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龙潭近东西向核桃箐断层对岩体的控制起主导作用。核桃箐沟以北的斑岩露头总体为“模式”的外带。结合核桃箐沟断层的性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提出进一步找矿重点应转移至核桃箐沟南侧探寻斑岩体核部,打破在F2以北找矿的瓶颈,有望取得找中大型斑岩铜矿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兰坪核桃箐铜矿矿体与区内的次级断裂构造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矿体的分布、规模、形态和产状都严格受断层破碎带的控制,该铜矿属中低温热卤水铜矿床。  相似文献   

3.
则木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菱形地块东边界的突起上,为大型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因其所处的特殊构造部位、强烈的地壳形变与断裂活动,从而具有地形复杂、构造强烈、地震活跃、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大箐断层在则木河断裂带次级断裂中活动速率最大,地处断陷河谷盆地和大箐梁子隆起区,且大箐梁子为1850年7.5级地震震中和断层枢纽运动中心,河谷保留冰川活动的遗迹,地质灾害发育,因此将大箐断层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良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现场调查,依据孕育地灾的地质背景条件,斜坡在地震动力作用下的响应特征和斜坡失稳的成因机制,将断裂致灾模式分为3大类,7亚类,共15种类型。大类的划分主要依据地质灾害的类型,亚类考虑灾害动力响应过程及斜坡失稳演化模式,是斜坡失稳破坏最显著的差异;小类的划分主要依据坡体的地质结构,是灾害失稳具体形式上的差异。本文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大箐断层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及致灾模式。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小寨地区玄武岩型铜矿矿床特征及成矿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鲁甸小寨玄武岩型典型铜矿的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该地区玄武岩型自然铜矿床是一具有工业价值及商业价值的铜矿类型,大地矿段具小型铜矿成矿条件,苏家箐矿段具中一大型铜矿成矿条件,苏家箐矿段值得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并通过和美国基维诺矿床的比较,从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机理方面获得了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兰坪金满沉积-热液改造型铜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满铜矿位于澜沧江大断裂与大箐山大断裂夹持的南北向紧密褶皱带,赋存于层间破碎带中。应属沉积-热液改造型。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会理黎溪地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铜矿产地,区内主要分布有两种类型铜矿床:一是以拉拉铜矿为代表的赋存于河口群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岩系的IOCG矿床(Zhu和Sun,2013),二是以黑箐铜矿为代表的赋存于东川群落雪组白云大理岩中的黎溪铜矿(盛东劲,1984)。其中,后者包括黑箐、中厂、铜厂沟等13个小型矿床和矿点(仇定茂,1989),原被认为是喷流  相似文献   

7.
李志伟 《矿床地质》1998,17(Z4):651-654
从东川类型铜矿含义出发,分析了东川类型铜矿主要容矿蚀变围岩岩石类型、矿物组成及其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变化特点。讨论了围岩蚀变与成矿之间的联系。指出因民组内发育的黑云母化,绿泥石化、钠化与铁铜矿关系密切;萤石化对稀土、Nb、Ta的迁移与富集具有重要作用。而褪色化、硅化、碳酸盐化在落雪式、大箐式铜矿成矿中占有相当的分量。上述的围岩蚀变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因民铜矿发育两种金矿化类型:一是铜矿的伴生金;二是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化探样品分析结果显示,金矿化主要赋存于金箔箐断层上、下盘的角砾状蚀变岩内,空间上受岩性和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邻区拖布卡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与本区相似,在成矿地质年代上作以类比推测,认为喜马拉雅期是主成矿期。另外通过对光片镜下和化探原生晕样聚类分析研究,发现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化具明显的多期多阶段性及热液特征。  相似文献   

9.
沙建泽 《地质与勘探》2021,57(4):910-919
滇西维西县铜厂箐铜矿床赋存于中侏罗统花开佐组二段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泥灰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产出。本次通过研究与该矿床铜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及方解石C-H-O同位素组成特征,揭示其成矿流体来源,进而探讨该矿床成因。研究发现,该矿床中主成矿阶段与铜矿共生的方解石样品的δ~(13)C_(V-PDB)值变化于-6.93‰~-6.16‰,均值为-6.69‰,δ~(18)O_(V-SMOW)值变化于10.88‰~13.07‰,均值为11.98‰;与铜矿共生的石英样品的δ~(18)O_(V-SMOW)值变化于14.22‰~16.88‰,均值为15.93‰,δD_(V-SMOW)值介于-87.0‰~-61.7‰,均值为-75.99‰,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岩浆水。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在喜马拉雅期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背景下,由于澜沧江深大断裂和雪龙山断裂长期活动,伴有深部岩浆含矿热液沿构造裂隙充填,形成铜厂箐脉状铜矿床。  相似文献   

10.
通过遥感地质构造特征解译,结合地质分析,对两会地区火山-沉积变质型铜矿的成矿争件,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了研究,将矿床类型细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拉拉式)、沉积变质型(大箐式,相当于东川式)、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小青山式)三种亚型,分别提出了各亚型铜矿的遥感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朱晖  周元昆  李迅  周丽英  赵云 《云南地质》2010,29(1):53-55,52
矿床产于断层破碎带中,受断层和地层层位控制,与迤纳厂矿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铁矿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脉状矿床,而铜矿床应为沉积——变质型。  相似文献   

