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璐锦  何宗宜  刘纪平 《测绘科学》2016,41(4):37-43,49
针对传统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数据局限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景观格局预测分析方法。结合信息熵理论,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地形信息量,研究不同分级地形信息量下景观格局特征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景观类型在不同地形信息量等级的分布特征,对具有相似地形特征的区域建立利用地形信息量对其景观格局特征进行预测分析的方法。该文选择珠海市地形特征相似的两个区域进行了试验分析,对珠海市斗门区建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景观格局预测方法,预测在相似地形特征下南坪镇的景观格局特征,并以南坪镇真实的景观特征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地形信息量的邻域景观预测分析方法不仅能正确预测分析不同地形信息量下的景观分析指数,同时也能正确预测不同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三大内容之一,是研究景观过程与景观功能的基础。本文以黄土高原上黄小流域1982年~2008年的6期土地利用图为数据基础,选取反映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景观指数,运用所选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研究并分析了其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的7个景观指数可以有效地反映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湘南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规模、空间形态、空间分布等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对2004年和2009年2个时段不同海拔高度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在地形低缓处集聚;从2004年到2009年,北湖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了168.7hm2;5年来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平均规模增长了5.57%;在空间形态上,斑块分维数和形状指数2009年比2004年分别增加了0.031、0.189,农村居民点越来越破碎;在空间分布上,斑块间邻近距离不断缩短,平均最邻近距离缩短了13.29%,呈现出集中、连片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厦门市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秀敏  黄义雄  叶功富 《测绘科学》2010,35(4):71-73,70
在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指导下,本文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半变异函数分析,选取多样性指数和斑块密度,对厦门市不同幅度下的景观格局进行探讨。首先选取出厦门市景观格局研究的最佳幅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最佳幅度下的景观指数进行克里金空间插值分析,研究厦门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3km幅度是研究厦门市空间变化的一个比较好的幅度,3km幅度下,景观多样性指数可分为三个区域,斑块密度可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和GIS的上海城市空间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对城市微气候、城市生态环境演变有重要影响。为探讨城市热环境空间格局的研究方法,借鉴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首次提出热力景观概念,以景观的观点来研究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在RS,GIS的支持下,创建了热力景观空间格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转移矩阵法对1990年,1995年和1998年上海城市多时相热力景观的转移概率进行,分析了热力景观的动态变化和热力景观类型的组分转换过程。通过分析,揭示了上海城市近10年热力景观类型的变化强度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借助于ArcGIS 9.2和Fragstats 3.3,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成果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景观指数,对富源县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内耕地和林地是构成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主体,各地类较分散,但破碎度不大,总体反映富源县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基于DEM地形信息量的景观预测方法,为相似地区景观预测提供参考。本文基于信息熵理论和DEM地形信息量,研究不同地形信息量等级下的景观指数和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构建标准化处理后的地形信息量和景观指数的回归模型,对具有相似地形的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针对广西北部湾区域特征相似的两个流域,其景观分布规律一致,景观指数误差基本保持在0.2以内。基于DEM地形信息量的景观预测方法可有效预测相似区域的景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
由于传统二维景观格局指数未考虑地形特征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地形结构对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ENVI5.2、ArcGIS10.5、Fragstats4.2平台,对重庆主城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Landsat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变化和三维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面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表现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减少,湖泊与河流面积变化不大;景观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景观受人类干扰较强,随着城镇规划越来越合理,景观破碎度减少,景观异质性降低。通过对比二维景观格局指数发现,三维景观格局指数更能反映研究区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9.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等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将梅州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城镇用地及公路用地、湖泊水面、河流水面、裸地、滩涂等9类,并从景观的基本构成、景观水平的破碎化与多样性、不同景观斑块的空间格局特征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对研究区合理规划土地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丘陵区耕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为例,运用景观格局原理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1996--2009年期间耕地景观时空格局及其演变机理(驱动力)。结果表明:13年间,研究区耕地面积呈急剧减少的趋势,变化率明显高于省内丘陵区平均水平;耕地景观空间格局稳定性逐步降低,格局时空变化的地形分异特征显著;变化趋势受坡度、新增建设用地、人口密度、高程、城镇化水平、GDP、起伏度等负向驱动力与灌溉条件、等级公路水平、土地整理程度等正向驱动力因子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青海湖流域景观格局空间粒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和重要空间尺度单元,流域尺度景观格局分析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最佳空间粒度的选取是否准确。选择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资料,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解译获得流域景观数据,通过重采样得到不同空间粒度的流域景观数据,计算得到不同景观格局指数并绘制各指数与空间粒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识别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评估空间粒度增加而引起的景观格局指数信息损失量,确定流域尺度景观格局分析的最佳空间粒度。结果表明:流域景观格局指数随着空间粒度增大变化显著,但规律不同;综合景观指数的空间粒度效应和信息损失量变化特征,流域景观格局分析的最佳空间粒度选择以90 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潘星  李维庆  翟亮  张志强  彭义 《测绘科学》2016,41(4):61-65,96
