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秦岭南坡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在小秦岭陕西境内具有代表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为了揭示其成矿规律,本文在梳理区域构造演化的基础上,总结区内含金石英脉的空间展布特征,利用应变椭球理论对成矿构造进行应力分析,总结在探求Q602、Q901、Q902等含金石英脉深部成矿潜力同时,指出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王亨治 《矿床地质》1987,6(1):56-67
小秦岭金矿系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研究了小秦岭地层和岩浆岩中金的丰度,在建立太华群层序和该区重褶皱构造格局的基础上研究了含金石英脉展布规律、金矿脉的矿化特征与矿化阶段。根据含金石英脉切穿燕山早期岩脉等大量事实,认为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通过对矿脉矿化特征、同位素地质特征、矿物标型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与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关系等研究,证明小秦岭金矿床属中低温中深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3.
热液锆石U-Pb定年与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时代:评述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英脉型金矿床是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之一,对其成矿时代的精确测定却一直是一道难题.近年来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含金石英脉中热液锆石的U-Pb定年来精确限定石英脉型金矿床成矿时代成为可能.但含金石英脉中的锆石组成通常较复杂,除有热液锆石外,还可能出现从围岩中捕获的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锆石成因和组成的这种复杂性,经常导致所获得的U-Pb年龄数据难以解释或缺乏明确的地质意义.因此石英脉型金矿床锆石U-Pb定年的关键是有效区分从成矿流体中直接生长的热液锆石和从围岩中捕获的岩浆锆石或变质锆石.通过锆石形貌、结构、微量元素组成(含稀土元素)、矿物或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的系统分析和综合研究,可以较好地区分含金石英脉中的不同成因锆石.在此基础上利用先进的SHRIMP或LA-ICPMS锆石U-Pb分析技术对石英脉中的热液锆石进行微区原位定年,可以获得石英脉型金矿床可靠的成矿年龄.  相似文献   

4.
辽宁五龙金矿含金石英脉中石英晶体的塑性变形显微裂隙和熔融现象普遍发育,在无矿石英脉中上述现象则不发育或缺失.气液包体在含金石英脉中数量多.成矿温度阶段性明显,沸腾现象也较发育.而在无矿石英脉中则反之.据包体化学成分推测成矿溶液化学成分属CO2-H2O-Cl-Na-Ca型,而无矿石英脉热液成分为CO2-H2O-F(Cl)-K-Ca(Mg)型,石英中微量元素浓集克拉克值(Ck)及相关系数表明Au、Sb、Bi、W、Ag为本区主要成矿元素.且含金石英脉的Ck值均大于无矿石英脉.热发光曲线在含金石英脉中主要为双峰和多峰型,而无矿石英脉则为单峰型,上述石英标型特征作为五龙金矿床石英脉中找金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八卦庙金矿床是分布于秦岭造山带中的一种中高温碳酸盐型热液金矿床。石英是其主要的脉石矿物之一,与金矿化密切相关。根据含金石英脉的产状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顺层石英脉;②含铁白云石石英脉;③NE向节理石英脉。它们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组成特征上有一定的差异,分别形成于金的不同成矿阶段,是金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演化的产物。同时,为八卦庙金矿的成矿提供了条件。石英中包裹体测温结果为八卦庙金矿床的中温成因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安图县海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围岩蚀变、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扼要介绍了海沟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并通过构造一岩浆活动、热液形成及演化、成矿物质的富集和沉淀等方面规律阐述了海沟金矿床的形成机制。海沟金矿床是一处中高温热液石英脉型大型矿床,赋矿岩石为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脉受北东一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延伸稳定,矿化均匀.且被围限在海沟岩体内。含金石英脉的形成主要经历了岩体侵位及热液形成、容矿构造形成及石英脉充填、微细裂隙形成及富集成矿等4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对陕西小秦岭地区金矿体分布特征、成矿阶段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主要金矿体进行了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物化特征,分析了成矿模式。认为贯通全区的大月坪-金罗斑复式背形是陕西小秦岭主要控矿构造格架,复背形所派生次级脆韧性断裂控制矿体的展布,其中平行于褶皱枢纽近东西向断裂带是区域主要含矿构造;构造带产状陡变形成的虚脱部位是含金石英脉产出部位;成矿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主成矿期(Ⅲ、Ⅲ阶段)形成脉束状、网状、浸染状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矿;成矿流体为低盐度富CO_2流体,发生于中温热液作用、中压环境;成矿流体的扩容减压和大气降水混染是矿质沉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安康梅子铺金矿位于南秦岭南部晚古生代隆升带,为一典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矿体产出形态、规模受断裂构造带控制明显,次级断裂为成矿热液的迁移及沉积提供了通道和场所,区内大面积出露的晚元古代凤凰山石英闪长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为成矿提供物质和热动力来源。通过对梅子铺金矿硫同位素进行研究,发现其与文峪和东闯金矿床硫同位素特征相似,各类硫化物的平均值与低温热液矿床和岩浆硫的平均值十分接近,由此推断,梅子铺金矿硫源为混合硫,是岩浆热液与变质岩地层相互作用的产物。该矿床主要成矿作用为热液充填-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大湖矿床金、钼矿化石英脉体形态、空间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序列等地质特征研究为基础,采用显微镜和LA-ICP-MS分析技术重点对金、钼热液脉体组构以及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对比研究,以揭示小秦岭地区金、钼成矿作用关系及成脉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钼矿化石英脉具晶洞状构造和自形-半自形晶结构,黄铁矿贫As、Au、Te、Bi、Cu、Pb元素,和发育自然金、黄铜矿、铜铅铋硫盐矿物浑圆粒状显微包裹体等特点,反映钼矿化石英脉形成于张性构造空间,经历了相对缓慢冷却结晶作用过程。结合钼矿化石英脉厚度大,且变化明显,以及空间延伸稳定性差等特点,认为钼矿化石英脉可能形成于相对较低的区域性差异应力场环境,受控于水力断裂作用形成的张性断裂控矿体系,为与印支期板块碰撞造山过程相关的独立成矿事件。大湖矿床的金矿化以条带状黄铁矿石英脉型矿化占主导,其矿物共生组合序列、蚀变类型以及黄铁矿贫As、富Au-Bi-Te元素组合等特征,与小秦岭地区其他脉型金矿床特征一致,表明它们统属小秦岭大规模金成矿作用的产物。结合包括大湖矿床在内的小秦岭地区含金石英脉相对较小的厚度,且变化性小、矿床和区域尺度延伸相对稳定,以及含金石英脉近东西向优势排列趋势等特征,认为小秦岭地区大规模含金石英脉形成于相对较高的区域差异应力场环境,受控于同成矿的南北向伸展构造应力场、近东西向张扭性断裂体系。含金石英脉的形成与小秦岭变质核杂岩隆升剥露过程相耦合,大湖矿床含金石英脉的塑性变形和脆性碎裂结构可能是赋矿变质核杂岩隆升冷却过程的重要记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河南小秦岭金矿田构造、岩浆对成矿、控矿的分析,论述了断裂构造的引张部位是矿体赋存的良好场所,说明了小秦岭金矿田属燕山晚期强烈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西段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姬金生 《矿床地质》1991,10(3):283-288
