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在地表复杂起伏、风化层横向剧烈变化的地区, 用传统常规的静校正方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文章提出了对野外原始数据运用野外低、降速带资料进行高程校正后再进行多次迭代折射静校正新方法的应用, 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本中提到的多次迭代折射静校正方法是在共偏移距域、共炮点域、共接收点域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剩余的静校正量,当初至时间曲线足够平滑,同时总的平均剩余静校正量收敛于零时,我们便认为所求得的折射静校正量比较准确。通过在山西境内某山地煤田地震资料的实际处理应用,证明了本方法的成功可行。  相似文献   

2.
皮金云  段云卿  康平 《地球科学》2007,32(4):487-490
在表层结构调查资料的约束下, 利用大炮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反演出精确、合理的表层结构模型, 进而求取炮点、检波点静校正量.选定柴达木盆地北极星工区04314测线进行地震模型数值模拟, 并对模型数据和野外地震资料进行多种静校正方法对比分析研究, 综合折射静校正方法的误差最小, 叠加效果最好.表明综合折射静校正方法结合了模型静校正和折射静校正的优点, 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影响剖面信噪比的短波长静校正问题, 同时也能解决产生虚假构造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   相似文献   

3.
几种静校正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为解决近地表速度异常和地形起伏引起的静校正问题,已出现了多种静校正方法,这常常使资料处理人员无所适从。这里从众多的静校正方法中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在生产中用得较多的方法(折射静校正、无射线追踪层析静校正、非线性层析静校正),从方法原理、方法特点、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给出了针对不同目标选择适当静校正方法的建议,以帮助资料处理人员在实际资料处理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静校正方法,快速有效地完成资料处理任务,提高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山区三维静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山西国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390水平九采区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及山西阳泉五矿首采区老资料研究二个项目进行资料处理,以攻克影响勘探精度和分辨率的静校正问题。通过对二区块地震资料分别采用绿山折射静校正、综合折射静校正、层析静校正,发现综合折射静校正相对于绿山折射静校正,可以较好的解决静校正的短波长分量、长波长分量问题,更加准确的刻化出地质构造情况,而层析静校正能够更好地解决近地表横向速度变化大、地表没有同一稳定折射层、地表存在高速体等复杂地形的静校正问题,保证同相叠加和正确成像,提高资料的分辨率及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LOTUS区块的地震资料,研究了复杂地表区低信噪比地震资料现场处理的方法。在大量的试验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高程静校正与折射静校正相结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因地表起伏大、低降带速度和厚度剧烈变化引起的野外静校正问题。对于面波、低频干扰,规则线性干扰等造成的地震资料信噪比降低进行了针对性的压制和消弱。采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积技术基本解决了因激发和接收条件引起的不同炮集记录上的地震波属性的变化。总结了一套适合该区地震资料现场处理的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从反射记录中提取折射信息,并应用于对反射法资料进行静校正的处理方法-特殊静校正法。通过对阳江核电站厂址进行物探勘察的应用,校正后时间剖面的处理效果显著提升,解释成果很好地反映了基岩起伏,与钻孔资料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对地表起伏小的地区,仅用上述一种方法即可;对地表起伏大的地区,建议先进行地形校正。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静校正一直是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重要内容,静校正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的资料处理效果。尤其是对于复杂地区而言,有时候静校正技术成为勘探项目是否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而在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中,由于近地表条件的差异,在进行了野外静校正的资料上仍然有残存的静校正量,影响叠加效果。一般残余静校正不是很严重的地区通过剩余  相似文献   