12.
The Mujicun Cu (Mo) ore deposit at Laiyuan, Hebei Province, is a currently proven large-sized Cu (Mo)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and it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ordered fault depression basin of the ditachment belt on the hanging-wall on the western side at the juncture of the Laiyuan dumbell-shaped complex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Fuping mantle-branch structure. Metallogenesis is controlled by diorite porphyrite in intrusive relation with the fault depression basin and other relevant fault structure systems and intenstive wall-rock alteration zones. This stud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most recent exploration data, analyzed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metallogenesis of this deposit, summaried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ore deposits, determined the alteration zonation of the deposit, investigated regional metallogenesis and the genesis of typical ore deposits, discussed the regional ore-forming and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and generalized the regional ore-controlling model and metallogenic model of the deposit.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Mujicun porphry Cu (Mo) deposit, the Tieling, Futuyu, Xiaoligou and other skarn-type Fe-Cu deposits and the He’ergou hydrothermal-type Pb-Zn-Ag deposit jointly constitute a three-in-one polymetallic orefiel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metallogenic series.  相似文献   

13.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带北段成矿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玉龙铜矿是世界级超大型斑岩铜矿,玉龙斑岩铜(钼)矿带是我国铜资源量最为丰富的区带之一.玉龙斑岩铜(钼)矿带位于三江印支褶皱系中部的字嘎断裂以西的燕山隆起区.成矿带内玉龙矿床的西北部地区,从玉龙(矿床)到恒星措(矿点)、再到夏日多(矿点),具有良好的铜(钼)矿找矿前景,两个明显的化探高值异常区分布在玉龙铜矿床和成矿带北段恒星措地区,两异常相连的方向线为NNE向,与区域构造线的方向一致,在三叠系中也有部分显示,反映出玉龙矿区外围和成矿带上进一步开展金矿地质找矿工作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4.
彭润民  王志刚 《地球科学》2000,25(4):404-409
东升庙Zn -Pb -Cu矿床和甲生盘Zn -Pb矿床具有鲜明的层控特征, 前者产在中元古界狼山群二组中, 后者则局限在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第二岩段内.二者产出层位相当, 根据(1) 含矿地层有岩相(性) 的突变; (2) 含矿岩段地层厚度顺走向和倾向变化性大、厚度突变现象明显, 并存在层间砾岩和滑塌角砾岩, 角砾成分为大小不一的白云石大理岩块、碳质千枚岩、石英团块、凝灰岩块、变粒岩块、变质火山岩碎块、黑云母片岩碎块; (3) 矿体总体呈层产出, 但有一些Zn -Pb -Cu矿体突然变薄, 甚至消失, 形成鱼头状矿体, 且发育角砾状矿石, 角砾成分与层间砾岩的相同, 且还含Pb -Zn矿石或Py矿石角砾; (4) 火山岩或凝灰岩夹层顺同生断裂带分布, 确认其唯一容矿岩组形成过程中有明显的同生断裂活动.同生断裂系统是含矿热水和火山熔浆进入沉积盆地的通道, 是两大矿床形成的有利因素, 但其活动频率、规模与持续时间的差异, 也造成不同的矿床规模和矿体分布.东升庙矿床同生断裂活动时限相对长、矿床规模大、矿种多.甲生盘矿床同生断裂活动时间短, 矿床规模为大型.   相似文献   

15.
王绍明  涂国府 《云南地质》2009,28(4):374-379
矿区金、铜、钼矿化与碱性斑岩相关,向阳组碎屑岩是主要矿源层及赋矿地层,北东向响水断裂控矿,近东西向次级断裂及层间断裂为储(容)矿构造。多种条件耦合成矿。  相似文献   

16.
黄琴辉 《云南地质》2010,29(4):499-502
研究区浅部以断裂破碎带控制的热液脉型Cu、Au、Pb、Ag矿床为主,深部形成斑岩型Cu、Mo矿床。矿体受地层及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硅化、黄(褐)铁矿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主要的围岩蚀变,亦为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云南普洱市芒达铜铅银矿位于思茅大平掌铜矿西侧,其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层间断层构造破碎带中,构造控矿明显,矿体围岩为侏罗系下统芒汇河组三段(J1mh3)沉火山碎屑岩,矿床成因类型属断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地处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枪口—哈龙休玛海西-燕山期铁、银、铅、锌、铜、金、钼成矿亚带部分,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区目前已圈定9条矿化带,21个矿体,主要矿种有金、银、铜、铅、锌、钼等,矿石类型主要为构造热液(脉)型铜铅锌银矿石、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石。枪口南矿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印支期—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为矿区成矿提供了热源、成矿物质,区内NE向断裂控制区内金、铜、铅锌等矿体的产出,NW向断裂组控制着区内金、银矿(化)体。NW向断裂组,是区内重要控矿构造;区内中部发现的Ⅳ号含矿斑岩体,具有斑岩型矿床蚀变特征,显示其具有斑岩成矿条件。枪口南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有构造热液(脉)型、构造蚀变岩型和斑岩型。  相似文献   

19.
张杰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302-304
青海省拉脊山地区某铜矿处于祁连加里东褶皱系拉脊山优地槽褶皱带中段,北拉脊山深大断裂夹持地带。矿区地层为上寒武统六道沟群下部火山岩组玄武岩段(∈3ld1^b)。F4断裂构造破碎带为铜矿富集场所。文章论述了铜矿点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类型,最后归结出该矿体成因类型属于构造破碎带低温热液型铜矿。  相似文献   

20.
岗讲—白容铜铝矿系斑岩型矿床,位于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东段,矿区的含矿斑岩体显示多期次复式岩体特征,铜钼矿化与钾硅化蚀变关系密切.断裂构造对含矿岩体具明显破坏作用,对矿床的剥蚀程度也有明显的影响,研究认为岗讲矿区的剥蚀程度比白容矿区更浅,其“环状”矿体中心的流纹—英安斑岩之下尚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