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学政 《地图》1993,(4):42-45
目前,在我国彩画印刷方面已经逐步推广应用彩画质量控制条(以下简称控制条)来管理印刷生产,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些地图印刷也借用彩印的质量控制条,以改变完全凭经验生产的落后局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不尽人意,不能正确反映地图印刷的特点。为此,本文着重于设计一种能满足地图印刷需求的控制条,与地图制印工作者共同探讨提高地图印刷产品质量的途径和数据化管理的方法,促进地图生产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董寅  王红 《现代测绘》2015,(1):63-64
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质量管理的要求,对地图印刷中质量控制从计划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着重强调质量控制管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能够实现提高地图印刷生产质量和作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军用地图印刷规范》和《军用地图色标》的规定要求 ,结合现有的印刷设备 ,印刷工艺条件和印刷材料 ,着重对电子地图印刷出版的规范化数据化控制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质量控制参数 ,确定了相应的质量指标 ,并选择一定的信号条、测试条和控制条控制整个印刷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4.
毛忠民 《地图》1992,(1):39-40
常规政区地图的制印,一般都需要七八个颜色方能较好地反映地图的色彩效果。但用色越多,制版作业量越大,成本越高,并且用色多纸张易变形,地图质量也就难以保证。近年来,国内外地图印刷界都在致力研究减色印刷和四色印刷,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国内印图厂家还是用常规工艺的居多。地图类型繁多,用户要求各异,书中插图这一特有形式的地图对质量要求并不太高,且幅面小,印刷数量也很少,用户一般都不愿出太多的钱去印  相似文献   

5.
地图的可视化出版是空间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手段。地图的颜色对地图空间认知具有重要作用,彩色还原对地图出版的可视化效果具有直接影响,而实现地图彩色复制和颜色还原的核心技术是数字加网技术。因此,为了提高地图出版的质量和地图印刷复制的彩色还原效果,研究和应用更为先进的数字加网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王宗权 《地图》1999,(3):10-12
地图制印工艺设计是地图制印各生产工序作业的依据,是决定地图制印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性技术工作。地图制印工艺设计要本着保证质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原则来确定工艺方案和作业流程,同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切实可行的方案。本文着重谈一谈以面积色为主的地势图制印工艺设计。现今的地图制印基本上采用干片制版,四色印刷,而在干片上修改错漏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修改面积色更为困难。如果过多地修改面积色,还会影响地图成品的质量,因此做好面积色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以福建省漳浦县地势…  相似文献   

7.
徐广华  宣柱香 《地图》2001,(1):35-38
一、地图印刷复制工艺流程的演变近年来 ,数字制图技术与电子出版技术的结合 ,使地图印刷出版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地图印刷中传统的生产方式逐渐被现代数字式生产模式所取代 ,生产流程中的中间环节逐渐融合到印前数字式处理系统中 ,中间产品也更多地以数字方式存在和流通。图1是传统地图出版与电子地图出版印刷复制工艺流程的比较。图 1此时 ,出版原图的概念已不局限于传统的刻图膜、菲林或纸质地图等 ,它包含了来自不同渠道的地图信息 ,如不同平台上不同制图软件采集的地图数据文件、地图数据库文件、数字遥感地图文件以及来自扫描仪、数…  相似文献   

8.
GB/T14511-2008《地图印刷规范》是以地图印刷特点、特殊要求、技术发展现状和有关印刷方面的标准为依据对GB/T14511-93版的修订和完善。标准修订中加大了对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和控制以及印刷工艺设计及作业的要求,增加了当前发展并应用的新技术和工艺,删除了已经被淘汰的生产工艺和一些作业方法,同时还整合了一组与地图印刷和质量要求有关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李维庆 《四川测绘》2011,(2):77-79,83
本文在介绍了CTP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CTP系统应用于基础测绘地图印刷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并通过与传统胶片制版印刷技术的对比,得出了CTP系统应用于基础测绘地图印刷的更具有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地图数字打样一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打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样稿与印刷品在线划宽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如何取得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介绍了神经网络结构以及常用算法的基础之上,根据地图数字打样和印刷的特点,经过对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地图数字打样线划宽度控制模型,实现了数字打样稿和印刷品在线划宽度上的正确匹配,其应用的可靠性已通过具体实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