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6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图上,30—40°N纬圈大部分为负距平区,40°N以北多为正距平区,但西西伯利亚、阿留申及北美大陆东部受到冷空气南下影响,为负距平。正距平区的中心分别位于北美大陆西部、欧洲北部及东西伯利亚,与此对应,上述地区为高温少雨的形势。日本附近除北海道外均为负距平区,月平均气温除北日本正常外,全国  相似文献   

2.
在7月的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东西伯利亚几乎整月都维持在高压脊下,远东地区北纬60°N的高度场距平达十43gPm,是迄今为止最高的值.由于这个东西伯利亚的正距平和其南侧日本附近大片的负距平的作用使偏西风带分支加大.这种趋势在大西洋方面也有表现.另外,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日本以南的洋面上比较  相似文献   

3.
12月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在冬季到去年一直出现的高纬负产巨平,中纬大面积正距平的分布特征在今年不明显,极涡大体保持常年的状态。负距平的范围从欧洲西北部伸到北大西洋和从北太平洋延伸到西伯利亚东北部。下旬东北太平洋为负距平、北美西部为正距平、北美东部为负距平,即呈现PNA波列状态,北美东部出现了寒潮。1西伯利亚东部低温受500hPa高度负8巨平区控制的影响,西伯利亚东部出现了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0℃以上的低温天气。2西伯利亚中部多雨与上月一样,西伯利亚中部降水仍然偏多。3中国东田至印度支那半岛少雨中国全国大…  相似文献   

4.
5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极区附近是一片较大的正距平区,北欧、格陵兰、阿拉斯加附近出现了阻塞高压。负距平区呈带状分布在中纬度地区,40°N的50OhPa高度值是1946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北太平洋上本月负距平范围也仍然较大,这种状况在此已延续了4个月之久。1欧洲高温欧洲中部一东北部受阻塞高压的影响。上旬影响最突出,全月气温普遍偏高2~4℃,赫尔辛基的月平均气温达到破记录的13.3℃,距平为十4℃,是标准偏差的2.7倍。2欧洲西部多雨世界气象月报位于大西洋糟前方的欧洲大西洋沿岸地区在4月份之后降水又偏多,有些地方降…  相似文献   

5.
在2月的北半球500hPa 月平均高度图上,极涡中心已南下到70°N 的巴芬岛(Baffin)附近。西欧脊、北美脊及中东槽本月更为显著,这种形势从去年(1991年)12月起一直维持不变,只有在阿留申群岛附近,形势逆转,由负距平转为正距平。极区周围进入了  相似文献   

6.
1999年 11~ 12月 ,全疆气温偏高 ,入冬偏晚 ,降水量南疆偏少、北疆分布不均。北疆冬麦区和冬牧场有 5cm以上的稳定积雪 ,有利于冬麦的冬前生长及安全越冬 ,同时为牲畜提供了较充足的水源 ,对牲畜越冬有利。1 月平均环流形势特征11月 ,北半球 5 0 0hPa(图略 )高度场上 ,中高纬环流呈 4波型分布。反映在距平场上 :中高纬从北大西洋到欧洲北部 ,北太平洋的副热带地区和北美大部为明显的正变高距平覆盖 ,其中位于东北大西洋 ,北太平洋 40°N日界线附近地区的最大距平中心值超过 2 0 0位势米 ;其余地区则主要表现为负距平 ,低于 - 12 0位…  相似文献   

7.
5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距平形势是:极区负距平较强,40—60°纬带为正距平,其南侧为负距平区呈同心园型。与此对应,地面气温在40—60°上除中亚地区外为正距平,20—40°主要为负距平。日本附近上旬前期和下旬有较强冷空气南下,下旬冷空气在各地相继造成冰雹和雷电灾害。  相似文献   

8.
本月500hPa月平均图的特点是:极区附近和格陵兰以西为较强的负距平区,50-60°N纬带除大西洋地区以外均为正距平.特别是,阿拉斯加在前半月、白令海峡在后半月分别受强大的阻塞高压控制,形成了这一地区较强的正距平区.  相似文献   

