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北地质》2008,(1):32-32
1、发现和评价一批大型、超大型后备勘查基地,对全国矿产勘查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明显提高,为资源勘查、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更新一批国家基础地质图件;填补青藏高原、大兴安岭地区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空白;实现1:100万全国重力调查和航空磁测陆域全覆盖;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地质问题,发现大量找矿线索;开展了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为开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前,铀矿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提到极为重要的地位。区域地质资料是制定铀矿普查、勘探方针和部署工作的依据。目前基础铀矿地质调查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区域地质调查进展慢。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区域物化探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以便在加快铀矿区域地质调查的进展,提供深部资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国家航空物探大队已在全国三分之二的面积上进行了航空磁测。目前,国内在金属矿和  相似文献   

3.
王卫  陈建国 《江苏地质》2017,41(3):432-440
荆当盆地位于湖北中部偏西,自20世纪中期以来,区域上先后进行过多次大范围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发现了茶林子、小汉口、泥水洞、三宝山、铜家湾、花园冲等多处铜多金属矿点。然而在荆当盆地中部的何家湾地区,找矿工作一直未有进展,原因主要受限于研究区地表被第四系大范围覆盖,传统的地质调查方法很难开展。因此,2015年在研究区内又开展了1∶5万地质草测、1∶5万重力测量、1∶5万磁法测量等工作。通过研究获得的这些地质资料及重磁数据,结合收集到的其他区域地质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为研究区今后的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甘肃某地进行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时发现铌钽矿体,为查明铌钽矿体的分布范围、规模、矿体形态等,开展了覆盖矿区的1∶1万地面高精度磁测工作。发现一条高磁异常带横贯矿区,已发现的铌钽矿体与高磁异常带套合良好。结合地质、物性等资料,快速、有效的划分了矿区断裂构造,分析磁异常展布和断裂展布与铌钽矿分布的关系,综合分析铌钽矿的成因,圈定重点找矿区域,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经后期钻孔验证,肯定了高精度磁测在本测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四川1∶25万阿坝县幅区调,在三叠系多重划分对比与沉积盆地演化、新近—第四纪阿坝盆地演化、主要断裂带的断裂结构及其活动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编制了一期工程区带状地质图、引水线路评价剖面图,提出了引水线路优选方案,为区域地质调查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经验,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对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适宜于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流程与方法,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成果报告的社会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建国40年来,由于地质工作者发扬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拼博进取,开拓创新,新疆地质事业迅猛发展.全区地质研究程度大大提高,1/10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53万平方公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76.5万平方公里,1/10万至1/5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完成106万平方公里,1/10万至1/100万航空磁测完成145万平方公里,1/5万至1/100万化探  相似文献   

7.
黄启霖 《贵州地质》2019,36(4):352-358
"一带一路"经济带区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仅有小比例地质图或航磁资料,很多区域甚至是地质处女地,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困难较大,柬埔寨王国贡布省便是典型区域代表,文章以我单位在柬埔寨王国贡布省速富县本库比铁矿项目的找矿效果及工程验证效果为例,从地面高精度磁法磁异常范围划定、分类、靶区圈定和勘查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阐明该勘查区未发现基岩及矿点出露点,地质调查无法取得找矿效果的情况下,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成功有效地为柬埔寨王国贡布省找到一中型隐伏磁体矿床,突显了高精度磁法在隐伏矿体勘查中独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黄少芳  杜子图  谢晓波 《地质通报》2007,26(12):1703-1706
全国地质调查信息系统是为地质调查管理部门和决策机构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和工作部署提供依据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系统的开发建设对于提高地质调查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信息系统(V1.0)的架构、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以西南岩溶区特殊的资源和环境特点为导向,利用多源、多时相、多尺度遥感数据,采用遥感信息计算机自动提取和人机交互解译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将遥感技术系统应用于岩溶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提供系列的基础图件辅助岩溶区区域地质填图,提高了岩溶区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效率。初步建立了适合西南岩溶区的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遥感技术方法体系,快速准确地解译出了岩溶区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水文等要素,为特殊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化工矿产地质》2011,(1):53-53
<正>2011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十二五"地质调查工作的九大目标。一是大幅提高重点成矿区带基础地质调查程度。以整装勘查区为重点,基本完成重点成矿带中比例尺基础地质调查和重要找矿远景区1∶5万区调、航磁和化探调查,重点成矿带1∶5万区调、航磁工作程度达到65%,全国达到33%。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DK2系统为该项工作的业务管理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该系统是以建立数据库为核心的系统,设置了查询、报表输出和原始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功能。它是我们将微型电子计算机用于区域地质调查管理方面的一次尝试。为了提高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管理工作效率,我们初步尝试了运用微型电子计算机进行部分管理工作,建立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管理系统——DK2系统,获得了初步成功。我们期望该系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其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应用功能介绍于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战略性矿产远景调查项目的开展,地面高精度磁测一直是主要的物探方法之一,为区域地质调查、成(控)矿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评价等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场信息,同时,在金属矿产勘查中能依据矿体与围岩的磁性差异、伴生的磁性矿物直接或间接确定矿体,尤其在铁矿勘查中,磁测更是一种直接找矿的不可或缺的方法。