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东玲珑和郭家岭岩体的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采用~(40)K-Ar/~(39)Ar快中子活化和K-Ar稀释法定年技术对玲珑岩体和郭家岭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40)Ar/~(39)Ar阶段加热年龄谱表明,玲珑岩体和郭家岭岩体的坪年龄分别为164.2±0.7Ma和134.8±1.7Ma,其形成时代同属燕山期,为同一成因不同阶段的产物。同位素年龄提供的数据支持了两岩体为交代混合岩化的成因观点。~(40)Ar/~(39)At和K-Ar年龄结果还表明:角闪石和黑云母均是~(40)Ar/~(39)Ar理想定年矿物,对K-Ar法而言,角闪石最理想,黑云母次  相似文献   

2.
迁安紫苏花岗岩的~(40)Ar/~(39)Ar年龄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采自河北省迁安县水厂地区的紫苏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和紫苏辉石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定,分别给出了18.7亿年和19.6亿年的~(40)Ar保存年龄。这两种矿物的年龄谱的视年龄的梯度变化表明,紫苏花岗岩形成后是缓慢冷却的。3.9亿年左右的一次热事件,造成了放射成因~(40)Ar的丢失。根据热历史和封闭温度的研究,从27亿年(侵入到该区紫花岗岩中的花岗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到19.6亿年,紫苏花岗岩岩体的抬升速率为6.5m/Ma,但从19.6亿年到18.7亿年,其抬升速率高达111m/Ma,具有明显的构造抬升作用。  相似文献   

3.
豫西蛇尾秦岭群角闪石^40Ar/^39Ar年龄谱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河南西峡县北部蛇尾地区秦岭群变质基性岩中,普通角闪石~(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代测定获得了353.1±0.2Ma的坪年龄。平坦的年龄坪表明,加里东热事件一直延续到早海西阶段,随着秦岭群自北而南逆冲到古生界二郎坪群所导致的快速隆起抬升、温度急剧冷却才终结。  相似文献   

4.
四川康滇地轴钒钛磁铁矿以大、中型为主,均分布在层状基性、超基性岩体中,该类型铁矿分为基性岩浆分异型和基性一超基性岩浆分异型2个亚类。对区域矿产三大成矿系列时空演化规律和钒钛磁铁矿含矿岩体的成矿系列进行了阐述,并从地质构造条件、含矿层状岩体的侵住、岩体生成时代及形成深度、围岩性质对成岩成矿的影响、岩浆来源、岩浆演化特征、岩体和矿床的成因等方面对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江西冷水坑铅锌银矿床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银矿床之一,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斑岩型铅锌银矿床.冷水坑斑岩型铅锌银矿床位于中国东部中生代月凤山火山盆地边缘,含矿斑岩为燕山中期碱性花岗斑岩,侵位于上侏罗统火山岩地层内,斑岩体边部发育大量的隐爆角砾岩.矿区发育两种矿化类型,即斑岩型矿化与层状改造型矿化,此两种均与碱性花岗斑岩有关.矿化以Pb、Zn、Ag为主,伴生少量的Cu、Au.斑岩型的铅锌银矿化发生在斑岩体内以及接触带中,具有面型矿化特点并显示出明显的矿化分带性.层状改造型以铁锰银铅锌矿化为主,矿体均为隐伏状分布于碱性花岗斑岩附近的火山岩含铁锰地层中,产状与火山岩地层一致.铁锰碳酸盐铅锌银矿体在靠近斑岩体时,银铅锌矿化相应逐渐增强,而远离花岗斑岩体,矿化明显较弱.围岩蚀变作用明显,主要为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硅化和黄铁矿化.矿化蚀变特征、蚀变类型与典型的斑岩型铜(钼)矿床不同,缺少斑岩铜(钼)矿床早期蚀变的钾交代作用(黑云母化与钾长石化),发育大量铁锰碳酸盐蚀变.矿田矿化蚀变具有一定的分带性,由岩体内向外蚀变可以分为三个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硅化黄铁矿化带和碳酸盐化绢云母化带.斑岩型矿床的铅锌银矿化与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蚀变密切相关.通过对蚀变矿物绢云母的~(40)Ar/~(39)Ar同位素测定,获得冷水坑斑岩型铅锌银矿化年龄为162.8 ±1.6Ma,与含矿斑岩形成时间一致,说明冷水坑斑岩型铅锌银成矿作用发生于中国东部燕山中期陆内环境.  相似文献   

