴雨过程,主要雨带位于湖南北部,29日移至中部,30日加速南移减弱,7月1日移出我省(图略)。过程总降  相似文献   

6.
针对2003年10月营口地区一次罕见的包含了从小雨到暴雨以及雨夹雪的连续性阴雨天气过程。分析了造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的同期大尺度环流背景,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及物理量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大尺度天气系统的维持少动是造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的根本原因,不同降水过程性状上的差别是由次一衄的天气系统不断变化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7年3—5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等天气实况资料、500hPa平均环流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7年春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0年3—5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等天气实况资料及500hPa平均环流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山东省春季环流特征、天气气候特点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春季天气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9年3—5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等天气实况资料及500hPa平均环流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9年春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并对春季天气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根据欧亚地区大尺度环流调整,应用天气学原理对鄂尔多斯地区2007年9月26日-10月13日持续性阴雨天气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持续性阴雨天气与历史同期相比特点、距平百分率、几个主要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演变及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对今后中秋季节持续性降水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1990年3月21日14时-25日20时,出现了一次由于中亚地区的低值系统东移,影响南疆地区的天气过程.其中南疆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自治州、喀什地区与和田部分地区,出现连续性大降水天气.本文将对造成这次大降水的前期和近期的环流特点予以分析,并与历史同期环流背景比较.利用18日  相似文献   

12.
和玉君  闵锦忠 《气象科学》2015,35(2):119-125
选取江淮流域梅汛期降水变率一致的34个代表站,划分了1960—1977年(偏冷期)、1978—1996年(过渡期)和1997—2011年(偏暖期)这3个时期,采用统计分析与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梅雨特征量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3个时期入梅时间、出梅时间、梅期长度和梅期降水量分别呈现晚-早-晚、早-晚-略晚、短-长-短和少-多-少的变化特点。梅雨强度和梅期雨日数占梅期长度百分比呈现递减趋势。梅期暴雨日数占梅期雨日数百分比、梅期无雨日数占梅期长度百分比和梅期最长连续无雨日数占梅期长度百分比呈现递增趋势。研究了气候变暖后500 hPa大气环流的变化与入梅时间、出梅时间、梅期长度和梅期降水量变化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8年3-5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等天气实况资料以及500hPa平均环流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8年春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9年6—8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实况资料、以及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等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9年夏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的天气过程,对季内的主要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9年9—11月山东省的气温、降水等天气实况资料和500hPa月平均高度场和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9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7年9—11月山东省气温、降水实况和500hPa月平均高度场、距平场资料,分析了山东省2007年秋季的天气气候特点、环流特征和主要天气过程,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面站、卫星产品和多普勒雷达基数据等观测资料,检验分析了国家人影中心下发的GRAPES_CAMS模式对2016年6月30日—7月1日发生在贵州省的一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效果。将GRAPES模式预报产品与实况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模式对贵州的天气过程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检验结果表明:针对此次降水过程,综合预报产品的云系发展演变特征、云系宏观特征、云系性质、降水场检验分析,模式较好地预报出了此次降水过程。在云系的发展演变、移动路径和降水落区等方面的预报效果较好,而云系的移动速度和雨量与实况还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湖北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落区诊断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利用欧洲中心和T106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常规气象资料,对湖北省1998年3月20~25日历史上罕见的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揭示了产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并从短期角度对连续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归纳出天气模型和预报指标,得出了强对流天气落区及降水性质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为更好地提高预报强对流天气的准确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24日—8月4日呼伦贝尔市出现了一次鄂霍次克海阻高影响下的降水天气过程,此次降水过程历时之久为历史罕见。文章通过分析降水过程天气尺度大环流背景影响下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活动,结合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涡度等物理量场的分布,发现受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阻挡,高空槽稳定摆动且发展为低涡,为暴雨的反复出现提供了极有利的天气尺度环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北方麦收期间连阴雨天气环流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王秀文  李月安 《气象》2005,31(9):52-56
利用1980-2004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北方麦收区30个代表站降水实况资料,连阴雨期间亚欧范围500hPa逐日形势图和500hPa高度平均图等,分析总结了近25年来北方麦收期间连阴雨的天气气候和环流形势特征;对北方麦收期间出现的连阴雨天气过程与环流形势和影响系统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确定连阴雨天气的概念模型。分析表明,阻塞高压形势且贝加尔湖附近伴有冷涡是造成连阴雨天气最主要的环流特征;在500hPa地转风υ场上,麦收区多处于南北风交界处;长连阴雨期间,850hPa东亚地区中低纬度盛行南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