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报道了一个连续激光采样,连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作检测的分析系统。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适合于进行直接固体粉末分析。由于激光采样时间短,靶点温度高于5660℃,故基体效应较小。检出限可达10-6级,分析重现性(RSD)一般可达3%~5%  相似文献   

2.
党建明  王克权 《岩矿测试》1994,13(3):227-232
LMA-3型激光微量物质分析仪是用小型封闭式紫外脉冲激光器做激发光源,根据激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原理设计的一种通用型微量物质分析仪器,仪器由激光器系统和测量系统两部分组成,适用于发光寿命在1μs-10ms的物质测量,该仪器灵敏度高、选择好、操作简单,有较好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检出下限可达10^-13g/ml,在1×10^-10-2×10^-8g/ml量级测量时RSD在5%-10%范围。  相似文献   

3.
郑存江  吴超 《地质实验室》1996,12(4):198-202
使用CO2激光器与ICP-AES联接,实现了地质样品的固体采样分析,加入一定量的聚三氟氯乙烯,可基本消除样品组成及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改善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Ba,Ce,Cu,Cr,La,Mn,Nb,Sc,Sr,Ti,Y,Yb和Zr等14种元素,检出限0.1×10^-6至10×10^-6,RSD一般在3%-7%,最大为10%,。  相似文献   

4.
IMA-3型激光微量物质分析仪是用小型封闭式紫外脉冲激光器做激发光源,根据激光-时间分辨荧光分析原理设计的一种通用型微量物质分析仪器。仪器由激光器系统和测量系统两部分组成,适用于发光寿命在1μs~10ms的物质测量。该仪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单、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检出下限可达10 ̄(-13)g/ml(Eu).在1×10 ̄(-10)~2×10 ̄(-8)g/ml量级测量时RSD在5%~10%范围。  相似文献   

5.
矿石中金的在线固相萃取及缝管火焰原子吸收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淑坤  孙励敬 《岩矿测试》1994,13(3):203-206
介绍了将流动注射在线因相萃取预浓集与石英缝管火焰原子吸收相结合测定矿石中金的方法,用XAD-8吸附树脂填充的微型柱(100μl)在6ml/min的流速下,从0.5mol/LHCl介质的试样溶液中浓集金氯络合物,再用乙醇洗脱,最后由火焰原子吸收检测,在采样频率为103样/h的流速下灵敏度提高47倍,分析精度为1.3%,检出限为1.0μg/L;在65样/h的采样频率下灵敏度提高95倍,检出限可达0.7  相似文献   

6.
黄慧萍  赵永旭 《地球科学》1993,18(6):810-814
本文对在线液-液萃取流路系统进行了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相分离器-重力相分离器和提出了一个萃取镉的新体系:Cd-KI-抗坏血酸-联苯重氮撑氨基偶氮苯,并用所设计的流路对矿石中痕量镉进行了测定,在采样频率为20h^-1时,方法的灵敏度比直接测定提高100倍,检出限为0.5ug.1^-1,相对标准偏差为1.1%。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分布校广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大多数热演化程度较高,损失了很多荧光信息,给烃源岩的荧光观测与评价带来了很式困难。采用新组装的激光-荧光显微系统进行研究,获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烃源岩中显微有机组分的荧光观测范围由烃源岩成熟度的镜质组反射率R0小于1.3%扩大到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0达1.8%左右;岩石中矿物荧光沥青的观测范围可达R0在2.4%以上,3.3%采用功率较高的激光-荧光显微系统,其观  相似文献   

8.
沉积物中黑碳的提取和测定方法 : 误差分析和回收率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从沉积物中提取黑碳的一种误差较小的改进方法,并对实验误差及引起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探讨,同时给出了方法的回收率。经过未均匀处理样品的平行实验,得到实验结果的总体偏差为8.89%,其中个别样品的偏差可达10%-20%;在样品进行了均匀处理后,得到平行实验的总体偏差为3.29%,HCl-HF单步处理的总体偏差为1.96%,而K2Cr2O7氧化处理单步实验的总体偏差为2.50%。其中回收率实验表明,黑碳的回收率可达80%以上。由此可见,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是准确测定沉积物黑碳含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1个采样点/1km^2,1个组样/4km^2,1个采样点/100-1000km2/^2和1个采样点/1000-1000km633个层次的采样密度系统研究了泛滥平原沉积物的超低密度采样代表性。运用统计学原理对泛滥平原只物中30-40余种元素进行正态母体显著性检验,t检验及对多元素总体的灰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具有从技术层面上融合分子地球化学方法和有机岩石学方法的潜能。通过抚顺煤镜质组分和树脂体的研究实例,介绍了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抚顺煤显微组分的微区热裂解产物特征中,镜质组和树脂体热解产物的正烷烃、烷基萘和四氢化萘的总体面貌相似,但树脂体中正烷烃含量较低,而烷基四氢化萘明显较高,这可能反映显微组分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低分子烃类在各显微组分之间的混合作用。除此之外,还把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技术与传统的分子地球化学方法、有机岩石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了激光热裂解-色谱-质谱探针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落射到样品表面的激光束能量(温度)和控制和激光辐射时间的,激光束斑大小、热解产物量、色谱-质谱检验灵敏度极限三者关系等,都是限制新技术应用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平义  陈远信 《水文》1994,(3):12-16
本文对我国的MB-2型和美国的TR-2型卵石推移质采样器的模型的水力特性和采样效率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得到MB-2的水力效率为0.91,TR-2的水力效率为1.04;仪器置入水中后水流的紊动强度TR-2比MB-2大。TR-2的采校效率平均是MB-2的1.84倍,TR-2的采样效率方差平均是MB-2的1.67倍,即前者的采样效率比后者高,但其采样效率的稳定性比后者差。文中还给出了两种仪器的采样效率η  相似文献   

