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佩贤  程飞  马国强 《测绘科学》2015,40(3):112-114
针对陀螺定向过程中已知边和未知边的相对位置定义较为模糊的现状,该文主要探讨了对于同一陀螺定向边,由于不同距离与方位的已知边测定的仪器常数不同,从而影响定向精度的问题;并通过试验分析,得出了在陀螺定向过程中,测定仪器常数的地面已知边与地下定向边的平面位置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已知边与定向边的距离不同对仪器常数影响较大;已知边与定向边的相对方位不同对仪器常数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陀螺经纬仪的仪器常数及其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仪器常数是陀螺经纬仪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稳定性对仪器的定向精度影响很大。国产陀螺经纬仪的精度指标分为两类:一次定向的标准偏差和一次定向的中误差。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定向精度,后者只考核了仪器定向的重复性,不包含仪器常数的变化。目前业内对仪器常数的界定还有差异,造成在仪器使用中仪器常数混乱的状况。通过分析和对比讨论了仪器常数的实质内含,进而分析了影响仪器常数变化的因素,并针对仪器常数的测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观测误差:地面目标观测误差、天体观测误差、水准器位置和读数误差等等,提出了精度估算的公式,并就个别仪器和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求定各项误差的大小和级别。在这个基础上,又提出了天文方位角测定实际精度(包括内精度和外精度)的计算公式,并列有实例。对于拱极星时角法测定天文方位角的几项主要系统误差:水平度盘直径误差与水平轴轴颈误差进行了探讨。并根据1960年和1961年的实测资料(包括两种类型的仪器)指出,水平度盘直径误差对于每一个测回方位角的影响是系统性的,但是对于方位角总平均值的影响则很小。水平轴轴颈误差对于天文方位角测定成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也不可以从观测纲要和正反方位角测定中加以削弱和消除。当引入轴颈改正以后,不同类型仪器测定的同一方向的天文方位角,互差减小了约近1″,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点。因此,天文方位角测定必须考虑水平轴轴颈误差。此外,根据作者在个别地区的实测资料分析,初步表明,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外精度,受人差和旁折光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如果把各测回尽可能均匀分布于各时角,并对称于子夜,对于削弱旁折光和人差的影响,是简单易行,而又较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测距仪检定时乘常数是用频率测量方法取得,加常数及测距标准差是用短基线测定,由于仪器检测例的条件与工程现场条件不一致,检测的标称精度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观测精度,以标称精度定权处理观测数据,影响测量成果的质量;指出综合运用测量平差与回归分析,可对工程中使用的测距仪实际观测精度进行有效评估为仪器性能判别及测量数据处理准确定权提...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提高野外测时精度是实用天文测量中的主要问题。唯有从改良测量方法和仪器着手才可能达到多快好省的目的。在经差测定的历史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是应用时钟搬运法,时钟搬运法在经度测量中起过一定的作用。由于电讯事业的发展,此法为有线电进而无线电法取而代之,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里程,经差的测定因而起了划时代的改变,直到现在仍沿用无线电法,而精度的提高则借助于测时方法和仪器的改良。野外经差测定由于流动性很大,交通运输及自然条件如气温气压和湿度的影响,致使天文表的表速每每发生不规则的难于掌握的变化,因而经差的测定不得不受到一些限制。  相似文献   

6.
天文方位角经过垂线偏差改正以后,即成为独立的拉伯拉斯方位角。它的作用在于节节控制三角锁中角度测量的误差传播,削弱区域性折光场所引起的三角锁系的扭曲。作为三角网(锁)横向控制的拉伯拉斯方位角,就同基线条件一样,按已知条件的形式,参加天文—大地网平差。因此,拉伯拉斯方位角的精度好坏,直接影响到天文——大地网的质量。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和试验证明,在测定天文方位角中,由于仪器误差(即水平轴倾斜误差,望远镜旁向弯曲差以及轴颈不规则性)和  相似文献   

7.
新天文常数、系统对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讨论了新天文常数、系统对恒星视位置影响的周期性、计算公式及其数值范围,并结合一等天文外业的实际情况,推导了新天文常数、系统对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的影响公式及其数值范围,从而得出在任何年观测都可以使其影响忽略不计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由于60°棱镜等高仪具有结构稳定、操作简便、易于携带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地用来测定二、三、四等天文点。利用该仪器进行多星等高观测的缺点是每颗恒星只能有一个观测值的记录,每组星的观测值个数也较少。根据少量观测值求定的结果中,偶然误差和人仪差的变化都比较大。为此,我们考虑在不改变仪器原有设备的情况下,把60°等高的观测方法作了改进,使原有的观测方法由一次读数改为三次读数,以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天文定位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定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大地天文测量、天文航海等领域。该方法中观测恒星的选择会影响最终的定位精度,目前缺少针对同时测定经纬度天文定位算法中最优选星问题的研究。随着观测仪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观测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高效,这就要求研究最优的选星方案以达到最高的定位精度。本文借鉴卫星导航中几何精度衰减因子GDOP的概念,研究了天顶距法中恒星的数量以及分布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试验和实测数据验证得到结论:在天顶距观测误差的统计特性一定时,GDOP能够用来描述恒星的分布对定位结果影响的优劣,且观测的恒星方位角均匀分布时定位误差最小。考虑到不同高度的恒星天顶距大气折射改正残差不同,在实际测量中应尽量采用等天顶距且方位角均匀分布的恒星。  相似文献   

