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张萍娟 《地理教学》2005,(10):15-16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引导、参与。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互动,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呢?笔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胡岩 《地理教学》2011,(7):12-13
一、注重互动生成,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近年来以叶澜教授为代表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倡导: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又表现为一种动态生成,即时常“涌现出新事件、新思想、新行为等”。这正体现教学活动在构成上的复杂性、过程中的多变性和结果上的不可完全预测性等特征。因此,一个适宜学生主动发展的、充满生气的课堂教学活动,基本特征应该是互动的,又是生成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有一次讲解一道地理题,题目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交往教学论是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沙勒与舍费尔首先提出的侧重探讨师生关系的教学论思想。该理论以“教学过程是一种交往过程”这一观点为基础,着眼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关系,十分强调教学的教育性,把“解放”作为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要求学校尽可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个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节地理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精确,下课前老师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老师就放心了。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  相似文献   

6.
多年教学的现实告诉我,学生“晕”地图,老师也“晕”地图,学生“晕”的是看不懂地图,老师“晕”的是我的学生咋就看不懂地图呢?干着急,却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晕”就是“晕”,再多的理由还是“晕”,晕车有药,“晕”地图有何良方?我苦苦寻觅,感觉自己也很“晕”。复习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是一道关隘,虽然有了多媒体课件,也不能说没效果,机器无法取代老师,一个“偶然”的教学现场,笔者巧妙实现了学生观点提升、教学流程优化和课堂和谐互动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论城乡互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李培祥  李诚固 《地理科学》2003,23(4):408-413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过去基于农村本身就“三农”论“三农”的研究思路,因为农村区域自身没有条件和能力来解决“三农”问题。从城乡互动视角来研究“三农”问题尤为重要,城乡互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重点分析了城乡良性互动的机制和模式,最后提出了促进城乡良性互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徐伟军 《地理教学》2012,(11):34-35
“互动-生成教学模式”是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其内涵表现为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不断生成的整体性活动。互动式教学呈现一种开放状态,其交互形式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9.
师生有效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应一味地将学生置于被支配的地位,而应充分认识到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注意挖掘他们的潜能,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进行着相互的造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扼杀学生不断提出“为什么”的猜想和冲动,磨灭学生探索世界的热情。教师只是一个教学情景的创设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对话教学的引导者,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学习障碍的咨询者,学习过程的组织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尽管“土壤”一节内容不是高一地理的重点,但是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看,构成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因此,教材安排“土壤”这一节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却发现,住在城市的学生对土壤太陌生了,也许他们接触更多的是水泥地。所以,如果在讲课过程中,一味地由教师讲,学生肯定没有兴趣听,于是,我改变了“土壤”这一节的教学方法,没想到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兴趣。先让同学们阅读教材和“图20.1不同历史时期空中交往所需的时间”。然后针对世界是否在“缩小”,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总结:说世界在缩小,不是说地球的空间缩小了,而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运输方式和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出现,使人们互相交往所用的时间缩短了。  相似文献   

12.
所谓教学整体性互动,简单说,就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具体地说,其内涵表现为教师主导施教和学生主体认识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就其外延来看.包括课外对课堂的延续部分(教师备课、学生课业活动等).以及课外实践活动.从学校教育扩展到社会教育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与社会》中的“阅读卡”是借用“卡片”的形式来展现知识或者是举例说明课本内容的,正因为是“卡片”的形式,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常会忽略或是请同学朗读一带而过,因此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怎样使“阅读卡”的内容融人课堂教学,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尝试的:  相似文献   

14.
地理教学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有自主学习、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师生的互动、交流、合作中轻松愉快地掌握地理知识。不难发现,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和谐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5.
交往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之一。所谓交往教学,就是把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视为一种交往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借助各种中介和载体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方法等多方面的人际交往、思想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交往教学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目前我国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每天都在重压之下,死记硬背,题海漫漫,学生厌学,师生关系、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都比较紧张,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创造性的发展。为了课改的需要,为了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体现以人为本,我们从2004年秋开始进行交往教学的试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美国是北美洲的大国,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世界地理教材对其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相互比较和灵活运用美国的地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系列的“三”和“五”来概括其地理特征,效果较好,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立新 《地理教学》2007,(12):31-32
小组合作学习是地理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的目的,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参与”的核心理念。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并存在以下一些主要问题,值得地理教师认真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启发、互相补充沟通,求得新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等。  相似文献   

19.
王金莲  苏勤 《地理研究》2021,40(2):462-476
第二居所旅居在流动谱系中介于短时性旅游与永久性旅游移民之间,是一种新的人口流动现象。地理学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从宏大的结构叙事向后现代的多元与微观化转向。在此背景下,本文借鉴符号互动理论,探析第二居所旅居者与当地居民之间差异的建构及其对社会互动的作用过程与机制。结果发现:旅居者与当地居民所处人文地理环境产生的内在差异,使得三亚市存在着明显的“三亚人”与“东北人”之间“我者”与“他者”的对视;这些内在差异经过“人”的定义与解释被赋予特殊意义,并基于“外地人”与“本地人”身份符号意义建构出新的内涵,影响两者的互动实践;其具体作用过程包括:不了解对方、污名化对方、不愿与对方交往3个阶段。本文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互动的内在运作机制,有利于宏观政策制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促进旅居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小妹 《地理教学》2006,(6):11-13,15
新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生生协商的自由论坛。通过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发展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交际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