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出在多维特征空间中以互信息为评价指标进行特征选择,在特征子集中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实现图像监督分类的方法.首先提取图像的光谱、纹理和颜色特征,得到多特征的高维特征空间,然后用最大相关和最小冗余的互信息作为评价标准,用10-fold交叉验证误差率选择特征子集,最后用基于径向基函数的SVM实现图像的分类.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明显提高图像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遥感图像纹理信息提取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理是遥感图像的重要特征,它提示了图像中辐射亮度值空间变化的重要信息。要利用图像空间信息提高分类精度,合理而有效地度量纹理至关重要。目前遥感图像纹理信息提取方法主要有:统计描述法、小波变换法、分维分形法和地统计学4类。分别就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领域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遥感图像纹理信息提取方法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地质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论述了地质统计学应用于遥感影像描述及纹理提取的有效性,并将地质统计学变差函数得到的遥感影像纹理信息与其光谱信息相结合进行遥感影像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辅以地质统计学纹理特征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能够明显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时相单极化TerraSAR-X影像,提取后向散射系数特征影像、变差函数纹理特征影像、干涉特征影像,并对其波段组合,在基于eCognition软件多尺度分割的基础上,选择训练样本对象,充分挖掘样本对象的光谱、纹理特征信息,通过建立特征分离性指标,降低特征维数,最后应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实现了建筑区的自动提取,提取精度达93.50%。这一研究表明特征组合影像具有较大的分割优势,特征的优化选择在减少特征冗余的同时维持了较高的信息提取精度,且弥补了eCognition软件纹理特征计算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宁夏干旱区强对流降水过程雷达图像纹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使用银川新一代天气雷达体扫数据,进行极坐标向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变换,计算得到了宁夏中北部气候干旱区2004—2005年较强对流降水51次过程中的组合反射率图像资料。利用灰度共生矩阵,获取了角二阶矩、熵、对比度、相关、差值倒数矩等图像纹理参数的具体数值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宁夏中北部气候干旱区强对流降水过程中,雷达组合反射率图像与中国南方相比,数值具有明显的差异。新一代天气雷达组合反射率资料遥感图像的纹理结构不够明显,相对纹理清晰度不高,仅有较弱、较细的纹理,图像较为平滑、稳定,表明对应的降水云团比较均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进行图像处理时出现大量冗余多边形及其分类结果出现斑点等不足,提出基于纹理特征的分割方法。先对原始图像进行纹理增强、主成分分析、低通滤波和图像分割等预处理,得到原始图像的纹理特征二值图;将二值图作为独立波段与其他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得到纹理增强图,再对其进行多尺度分割和模糊分类。以南京市浦口区2002年9月SPOT图像为例,分别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提取图像中的水田信息,基于纹理特征的分割方法克服了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不足,并且由于在进行模糊分类时分割出的对象大量减少,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确定模糊区间的难度,较好地提取出水田信息,提高了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分辨率影像纹理结构分类方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该文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获取纹理结构子图像能量参数,并用这些参数进行高分辨率图像纹理结构分类的新方法。由阐述遥感影像纹理结构识别原理人手,提出影像纹理结构特征抽取的小波变换方法,构造了有明确的数学和物理意义的参数来描述影像纹理信息,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参数进行影像纹理结构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方法适用于具有规则和较强方向性的纹理结构影像分类。  相似文献   

8.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多光谱(Multi-Spectral,MS)融合图像中存在的空间细节模糊和颜色失真问题,该文兼顾光谱监督和空间细节监督,设计光谱损失函数和空间细节损失函数,提出一种基于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SAR和MS图像融合算法。该算法网络框架包含光谱保持和细节提升两个分支:光谱保持分支通过上采样MS图像连接到网络的输出,直接将光谱信息传递到融合图像中;细节提升分支对SAR和MS图像通过高通滤波提取高频细节信息,然后应用CNN对细节信息进行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及重建,最后将重建的细节信息叠加到上采样的MS图像,得到融合结果。以哨兵-1B GRD级别的SAR图像和Landsat8卫星多光谱图像为实验数据,通过与传统融合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RSIFNN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定性和定量评价方面效果更好,能够在保持光谱信息的基础上增强多光谱图像的空间细节信息,有利于后续地物分类和目标识别等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卫星图像中不同水体类型识别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特性的图像上,城市中大型建筑物、道路、河流、湖泊和其他人工地物形状特征和纹理特征清晰可辨。针对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特点,文章以水体类型识别为例,从卫星数字图像目标地物波谱特征抽取入手,通过图像分类,将水体从背景中分离并予以识别,同时实现像素重组。在区域分割与边界跟踪基础上,对卫星图像进行水体形状特征的抽取与描述,实现不同水体类型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支持向量机对具有RGB 3个波段、分辨率为0.32 m的航空摄影图像进行实验,首次根据表示空间聚集程度的局部Getis因子完成分类。结果表明:1)当应用基于线性、多项式、径向基和Sigmoid 4种常用核函数的SVM进行分类时,基于径向基的SVM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超过91%。2)从原始图像计算出局部Getis因子,该指标可用于图像分类,且分类精度与局部Getis因子的步长有关;在步长小于变异函数变程的条件下,应用径向基SVM的总体分类精度达95.66%,高于直接使用原始图像RGB波段光谱信息的分类精度,因此局部Getis因子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中具有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区域形象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形象是对这一区域的认知和评估,是历史的积累。