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研究分析国内外遥感应用标准规范研制现状基础上,从中国各有关行业遥感应用业务对标准规范的实际需要出发,梳理分析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共性标准规范的实际需求。采用统一建模工具(UML)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分析和设计方法,基于信息视角和计算视角,研究提出了中国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共性技术规范体系框架,包括基础标准、专业应用标准和主题应用标准3个层次,涉及通用类、数据类、数据产品类、应用服务类、管理类、专业应用类和主题应用类共7大类、42小类。根据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共性技术规范体系框架,研究提出各类体系下需要研究制定的具体标准规范。其中基础标准是本项研究的重点,基础标准涉及5大类、24类小类。针对基础标准,研究提出了目前需要研究制定的具体技术规范共48项。  相似文献   

2.
地籍信息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籍信息系统是各国政府用来为政府机关、社会经济管理部门以及个人提供规划、管理、查询、统计等多用途空间信息服务的技术工具,也是一个集成多个单一、分散的技术科室数据资料进行连网办公的信息资源管理与业务化办公系统。本文主要评述了地籍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包括业务化运作系统建设、空间数据建模、数据库建设与更新及地籍信息服务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混合建模的自然资源时空数据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集成并扩展了实体表达、时空演变、地球空间网格、业务关系等多种模型,从而满足了自然资源在时间、空间、语义、管理、服务等方面一体化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工作流建模对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工作流模型在形式化语义描述、可视化、易修改性等方面难以均衡,健壮性和柔性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建模方法,将工作流模型的建立过程划分为对象定义、业务逻辑和工作流执行3个层次,同时给出了工作流的实现框架.实验证明,该建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工作流系统的易修改性、容错性、自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
矿体建模是矿山可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矿体建模过程中,模型编辑是建模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探讨了三维矿体线框模型编辑器的设计与开发方法。介绍了开发环境、建模方法、空间数据模型以及模型编辑等关键技术,并重点讨论了人机交互编辑的具体实现过程。该编辑器已经能够在三维可视化环境中交互绘制矿体剖面轮廓线,并通过轮廓线快速地构造矿体的线框模型。最后以矿体断面图为实例验证了该编辑器的有效性和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GIS的应用模型,就是根据具体的应用目标和问题,借助于GIS自身的技术优势,使观念世界中形成的概念模型,具体化为信息世界中可操作的机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树木的三维建模是建立虚拟森林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树木形态结构特征分析,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矢栅混合模型,并详细描述了主干、枝段、枝条和树叶之间的五组拓扑关系。结合L-system s和三维几何结构方法的优势,提出规则和约束的三维树木建模方法,该方法将分枝策略和叶片空间分布特征转化为规则,利用参数化L-system s实现,建模时将树木的空间几何特征和拓扑关系赋予树木模型,所建模型符合树木的生物物理特征。建模过程中通过阈值、模型调整和随机值约束,对模型参数进行控制,约束的内容包括树木结构、单叶尺寸、叶面积指数、随机性四个方面。最后,利用VC++与OpenGL实现了数据模型与建模算法,并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所得模型比其他模型更符合于树木实际的形态结构参数和生物物理指标,有利于实现与树木空间结构相关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毛曦  李琦  张子民 《地理信息世界》2012,10(2):57-60,64
在分析了现有地球系统碳循环模型后,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建模框架方案。定义了地球系统碳循环建模框架的体系结构,设计了地球系统碳循环模型服务的元数据。最后,构建了地球系统碳循环模型服务耦合与兼容性校验方式。实验表明,基于Web Services的地球系统碳循环建模框架可以实现网络环境下异构碳循环模型服务的集成建模。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土地登记发证业务的特点和作业方式,提出了莱芜市土地登记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原则,依托莱芜市三维国土一张图管地平台开发设计了土地登记系统。总体上实现了土地登记办公的整个业务流程,为政府管理部门办理日常业务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VPN技术在浙江省气象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浙江省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网络数据交换日益增多,同时更多基于网络的气象业务的增加,如网络视频会商、自动站数据传输等,使目前浙江省气象系统专线网络运行已达到极限,所以需要建立VPN网以对现有的网络作链路上的备份,而VPN的建立同时还可以实现移动办公,领导能在远程调用内网的资料进行远程决策服务和汇报工作。主要介绍VPN技术并叙述VPN技术在浙江省气象系统网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建设面临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新技术变化.提出基于模型驱动的中国石化企业数据中心模型架构,包括业务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建立业务模型与逻辑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与物理数据模型之间的转换方法.由于逻辑数据模型具有业务无关性和平台无关性,因此可满足不同的业务专业需求,适应不同的数据库产品.为支持模型驱动模式,建立数据元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模型驱动工具.该模型架构应用于中国石化勘探开发数据模型标准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及数据服务平台等建设,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业务过程建模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选择一种高效的建模技术对复杂多变的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形式化表示,对构建一个灵活的工作流管理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论述了Petri网理论和工作流技术,探索了Petri网和工作流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和可行性,讨论了如何运用Petri网理论实现工作流管理系统部件--过程定义工具的分析功能,然后给出了一个具体高速公路应急处置流程的基于Petri网建模方式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多元整体最小二乘优化的多点灰色动态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优化的MGM(1,n)模型的优越性。将优化的MGM(1,n)模型与一般的MGM(1,n)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建模值和预测值。结果表明,优化的MGM(1,n)模型在建模数据多于4期的情况下建模精度更高,预测精度更准确,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勘探开发业务对象模型以对象服务方式支持中国石化数字油田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运行.描述油田勘探开发业务对象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模式,提出业务对象模型的设计原理,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约束,采用基于MVC模式的自上向下与自下向上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业务对象模型,给出业务对象模型的设计步骤.该方法在数字油田中多源异构数据集成与服务平台的设计中得到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GPS��InSAR����ͬ��ر���άλ�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λ????InSAR??LOS?α???????????GPS??λ?????LOS????????GPS??????LOS??λ????????Delaunay???????????????????????壬??InSAR??LOS?α??????о?????????????????????λ??????????GPS???????????????????????????????λ?????????Χ???????????????????????????????λ???????????????????????InSAR??LOSλ?????????????????????????????????????????????α????????????????????????á?  相似文献   

