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壳元素分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国华 《物探与化探》1999,23(1):54-59,63
地球演化引起物质分异加上人类活动使元素在地表的分布很不均匀.从局部到全球,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具有谱系模式.元素不仅是生物的基本组成物质,而且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平衡是生物演化和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谱系分布模式对应着相应的生物作用和生态效应.本文初步探讨了不同级次地球化学异常的生态环境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2.
与元素丰缺有关的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宽瑢  曹玉清  田莉玉 《世界地质》2000,19(4):350-354,360
通过对离柳地区上缺与生物和人群健康关系的地方病分布特征的分析,再结合其他地区的水文地质蓄水构造和不同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元素形成、迁移、分异特征,及与人群健康和生物的某些生态环境问题,耦合成为水文地质蓄水构造-水文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多重耦合模型;依据生态位理论将水文地质蓄水构造区内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区,并作了分析和描述,将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研究系统,为不同生态环境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生物及有机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会议于1985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四川省新都县召开。代表来自生产、科研、院校从事生物及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会议期间23名代表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出。报告内容广泛、新颖,介绍了有机地球化学、油成气特征、煤化作用、生物地球化学、生态环境、矿物生物结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近年来地球科学越来越多地面向城市,城市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广泛影响,自然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城市地球化学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是应用地球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研究城市土壤、沉积物、尘埃、地表水、地下水、生物、空气等介质中化学元素及同位素的分布、演化、环境作用及健康效应,重点解决城市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变化的原理及由此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效应。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传统工业城市、典型矿业城市及国际化的大都市。在城市地球化学概念出现之后短短的10余年时间内,很多国家开展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进展,并发展成为环境地球化学与城市环境的重要方向,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城市环境系统的地球化学填图、城市地球化学与环境污染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生态风险研究、城市地球化学与人体健康研究、城市地球化学系统的调控与环境规划等领域是国际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热点和前沿。  相似文献   

5.
喀斯特地质与生态系统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将对其他地区以及整个地球系统产生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全球和区域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而生态系统的演化与系统内水分和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喀斯特生态系统纳入到更大区域或全球生态系统中进行分析研究,在充分研究认识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全球变化响应或影响机制,为喀斯特生态系统优化调控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基础。研究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规律,是研究植物适生性、物种优化配置和适应性生态系统调控机理的关键基础。在介绍前人工作基础的同时,本文全面而概括地总结了我们近年利用元素、同位素(如δ13C、δ15N、δ34S、87Sr/86Sr)示踪和化学计量学理论和方法对喀斯特生态系统中不同界面和流域中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成果。认识到:喀斯特流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跃,相互耦合,并与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相互制约;人类活动正干预流域物质的自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并导致相应的生态和环境效应;全球变化科学深化有赖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及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研究。这些认识是我们将来系统深入开展喀斯特以及其他流域生态系统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应用非平衡状态下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超基性岩浆的地球化学分异,并提出了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系数的概念。通过对超基性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矿体原生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查明了与超基性岩浆地球化学分异相吻合的矿体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规律,首次发现了硫化铜镍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规律,并建立了矿体原生异常的横向分带模式。此外,还确定了硫化铜镍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并进行了深部岩石地地球化学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7.
运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油气资源潜力是盆地勘查阶段的战略问题之一.选择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进行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总结了油气保存条件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场结构能系数的新概念,定量表征油气运移过程中组分分异强度,研究了预测油气远景靶区的GIS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可以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的浅表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油气资源潜力是盆地勘查阶段的战略问题之一.选择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进行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总结了油气保存条件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场结构能系数的新概念,定量表征油气运移过程中组分分异强度,研究了预测油气远景靶区的GIS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可以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的浅表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辽宁北部地区地形分异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北地区东部低山丘陵区存在植被垂直分异现象,中部平原区和西部沙质草甸草原区存在植被水平分异现象.对它们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区域地形特征直接控制和影响着地方气候和小气候、风化和成土作用、水文地质作用、表生带地球化学过程等生态环境条件,进而控制和影响着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类型及其分布.即地形影响和决定生态环境条件,进而影响生物界(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类),地形与生物界具有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密切关系.中小地形影响小气候,而小气候影响生物.  相似文献   

10.