针对大熊猫栖息地近年来受逐渐频繁的人类活动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大熊猫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呈现"破碎化""岛屿化"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技术定量分析大熊猫栖息地的景观组分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功能的方法。通过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选取四川喇叭河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基于2001、2007和2013年3期Landsat卫星影像,对研究区大熊猫栖息地景观类型开展动态监测;并通过选取计算景观指数,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对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构建大熊猫运动阻力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研究区自然生态对大熊猫物种基因交流的影响,从空间上对生态功能优化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盘锦市湿地信息提取与动态变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来盘锦市湿地动态变化信息相对匮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决策树模型进行湿地信息提取,运用景观生态学及转移矩阵模型进行湿地变化分析的湿地动态变化监测方法。在决策树分类技术支持下,实现光谱特征、环境特征和空间特征等多特征融合,完成研究区三期湿地信息提取。通过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实验提取结果满足湿地动态变化监测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从空间格局、景观格局及空间演变特征上,对盘锦市湿地变化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可供盘锦市湿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崔爽 《地理空间信息》2011,9(3):133-135
基于RS、GIS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深圳市域景观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采用ERDASIMAGINE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对1995年、1999年和2008年的TM遥感影像图进行数据预处理、监督分类以及分类后处理,并通过ArcMap对经过分类后处理的图像进行编辑,得到深圳市历年的景观分类图,应用FRAGSTATS...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与GIS的广州市城市绿地景观空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andsat卫星TM图像为数据源,对广州市区绿地景观进行专题研究.在分析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技术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对广州市绿地进行系统分类,提取出所需信息,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广州市区绿地的空间格局、功能演变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广州市区绿地系统未来规划建设的一点意见.通过本研究旨在为RS、GIS和景观生态学领域的结合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生态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解鹏  杨俊 《测绘通报》2013,(8):81-83,102
耕地图斑地形因子提取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但是提取过程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与操作经验。面对大型数据库建设与分析,半自动化处理方式不能满足效率与质量的要求。本文基于空间景观格局的耕地图斑地形因子自动化提取工艺,立足于空间景观格局原理,利用Python和GDAL开发建立耕地图斑地形因子自动化提取技术。实践表明,该方法效率高,能为建设土地利用综合数据库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核心城市,其土地利用/覆被和景观格局变化备受关注。本文基于1991年和2009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运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武汉市近19a的土地利用/覆盖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此成果能够为武汉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侯马市景观格局梯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侯马市为例,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定量分析了侯马市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景观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研究区各缓冲区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利用做缓冲区的方法提取样带在分析北方平原城市圈层景观格局的梯度变化上有一定的优势.该项研究对于合理引导城市扩张,以便减小山于城市扩张所引起的当地生态退化问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北京城市公园湿地景观格局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城市公园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分析是城市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尝试应用1m分辨率的IKONOS遥感图像,利用RS、GIS等先进技术,获取城市公园湿地景观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采用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破碎化指数和斑块的分数维等空间结构指标,对北京市城市公园湿地的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城市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观空间格局研究是揭示该区域生态状况及空间变异特征的有效手段。以研究区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为基础数据,按照景观格局分析所需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重新分类。然后利用ArcGIS软件对图斑信息进行提取,分别计算各类型水平的景观指数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指数,实现了对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景观类型与实地相符,各类景观类型都得到合理利用,同时,也可以对人类参与程度进行合理评估。相较传统影像分类方法,本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精度,是对我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应用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