9.
贵州夏季降水场与北太平洋海温场的非同步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丹  王瑾 《贵州气象》2000,24(1):3-7
用合成分析、奇异值分解方法(SVD)对冬季、春季北太平洋海温与我省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合成分析表明贵州多雨年份冬季北太平洋海温场从西北-东南呈负-正-负-正的里平分布,少雨年份则呈相反的分布。SVD方法揭示了海温场和夏季降水奇异向量分布型,海温场与降水场具有密切的时空相关性,第1模态反映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冬季海温场第1奇异向量呈北正南负的距平分布,且黑潮区为负距平。与之对应,夏季降水第1奇异向量表现为全省一致性的负距平分布;春季海温第1奇异向量西北太平洋为正距平,黑潮区为负距平,暖地海区为正距平,NINO4区北侧海温(0~10°N180~150°W)与加利福利亚负距平区连成一片,在NINO3区有一正距平区与之对应,降水第1奇异向量表现为全省一致性的负距平分布。海温场与降水场的这种非同步联系,是一种有价值的预测贵州夏季降水异常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10.
7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图上,负距平区分布在北美大陆西部、北大西洋西部、欧洲、泰米尔半岛至北冰洋,正距平区分布在鄂霍茨克海附近、阿拉斯为。附近及加拿大东部至格陵兰附近。不论是负距平区还是正距平区,特续时间都在半个月以上。正因为如此,出现了夏季所少有的距平显著的月平均形势。1中国东部至日本低温多雨太平洋高压的势力较弱,鄂霍茨克高压加强,再加上梅雨锋面的活跃。因此,中国东部和日本的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5-3.0℃而且有许多地方降水多达常年的3倍,塌方和洪水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在内的灾害。2西伯利亚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多雪年环流特征及对关键区海温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根据NEC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La Nia(El Nio)气候背景下,大气外强迫因子北大西洋中纬度(45°N,30°W)、赤道印度洋、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域海温异常对亚洲环流及我国南方降雪多寡的影响。分析发现,La Nia气候背景下,北大西洋中纬(45°N,30°W)海温为正异常,有利于500 hPa高度场亚洲中高纬叶尼塞地区(50°N, 90°E)位势高度偏高并出现阻塞型,也有利于东亚冬季风环流加强;赤道印度洋、我国南海和东海附近海温出现负异常,850 hPa高度东亚大陆沿海低纬地区风距平场出现偏北风距平,我国南方多雪,温度相对偏低。El Nio背景下,北大西洋中纬度(45°N,30°W)海温为负异常,亚洲中高纬叶尼塞地区位势高度偏低,东亚冬季风环流偏弱;赤道印度洋、我国南海和东海附近海温出现正异常,850 hPa高度东亚大陆沿海低纬风距平场出现偏南风距平,我国南方多雪,温度相对偏高。回归分析指出,冬季500 hPa亚洲中高纬叶尼塞地区(90°E附近)的位势高度正(负)异常与北大西洋中纬度(45°N,30°W)附近海温正(负)异常有关;冬季850 hPa东亚大陆沿海低纬地区偏南(北)风距平与赤道印度洋、我国南海和东海地区的海温正(负)异常有关。La Nia气候背景下的2008年1月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极端灾害事件的发生可能与北大西洋中纬度(45°N,30°W)附近以及赤道印度洋、我国南海和东海海温都出现正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在3月份的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极涡较常年偏深,东太平洋和乌拉尔至中东一带为负距平区,西伯利亚中部至中国北部、北美海岸、欧洲西部为正距平区.1.西伯利亚中部至中国东北部高温  相似文献   

13.
在10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东半球高度场的距平分布是极区附近为负距平,中纬度地区为正距平;而西半球的距平为波状分布,即北美大陆西岸、格陵兰为正距平,加拿大、欧洲西部为负距平,两个半球呈不同的分布状况。各种距平分布的持续时间都不长,整月维持高(正、负)距平的地区基本上没有。1南亚南部多雨从菲律宾到印度中南部为高温多雨趋势。菲律宾上旬由于20号台风的影响出现洪水造成几十人死亡,除此之外,越南和斯里兰卡等地也发生了洪水、山体滑坡等灾害。2欧洲西都低温欧洲西部气温偏低,西班牙的马德里月平均气温偏低3.O…  相似文献   