小秦岭金矿西段矿脉、花岗岩、变质岩的氧、氢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小秦岭金矿属燕山期形成的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成矿温度为280—300℃,其成矿物质来自变质地层及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浆,成矿流体水为变质地层水、花岗岩浆水及地表水的混合产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陕西潼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并首次用包体测温及包体成分分析结果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对该石英脉型金矿圈岩热液蚀变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尝试,成果客观的反映了该区围岩蚀变的主要特征。方法新颖,为今后研究围岩蚀变提出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乌拉山前大断裂控制着哈达门沟金矿带的延伸方向及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钾长石脉体的分布格局。乌拉山金矿床的形成首先是金从地幔深处通过古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于太古宙老变质岩中,经过区域变质热液和大气降水循环热液、混合岩化热液,主要在角闪岩相阶段促进了金的活化迁移,沉积形成了变质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4.
西秦岭天子坪金矿床为含金石英细脉、网脉的蚀变岩型金矿,以含金石英脉中的热液锆石作为研究成矿时代的对象,挑选的锆石部分呈局部溶蚀状,无环带或弱环带,Th、U、Pb含量较高,Th/U值较高,属成矿期热液锆石。LA-ICP-MS锆石U-Pb分析获得了110±7 M a的谐和年龄,与矿区所在地区早白垩世晚期的推覆构造事件吻合,代表了矿床的成矿时代。分析认为,柴家庄矿集区在燕山晚期有一次强度较大的与大型构造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陕西小秦岭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小秦岭脉状金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分布与硫化物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金优先赋存于硫化矿物中,只有当硫化物不发育时,才主要以金矿物形式赋存于石英等矿物中。金矿物的Ag/Au比率主要受成矿温度、硫化物发育程度、成矿热液中Cl/S浓度比值等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6.
小秦岭金矿田已发现的石英脉有1200条以上,但目前查明的金矿脉不到总数的15%,为了加速该区含金石英脉的评价工作,我们以金硐岔9号矿脉为典型,进行了原生晕和包体方面的研究。本文是在小秦岭课题组1985年工作基础上着重探讨矿脉原生晕水平分带和三晕异常带特征,提出矿脉评价指标,供地质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天柱县坑头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通过对黔东南天柱县坑头石英脉型金矿区地层含金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包裹体等分析,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发现矿区成矿热液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中,成矿热源主要为静压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提供,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陕西杨斜金矿床为东秦岭杨斜-丰北河金钨成矿带东段的一中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为热液石英脉型,赋存于商丹断裂带内北东—北北东与北西—北北西向次级断裂中,赋矿围岩为新元古代杨斜片麻岩套。矿石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自然金-黄铜矿-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中低温组合;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钾长石-石英、石英-粗粒黄铁矿-自然金、石英-细粒黄铁矿-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4个阶段;近矿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及黄铁矿化为特征,远矿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床主要受断裂、围岩及岩体(脉)控制,成矿时代不早于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9.
小秦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成矿带之一,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显示了该区良好的资源潜力。金矿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具有“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成矿过程复杂,太古宙太华群为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区域变质作用使金发生初次富集;早期自北而南的挤压形成规模巨大的推覆构造为含金石英脉的生成提供了有利空间;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起主导作用。金成矿温度属中低温热液矿床,围岩蚀变简单,成矿具有多阶段、多成因等复合型特征。矿床成因为动热再造多元热液型。通过对该区综合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初步显示开展小秦岭地区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石英在金矿床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对石英含金性的评价乃是当前各产金国家的重点科研课题。随着找矿难度的提高,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更显得迫切。由于矿床学成矿理论的不断发展,热液型金矿床已可详细地划分为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混合岩化热液和渗流热卤水热液型金矿床等,而区分这些不同类型热液金矿床的矿物学标志尚有待研究。作者对我国陕西某“卡林型”金矿床(沉积岩中浸染型金矿床)中的石英进行了初步的矿物学研究,可为石英含金性评价问题和热液金矿床类型详细划分的鉴别标志问题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