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沿江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资源和经济优势,具备建设世界一流产业带的综合条件。沿江开发应遵循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借鉴国外经验进行统一组织和规划。突出水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各种优势,重点开发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加快中上游地区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资源优势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在西部可开发资源中,国土资源又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应用注意处理好若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又是大江大河的河源地,如果发生不利的开发行为,西部大开发可能导致环境的大污染,生态的大破坏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全面枯竭,最终威胁到西部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制定正确的开发战略至关重要。利用地理学原理,客观地分析西部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和比较优势,依据非均衡的增长极开发理论,探讨如何推进西部小城镇建设,培育具有西部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西部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城市增长极和产业增长极成为动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部地区开发的产业重点与空间布局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我国西部开发思路:由原料基地转向富民兴区;由国家推动型开发转向自身成长型内源开发;由资源依托型开发转 向市场导向型开发;由培育地区比较优势转向地区竞争优势;由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发展。西部产业发展应发挥特色农业、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和现有的电子、生物、航空航天产业优势。空间布局应以中小规模的据点式开发为主,积极发展小城镇、以交通干线为发展轴。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旅游开发条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中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并从客源市场、旅游活动基础建设?宣传促销几个方面探讨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述中国西部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并从客源市场、旅游活动、基础建设、宣传促销几个方面探讨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青藏地区城镇开发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对青藏地区域镇发展特征的研究,分析了对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如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开发条什、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提出符合青藏高原地区发展条件与环境的城镇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西部旅游资源的赋存环境及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部地区资源原生多样,成景岩石各类繁多,面积大,分布广,由于 居多元民族,历史文化多元,前进轨迹多元,遗留习俗多元,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在西部进行旅游开发,就必须对西部主体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析表明,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垄断性强,西部地区拥有全国统计的6类74种旅游资源。丝绸之路,长江三峡,桂林山水,路南石林,西安兵马俑,喜马拉雅山等,不仅是世界级精品,而且是极品,据初步评价,西部地区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大约是其资源总量的1/7,西部大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农业资源开发优势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海霞  封志明 《地理研究》2007,26(5):1013-1020
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是粮食安全的关键因素,对农业资源优劣势现状的排序可以为有效地开发农业资源提供参考。本文提出了以农业资源开发潜力和利用效率为基础的农业资源开发优势度的概念和计算模型,并以甘肃省为例,分析计算了甘肃省各县市农业资源开发的优势序列。结果显示:农业资源开发优势度模型很好地拟合了甘肃省农业资源的现状和区域差异。作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优势度指标,陇南、陇东和陇中等雨养农业区以及甘南州光能资源优势区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处于4~5级水平。河西绿洲灌溉农业区耕地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处于1~2级水平,但是由于民勤、金昌两个地区生态系统的退化,耕地资源开发优势度处于3级 (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区域存在一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在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科学分析资源开发中的SWOT因素,制定适宜的开发战略,可以变劣势为优势,以机遇迎接挑战,从而实现资源持续开发。用SWOT分析方法对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面对异常激烈的竞争市场,云南省应立足资源和市场,加大力度,以生态旅游为特色,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把云南省打造成旅游大省和强省。  相似文献   

11.
论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开发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是为了促进自然保护事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和优势,针对喀斯特地区生态本底脆弱和生态旅游的内涵要求,探讨了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应坚持的5条原则;根据游客的感知方式和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分别提出了贵州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该文阐述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比较优势 ,在西部可开发资源中 ,国土资源又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国土资源开发应注意处理好若干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新思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我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个手段并用,三股合力有机配合。同时指出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态势和对外开放环境下,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而观念更新,树立新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新的优势观、亲折规划观是其先导。  相似文献   

14.
云南干热河谷特色农业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永彬  朱彤  卢培泽 《山地学报》2002,20(4):445-449
云南是一个山原省份,河谷盆地是农业发展的最适宜地区,由于部份河谷盆地存在干热气候,坡在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等自然障碍,以及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使得传统农业明显欠发达;同时干热河谷地区又具有光热与土地等自然资源优势条件,适宜发展特色作农业和反季节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开展区域特色农业建设以实现农业开发效益的提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具体的分区开发方向和相关产业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林三益 《山地学报》2000,18(5):400-401
西部开发的基础是西部优势资源的开发 ,而水能资源是西部特别是西南地区的优势资源之一。我国水能资源的 70 %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等省境 (表 1 ) ,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是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最强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大对西部尤其是西南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力度 ,兴建一批骨干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 ,加快实施“西电东送” ,满足东部地区电力市场需求 ,是调整我国电力结构 ,逐步提高水电在电力供应中的比重的客观需要。表 1 我国十二大水电基地基本情况 (据程念高 《水力发电》 ,1…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坚持两种思想;即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动态协调的思想,实现三大目标;即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的目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改善相协调的目标,国家整体利益与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相统一的目标;正确处理六大关系,即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的关系,重点产业(地区)与非重点产业(地区)的关系,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投资结构与建设项目布局的关系,区域“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关系,西部地区与基本法部地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区位论、区域投资开发理论,结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从区域城比较优势角度,通过对无锡与西部地区经济要素互补性、无锡加入西部大开发的可行性领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无锡优势产业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可行性领域取向与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京九铁路南段沿线地区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叶岱夫 《热带地理》2000,20(1):48-52
近年来新形成的本铁路沿线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区位适中,具有较好的可进入性,其区域旅游开发存在明显优势;但同时存在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不相称、资源的组合结构上存在一定的“阴影”现象、旅游地主题形象不鲜明和旅游“软环境”欠佳等主要制约因素。本文在揭示优势、发现并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地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峡地区区域地理位置重要,区位优势明显,开发意义重大;区内农业、水能、矿产和旅游等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组合配置良好,开发潜力巨大;区域经济开发的交通、能源、出入通道等基础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我国西部地区大开发的重要意义,提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两个手段并用,三股合力有机配合。同时指出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态势和对外开放环境下,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而观念更新,树立新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新的优势观、新的规划观是其先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