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火山作用的特点,火山岩区共有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其地质规律,认为只有通过火山地层—岩石(岩相)的双重填图,才能醒目地显示出火山喷发的发源地,进而分析、判别出火山机构的存在及其类别归属,有效地揭示出火山岩区的地质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八间房火山岩综合研究发现,大黑山东中心式(破)火山为晚侏罗世满克头鄂博期产物,为中心式火山喷发,是调查区内主要火山喷发活动期之一。在区内形成为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类。火山喷发作用产物构成多个火山岩喷发韵律。从火山口向外形成较完整的火山喷发旋回。通过对该火山机构特征进行阐述,为该区域今后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570火山岩型铀矿床是多方面复杂因素的综合产物,本文主要从火山机构与铀矿化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出发,去认识570火山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一、地质背景概述矿床位于新华夏系隆起区内一个NE向火山喷发岩带的东侧,即福罗山火山盆地NW边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松辽盆地火山岩盆地充填模式及在无井或少井区寻找火山岩有利储层,需要对盆地火山岩地震相及其反射特征和地质内涵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分析。基于盆内钻井和过井地震剖面,应用火山地层学理论和地震火山地层学方法将松辽盆地火山岩地震相单元划分为火山岩丘、火山岩台地、洼地火山充填、穿切等4类10种亚类。通过井震对比,结合野外火山地层研究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这些地震相单元的地质解释模式和响应关系。火山岩地震相单元通常对应于以某种盆地火山充填类型(相或相组合)为主的火山岩体,火山岩丘地震相多可解释为侵出岩穹、酸性简单熔岩流和酸性复合熔岩流等具有丘状外形的充填类型,火山岩台地地震相多代表中基性岩的简单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等具有席状外形的充填类型,洼地火山充填多代表充填在先存洼地中的简单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穿切地震相多可解释为岩席、岩墙。除了这些典型的地震相单元以外,对地震反射特征(外形、物理参数、反射结构)与火山岩地质属性的响应关系的分析可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地震相单元所反映的地质含义。  相似文献   

5.
安达断陷营城组的火山岩岩相分为火山通道相、爆发相、溢流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沉积相,每种火山岩岩相的地震特征各不相同.根据各种岩相的地震反射特征,逐条测线解释出火山岩相,结合相干体技术和振幅属性预测了安达断陷内研究区的火山岩岩相分布,圈出3个爆发相发育区.据此讨论了地震识别方法在识别火山岩岩相和火山岩储层物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闽清测区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阶段)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7.
闽清测区 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 ,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 ,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 ,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 ,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 ,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 (阶段 )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 ,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8.
溧水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东部,与庐枞、宁芜等火山盆地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成矿作用与火山构造相关,研究火山构造对于研究成矿条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次在最新的1/5万重力调查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溧水火山岩盆地区重磁场分布特征,详细剖析溧水地区火山机构.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地质资料,综合利用重力剩余异常特征线、垂向导数...  相似文献   

9.
在滇西地区,挟持于鲁甸深断裂(金沙江深断裂俯冲带)和通甸深断裂(弥沙河断裂)之间的兰坪三岔河火山岩系(图1),由于它的含矿性和呈北北西向长条形分布巳,引起地质界的重视。在进行1∶20万维西幅地质调查过程中,笔者参与该地的地质填图和实测了三岔河火山岩剖面。本文试图通过剖面的介绍,根据岩石化学及地质特征,对火山岩系的构造背景作一讨论,为了促进基础地质的研究並以期对火山岩有关的矿产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云南主要双峰式火山岩及相关矿产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利刚  曾普胜  代艳娟  王兆全 《地质学报》2017,91(11):2493-2520
云南双峰式火山岩时空分布较为广泛,贯穿云南及整个西南"三江"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化过程,并伴有各具特色的矿产。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资料,总结了云南主要的双峰式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和相关矿产资源的情况,并讨论与双峰式火山岩有关的地质构造背景。总结出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云南主要分布有:(1)元古宙:滇中地区中元古代大红山群、河口群、东川群、昆阳群中的碱性火山岩及细碧-角斑岩类火山岩组合,新元古代与苏雄组同期的双峰式火山岩;(2)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扬子地台西缘玄武岩和凝灰岩等火山喷发记录;(3)中—晚志留世:滇西普洱大平掌铜多金属矿区大凹子组(S2+3d)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建造;(4)中—晚泥盆世:滇西北德钦羊拉里农组(D2+3l)碎屑岩夹双峰式火山岩+碳酸盐岩;(5)早三叠世:金沙江造山带攀天阁组(T1p)流纹岩+崔依比组(T1c)玄武岩(细碧岩或蚀变玄武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滇西洱源岩群双峰式火山岩;(6)中—晚三叠世:澜沧江造山带中南段忙怀组(T2m)流纹岩、流纹英安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少量玄武岩和小定西组(T3x)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以及芒汇河组(T3mh)玄武岩、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7)古近纪:剑川组(E2j)碱性玄武岩-粗面质火山角砾岩组合等7个阶段的双峰式火山岩,其地质构造背景各异,并伴有各具特色的矿产。这些双峰式火山岩可以作为制约云南及整个西南"三江"地区关键地质演化和成矿事件的标志性地质现象,是研究其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作用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天山伊吾马依当地区早石炭世火山岩分布、成因与构造环境关系的调查研究,查明了该时期火山岩相从次火山相-爆发相-喷溢相-火山沉积相的分布特点;火山岩组合主要为一套岛弧相的中基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及火山沉积岩.结合该区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岩特征综合研究认为:研究区早石炭世早期处于大陆裂谷向大洋裂谷转变的...  相似文献   