6.
杜世俊  徐兴旺  杨列坤  符超  苏捷  崔敏利 《岩石学报》2009,25(12):3251-3258
山东临朐-昌乐地区新生代岩浆活动强烈,以形成含大量地幔包体的玄武岩为特征.作者在考察与研究昌乐北岩古火山口玄武岩中地幔包体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包体中发育有地幔钾交代成因的金云母细脉.鉴于金云母的封闭温度远低于玄武岩浆喷发时的温度以及金云母可以记录喷发的玄武岩浆冷却通过金云母封闭温度的时间,本文尝试通过金云母所记录的~(40)Ar/~(39)Ar年龄来推断玄武岩浆喷溢的结束时间.该火山口玄武岩不同部位的三个地幔岩包体其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8.42±0.21Ma、18.65±0.27Ma和18.39±0.36Ma,年龄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充分说明了该定年手段的有效性.因此可以确定该火山口玄武岩浆喷溢活动约在18.5Ma前结束.由此推测山旺盆地中不整合发育在源于该火山口喷溢的玄武岩之上的化石群的形成时代下限约为18.5Ma.用玄武岩地幔包体金云母的~(40)Ar/~(39)Ar年龄来确定玄武岩年龄是玄武岩定年一个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牡丹江地区出露的黑龙江杂岩是由变质基性岩、泥质片岩、大理岩和变硅质岩系列组成的类似于蛇绿岩层序的构造混杂岩,代表了佳木斯地块西南缘碰撞增生的产物.钠长石和绿帘石变斑晶中共生的矿物组合(钠云母+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绿帘石)的地质温压计估算结果表明,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的温压条件为T=320~4800℃,p=800--1600MPa,为典型的绿帘-蓝片岩相高压变质作用.黑龙江杂岩带中泥质片岩所含的多硅白云母单矿物给出的~(40)Ar/~(39)Ar坪年龄为164.9Ma±0.5Ma.根据白云母中K~Ar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温度(350~430℃)接近于得到的黑龙江杂岩的峰期变质温度,可以认为~(40)Ar/~(39)Ar坪年龄指示了这期高压变质事件的年龄,也证实了黑龙江杂岩带中普遍存在一期中侏罗世末期的变质-热事件.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9,他引:36  
用常规K-Ar、~(40)Ar-~(39)Ar、~(14)C等方法系统测定了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年龄,获得近百个有效年龄数据。其精度和准确度都很高,与地质背景相当吻合。对于玄武岩中超镁铁质岩色体也进行了年龄测定尝试、发现包体中含继承氩,并可能存在~(36)Ar过剩。在阶段加热过程中,样品中氩的释放有两个高峰,一个在低温阶段(450—620℃),另一个在高温阶段(>1000℃),约50%的放射成因~(40)Ar在低温阶段释放。  相似文献   

9.
出露在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老君庙变质岩 ,主要由绿片岩相的石英片岩构成 ,其上残存含前泥盆纪床板珊瑚和海百合茎化石的大理岩。对石英片岩中的白云母进行的4 0 Ar/ 39Ar定年 ,获得了(4 6 1.5± 0 .2 )Ma的坪年龄和 (4 6 2 .0± 4 .1)Ma等时线年龄 ,表明该变质岩的变质时代不晚于中奥陶世晚期 ,准噶尔盆地东部具有前晚奥陶世的陆壳基底。结合区域地质资料 ,推测准噶尔盆地的基底主体是古生代期间的陆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华北克拉通中部地区(即Zhaoetal.(2001)称之的中部带)内元古代未变形变质基性岩墙群重要组成部分的太行山南段基性岩脉开展了较为系统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三条NWW或NNE走向的基性岩脉(99JX-16、99JX-65、99JX-71)在>80%的39Ar累积量基础上分别给出了1765.3±1.1Ma,1774.7±0.7Ma,1780.7±0.5Ma的坪谱年龄。1781~1765Ma的年龄限定了区内基性岩脉的侵位年龄,该年龄也一致于恒山NWW向未变形基性岩脉1769.1±2.5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上述资料较好地约束了华北陆块早元古代基性岩脉的形成年龄。这为深入理解华北陆块1800Ma左右的热构造事件和华北早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提供新的年代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许光  王二七 《地质科学》2010,45(3):626-652
桐柏山位于我国的中央造山带东部,走向北西—南东,南北跨越鄂豫两省,向西北倾没于南阳盆地之下,向南东过渡到大别山。山体由一套变质杂岩组成,南北两侧为含榴辉岩的高压变质地体,其构造就位过程一直为广大地质学家所关注。我们通过野外地质考察发现,该山体在地貌上呈北陡南缓的格局,表明它在演化的晚期经历过一次向南的掀斜运动。殷店和桐柏韧性剪切带构成山体的南北边界。前者倾向南,呈右行剪切,后者倾向北,呈左行剪切。殷店断裂中的糜棱岩产状很稳定,一直延伸到桐柏山主峰——太白顶(1 140 m)。其下部为桐柏杂岩体,后者的产状虽然复杂,但其中的拉伸线理的产状却稳定,走向北西—南东,向北西倾伏。按此产状追索,它们也应倾没于南阳盆地之下。通过构造恢复,可以推断在掀斜运动发生之前,殷店和桐柏韧性断裂应连为一体,构成一个向北西倾伏的低角度正断层,本文称之为太白顶拆离断层。基于对桐柏杂岩的运动学和显微构造学研究,可以推断桐柏杂岩原来位于东秦岭之下,是中下地壳的组成部分,由于中生代华北和扬子两板块的碰撞和持续的陆内汇聚作用而造成南东侧向挤出,它们作为异地地体从原地地体—超高压变质岩之下隆升到地表,太白顶拆离构造的功能与藏南拆离系一样,构成桐柏杂岩隆升顶部的滑脱面。~(40)Ar/~(39)Ar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桐柏山侧向挤出隆升造山事件发生在晚白垩纪早期(102~85 Ma)。南阳盆地形成于桐柏山的西侧,是一个东断西超的半地堑盆地,其沉积作用始于早白垩世,大规模沉陷发生在晚白垩世,这与桐柏山的隆升是同时的,反映出沉积和构造隆升是耦合的。  相似文献   