12.
钟丕和 《探矿工程》1985,(3):26-26,56
过去汽车钻由于没有加压装置,采第四纪地层原状土样时,靠专用吊锤冲击取样器采样,一般在20米的钻孔中,取样的合格率平均可达95%以上。孔深在30米时仍可满足要求。但深于30米以上的钻孔时,因管弹弯曲影响,重力损失而不集中,取样将随钻孔的加深,质量更难保证,往往其合格率仅达50~70%,最低时仅达30~40%。  相似文献   

13.
王克权  党建明 《铀矿地质》1994,10(5):308-315
LMU-3型激光微量铀分析仪是利用激光-时间分辨技术对微量铀进行分析的一种最新型仪器。本主要介绍该仪器的性能指标,分析方法原理和仪器整体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4.
LMU-3型激光微量铀分析仪是利用激光-时间分辨技术对微量铀进行分析的一种最新型仪器。本文主要介绍该仪器的性能指标,分析方法原理和仪器整体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15.
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可对锆石进行快速准确的Pb-Pb同位素定年。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该方法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对不同样品采用不同的聚焦方式可以对U/Pb分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连续和连续采样模式都可以得到较高精度和准确度的结果。连续采样模式还可以得到同位素计数的深度剖面。不同的测量滞留时间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20ms为适合锆石207Pb/208Pb分析的最佳测量滞留时间。在对测定结果进行校正时,可以采用玻璃标样NIST610和钻石标样两种不同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新生代玄武岩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对内蒙地区新生代玄武岩进行了系统的钾氩法年代学研究。其中赤峰岩区采样14个,集宁岩区15个,阿巴嗄岩区21个。年龄测定用MM1200B质谱计进行。^40Ar和^38Ar的测定误差为0.1-0.05%,^36Ar为1-5%。年龄测定误差一般为5-10%(1σ)。结果表明,该区新生代玄武岩活动在渐新世33-28Ma首先从赤峰和集宁两岩区开始,并逐步向西北方向依次扩展到阿巴嘎北部台地喷发结束。至于阿中巴嘎南部台地则一直延续至更新世0.33Ma左右喷发才告终。  相似文献   

17.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硅氧同位素组成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彭军  夏文杰 《地质论评》1995,41(1):34-41
湘西晚前寒武纪层状硅质岩硅氧同位素组成δ30Si为0.0%-0.7%,δ18O为20.2%-23.6%。利用δ30Si和δ18^O分析硅质岩成,认为硅质岩为原生沉积,二氧化硅来源于热水,沉积在下斜坡边缘到棚缘盆地的环境中。根据燧石-海水间氧同位素平衡倪程计算岩石的形成温度为66.0-89.7℃,沉积温度低于66.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Au(Ⅲ)对Ce(Ⅳ)+Hg2+2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采用停留-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微量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检出限可达0.5×10-9g,测定相对偏差不大于9.0%。  相似文献   

19.
邹世春  张干 《地球化学》1996,25(3):304-308
本文利用Au(Ⅲ)对Ce(Ⅳ)+Hg2^2+反应体系的催化作用,采用停留-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地质样品中微量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方法检出限可达0.5×10^-9g,测定相对偏差不大于9.0%。  相似文献   

20.
广西某难选冶银矿提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蒋奇亮 《广西地质》2001,14(4):75-78
高砷高硫银矿有害杂质含量高,矿物成份复杂,直接氰化浸出率不到20%,属难选冶银矿。采用固化焙烧-氰化提银工艺,银浸出率可达95%以上。焙烧产生的As2O3,SO2能以其盐的形成固定于焙砂中,不造成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