10.
原西安天文经度基本点系于1953年所测定,并为我国最主要的天文基本点之一,由于该点不便保管和使用,故需于国家测绘总局西安分局范围内重新测定一个高精度的天文经度以代替原西安天文基本点。新天文点的测定依据是按原天文点为起始点,精密测定二点间的经差。测定工作所用的主要仪器测时用4架Wid T_4型天文全能仪。测时的方法采用金格尔星对法,守时用3架ROHDE & SGHWARZ厂出品的XSZ型石英钟,接收无线电时间讯号用ZZE型收讯机,时钟比对用自制的二台对钟计数器,等等。测定纲要如下表:表中A,B,A',B'分别代表固定的—个观测员和仪器。观测分四个单元进行,每一单元的经差测定不得少于分布在六个夜晚的12个独立结果。在二个测站上所观测的星对完全相同,接收的时间讯号亦为同一电台所发播。二个测站上将测时所得钟差化算至同一瞬间的时号上,故可比较钟差之差而直接得到二点间的经差,此次测定中误差为±0~s001_7。此次测定工作的主要优点在于已尽可能地消去了恒星坐标系统误差、标准时刻的半系统误差、高层大气条件影响等,同时也使半系统性质的人仪差趋于具有偶然性。还有下面二种误差影响仍保留在最后结果中1.局部地区的环境影响,特别是低层大气条件的影响,2.人仪差的残余影响。这二种误差  相似文献   

11.
天文观测中,倾斜改正是最大的一项改正,而且是很不可靠的一项改正。本文主要论述如何削弱水准器的误差,提高水准器格值测定的实际精度,以期在现有仪器条件下,提高天文测量成果的精度,满足大地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我国测绘战线相继研制成几种新型视距尺,如斜丝视距尺、复式视距尺、直读厘米视距尺等,使视距测量的精度一般能达到1/2000左右,这就要求相应仪器视距乘常数(K)和加常数(C)值的测定精度不能低于1/2000。本文仅就如何提高测定仪器加常数和乘常数精度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际天文学会第十六届、第十七届代表大会决议,于1984年1月1日开始,在归算观测成果和历书编算中,采用IAU(1976)天文常数系统、新的时间尺度及新的基本参考系FK_5星表,并要求所有与基础天文、学天体测量学、守时、天体力学以及大地测量学有关的工作,在参考数据、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上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14.
细则规定,在进行一等天文点经度测量时,最后结果中误差不超过±0.02,相邻人仪差的变动应小于0.06。当测定人仪差后,一般不允许调换观测仪器、收报机、记时器、天文钟或库克收时器等以测定天文点的经度,否则,应考虑使用调换的仪器重新测定人仪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全能经纬仪Ay和T_4的轴颈检验。由于全能经纬仪Ay和T_4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望远镜装置,故轴颈检验的观测纲要和轴颈误差的计算公式是不相同的,全能经纬仪Ay轴颈检验的观测纲要和轴颈误差的计算公式是众所周知的。本文就全能经纬仪T_4提出了轴颈检验的观测纲要和轴颈误差的计算公式,观测值的零点改正和第一调和项改正,并且作了实际的检验计算。为了验证第一和第二两种观测纲要,以及计算公式(2)和计算公式(3)的一致性起见,曾采用0.2微米蔡司投影光学计,就全能经纬仪Ay10085分别按两种观测纲要和两种计算公式进行检验和计算。检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它们之间的符合是相当一致的。第二部分讨论了轴颈误差对于水平轴倾斜测定,水平方向测定和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影响。根据几架仪器检验成果看来,这些影响是明显存在的,其中轴颈误差对于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影响,随不同纬度而异,在较高纬度地区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达2″至3″。  相似文献   

16.
提高陀螺经纬仪定向效率的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室内经常检测仪器常数,使用AGT-1高精度自动陀螺经纬仪,将GAK-1等仪器改造成高精度自动陀螺经纬仪以及修订定向测量规程等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定向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高精度水准器格值的测定,对于天文大地测量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在很多情况下,精密天文大地测量的观测成果都必须根据水准器的读数加入相应的改正数。因此格值测定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观测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际天文协会规定,自1962年起,苏联标准时刻系统采用了FK_4基本星表系统。因此,1962年前后,对于大地天文坐标产生了由FK_3星表系统转换为FK_4星表系统的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了由于星表系统的变动对于标准时刻系统的影响以及天文点上天文定位的系统影响。为此,本文作了以下的探讨:(1)FK_3星表的系统误差。(2)由于星表的系统变动所引起的标准时刻采统的改正值。分析得出:最大出现在3月和6月,其值分别为 15~(ms)和-15~(ms)左右;最小出现在1月和10月,其值各为±2~(ms)左右。(3)由于星表系统变动对天文坐标的影响。分析得出:在经度测定方面,就金格尔法而论,对经度结果的最大影响为23~(ms),就恒星中天法而论,最大影响为26~(ms)。在纬度测定方面,最大影响不超过0″.06。在方位角方面,最大影响不超过0″.05。(4)根据星表系统的变动对大地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统一我国大地天文坐标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电磁波测距仪的加常数和乘常数这两个概念在使用中引起了混乱,不少人混淆了测距精度与仪器常数的概念,混淆了常数和误差的概念,因而掩饰了仪器检验中的错误,致使用户不能正确计算测距成果。文章澄清了测距精度和仪器常数的概念,笔者认为测距精度不能与仪器常数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0.
多星近似等高法同时测定天文经纬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郑勇  夏治国 《测绘通报》2006,(11):3-5,15
提出并实现了用高精度电子经纬仪同时测定一等天文经纬度的一种全新方法,推导出新的解算公式;研究测量中主要误差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测量结果证明其可行性。此方法的应用将改变传统的天文测量模式,提高作业效率,且解决了由于传统天文观测仪器(T4,T3)停产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