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库的若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在供水中占主导地位,开发和修建地下水库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地下水库内涵,提出修建地下水库的几个关键因子,如水源、生态环境水位、库容及地下水库管理等,并阐述地下水库建设的潜力与发展趋势.旨在对地下水库的生态规划、设计、施工及其生态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付晓刚  万伟锋  毛正君 《地下水》2007,29(1):65-67,77
从地下水库的不同概念出发,探讨了地下水库的定义,指出地下水库并不是单纯的含水层或者储水构造,而是一种地下水开发系统工程.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下水库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地下水库的优缺点以及其发展趋势,最后分析了地下水库在我国不同地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库作为一种“环保型水资源开发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建设的地下水库多以潜水含水层作为调蓄目标含水层。对于承压型地下水库的研究相对较少。定量化研究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成为承压型地下水库规划建设的一个研究问题。本文在介绍地下水库及其水资源调蓄的基础上.以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为例.运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定量研究了大气降水对承压型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大气降水对该地下水库水资源调蓄的影响很小.在进行地下水库调蓄运转模型的设计时。可将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作为该地下水库库区所接受的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地下水库建设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建设和管理地下水库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利用暴雨洪水资源,同时阻止海水沿河道下游入侵地下水含水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陆续兴建了多座地下水库.介绍了山东半岛地下水库建设成就、地下水库建设的潜力、采取的技术措施和主要研究进展.指出地下水库环境保护是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地下水库理论与工程实践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库作为一种水资源调控工程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40年,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地下水库建设工程实践,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本文回顾了地下水库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历史,讨论了地下水库的概念、分类、建设条件、效益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库蓄水构造的特点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旺林  束龙仓  李砚阁 《水文》2006,26(5):16-19
本文讨论了地下水库的基本概念,提出了地下水库蓄水构造需要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即库容条件、水量交换条件、可利用条件和封闭性条件。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库蓄水构造的因素,指出了地下水库蓄水构造和普通蓄水构造的差别,并介绍了三个典型的已建地下水库的蓄水构造。  相似文献   

7.
张保祥  刘青勇  孟凡海 《地下水》2005,27(3):162-165
建设地下水库是我国北方特别是沿海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依据龙口市黄水河地下水库的运行管理需要,建立了基于GIS的地下水库实时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及数值模拟模型。对地下水库进行了调蓄调控模拟计算.为地下水库制定合理的调度运行管理方案和补源工程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库在国外已有论述,国内也有引用。宾川县上沧天然地下水库的发现,引起了许多水文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为使人们对此大自然所赋于的地下水宝库一个个被发现,造福于人类,现将笔者对上沧天然地下水库有关调查成果于以报导,供参考和借鉴。一、地质背景上沧天然地下水库(以下简称地下水库),是摸拟地表水库提出来的,它由上沧——盒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地下水开发的另一途径--地下水库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发建设地下水库是一项工程量小,环境影响小,投资少,效益大的开源节流工程.吉林省,特别是水资源短缺的中西部平原区具有辟建地下水库的有利水文地质条件.全省仅平原区可利用地下水库库容量137.3×108m3.可见,地下水库的开发利用在防洪减灾、开源节流的水资源调控中会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郊地下水库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宇  邵景力  叶超  邢国章  崔瑜 《地学前缘》2010,17(6):192-199
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北京西郊地下水库调蓄工程的模式。北京西郊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上部。文中首先论述了北京西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库的边界条件,地下水库的面积为333 km2,以1983年为最高水位,计算出地下水调蓄库容为8亿m3。地下水库的补给源主要有永定河洪水、官厅水库放水和弃水、用水低峰时南水北调的尾水、城市雨水等,主要调蓄方式为河道、砂石坑和大口井。提出了地下水库工程由回灌水预处理工程、回灌工程、地下水库工程和取水工程等组成,根据北京市西郊水文地质条件、水源以及回灌条件,提出了北京西郊地下水库调蓄工程的三种模式,阐述了各种模式的空间分布、调蓄水源、调蓄方式等,为地下水库工程前期论证和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郑三元 《地下水》2009,31(1):67-69
