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饮用水砷、氟超标是影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国饮用水除砷、除氟的技术发展迅速,对我国饮用水除砷、氟技术现状进行总结。分别阐述各种技术方法的特点和优劣势。  相似文献   

2.
平原水库饮用水水质净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表饮用水水源地蓄水后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结合平原水库工程管理和水源保护工作的实践,分析了地表饮用水水源地产生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阐述了生物净化水质的机理,提出了利用生物净化水质技术,通过对生物种群结构和生物量的科学调控,消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达到既能充分利用营养资源,又可净化水质,改善水体环境的理想效果,为地表饮水水源地的水质净化找到了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处理技术如饮用水水质标准、水源水水质处理标准、饮用水出厂水质处理、管网水质研究、末梢水质净化研究的进展,并指出今后应加强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系统的介绍饮用水的各种深度处理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对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于慧  杨海娟 《地下水》2011,33(5):33-34
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源水质不断下降。乡镇饮用水基础状况差、饮用水污染问题严重,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商洛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现状,指出今后应从实时监控、宣传、政策保障等方面确保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6.
2009年初冬至2010年春未,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旱灾,其中尤以广西、贵州、云南最为严重。通过抗旱找水探采结合井的布井、施工全过程的总结,认为在实施干旱区地下找水时,应根据基础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和当地居民缺水状况,以深度小于80m的浅井抽取地下水解决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为宜。  相似文献   

7.
2009年初冬至2010年春未,我国西南地区遭受了百年难遇的旱灾,其中尤以厂西、贵州、云南最为严重通过抗旱找水探采结合井的布井、施工全过程的总结,认为在实施干旱区地下找水时,应根据基础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分析,结合地形地貌条件和当地居民缺水状况,以深度小于80m的浅井抽取地下水解决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为宜.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饮用水的重要水源。对日照市境内浅层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划分了天然矿化异常和人类活动污染物基础上。然后结合日照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农村饮用水安全和地下水源地保护,提出了地下水保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东黄泛区农村饮水安全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翠松  孙秀玲  苗兴皓 《水文》2006,26(6):80-83
解决农村的饮用水安全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结合“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对山东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严重的黄泛平原区的饮水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农户问卷调查。对问卷中设计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山东黄泛平原区存在水源中氟、砷含量严重超标,供水保证率低、农民水价格承受能力低等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严峻,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白伟锋 《地下水》2014,(4):137-138
根据铁岭市农村饮用地下水不安全现状,探讨适宜于铁岭市农村饮用地下水超标尤其是铁锰超标饮用水的水质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高亚峰 《城市地质》2001,13(3):43-45
主要叙述了饮用天然矿泉水、纯净水、超纯水及其它常见饮用水的各自特点,并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详细阐述了天然饮用矿泉水的保健作用,其主要取决于天然饮用矿泉水所含的特征性微量元素,并介绍了所含Si、Sr、Zn、Li、Se、I等几种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进而说明天然饮用矿泉水是最理想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2.
生物发光菌技术在地震灾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利用生物发光菌技术对阿坝州7个县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综合毒性监测。2008年5月28日到2008年6月12日期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地震对阿坝州饮用水源地水质并未造成严重污染,当地饮用水源水质正常。  相似文献   

13.
饮用天然矿泉水与饮用纯净水差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基本特征、水处理工艺、产品对人体的作用3个方面对饮用天然矿泉水和饮用纯净水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指出矿泉水的保健作用已得到医学研究证实,是可以依赖的饮料。但几乎不含任务矿物质的纯净水,在补充人体水分的同时,也迅速溶解了体内的微量元素,因而对人体的作用的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调查、取样、钻井基础上,充分利用前人成果资料,应用SPSS分析软件、地下水污染分析软件,得到鄂伦春地区区域地质条件、地下水质量、生活饮用水质量、农田灌溉用水质量特征.认为鄂伦春自治旗地下水铁、锰含量受东北地区铁、锰土壤高背景值控制,含量普遍较高,引起地下水色度和浑浊度升高.地下水中As、SO42-、NH4+、NO2-在不同区域质量浓度值相差较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质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依据,铁、锰、色度、浑浊度、pH值、硫酸根、氟离子含量高,造成部分井位地下水达到Ⅳ类水标准,基本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使用.在充分认识这一区域地下水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各种饮水工艺及其水质特征和功能,提出矿泉水是健康饮水之冠,天然矿泉水来自地层深处,无菌、无污染、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含任何热量,是一种高品质的健康水,也是宝贵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6.
张东起 《地下水》2003,25(2):71-71,8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生活饮用水的习惯及我国目前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对象,对今后我国在生活饮用水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及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对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着重论证了在浦东待开发的新区,实行地下水“分质供水,优质作用”的利与弊。从量上分析,能够保证浦东饮用水和部分尖端产品水处理的发展需要。从质上分析,不易受污染的优质干净地下水只要合理开发,是不会引起环境地质问题的。因而,必须彻底改变百年一贯制传统的供水方式和结构,以法严格管理,建立起以水养水,保护宝贵资源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中小型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污染负荷总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凤存  方国华  徐佳  张卫 《水文》2015,35(4):42-46
西涧湖作为滁州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破坏,通过污染源的调查统计计算污染负荷,根据水质监测进行富营养化评价,采用完全混合模型计算环境容量,并根据水源地水质目标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出切实可行的总量控制技术方案,为西涧湖水源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也为类似水源地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2010年初的西南地区抗旱会战水井施工中,根据当地的施工环境和条件,针对滇中红层采用不同的钻探设备和钻进成井工艺,快速、有效地成井,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和重大的社会效益。介绍了在该地区加快钻井速度、提高成井质量的工艺技术方法与施工经验,供今后在类似条件下的钻井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