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地理教师运用各种心理策略,诱发学生积极想象,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使学生在头脑中迅速、准确地形成相应地理事象的形象,对于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恰当地运用“反证法”,先提出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和已知的地理结论或地理事物、事象、事实相反,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地理事实或地理基本理论相矛盾的结果来,进而最后否定原来的假定.从而更有力地证明已知的地理结论或地理现象、地理事实。此方法的运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陈用成 《地理教学》2011,(24):50-51
区域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在高三教学中地位非常重要。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信息,绝大部分是放到某特定或者待定区域上的,所以对地理事象的感性认矢¨和理性分析,都必须立足于区域定位。  相似文献   

4.
美国是北美洲的大国,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世界地理教材对其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为了让学生便于记忆、相互比较和灵活运用美国的地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一系列的“三”和“五”来概括其地理特征,效果较好,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地理“例举”是指运用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地理事物的现象或规律的教学方法。它能生动、贴切地反映地理事象的特性,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是短小精悍而富有哲理性和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知识的总结。在地理教学中,引用适当的谚语讲述有关地理知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帮助学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象现、规律等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的课时少,而要记忆的地理概念和地理事象多,如何通过复习强化学生的记忆痕迹,避免遗忘;又无枯燥无味的“抄冷饭”之感,根据教材内容我常采用联想思维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  相似文献   

8.
论地理科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地理科学是对地理学的继承与发展,是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科学,钱学森居高临下地研究了当今全人类的科学体系,笔者解读了这个体系,根据钱学森《论地理科学》的思想[1],按照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三个层次将地理科学分为理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系统工程三个层次的内容,该文根据笔者长期研究的成果论述了地理科学,为本刊更名提供基础性支持。  相似文献   

9.
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地理物质视角,即按照“地理圈层→地理要素→化合物→元素”的认知顺序,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物质认知线索,准确地从地理现象中辨识地理物质;二是地理能量视角,即从外能和内能两个方面建构起具有学科特色的地理能量体系,把能量与影响自然环境的内外两大营力相关联;三是地理“流”传输行为视角,即不仅将物质和能量的运动与“流”及其运动相结合,还把物质和能量的传输过程视为“流动”。文章结合具体内容,探讨地理物质能量传输“流”本质视角的课程与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应用“重叠”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重叠”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图叠合起来观察,以便发现它们空间分布的差异及逻辑联系的一种方法。做法是把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地图重叠起来比较,如把我国主要铁矿、煤矿和钢铁工业基地的分布图重叠起来观察,  相似文献   

11.
曾昭鹏 《地理教学》1997,(6):24-25,23
中学地理教学的内容总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地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变化。以下两个因素将促进我国地理教材内容的变革:一是我国政府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二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地理教育中突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以适应可持续发展之需,已成为世界各国地理教育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1997,(5):46
当全国人民喜迎香港回归、庆祝设立重庆直辖市的活动高潮刚过,山城又迎来了’97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的学术年会。7月21日至21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师教授专家、各级地理教研员、中学地理教师以及部分出版社的编辑共108人,聚集在重庆师范学院地理系,相互切磋、热烈探讨,共同研究地理教育改革中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活化教学内容,登上快乐之船 要改变传统地理教学的机械与沉闷状况,作为地理教师应树立开放意识,将地理课堂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在教学中立足于教材,挖掘其生活基础,拓宽其生活外延,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内容。通过活化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近地理,体味地理的乐趣,将生机勃勃的课堂变成快乐之船。  相似文献   

14.
什么叫地理概念呢?在我们周围存在着千千万万的地理事物与现象,如河流、山脉、港口,铁路、季风、梅雨或者风沙、戈壁、雪山、冰川等等,而它们都有自己的属性,即本身能够区别于其它事象的本质的东西。毛泽东曾说.“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二期课改指出:地理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能力,并将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作为地理能力培养的核心。美国的地理课程也把提出地理问题的技能作为五项核心地理技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10,(6):F0002-F0002
为给广大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创造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推进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与《地理教学》杂志社决定联合举办第一届全国原创中学地理教学实验设计评比活动。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地理教学和学习方式,重视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其思维方式的空间特色,各种地理思维活动(记忆、想象、判断、概括、推理、分析综合)无一不借助各种形式的空间展开,常常是借助正确的心理地图来进行。我们把这种借助图形对地理问题进行各种空间维度思维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地理空间思维。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地理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广大地理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各种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地理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狭窄,往往把多媒体、模型、挂图、图书杂志等理解为地理课程资源的全部,致使很多其他形式的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曾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错误就是一种宝贵的,但又极易被忽视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学生已有知识组成中,一部分是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对生活中地理事象的认知或体验,地理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这部分知识,适时地把它引入课堂,“借他山之石,以攻吾玉,”从而起到降低教学难度,激活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学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综合的学科。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多种学科相互联系,影响很大。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多学科的知识,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的历史知识比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