本文总结了磁异常的数据整理及数据处理中一些方法在使用中的问题,并尝试针对解释推断结果提出可靠的、较可靠的、可供参考的三级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梳理了影响渤海湾北岸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地质问题,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区调工作分析了平原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解决这些地质问题中所能起的作用。平原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能够查明第四纪地层结构,进而确定含水层的分布、时代和性质,为城市建设所需的应急水源地以及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依据;能够查明区内主要断裂的分布及其活动性,为地壳稳定性评价提供资料支撑,也为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和减灾防灾提供依据;能够详细调查区域岩相古地理,确定不同沉积相的分布空间,在此基础上查明河、湖和沼泽等湿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分析其控制因素,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总之,平原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能够为区域经济和地方政府在管理决策、环境治理、灾害防治等方面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丁华  丁辉  张悦  廖文强  陈鑫源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10-67020010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地质视角解读乡村振兴,围绕乡村人地安全、产业发展、地质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旅游地质遗迹调查等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为提高助力效率效果,需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制定乡村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等标准、构建服务地方工作机制、开展系统人才培训培养等战略路径。未来乡村发展中,应进一步解决区域统筹部署与重点发展村镇选择、综合地质调查与乡村规划建设空间尺度匹配、综合地质调查和纵向专业性调查配合使用、工程地质评价与乡村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地质文化村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衔接等问题,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服务能力,为乡村可持续振兴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丁华  丁辉  张悦  廖文强  陈鑫源 《地质论评》2021,67(2):467-474
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技术支撑。本研究基于地质视角解读乡村振兴,围绕乡村人地安全、产业发展、地质文化、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地质灾害调查、工程地质评价、水文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旅游地质遗迹调查等区域综合地质调查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内容;为提高助力效率效果,需做好项目顶层设计、制定乡村地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等标准、构建服务地方工作机制、开展系统人才培训培养等战略路径。未来乡村发展中,应进一步解决区域统筹部署与重点发展村镇选择、综合地质调查与乡村规划建设空间尺度匹配、综合地质调查和纵向专业性调查配合使用、工程地质评价与乡村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地质文化村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衔接等问题,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的服务能力,为乡村可持续振兴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戴传固  王尚彦 《贵州地质》2002,19(3):208-211
贵州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新形势下应融入国家经济建设中。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应针对贵州存在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及前沿性地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强调生产和科研相结合,总体提高贵州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还要努力拓宽社会服务领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为矿产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生态环境调查研究、旅游资源调查基础资料,把社会需求与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有机联系起来,为贵州的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需求,解决海陆过渡区的基础地质问题,在统一编制1∶25万重力异常图和磁力异常图的基础上,分析日照—连云港地区主要断裂的重磁异常特征。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探讨郯庐断裂沂水段、桑墟—连云港断裂、东海—赣榆断裂的重磁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昌邑—大店断裂是郯庐断裂沂水段的主断裂;作为苏鲁造山带的南部边界,桑墟—连云港断裂控制了基底、地层和岩浆岩的分布;东海—赣榆断裂将苏鲁造山带分割为南、北2部分。这些新认识为日照—连云港地区基础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二连浩特北部地区位于二连-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之西端,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在二连地区1:25万数字化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阐述了GIS技术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技术路线、数据获取、数据管理中空间数据库工作流程和图层管理.在数字高程模型子系统(DTM)中,利用地形数据制作立体地形图.以基础地质为背景,通过对航磁、重力、化探异常等多源、多尺度数据分析预测,总结了成矿规律,对该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出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9.
二连浩特北部地区位于二连-东乌旗铜多金属成矿带之西端,具有良好的成矿远景.在二连地区1:25万数字化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基础上,阐述了GIS技术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的技术路线、数据获取、数据管理中空间数据库工作流程和图层管理.在数字高程模型子系统(DTM)中,利用地形数据制作立体地形图.以基础地质为背景,通过对航磁、重力、化探异常等多源、多尺度数据分析预测,总结了成矿规律,对该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出个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于2000-2001年在西藏一江(雅鲁藏布江)两河(拉萨河、年楚河)地区开展了1:20万~1:25万高精度航磁勘查,发现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异常、一组北西向断裂及其他构造形迹,为基础地质研究、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了高精度的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