就兴建淮北市岩溶地下水库有关水文地质条件、土壤植被、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地下水坝类型和地下水库总库容、可调蓄库容及其可供水量、地下水库经济效益等进行研究;对其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得出,淮北市无论从水地质条件、土壤植被条件及经济与财务分析评价条件来看,都具备兴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城市用水需求,北京市持续超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库作为一种高效的水资源调控工程措施,对于缓解供水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在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即将通水形势下,北京建设地下水库的必要性,阐述了北京市地下水库的研究基础,讨论了地下水库的建设条件和工作方法,并对地下水库运行管理提出需要关注的问题,为北京市研究建设地下水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北京地区地下水库建设条件的全面分析,基本明确了北京市平原区五大地下水库"渗得进、存得住、取得出、用得好"的建库基本条件,初步计算了调蓄库容,探究了南水北调水源、地表水库水源、雨洪水源作为调蓄水源的条件;利用以往试验资料分析了河渠入渗、滞洪水库入渗、砂石坑回灌、井灌等补给方式的特点,进一步对五大地下水库输汇水条件、入渗能力和取水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在北京主要冲洪积扇上游建设地下水库是可行的结论,为地下水库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关中盆地秦岭山前地下水库调蓄功能模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文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角度出发,分析研究了关中盆地秦岭山前地下水库调蓄条件下调蓄方式,依据野外实际调查测试的数据,利用有限元和有限分析数值模拟技术对地下水库的调蓄功能进行了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库调蓄的效益进行了分析。得出关中盆地秦岭北坡地下水库调蓄条件优越,水量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开展该地区地下水库人工调蓄是挖掘水资源潜力、增大可供水量和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对维持黄河流域地下水可再生性,缓解黄河断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洮儿河扇形地修建地下水库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利用大量实际资料,采用GMS软件建立了白城市洮儿河扇形地立体地质模型,系统研究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应用Surfer软件,采用含水层体积法和水层厚度法计算了地下水库的储存空间,采用动态资料推求、野外试验和室内实验等多种方法确定了主要水文地质参数,重点分析计算了洮儿河扇形地作为地下水库的储水空间、补给水源和调蓄能力,讨论了在该区修建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提出扇形地地下水库设计与建设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吉孟瑞  康凤新 《山东地质》2010,(3):12-17,21
胶东半岛是山东省的缺水地区,建设地下水库是提高该区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文系统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认为该区建设地下水库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解除海水入侵之患,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其水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辽宁滨海河谷地下水库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辽宁滨海河谷区进行地下储水空间分类的基础上,从地下储水空间的结构特征、边界条件、库容确定及补给源方面论证了重点滨海河谷区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通过对构建地下水库的重点要素的分析,认为六股河、兴城河、复州河、登沙河滨海河谷区初步具备建设地下水库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库调蓄能力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在解析地下水库功能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例给出一种地下水库调蓄能力分析的思路,并对各分析要素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刻画。地下水库调蓄能力分析可以从调蓄目标、调蓄方案、蓄水能力和调水能力四个方面着手,其中,调蓄目标和调蓄方案对调蓄能力的构建及人工干预的方式、程度有直接的约束和规范;蓄水能力和调水能力则从蓄、导、出、纳等角度全方位标示一座既成地下水库的调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天山北麓中段拗陷带地下水库的特征及其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在对天山北麓中段山前拗陷带地下水库的各项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将天山北麓中段山前拗陷带划分为5个巨型地下水库,它们具有储存量大、补给条件好、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水质优良等诸多优点。进而提出了地下水库勘察评价、开发与保护的4点建议:①尽快开展天山北麓构造洼地巨型地下水库天然和人工调蓄能力的勘察评价,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②山前构造洼地巨型地下水库是首选饮水水源和重要的工业供水基地;③优化渠系利用方式,实现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④实施地下水保护战略,确保人民群众饮水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0.
邓永光  邓悦敏 《地下水》2012,34(6):42-43,63
分析在桂西北建设岩溶地下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地下水库建设和管理中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索,提出在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充分发挥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修建地下水库,工程、生物、农业措施相结合,充分调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解决桂西北大石山区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