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9 毫秒
1.
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有一位从事煤田地质勘探工作26年的地质工作者。在大山之间、茂林之中、平原之地,伴随着一双登山鞋、一把地质锤,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时光。如今人到中年,他仍在最基层的地质队从事着最基层的地质工作。他,就是多次获得省煤田地质局"优秀党  相似文献   

2.
《国土资源》2004,(1):15-16
提到农业地质,人们不应当忘记这个名字:爱尔。1916年这位年轻的英国剑桥大学地质系教授对土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世界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的废物会污染土壤。当他将一些土壤放到实验室研究时果然印证了他的设想。作为地质学家,他认为消除土壤侵蚀的关键应是首先采用地质方法进行调查,根据  相似文献   

3.
我忘不了浑厚起伏的山地,忘不了成为一名勘探队员时的欢乐和自豪。于是,我时常歌颂我的野外山村,我的高高的钻塔和悠扬的机声,我的朝夕相处的钻工弟兄们……那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更是我心灵中温情脉脉的依恋。我们的机长是个40多岁的老钻工。打煤时,他能48小时守在钻机上。这时候,他是烟一支一支吸,馍大个儿大个儿吃,甚至能一口气吃下一只大烧鸡。他的身子铁塔一样,一拳能砸烂一块砖头,双臂能举起一扇石磨。工区遭水灾时,他一人就把吉普车推到了高处。机长为人厚道。小赵家遭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他一把甩出了1000元,说:“不用还…  相似文献   

4.
嫁汉不嫁钻探郎,一年四季守空房。家中事事顾不上,回家一包烂衣裳。头顶烈日扛钻杆,雨天泥地印两行。风餐露宿思念苦,妹盼哥哥早还乡这是地质人都熟知的顺口溜,字里行间反映出地质人劳苦功高的奉献精神,但此文要介绍的地质人,不多讲他的劳累、辛酸、困苦、艰险、离别、寂寞等等老生常谈,重点讲他对自己职业的敬重、坚守和钻研,他就是辽宁省冶金地质勘查局教授级研究员、副总工程师任群智。任群智出生于书香之家,父亲是北大物理系教师,  相似文献   

5.
最可爱的人     
我清楚的记得那次有幸和申勇胜同志在一起吃饭,当谈到写文章时,他严肃但不乏慈爱的分配给我一项任务,让我写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而我还没来得及完成此项任务时,他却悄悄的离我们而去,走的是那样的安静,如同没有消失的曾经。由于一直在野外,关于他的消息我们只是听说,那次沈  相似文献   

6.
埋藏在十万大山里的故事 刘叔过去是个地质工作者,后来从事文学创作连创佳绩,成了一名作家,和我住在一个大院里.已经退休的他有一颗年轻的心,常常和年轻人在一起天南地北地畅谈,每次畅谈我都能从他那里得到不少收获.  相似文献   

7.
大小兴安岭的白山黑水间留有他前行的足迹,广袤的龙江大地上回荡着他坚定有力的声音。“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只想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我热爱的地质事业尽一份力。”面对这样一个终日与深山岩石打交道的“冷门”行当,一项平均需要19年才能找到一个大型矿床的寂寞事业,30年如一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李春昱--写在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父亲李春昱是一位地质学家,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从事地质工作达64年之久。在他就要走到人生尽头,处于弥留之际的最后几天里,还念念不忘地牵挂着他那终生热爱的地质事业的发展,他那无法割舍的板块构造学说的未来。在即将到来的纪念父亲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深深沉浸在对父亲无限追怀的思绪中。父亲已离开我们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先后发现和主持大型勘查项目5个;他的多个找矿项目获得全国大奖;他是2009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他,就是为国家找矿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广西第三地质队副队长苏正荣.  相似文献   

10.
他一毕业就投身热爱的地勘事业,历经磨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地质工作是相当艰苦的,许多地质院校以"地质事业是强者的事业,是豪迈的事业",来给学生励志,那么,青藏高原的地质工作就更是艰辛万分。但有一个人,他毅然舍弃舒适的城市生活,一次次放弃能调动到待遇优厚的其它工作岗位的难得  相似文献   

12.
偃尾山矿区遍布偃松。偃松贴地簇拥而长,虽没有伟岸挺拔的树干,但却深接地气、伴雪常青、不争奇斗艳、结松果奉献大自然……有一位偃松一般的踏实找矿人常年工作于此,他就是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706队勘查院总工程师王建平。  相似文献   

13.
王建平,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同全国千万普通地质科技工作者一样,40岁的他,对于人生的选择无怨无悔。他曾深情地表示“都说地质工作艰苦,但我却认为苦中有乐,我热爱这个职业,愿意把一生奉献给这个事业”。这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以自己的实践和诺言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4.
采访陈老,似乎在翻阅一本情节生动、内容丰富、内涵十分深刻的书,他不断地吸引着我去叩开一位科学家的心扉,去探寻久远岁月中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 ——作者手记  相似文献   

15.
2012年7月26日,一个永伤青海有色地质人的日子,猝不及防的噩耗击溃了人们最后的希望,让人不能相信,生龙活虎、新任的青海省有色矿勘院副院长申勇胜同志不幸因公殉职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亲人、同事、朋友……,离开了他的单位、他的事业……,驾鹤西游了。天可怜见,老天你带走了父亲的好儿子、带走了女儿的好爸爸,带走了妻子的  相似文献   

16.
正27年来,他主持或参与完成各类项目100余项,各类地质专业报告60多件,参与提交煤炭资源储量近100亿吨;他参与完成河南省重大项目的审查、验收、鉴定200余项;他足迹遍布11个省区,一次次跨越了"情感天山"——他就是首届河南省"最美地质人"获得者、河南省煤田地质局资源环境调查中心总工程师徐连利。让爱扎根1995年、2011年、2012年,徐连  相似文献   

17.
他的言语并非慷慨激昂,他的行为并非惊天动地。他的故事并非催人泪下,但他几十年如一日,像一头永不知倦的“老黄牛”,在这片富春大地上躬耕不息,默默地守护。  相似文献   

18.
王世进 《山东国土资源》2012,(7):F0003-F0003
2012年6月28日至7月9日,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中国地质科学院前副院长,以下简称王泽九院长)、中国地科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室主任刘敦一、副主任张玉海、万渝生教授和他的3个博士后等一行,在山东省地质调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的发展是与地质工作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地质工作者的付出,就没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纪念新中国地质工作5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同志,他深情地回顾了献身地质的经历,以及对未来地质工作的期待.从老部长的悠悠回忆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的发展而手执地质锤、放大镜和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在深山大川中不倦探索、艰苦跋涉和无私奉献的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的身影,并被他们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20.
4月9日,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传来消息,青海省地调院完成的两个地质科研项目分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省委书记强卫向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潘彤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亲切握手,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