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介绍了数据字典技术在基于网络B/S结构的“全国煤炭资源网络信息系统”——煤炭数据发布平台中的应用情况。系统通过数据字典技术进行用户访问控制、数据语义规格化和显示页面动态定制等工作。数据字典技术在该系统中的应用, 不仅使系统管理人员能够统一、高效、灵活地进行访问控制, 而且能根据需求定制显示内容,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功能的完善性。   相似文献   

2.
吕霞  李健强  龚爱华  刘畅  李丰丹 《地质通报》2015,34(7):1323-1332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网格结点体系已基本形成,初步实现门户的自治,结点资源与门户资源的共享与协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云GIS、大数据、北斗等技术在网格平台中的开展、应用,从网格平台基于云架构体系升级入手,阐述了基于云架构非结构化地质数据存储与管理、快速搭建地质调查业务系统中间件和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管理与安全保障服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为网格平台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埋深小于3000 m固体矿床资源的勘探与评价需求,研发地下及井中探测软件平台.平台采用Qt语言开发,平台中各重磁电方法正反演模块多由Fortran语言编写,这里以磁偶极子源正演方法,利用平台接口和开发模板,对混合编程技术进行详细介绍.该混合编程基于平台中的算法项目模板和界面项目模板进行构建,使用动态链接库技术,采用...  相似文献   

4.
平台中心角对岩石抗拉强度测定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抗拉强度是岩石的一个重要力学参数,在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平台巴西盘劈裂试验中,平台中心角对测试结果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测试中对此角度尚无严格规定,从而造成抗拉强度测试结果有很大的离散性。从细观的角度着手,应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岩石材料内部不同细观介质的空间分布进行精确测量和数值表达,建立与有限元网格之间的相互映射关系,并引入到原有的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RFPA中,建立了能反映岩石非均匀性的平台巴西盘数值模型。通过对花岗岩断面图像进行处理,运用数值模型研究了平台中心角对平台巴西盘轴线应力分布、劈裂破坏模式和抗拉强度测定的影响,确定平台中心角的合理值应在20~30?的范围内,这与试验结果相一致,从机制上进一步分析验证了平台中心角的取值范围,为测试中平台中心角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朱良峰  李自成  朱仝  李明江 《岩土力学》2014,35(11):3310-3316
研究了地质钻孔信息的管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在数字地球平台中进行城市钻孔信息模拟和可视化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一个统一的钻孔数据库标准,首先将钻探点位信息和地层分层信息组织成具有不同细节层次的钻探点位模型、钻孔分层散点模型和钻孔管段模型,然后构建基于细节层次模型的海量钻孔信息多尺度表达机制,最后将这些模型加载到数字地球平台中进行可视化及查询、分析。在上海市的应用实例显示,该方法实现过程简单、自动性高,生成的模型易于在国际互联网上进行分发、集成与共享。该方法的应用将有助于地质工作者向其他科技人员以及社会公众展示、分发自己拥有的钻孔信息,为以钻孔数据为代表的城市地质信息的社会化服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计算机虚拟的三维环境下,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地质模型,服务于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撑。Voxler平台具有强大的建模、分析和三维可视功能,可用来支撑"透明城市"的实现,但却鲜用该方面的应用研究。以丹阳市小城镇水工环地质综合调查项目为依托,采用Voxler平台中的计算、图形输出和通用模块,探索了该平台在城市地质调查数据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潜力。结果显示该软件在钻孔、地质界面、地质体和试验测试数据的可视化以及地上地下一体化建模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核工业”建设的全面铺开,数据资源成为铀矿地质勘查业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生产要素。