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跨孔超声波在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秀知  曾江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4):64-65,73
文章阐述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原理,结合工程实例介绍跨孔超声波检测混凝土灌注桩质量的具体操作技术、资料的综合分析和对桩基质量的评价方法,以及对跨孔超声波检测结果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灌注桩的跨孔超声波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梁  黄真萍 《岩土力学》2005,26(Z1):99-102
通过对跨孔超声波检测方法的理论探讨,结合工程实例,利用声波曲线判定桩身混凝土质量及缺陷的可疑位置,并采用PSD判据法进行辅助分析,从而达到判别桩身缺陷性质及范围的目的。实践证明,采用跨孔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桩身质量,其结果直观可靠,为桩身混凝土质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超声波声学参数与混凝土质量的芜景。通过2根模型桩实测数据判断结果与模型桩缺陷设计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超声波透射法能够准确的判断人工挖孔桩的缺陷部位、大小及严重程度等信息,说明超声波透射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桩身完整性无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傅竹武  王鑫 《岩土力学》2007,28(Z1):783-788
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超声无损检测,超声波的振幅参数对混凝土构件中的缺陷(裂缝)最敏感,在耦合良好和测试条件基本一致时,振幅值的大幅衰减可作为判断混凝土构件存在缺陷的主要依据。超声波的速度参数对微小裂隙不敏感,缺陷较大会引起速度值的显著下降;频率参数用于检测混凝土构件缺陷不够敏感;对混凝土构件缺陷进行超声检测,速度变化和频率变化只能作为参考因素。超声波通过裂缝与未过裂缝,波形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裂缝后,有时会出现很大周期的波列,可作为判断缺陷的重要依据。综合分析超声波运动学和动力学各参数的变化,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在钢筋混凝土柱中部设置钢管混凝土的一种叠合构件,其缺陷检测已是工程检测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弹性波CT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能够直观、准确地显示出物体的内部缺陷。针对影响叠合柱性能的空洞与脱空缺陷,探索了弹性波CT无损检测技术,设计了带空洞素混凝土柱、带空洞叠合柱、带脱空叠合柱三个试件,并开展了叠合柱弹性波CT缺陷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波CT能够有效地检测叠合柱的空洞与脱空缺陷,填补了叠合柱缺陷检测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用超声波精确测量混凝土灌注面高程,将有助于有效地控制钻孔灌注桩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混凝土超灌过多"现象,能否及时有效地识别出混凝土灌注面回波将关系到超声波测量混凝土灌注面高程的实现。在对混凝土灌注面回波识别难点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用Daubechies小波识别混凝土灌注面回波,并对其识别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一套基于Daubechies小波的混凝土灌注面回波识别方法;基于此方法,初步开发出一套超声波测钻孔灌注桩混凝土灌注面高程仪。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透射法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文章简要介绍了超声波透射法检测钻孔灌注桩质量的基本原理、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等,基于对典型实测曲线的分析并结合作者的检测经验,详细描述了应用超声波透射法测桩时的各类桩的缺陷特征。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检测混凝土裂缝及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超声波单面平测法检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深度,由裂缝深度检测结果评价混凝土缝的影响范围,分析了产生混凝土裂缝成因的机制,为改进施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显光  王宇  蒋守法 《安徽地质》2009,19(4):291-293
超声波法检测技术易操作、速度快且对建筑物无破损,因此在公路质量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超声波法在桥梁桩基检测、土工材料力学参数测定以及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另外,超声波在路面隐含裂隙探测、钢管拱桥的结构检测等方面也有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中专孔法是以纯纵波声速在无限介质内的传播规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灌注桩质量检测技术。超声波检测的原理、现场检测、检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检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和桩身质量判定方法,是章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新安矿区主采煤层上部至小浪底库区水体之间地层主要以砂岩、泥岩和砂质泥岩互层为主,厚度90~210m。为研究该矿开采状态下上覆岩层破坏程度和导水裂隙发育高度,在井下3个不同采厚的工作面上布置了7个地面钻孔,采用声波扫描成像测井及其它测井参数对采前、采后上覆岩层进行动态观测。以K3钻孔为例,介绍了超声波扫描成像测井的原理及辨别井孔中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K3孔在第一次测量时,井深217~218m处明显存在裂隙,但在第二次测量后该裂隙呈现出闭合反应,证实煤层开采放顶后上部岩石下沉使得原有裂隙闭合;同时发现自194m以上因煤层采空放顶后发育有高度为69.10m的裂隙带。根据新安煤矿K2、K3、K5、K6、K7号孔超声波扫描成像及其它常规测井的地质解释成果可见,该矿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随着推进距离和采厚增大而增大,但新安矿区软硬互层上覆岩层的地质构造可有效抑制导水裂隙带的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动力模型试验的动力相似准则,经一系列配合比和力学性能试验及动弹性模量超声波检测,研制了新型高混凝土坝动力试验模型材料DMM。初次提出以河砂作为混凝土坝动力相似材料的粗骨料主材,显示出能够借此有效调控动弹性模量和材料重度的新特点,明显优于石英砂等材料。大量试验结果表明,DMM材料不仅重度高、动弹性模量低,且其应力-应变关系中具有稳定而明显的线弹性阶段,符合高混凝土坝动力模型试验和相似准则的基本要求,且环保无毒、价廉、制作周期较短,可成为优良的动力相似材料。  相似文献   

13.
