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元球  张伟 《气象》1988,14(11):34-34
1987年9月23日8时37分—11时42分,本站观测到罕见的日环蚀现象(图略)。由于日环蚀,温度、湿度、云、能见度、日照等气象要素改变了日变化的正常规律和连续性。现将观测到的反常现象叙述如下。 1.温度 由附图a可见,日环蚀对于温度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当天9时以后至11时,天空状况由多云→少云→碧空。正常情况下气温处于连续上升阶段,可是从日蚀短期(9时17分)开始,直到10时15分左右,温度曲线反而下降并达到最低点。而后,随着日面逐渐显露,温度曲线逐渐上升,直至日蚀结束(11时42分)恢复正常。温度曲线在日蚀期间形成波谷。我们与相近的9月21日作比较,发现由于日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15日09时5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风云一号D极轨气象卫星由“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送入太空预定轨道,11时36分36秒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风云一号D星发回的第一张高分辨率CHRPT(ChineseHighResolutionPictureTransmission)卫星云图,至此,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已4次成功接收到风云极轨气象卫星发射成功后星上发回的第一张云图。我国的气象卫星是以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并存发展的。极轨气象卫星(风云奇数排序)是与太阳同步的,在运行中每条轨道都要经过地球南北两极上…  相似文献   

3.
王荣波 《山东气象》2000,20(3):58-58
1999年 1 2月 2 3日上午 8时 3 0分至 9时 ,我县县城上空出现“假日”现象 ,在太阳的左右各 1个 ,右边一个这度特别明显。县电视台拍了录相 ,并在陵县电视台新闻节目和中央电视台《新闻 3 0分》同时播出。1 假日形成过程2 3日上午 7时 3 0分左右 ,太阳从东方缓慢升起 ,此时我县上空天气晴朗 ,能见度 2 0km ,仅有几丝几缕的卷云 ,太阳强度较弱 ,气温 -8℃ ,相对湿度 60 %。 8时整云量达到 3成 ,为密卷云。太阳周围有几块不完整的晕 ,气温 -7 3℃ ,太阳左右分别出现一个亮点 ,呈对称分布 ,确切地讲是该点的云仅是比较明亮 ,假日不太明显。 …  相似文献   

4.
张军 《气象》1986,12(8):9-10
一、雹景概况 1985年7月2日和8月8日,保定市遭受到两次强雹暴袭击。7月2日的雹暴从1时35分开始至18时50分,历时15分钟。最大雹粒直径达70mm,重14g。最大阵风速36m·s~(-1)。过程降水量69mm。8月8日的雹暴,从19时50分起至20时13分止,历时23分钟。最大雹粒直径48mm,重10g最大风速34m·s~(-1)。降水量48mm。两次强雹暴地面平均积雹约7cm,最厚处17cm。降雹后气温骤降,地面温度降到0℃以下。 这两次强雹暴天气使保定市主要街道冰水没膝、交通中断,行人受阻。市内大部分地区停水、停电。房屋迎风面玻璃被砸碎。  相似文献   

5.
1988年9月7日北京夏令时7时08分49秒,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准确地收到了我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二圈下发的甚高分辨率图片传输(HRPT)、低分辨率云图(A PT)、国外记录回放云图(DPT)图像和双频信号,并通过高速卫星通信电路及时地传到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倾刻之间,地面站沸腾了!人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相互祝贺.是啊!《风云一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伴随着信息热的“熵热”正在席卷全世界.无论自然科学家,还是系统科学家、哲学家都在谈论熵.全国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从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到“熵”的重要性. 全国第二次“熵与交叉科学讨论会”于1989年10月5日至8日在兰州大学召开.这次继1987年乌鲁木齐第一次讨论会对我国熵理论研究及其应用方面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7.
9月22—23日由于受16号台风倒槽和东风波的影响,温、台地区普降暴雨一大暴雨,尤其北雁荡山麓的乐清县,猛降特大暴雨。这次暴雨的特点是:强度大、时间短、雨量集中。从21日20时到23日20时,48小时内本站雨量达555.1毫米(个别地方达595毫米),其中22日08时至23日08时24小时降水量达474.9毫米;22日18时至(?)日06时12小时内最大雨量为399.3毫米;22日22时至23日04时六小时最大雨量为247.3毫米,23日1时零9分至4时零09分三小时最大雨量为146.0毫米。  相似文献   

8.
徐维忠 《气象》1993,19(8):56-57
1 概述 1989年8月31日20时04分(北京时,下同)—9月1日03时44分,滁州市降了局地大暴雨,降雨量为103.5mm(其中23—24时的1/小时内降雨60.0mm)。其他两个较大的降雨站,一个是定远县,日降雨量26.0mm,另一个是全椒县,日降雨量16.9mm。滁县地区其他4站以及合肥、肥  相似文献   