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基于开源软件架构,研发了基于统一架构、研产一体的“数字化铀矿勘查服务平台”,该平台是基于各类实用型软件功能和丰富的勘查数据资源开展数据共享与应用,在铀矿地质勘查工作中提高勘查效率和准确性的一种服务型软件系统。为了满足铀矿地质勘查不同类型的数据及服务需求,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的数据资源和服务体系,提供了一批基础地质、铀矿勘查物化探等相关数据资源,并严格划分数据权限和用户权限,实现根据数据所有权划分审批权限的功能。同时,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要求下,开展了数据安全策略研究,以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面向四代勘查项目,面向铀矿地质勘查领域,初步构建了“快速存储、方便查询、灵活调用、共享发布、动态更新、分析应用”的数据资源管理、共享和应用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8.
环境与生态研究从定性、定量向多学科、多尺度、大范围的团队参与的综合集成研究方向发展,计算机、网络、数据、模式模型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完备,为环境和生态需要的e science支持平台建设提供了技术和研究基础。分析环境与生态集成研究典型模型基本过程得出,适合环境和生态研究的e science由数据平台、模型模式平台、协同与沟通平台、管理平台组成。其中:①定点、定位、互联网、传感器网格、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再分析数据生成的数据支持平台是e science的基础;②包括模型库、模式库、协同建模环境、模拟环境、软件开发环境的模型平台是e science支持集成研究的核心;③模型、模式之间的协同,以及数据平台中数据接口和扩展接口驱动的开发与集成环境,数据与模型模式和模拟计算的内部协同工作平台是e science应用的关键;④完善的结果展示、输出和资源调度的管理平台是e science的窗口。以生态经济、水文研究为例进行的初步实验表明,四层结构的e science框架基本符合环境和生态研究过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栅格数据是一类特殊的图像,准确地提取这类图像中的空间实体并矢量化表示对于这类图像的应用研究非常重要.针对栅格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动提取栅格数据中空间实体边界的一种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数据中空间实体的类型和数目等因素有关.在MapInfo平台中用vB 6.0开发了该算法的程序,通过一个简单实例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DBMS的MAPGIS7.0版本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波  周顺平  陈波  方芳 《地球科学》2006,31(5):600-604
提出了一种“版本化”的地理数据库管理模式和基于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的版本管理模型, 讨论了其设计过程和层次结构, 给出了关键算法及MAPGIS7.0中版本管理的实现技术, 解决了传统GIS软件不能并发处理长事务的难题。该版本管理工具已经在国家“863”项目---地质调查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良好地运行, 能够满足多用户长期并发编辑地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数字福建”项目中防震减灾空间信息资源改造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张铖  花卫华  郑鹏 《江苏地质》2018,42(3):466-469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分级工作一直由人工完成,操作繁琐、耗时费力,出图周期较长。通过对分级标准进行归纳整理,得到标准字典,设计出一套自动分级算法以自动获取其质量等级,根据赋色标准进行可视化并存储到本地,基于MapGIS平台二次开发,设计了一套批量化、一键式的自动分级工具,大大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分级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Liu  Dingli  Xu  Zhisheng  Fan  Chuangang 《Natural Hazards》2019,97(3):1175-1189

