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理  黄梅丽 《广西气象》1999,20(3):53-54
气象辐射观测的目的是获得太阳和辐射的观测资料。辐射观测资料是研究天气变化、变迁最基本的气象资料之一。辐射记录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辐射观测情况、慧的总是以保证观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广西辐射报表审核情况,分析辐射观测和记录中存在的技术总是改进方法,努力提高广西辐射观测和辐射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气象辐射观测的目的是获得太阳和地球辐射的观测资料。辐射观测资料是研究天气变化、气候变迁最基本的气象资料之一。辐射记录审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辐射观测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以保证观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广西辐射报表审核情况, 分析辐射观测和记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探索改进方法, 努力提高广西辐射观测和辐射资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气象辐射观测的目的是获得太阳和地球辐射两部分的观测资料。气象辐射观测是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础。辐射记录质量控制(审核)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辐射观测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减少出现不正常和缺测记录,以保证观测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结合青海辐射报表审核情况,分析辐射观测和记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探索改进方法,努力提高青海辐射观测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尹宪志  叶兴中  丁林 《气象》2004,30(2):55-57
把台站符合观测规范的气压室做为台站气压观测的标准环境 ,同时在不同的气压观测环境中进行气压观测 ,分析不同环境引起的气压观测误差 ,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讨论 ,得出气压观测环境温度不稳定和气流堆积 ,是造成气压观测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大气探测中,夜间能见度的观测,是目前普遍存在问题较大的一个观测项目.本文通过长期对夜间能见度观测,摸索、积累一些经验,并提出一些做好夜间能见度观测的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在地面气象观测中,雪压的观测比较特殊,比较繁琐。冬季降雪达到观测标准时,在规定的时间内观测员必须反复操作测量工具和读数。是一个比较长的观测过程。由于观测次数少,而且每次雪深都不一样.使得雪压前后对比观测比较困难.往往会造成观测数据出现误差。在实际观测中总结经验,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能保证雪压观测数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1引言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重要项目,虽然已安装了自动仪器,但云、能、天仍然是测报工作中目力观测的项目,云的观测是目测项目中最难的。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其中判定云状是云的观测中最关键的,只  相似文献   

8.
从目前我站测报质量统计来看,观测错情比电码错情和报表错情多,而且观测错情绝大多数是属于粗心大意造成的,有的观测错情还会造成电码错。因此减少观测错情,测报质量就会有较大的提高。至于如何才能减少观测错情,通过多年的测报实践,我认为运用多种方法校对记录,是可以减少观测错情的。下面谈谈我在当班过程中是怎样校对观测记录的。  相似文献   

9.
贾延安 《气象》1990,16(8):44-44
电码GD-01Ⅱ第三段中1S_nT_xT_xT_x,2S_nT_nT_nT_n的编报,国家基本站是按3.16.4和3.17.4这两条的规定执行的。国家基本站极值温度的挑取,也只能局限于4次基本观测和4次补充观测以及极值温度的观测中  相似文献   