14.
川东盛夏伏旱非绝热热流量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富明  李跃清 《大气科学》1994,18(4):423-430
本文分析了川东伏旱与大气非绝热热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四川“西涝东旱”气候特征相关的川东伏旱与北半球大范围非绝热热流量异常相联系。夏季月平均非绝热热流量距平场,亚欧范围内差异显著。重旱年极地维持1波,无旱年维持2波,90—120°E、20—40°N关键区,重旱年北正南负、东正西负;轻旱年东正西负;无旱年北负南正、东负西正。川东重旱年、轻旱年为负距平区,无旱年为正距平区。并且,青藏高原加热作用,通过影响东亚大气环流系统而对川东伏旱形成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了根据冬-夏地气遥相关事实,应用参数化方法,建立川  相似文献   

15.
在北半球500hPa月平均图上,极涡中心大体在常年位置,但极涡偏深,因此,高纬度地区为较强的负距平区.中纬度地区的正距平比较明显,尤其是西欧,由于前半月和月底阻塞高压的发展,正距平非常显著.从乌拉尔山附近到地中海东部一带为负距平区,中国大陆附近是正距平区,白令海至东北太平洋是负距平,北美大陆为正距平所覆盖.在北半球,正是冷空气的堆积阶段,高度  相似文献   

16.
4月份北半球500hPa月平均高度图的主要特征是,30°N以北的太平洋区域负距平较为显著。这一负距平区自3月份后半月以后就在这一区域附近摆动持续。受其影响,日本附近也为负距平区,上旬后期至中旬前期强冷空气侵袭造成日本全国性的偏冷。1印度南部至东南亚少雨印度等亚洲南部国家降水一致偏少,但在南海沿岸有降水偏多的地区。印度东部上旬的龙卷风造成了较大的灾害。世界气象月报1993年4月2欧洲高温德国等欧洲中部地区气温偏高,卢森堡月平均气温为IO.8℃,偏高4IC。英国和法国降水偏多。3欧洲至北非少雨欧洲至北非大范围的地区本月的…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极端降水指数对吉林省1960~2003年日降水量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同期北半球NCAR/NCEP再分析月平均表面温度、500hPa高度、1000hPa高度资料分析了极端降水与环流异常的关系。得出吉林省夏季极端降水日数呈弱的减少趋势。夏季极端降水事件典型多年与典型少年,500hPa高度距平场上分布特征相反;1000hPa高度距平场上均以500N为界出现北负南正的分布特征,但前者正距平最大值区位于400N的北太平洋中部,而后者位于400N的亚洲大陆东岸;表面温度距平场上,前者欧亚大陆多为大面积的正距平控制,而后者多负距平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东北夏季低温的OLR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东北26个站点的6—8月平均气温资料,确定了低温年。找出低温年同时期的OLR场特征,为副高区域的负距平区,而对照的高温年距平配置恰好相反。前冬,低温年的OLR场显示出北半球热带太平洋130°E—180°范围为正距平区;从孟加拉湾经中印半岛至中国南海为负距平区;高温年也恰相反。利用太平洋中西部的关键区OLR距平值,可预报东北低温。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冬季气温的时空特征及其与海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2—2014年贵州39个代表站的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温度资料和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及全球海温资料,通过合成分析、相关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贵州冬季气温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全球海温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53年来,贵州冬季平均气温约为6.3℃,整体呈升温趋势,在贵州省东北部和西南部边缘最为显著;贵州冬季气温以准7年和准12年的振荡周期为主;贵州冬季气温突变于1988年,突变前贵州冷冬明显,突变后暖冬明显。异常暖冬年,格陵兰、北美和中太平洋地区的500 hPa高度场呈正距平,其余地区均为负距平,欧亚大陆的位势高度距平呈现为经向的"正-负-正"分布;异常冷冬年,在中西伯利亚地区、西欧-北大西洋和北美高度场表现为明显的正距平,其余地区均为负距平,在东半球,位势高度距平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都表现出"负-正-负"的分布形势。贵州冬季气温与前期秋季东北太平洋、赤道东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区域的海温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异常暖冬年前期秋季,北太平洋(尤其是西北太平洋)和中印度洋(最显著)的海温距平异常显著;异常冷冬年前期秋季,北半球中东太平洋(最显著)和中印度洋的海温距平异常显著。同时,异常冷暖冬年的海温距平差值中心集中在东北太平洋和南半球中印度洋海域。  相似文献   

20.
一、隆冬至晚冬(1—3月)西风环流指数的变化与秋季低温20℃初日对应关系中央台发布的亚洲地区(45—65°N,65—155°E)月平均西风环流指数I_w与20℃初日有如下对应关系: 1)1—3月三个月中有二个月以上西风指数负距平,即△I_w<0,有13年。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