8.
针对剩余静校正问题,讨论了统计方法中的蒙特卡罗法用于反射波能量最大化剩余静校正的方法。分别论述了反射波叠加能量最大化法和蒙特卡罗方法,以及蒙特卡罗方法如何应用于剩余静校正的计算中,并用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效果。通过实际应用蒙特卡罗剩余静校正方法,解决了经野外静校正后残留的剩余静校正问题,并通过与其他剩余静校正方法的实际应用对比,说明了蒙特卡罗剩余静校正方法的优势。对于大剩余量的静校正问题,蒙特卡罗剩余静校正方法仍然可以很好的解决,并且不会产生串相位问题,说明蒙特卡罗剩余静校正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静校正技术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地震勘探中,尤其在复杂地表的地区,静校正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塔里木沙漠地区其静校正产生的原因、原始地震资料的特点及老资料处理存在的问题,对该区严重的静校正问题提出了3种静校正方法,即野外静校正方法、折射波静校正方法以及反射波自动剩余静校正方法联合使用的观点。通过在塔里木地区地震资料的处理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认为解决复杂地表地区静校正问题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取决于对所在工区静校正问题的分析、有效的折射波初至拾取和静校正量的准确计算及应用。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证明,在处理流程中所采用的静校正联合使用的方法在本工区是切实可行的,并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折射静校正技术在宣东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地震数据中存在较大的静校正量时,利用模型道与各道互相关求取时差的反射波静校正方法往往不能奏效,其主要原因是得不到好的模型道,当原始资料的信噪比很低时,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因此必须首先解决好野外一次静校正。近年来,针对复杂地形和地表结构的折射波静校正,总差分折射静校正方法和基于速度模型的反演静校正方法被广泛应用。在静校正问题严重的宣东地区为例,综合运用了这两种折射静校正方法进行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复杂地区静校正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安徽地质》2007,17(1):50-53
在地震勘探中,静校正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尤其在复杂地表地区静校正问题更为严重.静校正问题影响地震反射波的成像,导致地震剖面出现假构造,在解释过程中给地质人员带来错误的认识.本文认为在解决静校正问题上,折射波静校正方法优于传统的野外静校正算法.  相似文献   

12.
三维静校正在解释工作站上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SUN工作站上利用CPS—3地质绘图系统具有的数据网格化、层位数据运算的功能,对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进行野外一次静校正。对淮北某区的野外静校资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煤田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提供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3.
浅层折射静校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浅层折射法静校正的原理和解释方法,分析目前在使用的浅层折射法静校正解释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其解释精度的方法。并且,应用正演模型模拟的方法,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西北某区资料,探讨在复杂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下,如何做好浅目的层、短排列接好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静校正工作,以GEOVECTEURPLUS处理软件为基础,对野外静校正参数进行误差分析,根据误差大小和分布规律,用不同方法分阶段对其修正,确保了最终自动剩余静校正前,静校正误差减小到目的层反射波半个周期以内。  相似文献   

15.
简述CGG公司处理系统折射静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优势及适用条件,讨论了包括折射基准面在内的几个关键事项对折射静校正的影响,并通过在山地、沙漠、戈壁等复杂地表地区的应用实例分析了折射静校正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静校正解欠佳,不仅影响地震资料后续各阶段的处理质量,也会导致欠优化或完全错误的解释结果.利用折射初至计算静校正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提出一种折射初至波静校正的新方法,既能求出低频静校量,又能获得高频静校量.首先,在CMP道集内,根据折射旅行时方程求出CMP点低频延迟时间和折射层速度,获得各个炮点和接收点处的低频延迟时间,并把这些低频延迟时间换算成基准面长波长静校正量;然后,从初至旅行时中减取相应的低频延迟时间和折射滑行时间,获得高频剩余折射旅行时,再把剩余旅行时分解成各炮点和接收点的短波长静校正量.该方法被应用于沙漠地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良好静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17.
折射静校正是基于层状介质假设,通过拾取单炮的折射波初至时间,来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而求出静校正量,解决了由于低速层速度、厚度及地表高程变化所带来的静校正问题。这里以山西某矿井多标段三维连片资料处理为例,通过单炮、最终叠加时间剖面折射法与层析法的对比处理,进一步说明了层析静校正方法在解决静校正问题突出的复杂山区连片处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最终实现了各个标段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腹部沙漠地区低降速带厚度和地表沙丘起伏较大,静校正问题突出.FOCUS折射静校正技术结合微测井解释成果能较好地解决陆西高分辨率攻关二维LH200602的静校正问题,相比准噶尔盆地地震勘探中通常使用的绿山折射静校正软件,FOCUS折射静校正技术无需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和重新定义观测系统,工作效率高,为该区解决静校正问题提供了另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静校正是深地震反射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深反射剖面通常跨越多种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且变化较大,单一的静校正方法通常不能很好地解决深反射的静校正问题,针对兴蒙造山带西南段深反射地震数据进行静校正测试,最终选取多种静校正方法组合静校正技术,即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分别应用折射和层析相结合来解决静校正问题。对于剩余静校正,采用模拟退火法解决,较好地解决了研究区的静校正问题,为资料后续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台立勋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4):413-416,370,371
折射静校正是基于层状介质假设,通过拾取单炮的折射波初至时间,来建立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而求出静校正量,解决了由于低速层速度、厚度及地表高程变化所带来的静校正问题.这里以山西某矿井多标段三维连片资料处理为例,通过单炮、最终叠加时间剖面折射法与层析法的对比处理,进一步说明了层析静校正方法在解决静校正问题突出的复杂山区连片处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最终实现了各个标段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