12.
Ar同位素地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作者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作者认为一定要重视岩石、矿物中36Ar对定年的影响,只有较好的解决K-Ar定年系统的初始比,才能较好的提高定年的准确性。油气田Ar同位素分馏及He、Ar在瓦斯突出的预报方面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激光显微探针40Ar/39Ar 定年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文  罗修泉  郑宝英  张思红 《地球学报》1994,15(Z1):197-205
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探针40Ar/36Ar年龄和常规40Ar/39Ar年龄之间有较好的吻合性,多次测定BSP-1角闪石国际标样年龄值大部分在2020-20900Ma之间,多次测定周口店花岗岩中ZBH-25国内标样年龄值大部分在130-135.9Ma。分析区域可小到30μm以下(激光束本身可被聚集到10μm以下)。研究表明,激光显微探针技术在下述工作中将是一个极有前途的工具①测定不易大量获取的样品年龄;②研究遭受多期地质历史事件作用因而有复杂Ar状态的岩石年代;③研究在岩石样品中填充在不同结构位置上的矿物年  相似文献   

14.
等时线方法在K Ar年代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利用一种新的3 6Ar 3 9Ar 4 0 Ar 3 9Ar等时线方法 ,计算查南疆汗萨拉锑、银矿带中石英脉的40 Ar 3 9Ar实验数据 ,并与其他等时线方法进行对比 ,得到非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滇西南那邦变质基性岩两期变质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中缅边界那邦变质基性岩出露于东缅著名的 Mogok带的东缘。那邦基性麻粒岩经历了早期麻粒岩相、晚期角闪岩相的两期变质作用的改造。早期变质作用的矿物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 40 Ar/ 39Ar激光微区等时线年龄是 74.44± 1.44 Ma;石榴石和单斜辉石的 40 Ar/ 39Ar年龄谱图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两组年龄 :74~ 76 Ma和 2 3~ 2 4Ma。晚期变质作用矿物角闪石的K- Ar法得出 2 3Ma,角闪石和斜长石的 40 Ar/ 39Ar年龄谱图和等时线年龄均显示 2 3~ 2 4Ma的变质年龄。综合这些结果 ,可以确定那邦基性麻粒岩的早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年龄是 74~ 77Ma,可能与新特提斯洋壳俯冲事件有关 ;晚期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的年龄是 2 3~ 2 4Ma,与区内喜山期以来陆内块体响应两大陆会聚作用发生的大型走滑事件有关。那邦基性麻粒岩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麻粒岩相岩石之一 ,而且 ,两期变质作用年龄的确定对揭示区内与变质作用相关的地质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Ages determined with the 40Ar/39Ar isotopic system affirms the Early Cretaceous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Barton Peninsula, King George Island, Antarctica. Two specimens of basaltic andesite collected from the lowermost volcanic sequence of the peninsula were irradiated and analyzed in different experiments, yielding an identical age spectrum, and two magmatic thermal event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120.4± 1.6 Ma, 119± 1 Ma) and Early Tertiary (53.1± 1.5 Ma, 52± 1 Ma) are distinguished. The former is interpreted to represent the primary cooling age of basaltic andesite, whereas the latter is the thermal reset age caused by the intrusion of granitic pluton. These new ages clearly indicate that volcanism was active during the Early Cretaceous on the Barton Peninsula and that intensiv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Mesozoic volcanic rocks resulted from Tertiary magmatism.  相似文献   

17.
云开群硅质岩的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西云开群浅变地层年代的确定对于研究华南地壳演化有重要意义。以往的同位素年龄值多测自其中的顺层火成岩,故对其他质意义有不同的理解。本文首次测得了云开群中硅质岩的40Ar/39Ar年龄,从而提供了云开群的沉积年代。  相似文献   

18.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本文选择了铜陵地区主要岩石类型的代表性岩体中黑云母为测定对象,准确地测定了侵入岩的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区内侵入岩的年龄均小于140Ma,属燕山晚期的产物,后期热事件为成矿时代,晚于岩浆侵入时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KAr法、RbSr法同位素年龄产生偏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小明  谭凯旋 《地球学报》2005,26(Z1):248-251
本文简单介绍地质热年代学的含义、应用和进展,并重点介绍了裂变径迹与40Ar/39Ar热年代学  相似文献   

20.
四川大水沟碲矿床^40Ar/^39Ar年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40Ar/^39Ar中子活化定年法测试大水沟碲矿床12号矿脉中的白云母,得到阶段升温坪年龄91.0-94.10Ma,等时线年龄93.70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