运用地球化学方法评价油气资源潜力是盆地勘查阶段的战略问题之一。选择羌塘盆地托纳木区块进行油气资源潜力浅表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总结了油气保存条件的地球化学特征,提出了区域地球化学场结构能系数的新概念,定量表征油气运移过程中组分分异强度,研究了预测油气远景靶区的GIS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地球化学勘查可以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重要的浅表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1.
锶是自然界广泛分布的微量元素,与钙原子大小接近、化学性质相似。在钙的矿化中锶通过类质替换进入生物矿化体中,从而使生物体尤其是化石具有锶元素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本文首先介绍了锶的生物矿化及其机制,然后着重从锶在古环境重构中地球化学代用指标作用、影响锶地球化学代用指标的因素及机制等方面分析了锶的生物矿化行为所蕴含的地球化学信息和应用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利用锶地球化学信息进行古环境重构,开展锶生物矿化的环境修复、医学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杜尧  马腾  邓娅敏  廖曼  郑倩琳 《地球科学》2017,42(5):661-673
精确量化潜流带水文交换和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一直是一个挑战,潜流带水文-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将小尺度上的水文通量及生物地球化学反应动力学与更大尺度上它们对河流水质和生态的累积效应关联起来.基于潜流带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耦合原理,系统综述了渗流仪测量、测压管测量、示踪剂注射试验、温度示踪等潜流带水文学研究方法以及野外示踪试验、室内培养试验等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法,针对性地评述了潜流带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在更大尺度上的累积效应及其对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将从潜流带研究技术方法的先进化、水文地貌理论与模型的深入化和潜流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尺度化等方面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地球化学数据库及其应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长义 《物探与化探》2004,28(5):382-387
地学数据库已得到广泛应用。在整个地学数据库中,地球化学数据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地球化学数据库可概括为固体矿产地球化学数据库、油气地球化学数据库、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库、农业生态环境地球化学数据库、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库和标准物质数据库等6大类。分析论述了地球化学数据库的现状和应用情况,并指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元素共生分异现象在矿床中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和查明元素的共生分异特征和形成机制 ,对丰富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以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区为例 ,对元素共生分异机制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 ,肯定了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在元素共生分异机制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入手 ,在查明成矿流体来源及时空演化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矿床地球化学、成矿实验及成矿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深入研究成矿流体中成矿元素的来源、活化迁移条件及沉淀富集过程的共性及差异 ,是揭示元素共生分异机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简要地阐明了显生宙初期带壳动物演化的生物地球化学背景的研究意义.从生态圈系统、沉积地质地球化学、水圈地球化学、大气圈地球化学以及地球化学成矿时代等方面论述显生宙初期带壳动物生物地球化学背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岩溶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强  靳振江 《中国岩溶》2016,35(4):349-356
在CO2-水-碳酸盐岩活跃的代谢体系中,由于参与岩溶作用过程的二氧化碳来源复杂,因而研究碳酸盐岩环境中二氧化碳在生物介导下所耦联的物质循环过程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成为岩溶生物地球化学学科的主要内容,并使其成为现代岩溶学的重要分支。在分析国内外岩溶学、地球化学、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简要评述了基于岩溶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水土流失与石漠化过程,碳酸盐岩矿物在生物作用下的化学风化、元素释放规律以及控制元素循环的界面过程,碳酸盐岩区土壤-大气界面下的气体循环及其控制因素和过程,碳酸盐岩区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来源、分布规律与降解,微型生物在岩溶水体碳循环过程中的作用等主题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存在的科学问题。因此,需要以CO2为核心把岩溶环境中不同尺度上生物有机体参与的地球化学过程联系起来,但人们对生物有机体是如何通过协同作用而改变岩溶环境的,还了解得很少。如果能查明碳酸盐岩一土壤一水一生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功能,岩溶生物地球化学将进一步拓展CO2-水-碳酸盐岩相耦合的岩溶作用过程,并在岩溶资源领域和全球变化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岩溶生物地球化学需要多学科的协同研究,特别是加强生物过程与岩溶过程的耦合研究,方能解决岩溶领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黑色岩系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范德廉  刘铁兵 《岩石学报》1991,7(2):65-72,T002