9.
(除非另有说明,会议均在瑞士日内瓦举行)2月6一17民6月5一17日2月23一28日海洋气象学委员会第10次会议,法国巴黎执行委员会长期计划工作组第4次会议;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 (ICSU)联合科学委员会第10次会议;法国维勒弗朗什第5次人工影响天气和云物理应用科学委员会;中国广州(该次会议的日期已改为5月8一12日,地点为斗习北京,译者注)气候学委员会第lQ次会议;葡萄牙里斯本北美洲和中美洲区域协会第10次会议,洪9月4一8日3月13一18日9月11一15日3月2了一31日9月11一22日10月15一28日11月(暂定)4月3一14日5月2一12日一1月27日一12月8…  相似文献   

10.
1980年9月1日傍晚我区出现了一次飑线造成的严重灾害性天气过程。16时30分这次天气过程首先从掖县开始,17时以后招远、栖霞,福山、烟台及莱阳。莱西,海阳等地相继发  相似文献   

11.
烟台市87.9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卫星云图的云场演变为线索,分析了1987年9月4——5日(简称“87.9”)烟台历史上罕见的暴雨天气过程的云图特征。指出该暴雨过程源于高原气旋云团,由黄河气旋、江淮再生气旋影响半岛。冷锋云带与山东气旋云团汇合叠加,造成了5日的暴雨1987年9月3日20时至5日7时,烟台市全区连降大—暴雨,有五个县市超过100mm,市区最大为168mm,平均雨量75.3mm。降雨同时,风力7—8级,阵风10级。大部分县市区遭受严重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01.4万元。九月连续两天出现强烈暴雨,为建国以来所罕见。这次降雨过程明显分二个时段。第一时段从9月3日23时至4日4时,5小时降水40毫米以上;从4日17时至5日4时,11小时约降水100毫米以上,为降水的第二时段。表明先后有两个强系统影响山东半岛。根据卫星云图上云场的演变特征,可将该次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成章纲 《气象》1984,10(5):32-32
我站位于山区。1983年10月3日14时40分,我站上空积云性层积云降很小的阵雨。测站东北方3公里左右的山坳里,有一片蒙蒙的雨幡。太阳此时在天顶的偏西南方,阳光照在这片雨幡上,形成了一条明显的、呈“一”字状的彩虹;它的色彩排  相似文献   

13.
1988年9月6日18时10分至20时23分,辽宁省北票市南部、东部农村,一场罕见的龙卷风横扫而过,一时间,电光闪闪,惊雷震荡,狂风呼啸,摇撼大地,一片片庄稼、树木扑倒在地,一幢幢建筑物被夷为平地……  相似文献   

14.
一夜成灾     
嘉兴市6月13日8时—14日8时,24小时降水量达203.7毫米,其中14日0时40分—1时50分(70分钟)雨量85毫米,是53年以来6月份降水强度最大的一次。由于降水量集中,水位剧增,前后8天超过警界水位,4天处在危险水位,全市85%田块受淹、36%面积受害。圩堤、  相似文献   

15.
岑江山  黄帆 《广西气象》2005,26(A02):71-71
2004年8月23日17时48分~19时48分,岑溪市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降水过程,这次强降水的特点是降水的时间短、强度强。通过对影响这次强降水的天气系统、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进行分析,找出产生大暴雨过程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鲍家栋 《气象》1984,10(1):26-26
1982年9月28日11时45分和12时58分前后在郑州市区观测到一次卷层云降雨,它是在卷层云和高层云互变的情况下降下的。当天云系变化如附表。由附表可见,当天11时35分开始有微一小雨,这次卷层云降雨就出现在连续降雨而云层短时抬高变薄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利用昌吉市1961—1997年的逐日气候资料,对昌吉市1961—1997年多年平均逐日太阳总辐射进行了气候学计算,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昌吉市太阳总辐射多年平均年日总量为22.82MJ.m-2.d-1,太阳总辐射在8~9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昌吉市的太阳总辐射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气候变化与气候变异、生态-环境演变及可持续发展科学研讨会”于2005年8月22-2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隆重召开。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气候中心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共同主办的一次大型学术会议。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院士担任这  相似文献   

19.
丁栋生  李树林 《气象》1993,19(10):52-53
1993年4月9日夜间,辽宁省西部地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雷打雪”现象。据绥中站记录:19时20分降雪,19时45分闻雷,雷声持续到20时27分终止,23时15分阵雪停止。降雪量9.3mm,积雪深度12.5cm,为1954年建站以来4月份降雪量之冠。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的回顾 1.从失败中认识天气过程区气象台建立于1956年3月1日,是由乌鲁木齐民航气象台和喀什民航气象台抽人组建的.最初预报员只有4人,全疆地面站不到30个.由于人员少,没有经验;站少得不到较多的信息,预报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如1956年3月18日乌鲁木齐东南大风;早些时候如1955年10月1日自治区成立大会时的大雪天气等都难以报出,可以说对任何一个天气过程的认识,都是从失败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