12.
以往在火山岩中曾发现火山(自然)铁球,但对该矿物形成的地质环境及其意义尚存在很多问题未解决,最近在武汉地院邱家骧副教授指教下进行初步综合整理.本文主要应用电子棵针扫描,矿物地质温度计,氧逸度计等测试计算方法详细研究火山(自然)铁球形成的物理化学环境和它的"双层"结构及其特征,与此同时还阐述该球体的分布状况与我省中,新生代火山机体,火山岩相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显示此铁球主要分布于古火山机体的火山通道相或近火山口相周围的碎屑岩及熔岩中,在适当的温度和氧逸度条件下(即T=815-991.C,氧逸度fO_2=10_(-13.7)-10_(-9.2))生成的.对寻找古火山口,划分火山机体类型,岩相以及了解岩石的来源提供一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矿床成矿地质环境角度,着重讨论了内蒙古别鲁乌图铜硫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火山岩的成因联系,确定了该矿床成矿作用时、空演化和成矿元素富集特点。研究表明:火山热液沉积是矿床形成的主导控制因素,区域变质是成矿后热液叠加的重要地质营力,矿床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另外,矿区范围内首次发现的电气石岩不仅是典型的火山热液沉积岩,而且是一有效的近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现代地质》2001,15(2)
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多伦区调项目组(参加该项目的主要工作人员有:白志达、徐德斌、顾德林、田明中、赵国春、孙恺荪等)自1996年起历经5年时间完成的内蒙古多伦地区5幅(共1915 km2)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于2001年1月11日以优秀等级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验收. 该项目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1)新发现了前寒武纪中高级变质岩系,并进一步划分为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体. (2)正确建立了本区显生宙地层系统.在火山地层中采集了14件同位素测年样品,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特别是用40Ar-39Ar法测定的同位素年龄为火山活动的时代及地层划分提供了可靠的时代依据. (3)对测区内中-新生代火山岩的野外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岩相类型、火山旋回、火山机构、岩浆起源及演化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对测区内火山岩划分出11种火山岩相类型,对各种岩相的物质组成、火山活动特征和堆积定位环境进行了深入探讨.特别是晚侏罗世侵出相泡沫熔岩和上新世火山渣锥的发现和研究,丰富了与火山岩相关的地质问题的研究内容;通过野外地质资料、区域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研究,在测区内识别出15个火山机构,火山构造划分合理、层次清楚.对测区内中-新生代火山岩的研究具国内领先水平. (4)将区内中生代侵入岩区分为火山侵入岩系和深成侵入岩系列,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创新性. (5)早二叠世中晚期额里图组火山岩时代的确定及其与下伏早二叠世早期三面井组角度不整合面的发现,对研究本区晚华力西造山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6)充分利用重、磁和TM假彩色合成图像对测区内隐伏断裂构造进行了解译,结合实测断层的分析研究,认为原1:20万区调所划分的"槽台”界线应向北移至北纬42.40'一线,本区在古生代处于陆缘结晶基底之上. (7)花塘沟"冲击角砾岩”经大比例尺填图证实,是发育在火山机构内的玻璃质隐爆角砾岩. (8)对第四纪地质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新发现史前人类遗存点10处,石器3 000件.论述了第四纪生态环境特征及其演化,提出了本区沙漠化治理的措施和对策. (9)对区内矿产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总结,探讨了控矿因素,划分出了5个金属矿产、3个非金属矿产的找矿有利地段.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地质调查研究院报道)  相似文献   