16.
空天协同对地观测技术快速发展,通过空天协同对地观测的语义信息建模获取信息和知识是服务于对地观测任务执行和规划制定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有效获取空天协同对地观测平台运行状态信息并服务于对地观测任务,提出构建服务于空天协同对地观测的语义信息模型。首先,设计空天协同对地观测平台领域本体,围绕时空关系和传感器对象建模,针对典型应用需求制定空天协同对地观测规则;然后,构建空天协同对地观测领域内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语义描述,结合静态和动态场景语义表达,实现对空天协同对地观测场景的语义描述;最后,构建语义信息服务实验系统,验证模型与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与方法能够有效描述与展示空天协同对地观测平台的运行状态和执行任务情况,有助于对地观测任务规划和决策制定。  相似文献   

17.
????????????????????????????????????BP???????????????????人???????????????????????????????????BP??????????????????г????????????????????????о??????????BP????????????????????????????????????????????????  相似文献   

18.
Conotoxins belong to the large families of disulfide-rich peptide toxins from cone snail venom, and can act on a broad spectrum of ion channels and receptors.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different subtypes based on their targets. The α-conotoxins selectively inhibit the current of the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selectivity towards distinct n ACh R subtypes, α-conotoxins become valuable tools in n ACh R study. In addition to the X-ray structures of α-conotoxins in complex with acetylcholine-binding protein, a homolog of the n ACh R ligand-binding domain, the high-resolution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the α1 and α9 subunits are also obtained. Such structures not only revealed the details of the configuration of n ACh R, but also provided higher sequence identity templates for modeling the binding modes of α-conotoxins to n ACh R. This mini-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modeling studi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inding modes of α-conotoxins to n ACh R. As there are not 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n ACh R in complex with conotoxins, computational modeling in combination of mutagenesis data is expected to reveal the molecular recognition mechanisms that gover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α-conotoxins and n ACh R at molecular level.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binding modes of α-conotoxins on ACh Rs allows rational design of α-conotoxin analogues with improved potency or selectivity to n ACh Rs.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应用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地理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应用模式从松耦合向紧耦合发展。同时就地理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应用中亟待解决的若干技术和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上述问题可能的方案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