区域形象有一个很长的发展形成过程,反映一个区域的环境、素质和声誉,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区域形象设计是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城市形象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形象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城市精神,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成为城市的一种重要竞争力,城市形象的好坏对于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从城市形象的理论和实证两部分研究内容出发,系统阐述了当前理论所包含的研究内容及对实证研究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并实证分析中国19个省、自治区,81个县、市的城市形象定位,指出当前国内在城市形象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以其为中国城市形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到地面状况的快速、精确配准方法:充分利用ArcGIS与ERDAS软件相兼容的特点,先用ArcGIS进行初配准,再用ERDAS进行精配准;对比二次配准结果,初配准中残差(RMS)均值为1.7235、最大值为4.19、最小值为0.45、标准差为1.32;而精配准中残差(RMS)均值为1.525、最大值为3.304、最小值为0.105、标准差为1.015.结果满足了实际工程的需求.同时,阐述了如何从理论学习上升到实际工作,对于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大比例尺地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初学者或没有工程经验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旅游形象的文章,从研究层面、旅游形象设计研究和旅游形象营销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概括,并提出了目前旅游形象研究方面的问题,如中国旅游形象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角度出发,运用CIS进行实证分析,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和定量分析,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较少;探讨了发展的趋势,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加强理论体系构建,发展多学科多角度的学科探索,加大定量分析的比例,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国内外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形成过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感知形象、情感性形象以及整体形象,并分析了其间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诱导性因素与个体因素,并分析了影响因素与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过程有静态与动态之分.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发展趋势,得出其对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概念、起源、应用和先决条件,以及超分辨率图像恢复包含的图像处理步骤和计算上需要有效处理的两个问题;综述国内外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研究现状,对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主要方法及空域方法中的主要类别进行评述,并介绍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算法的评价方法;最后对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遥感影像剖分金字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球剖分格网与影像金字塔的优点与不足,结合两者的优势提出了剖分影像金字塔模型及建塔策略,利用全球剖分格网面片编码的唯一性和Hilbert曲线空间连续性对影像块进行索引与组织。针对基于影像块组织的特点,提出了剖分影像金字塔局部更新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剖分影像金字塔不仅具有传统影像金字塔在快速浏览上的优势,并且由于其编码和索引的优势,使得在局部影像提取和更新方面效率更高,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分辨率多光谱与高分辨率全色图像空间分辨率差异大,导致融合结果难以较好平衡光谱信息保持和空间信息保持能力的问题,该文分析了7种常用融合方法用于中分辨率多光谱与高分辨率全色图像融合的优缺点及其融合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组合融合方法。该方法在保留Gram-Schmidt方法的细节注入方式的基础上,综合利用高通滤波法和Gram-Schmidt方法的优势构造低分辨率全色图像,确保在提高融合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其光谱变形。通过CBERS-02多光谱和IRS-P5全色图像的实验,证明了新融合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匹配程度是城市旅游形象建设与宣传效果的重要评价,景观尺度下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异特征可以有效评估游客对城市旅游意象的感知偏差,以此把握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与景观偏好,更好地提升旅游地形象建设。本研究以五大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为例,以Flickr网站的地理标记照片数据和政府旅游网站宣传的旅游信息为数据源,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要素构成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城市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的差异既体现在要素构成的偏差上,也体现在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方面。除东京旅游感知与投射意象要素结构基本一致以外,其他城市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局部空间聚集异常值可视化了五大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布偏差,相比城市旅游投射意象的空间集聚,城市旅游感知意象的范围更为离散。同时,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指数分析结果验证了五大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均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是相关程度和依赖度并不高,说明了从感知与投射视角进行旅游意象空间特征分析的重要性,应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城市旅游景观规划与宣传。结合地理标记照片数据的空间分析方法为城市旅游感知意象与投射意象的空间分异研究提供了普适性的方法,以服务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旅游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庆主城区居民感知的城市意象元素分析评价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冯维波  黄光宇 《地理研究》2006,25(5):803-813
城市意象是诠释一个城市环境的重要指标,对其分析研究,有助于解读及评估城市景观的优劣、城市生活环境品质的高低,也有助于把握城市空间结构。本文首先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重庆城市特色,将Lynch K的5类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细分,并转换为地点场所意象元素;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城市意象因子和意象元素分别进行评价,并绘制城市意象元素分布图,以了解居民对城市意象元素的印象与品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重庆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