Frequent fires can affect ecosystems and public safety. The occurrence of fires has varied with hot and cold months in China. To analyze how temperature influences fire frequency, a fire dataset including 20,622 fires and a historical weather dataset for Changsha in China were gathered and processed. Through data min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an daily fire frequency tended to be the lowest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0 °C, 25 °C] and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electricity. Through polynomial fitt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diction performance using the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wa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at using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and a quadruplicate polynomial model based on the mean 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of 3 days (the day and the prior 2 days) had the best performance. Then, a temperature-based fire frequency predic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using quadruplicate polynomial regression. Moreover, the results are contrary to the content stipulated in China’s national standard of urban fire-danger weather ratings GB/T 20487-2006.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as technical guidance for fire risk prediction and the revision of GB/T 20487-2006.

  相似文献   

14.
廖先斌  郭晓勇  杜宇 《岩土力学》2013,34(1):143-147
为了在国内岩土设计中很好利用英国标准(BS)标贯设备的试验结果,对英国标准和中国标准(GB)标贯设备及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性。BS和GB标贯设备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的锤垫质量大于后者,造成试验时两者锤击能量有差别,因此,获得的标贯击数不同。通过采用标贯能量分析仪,测量配置不同直径钻杆的BS和GB设备试验时的实际锤击能量,计算两者不同的实际锤击能量与理论锤击能量的能量比,利用能量比的差别分析BS与GB标贯击数的相关性,建立相关公式。分析显示,试验时BS标贯设备比GB标贯设备的锤击传递能量要小,标贯击数要大;钻杆直径为50 mm比直径为42 mm传递的锤击能量略高,标贯击数略低。通过研究,最终建立了BS与GB标贯设备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英标标贯设备获得的数据从而能更好运用于中国标准中,并提供符合中国利用标贯评价的岩土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K-SVD字典学习方法的地震数据去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更好的地震数据去噪技术,笔者引入一种新的算法:快速迭代收缩阀值法(FISTA),通过FISTA和K-奇异值分解(K-SVD)不断迭代更新K-SVD字典,利用更新得到的K-SVD字典对地震数据进行稀疏表示,去除稀疏系数中较小的数值,使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得到压制。对层状模型合成地震记录,Marmousi模型合成地震记录以及实际地震数据进行对比实验,得出FISTA算法较OMP算法能更好地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同时有效地保护了反射信号。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pace的地质资料数字仓储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目前电子文档和数字格式的地质资料越来越普及、各单位之间地质资料共享困难的情况,基于DSpace开源机构仓储系统,重点对其用户注册、权限管理、业务工作流等功能进行了改进与功能扩展,使其能够提高地质资料在机构间共享的效率和灵活性。该地质资料数字仓储系统目前作为全国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服务平台,为全国地质资料馆的数据服务工作迈出了积极探索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Gondwana Research》2014,25(3):1164-1185
This is the first review of the Australian Precambrian palaeomagnetic database since that undertaken by Idnurm and Giddings (1988) 25 years ago. In this period the data have almost tripled in number from about 60 to more than 170 and while some segments of the pole path are now quite well defined, overall the data are sparse. It is debatable whether the extant rock record amenable to palaeomagnetism is complete enough for full palaeogeographic histories to be reconstructed. The SWEAT connection is apparently ruled out for Rodinia as both the 1200 Ma and 1070 Ma poles from (ancestral) Australia and Laurentia disallow it. However, older palaeopoles do support a SWEAT-like configuration for the pre-Rodinia supercontinent Nuna but the geological reasoning for SWEAT applies to Rodinia so a Nuna SWEAT is less than gratifying. The concept of a “grand-pole” is introduced here, which includes all the “key-pole” features but is predicated on the condition that two or more independent laboratories are in agreement.Precambrian data from Australia include the oldest palaeopole yet defined, the record of one of the oldest geomagnetic polarity reversals, the most definitive evidence for low-latitude Neoproterozoic glaciation, the first study of BIFs and the timing/nature of iron-ore genesis, the most unusual ‘field test’ (impact melt rock and ejecta horizon host rocks), some of the best examples of complete contact tests and the timing of craton assembly. Some old caveats that can no longer be ignored, such as corrections for inclination flattening and the permitting of rotations between contiguous intracontinental cratons to bring conflicting palaeopoles into alignment are required. Care should be exercised when inferring palaeolatitudes from sedimentary derived palaeoinclinations. TPW should only be considered if there is evidence from more than one, and preferably more, independent continents. Future work identified includes a complete magnetostratigraphic study of ~ 300 my Adelaidean succession, better age constraints for the Adelaidean and Officer Basin successions and a better age for the Gawler Craton GB dykes.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格的水利数据中心数据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时雨水情数据为例,采用网格技术设计思想研究水利数据中心中异构数据库的数据集成方案.通过确定数据访问策略、定义元数据字典和开发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分散存储数据的集成访问及应用.通过对分布在不同节点的异构化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进行查询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验证了集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古地理学是一门强数据依赖性学科,古地理重建作为古地理学的核心任务之一,着眼于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面的地理、生物、气候面貌及其演化规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海量古地理数据的不断积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标准化、智能化的数字古地理重建成为可能。文章通过介绍国内外与古地理相关的代表数据库及团队,总结其优缺点,提出大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古地理重建核心思路:(1)建立标准化的古地理学知识体系;(2)建立开放互动、动态更新的古地理数据库,并利用机器阅读技术等拓展数据来源;(3)建立标准化的古地理学数据质量控制体系;(4)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建立各类型古地理重建模型,深度挖掘数据;(5)以可实时更新的智能数字地图集或多维动画形式输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