15.
大兴安岭北段诺敏河第四纪火山24座,分布于诺敏河及其支流毕拉河和甘河支流奎勒河,火山岩分布面积约600km2。诺敏河火山岩均属于钾质系列火山岩(K2O含量2%~4%,且K2O>Na2O-2%),类似于邻区五大连池-科洛钾质火山岩,具有来自类似的富钾地幔源区。但诺敏河火山岩的K2O含量明显低于五大连池-科洛火山岩的K2O含量(一般4%~6%)。东北地区和内蒙东部处于中亚造山带东段,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多重构造-岩浆活动导致火山岩源区地球化学非均一性和火山岩的多样性。根据本文提出的火山岩K-Ar年龄(2.3~0.128Ma)及火山地质特征,可将诺敏河第四纪火山岩分为四期。早期(早更新世)火山活动主要沿诺敏河和奎勒河流域分布,火山产物多被晚期沉积物或火山产物所覆盖。中更新世保留的火山锥体及熔岩流是诺敏河第四纪火山产物的主体,表明是第四纪火山活动的高潮期。晚更新世-全新世火山活动限于毕拉河流域,典型的四方山火山和马鞍山火山是该时期火山活动的代表作,保留了较完好的火山地质地貌特征。从火山产物的时空展布,推测诺敏河第四纪火山活动有从东向西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冈底斯南缘泽当地区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极为发育。文章根据泽当地区典中组火山岩地质特征,结合地质剖面测制和岩石学、矿物学研究,对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进行分类,将典中组火山岩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过渡相和火山沉积相。根据火山活动喷发旋回特征,将研究区典中组火山作用分为下亚旋回和上亚旋回,下亚旋回包含3个喷发期次,4个喷发韵律,上亚旋回包含3个喷发期次、6个喷发韵律。根据火山岩岩性组合、岩相特征及其相互叠置关系,在研究区识别出1个破火山机构,2个层状火山机构,即结巴乡东破火山机构、多颇章西层状火山机构和擦结日层状火山机构。  相似文献   

17.
根据浙江地质志(1985),在浙西北火山活动带内可划出九个构造火山盆地和七个火山洼地。在这些盆地和洼地中,晚侏罗世火山岩分布最广,白垩纪火山岩仅出露于个别盆地或洼地中。本文主要讨论晚侏罗世的酸性火山岩地层的同位素地质年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浙西北中生代火山岩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火山岩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区不同的火山盆地和火山洼地中,酸性和中酸性火山岩主要富亲石微量元素,而贫亲铁元素;稀土元素分布模式相似,均呈向右倾的“V”型曲线,具铕负异常;火山岩的初始。~(87)Sr/~(86)Sr值变化范围为0.7079~0.7139。这表明所研究的火山岩为陆壳成因,是由硅铝层物质重熔所形成的岩浆进行分异、演化和火山喷发而成的。成岩温度为1020~1200℃。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中部哈拉哈河-绰尔河第四纪火山区分布有34座火山,这些火山总体呈北东向带状分布,火山岩分布面积约400 km2,岩性主要为碱性橄榄玄武岩.根据火山地质特征,结合火山岩K-Ar测年结果,哈拉哈河-绰尔河第四纪火山可进一步划分为早、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4期.早更新世火山岩,由于被后期火山岩覆盖,主要分布于火山区周边和出露在河谷中.中更新世火山活动最强,不论火山数量(27座)还是熔岩流规模都超过该区第四纪火山的一半以上.晚更新世时期火山活动趋弱,火山活动范围缩小,只局限于小范围区域.全新世火山活动又进入新的高峰期,强爆破式喷发和规模宏大的熔岩流,以及保存完好的熔岩流地貌是全新世火山之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火山岩溢流相的高连续强振幅和火山通道相的低连续弱振幅2种截然相反的地震反射特征, 建立振幅-方差体地震属性分级-拾取-融合技术刻画火山岩时空展布的方法, 有效刻画火山岩的三维时空展布以及火山喷发期次.通过渤海湾盆地黄河口凹陷BZ34-9区带火山岩三维刻画和火山喷发期次研究, 取得以下认识: (1)研究区沙一二段火山岩零星分布, 主要发育在BZ34-9区带中部, 多为中心式喷发; 东营组火山岩广泛发育, 连片分布, 主要发育在BZ34-9区带南部缓坡带, 为中心式、裂隙-中心复合式喷发; (2)沙一二段东部火山先于西部火山喷发, 南部火山先于北部火山喷发; (3)东营组南部火山先于北部火山喷发, 且南部火山喷发期次多于北部, 北部火山多为短暂性喷发; (4)东营组火山较沙一二段活动强烈、喷发次数多、范围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