黑色岩系在其形成和发展中,特别是在成岩成矿过程中都离不开生物地球化学作用。通过对震旦纪一下古生代五套黑色岩系及其中四类矿床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稳定同位素研究,从生物成矿的角度讨论了这些黑色岩系和矿床在成岩成矿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并强调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及生物地球化学体系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年会将于2009年4月20~26日在贵阳召开(详情见:http://www.csmpg.org.cn/cn/index.asp)。会议将设13个分会场。 1)第九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会议分会场。主要讨论国内近4年来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技术、方法和应用方面的最新成果。 2)矿物微区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及其地球化学应用分会场。主要讨论矿物微区分析技术进步及其引发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3)地质流体与成岩成矿作用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热液系统和成矿过程中的流体作用,岩浆过程中的流体作用,变质过程中的流体作用,沉积、油气成藏过程中的流体作用,构造运动与流体作用,流体包裹体分析实验新技术、新方法。 4)矿床地球化学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主要成矿区带成矿地球动力学和成矿规律,岩石圈伸展与大规模成矿作用,壳幔相互作用及其成矿效应,碰撞造山与成矿,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示踪及成矿年代学,成矿过程模拟和实验,重要矿产成矿预测地质地球化学理论和方法,危机矿山及深部找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5)矿物学发展与新技术应用-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工艺矿物与岩石,矿物材料(含宝石矿物材料)及其优化处理工艺,矿物物理与结构矿物学的应用与发展,稀有金属和贵金属的赋存状态,环境矿物学与生物矿物学,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新矿物研究成果交流,中国新矿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补救办法。 6)环境矿物学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中的矿物反映与变化,矿物记录环境变化、影响环境质量及生态平衡,矿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矿物与人体健康,矿物环境属性的开发与利用,治理环境污染的矿物学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新技术与新方法。 7)沉积学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沉积学基础研究与发展,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作用与油气资源,中国西部(特别是青藏高原)含油气盆地分析、战略选区与评价。 8)环境地球化学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地方病与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过程,重金属污染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效应,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效应,矿山环境污染与修复,全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9)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相变和流变,矿物-流(熔)体反应和水岩相互作用的化学动力学,岩石部分熔融的实验研究,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物性测试,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研究。 10)地球深部气体地球化学与资源、灾害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深部气体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行为,成矿作用的气体地球化学耦合机制,深层天然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形成机制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深部岩浆、构造活动及地震与火山作用的气体地球化学行为。 11)壳幔相互作用与岩浆成矿过程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事件幕(岩浆活动事件幕)与成矿作用事件幕的时空耦合关系及其产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与深部地壳的部分熔融和多层位岩浆-热流体系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成矿组分富集成矿过程的制约;幔源岩浆的分异演化与壳幔同熔和(多层位)岩浆-热流体系统的形成、演化及其对成矿组分富集成矿过程的制约;区域壳幔相互作用与成矿过程。 12〖DK〗)〖DK〗(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喀斯特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中的地球化学问题,营养元素的耦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DK〗,〖DK〗(微)生物-岩石-土壤界面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养分和水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同位素示踪和创新应用,流域-湖泊(和水库)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流域水环境,陆地生态系统演化和功能对大气沉降的响应。 13)大陆岩石圈岩浆作用、火山活动与地幔深部过程分会场。主要内容包括岩石圈转型与克拉通破坏,地幔柱活动与大火成岩省,中新生代岩浆活动与地球动力学背景,新生代火山活动及火山灾害,增生型造山带与壳幔相互作用,幔源捕虏体与地幔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汞同位素是一个新兴的地球化学示踪手段。过去十多年来,随着质谱技术的飞跃发展,汞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实验及理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系列过程都能导致显著的汞同位素质量分馏。此外,汞还是自然界少数存在同位素非质量分馏的金属元素之一。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对识别某些特殊地球化学过程(如光还原作用、挥发作用等)具有重要指示意义。(2)自然样品的汞同位素测试表明,自然界汞同位素组成(δ202 Hg和Δ199 Hg)变化可达10‰。目前,汞同位素地球化学已被应用于汞污染源示踪、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判别等领域,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汞的大气化学、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元素共生分异现象在矿床中是普遍存在的。认识和查明元素的共生分异特征和形成机制,对丰富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以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区为例,对元素共生分异机制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肯定了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在元素共生分异机制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入手,在查明成矿流体来源及时空演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矿床地球化学、成矿实验及成矿过程的计算机模拟研究,深入研究成矿流体中成矿元素的来源、活化迁移条件及沉淀富集过程的共性及差异,是揭示元素共生分异机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