214国道不同路面形式下碎石护坡工程效果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建宏 《冰川冻土》2011,33(6):1316-1322
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是214国道江河源段采用的两种基本路面形式,由于该路段地处高温不连续多年冻土区,碎石护坡等多种工程措施被尝试用来稳定冻土路基.对两种路面形式下碎石护坡路段的地温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碎石护坡能显著降低路基边坡坡面的年平均温度,减小路基边坡坡面温度的年较差,并对坡脚、路肩和路基中心具有从大到小的冷却...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是一种含有骨料、水泥浆、钢筋、波纹管包裹的预应力孔道及空洞、孔隙的多相非均匀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粘弹性介质,超声在混凝土中传播机理比较复杂,常规的弹性声波方程不能确切地模拟超声传播方式。这里从粘弹性介质材料性质出发,推导了基于Kelvin粘弹性介质模型的高阶有限差分方程,通过建立几种粘弹性混凝土介质数值模型,模拟了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过程,分析了含空洞、裂隙等不同缺陷的混凝土介质中超声波的波形特性,讨论了缺陷部位波形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空洞、裂隙等不同缺陷对超声传播机理的影响以及能量分布的差异,为准确判断识别混凝土内部不同结构的缺陷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混凝土质量检测的特点,采用弯曲射线进行超声层析成像。首先建立波速分布的网格模型,并引入最短路径法进行射线追踪,然后采用联合迭代重建技术(SIRT)反演成像。为使算法适应弯曲射线,对SIRT的计算步骤进行调整,增加外层迭代,以便对修正后的路径进行下一轮反演;为提高反演精度,根据射线传播距离、幅度衰减、频率突变等信息建立和调整信号可信度系数,并依据该系数在求取网格慢度修正值时进行加权平均;为缩短计算时间,动态调整网格节点个数,并进行双向最短路径追踪。经过数值模拟及对混凝土基桩的实测,证明该方法在计算准确性和精度上有明显改进,计算速度也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声波速度-频移衰减联合层析成像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师建  刘家琦 《岩土力学》2009,30(3):659-663
混凝土构件中存在的诸如松散、空洞、缝隙夹层等缺陷,不仅造成声波速度的变化,而且对声波具有较强的吸收衰减作用,利用声波速度CT和衰减CT联合检测技术是检测混凝土构件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介绍了声波速度CT检测原理和SIRT算法、接收波信号频移与介质衰减吸收系数的关系,导出了适用于CT成像反演算法的介质吸收因数沿射线路径的积分与频移参数的关系表达式。对存在松散和空洞缺陷的两种混凝土构件模型的声波检测结果,分别进行了速度CT和频移衰减CT处理,处理结果表明,声波速度和频移衰减联合层析成像检测技术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的工程岩体探测震源──超磁致伸缩声波发射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柏勋  刘明贵 《地学前缘》1996,3(2):198-202
针对工程岩体质量快速精细检测中极为关键的震源问题,提出并采用新型的超磁致伸缩材料,研制成一种特殊的工程岩体探测大功率声波震源系统,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岩体的探测之中。文章系统地介绍了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特性及其声波发射器的设计制作思路以及应用情况,并给出了实例。这种新型的震源具有小体积、大功率、高频率、短余振等优点,在工程岩体检测中有着其它现有各种震源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十分理想的探测震源。该震源系统除直接应用于工程岩体的地面检测之外,还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