10.
赵琳娜  刘琳  刘莹  齐琳琳  田付友 《气象》2015,41(6):685-694
利用淮河地区652个站点日降水量和参加全球交互式大集合预报计划的中国T213集合预报系统24 h累积降水预报,建立了新的集合预报评分中观测资料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基于模式检验的观测资料处理中考虑不确定性的思想,构建了观测概率法和观测百分位法的观测资料处理方法.本文方法和通常数值预报检验观测资料处理方法的模式检验对比分析表明:采用了观测概率法和观测百分位法处理降水观测后,五个降水阈值预报Brier评分检验表明,新的观测资料处理方法使预报的Brier评分分值下降,即预报性能得到提高,尤其在中低降水阈值区域较为明显.Brier技巧评分可靠性和分辨性的分析表明,模式五个降水阈值预报都有预报技巧.新的观测资料处理方法普遍提高了五个降水阈值预报的分辨性,但是降低了可靠性.本研究结果对在今后集合预报评分方法中考虑观测资料不确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对集合预报降水的评估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值预报同化系统中观测资料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士伟  郝民  薛纪善  窦以文 《气象》2008,34(7):34-40
在观测资料同化系统中,观测误差均方差与背景场误差均方差共同决定着观测信息与背景场信息的相对重要性以及这些信息在空间及不同变量间的扩展方式,故在资料同化系统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观测误差均方差的合理估计是非常重要的.采用贝塞尔函数拟合方法,从探空观测资料与背景场的偏差(IV)协方差中分离出探空资料的观测误差均方差与模式的背景场误差均方差;再从其他观测资料偏差协方差中扣除背景场误差均方差来估计其它观测误差均方差.观测误差均方差分析使用2006年8月1-31日观测资料,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全球中期分析预报系统的6小时预报作为背景场.结果显示估计的观测误差均方差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在水稻幼穗分化实际观测中,根据水稻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以及生物学特性和外部特征等方面,总结介绍几种穗始观测方法,供农业气象观测人员参考。水稻穗始分化期是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过渡时期,是水稻生育最快,吸收水分和养分最多,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也是决定穗子大小和粒数多少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在生产实际中,要科学地,人为地调节好穗始分化期间要有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水分,才能保证水稻高产稳产。在农业气象观测业务中恰好这个发育期是观测中掌握难度最大的一个发育期。其它发育期观测都是很直观的,而穗始分化则不然,它要从植物本身的生理现象和外部特征结合气象条件才能准确的判断出是否发育期的出现。本文根据达县农业气象基本站从1980年到1992年水稻观测期间,在穗始分化观测中结合有关气象条件,总结出的几种穗始分化观测方法,现介绍于后,供农业气象观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观测记录简单化模式化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凯 《吉林气象》2007,(4):43-44
1引言云的观测是地面气象测报业务中的重要项目,也是目测项目中最难的。云的观测主要包括判定云状、估计云量、测定云高和选定云码。其中判定云状是云的观测中最关键的,只有云状判定正确才能选定正确的云码。但云状观测记录中时常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 云的观测是观测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测中较为困难的一个项目。尤其是暗夜云与白天云相比,观测难度就更大了。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积累观测经验,是可以提高夜间云的观测能力及目测水平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谈谈漆黑夜间云的观测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方式,极大地提高对地观测精度及观测频次,同时也对有效载荷观测模式的灵活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星上装载的静止轨道辐射成像仪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携带的同类仪器中最为先进的。利用最先进的观测仪器,提高观测效率,在气象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气象卫星应用的根本。深入探讨了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像仪的工作模式,首次针对不同的观测需求提出了灵活的成像仪观测区域设计方案,有效满足典型区域的不同观测需求,在成像仪在轨测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开展业务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观测频次的风资料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郑州站2007年在不同观测频率下风的观测数据,一种是每日02时、08时、14时、20时的4次观测值,另一种是每日24次的观测值,即每间隔1 h的连续观测值,对风向、风速在两种不同观测频率下观测值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风向频率、静风频率、平均风速上均存在差异,其中风向和静风频率各月差异较大.在建设项目和区域的环境影响评价中,进行大气污染长期平均浓度预测时,应选用评价项目所在地的每日24 h的自动连续观测的统计数据,以消除许多随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云高与云系     
魏玉琳 《气象》1979,5(11):18-20
在气象观测工作中,云和能见度大多处于目测阶段,特别是云的观测,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下子不容易掌握它。而云的变化又是大气活动的一种直接表现,是天气和气象要素变化的综合反映,因此,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对云的观测能力。 在云的观测中,可以分为云状、云量和云高三个部分,这里就云高观测谈一些看法。 从目前大多数台站来看,器测云高还是少数,目  相似文献   

18.
王金成  龚建东  赵滨 《气象学报》2015,73(1):142-158
观测误差协方差是变分同化系统中决定分析及预报效果的关键参数之一,观测误差的估计精度直接影响变分同化分析和预报效果。分析了新息增量法(H-L法)估计全球定位系统无线电掩星这类观测点不固定资料的观测误差的适用条件,并利用1年的气象、电离层及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SMIC)折射率资料,针对局地观测算子,估计了COSMIC折射率在南、北半球高、中、低6个纬度带四季的观测误差,分析了COSMIC折射率观测误差的纬度、高度和季节变化的特点,并将估计的折射率观测误差应用于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Enhanced System)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结果表明,折射率观测误差随高度和纬度有明显变化;在中、高纬度带,折射率观测误差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夏季折射率的观测误差约为冬季2倍,春、秋两季折射率误差具有较好的南北对称性,冬、夏两季折射率观测误差南、北半球差异较大。与GRAPES原来使用的全球平均单一的折射率观测误差相比,在GRAPES全球三维变分同化系统中使用本研究估计的较高精度的随纬度变化的COSMIC折射率观测误差能够提高GRAPES全球变分同化系统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水稻观测 11个观测大项中容易理解模糊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做了详尽的提示和说明 ,以利于台站观测人员正确理解规范 ,提高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1976年美国农垦局的HIPLEX计划(High Plains Cooperative Project)试验期间,12天中用数字雷达和卫星进行的云气候学的比较观测.两种观测系统以蒙大拿州Miles城为基点,逐日地同时观测云的数量、大小和相对位置.对比结果表明用任一种观测系统去测定自然对流运动都是有局限性的.文中讨论了两种观测系统的处理技术以及数字雷达和卫星单独观测的局限.这些结果对解决如目标区域外等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