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山地是地球陆地系统的重要基本单元,为未来人类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已经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同时,山地又是生态和环境脆弱地区,与此有关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1998年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2002年为国际山地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ountain,缩写为IYM),联合国的这项决议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 中国是一个山地大国,山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  相似文献   

2.
陈勇 《山地学报》2000,18(6):583
为推动山区可持续发展 ,实现《2 1世纪议程》1 3章“管理脆弱的生态系统 :可持续山地发展”提出的目标 ,联合国大会在 1 998- 1 1 - 1 0通过了由吉尔吉斯斯坦提议的将 2 0 0 0年宣告为“国际山地学”的决议。考虑到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在推动山区可持续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该组织作为《2 1世纪议程》1 3章的任务管理者 ,该决议还邀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国际山地年活动的领导机构 ,与世界各国政府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联合国系统其他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共同搞好国际山地年活动。同时 ,该决议号召世界各国政府、国际…  相似文献   

3.
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以下简称开发中心)于1983年12月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成立,同时举办题为“山地开发2000年”的国际讨论会。 建设亚洲中南部山地开发新中心的设想,是由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于1974年在慕尼黑举行山地环境发展会议期间提出的;1975年在尼泊尔召开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地区会议的支持下,授权建立这个机构。开发中心已经得到了西德和瑞士政府为它提供约200万美元的资助。尼泊尔王国政府为它培训人员,收集和贮存资料,为研究兴部  相似文献   

4.
国际山地学会最近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组成,该学会是致力于谋求人类财富与山地环境间的平衡以及发展山地资源的非赢利组织。该学会的成立与国际地理学会山地地理委员会1974年慕尼黑和1976年剑桥会议、联合国大学自然资源计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有关国际组织的工作有密切的关系,与滥  相似文献   

5.
山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否,是个世界性的首要问题。这直接涉及到全世界生活于山区的10%人口和依赖山地资源的30—40%人口的生计。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中列有第6项课题——“人类活动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1974年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于慕尼黑举行了国际山地环境发展会议,发表了慕尼黑宣言,揭示了世界许多山地人口增长,森林丧失,侵蚀加剧,环境恶化等严重情况,这是对各国当局的一次警告。此后,开展国际山地综合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出现了“山地学”(Montology)一词。在多次国际地理学会议和联合国大学的推动下,1981年成立了国际山地学会,出版了《山地研究与开发》杂志。在粮食与能源危机并存的世界局面中,山地受到特别的关注,因为山地不仅在食物-能源  相似文献   

6.
1国际山地年的重要意义1992年由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正式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13章指出,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国际社会造成了严重威胁。地球表面20%以上的表面为山地所覆盖,世界上大约10%的人口居住在山区(包括高地)。世界上绝大部分人们的生活都依赖...  相似文献   

7.
90年代中期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场信息革命席卷全球。发达国家率先利用其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相应的设备 ,冲在了这场革命的前列 ,而发展中国家因其历史、经济等种种原因 ,处于落后地位 ,加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此一现象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去年联合国提出并且通过了把 2 0 0 0年的工作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与发展上 ,今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又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 ,协调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明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研讨会 ,就是这个协调措施内容之一。信息和通讯技术 (ICT) ,特别是因特网技术已经将全世界带入网络经济 ,这不仅意味着电子商务的…  相似文献   

8.
我这次能够有机会来参加中国地理学会山地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感到非常高兴! 首先,让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也代表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热烈祝贺山地研究委员会的成立。 刚才丁锡祉同志在开幕词中已经讲到,山地研究是很重要的。我国有2/3的地区,属于山地。就是说,我国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有六百几十万平方公里是属于山地。我国是世界上山地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山地研究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从最高  相似文献   

9.
《山地学报》1999,17(1)
山地科学是伴随人们合理开发山地,促进山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理论需求而提出和发展的.实践证明,山地科学因开发实践形成强大的需求拉动力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目前山地科学还仅是一个包罗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众多领域的概念综合(混合)体,既没有具体研究方向,更没有明确理论体系.为了繁荣山地科学事业,突出<山地学报>特色,进而推动山地科学向有特定研究对象、内容的独立学科发展,以适应山区开发实践对山地科学理论的需求;同时也为了配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委员会1997年第45号决议"关于宣布一个国际山地年"的活动,顺应国际山地科学发展趋势,本刊拟在既定编辑方针和选题范围基础上(详见本期96页<征稿简则>),提出一些优先选题方向,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10.
山地,特别是高山,自然环境特殊,蕴藏着许多自然奥秘和资源,历来是科学家们向往的地方。中国是个多山国家,也是世界上山地最发达、山地研究内容最丰富的国家。 中国西部地区,群山汇集,高峰荟萃(照片1)。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即高极)。单就我国境内及边境的中喜马拉雅山而言,它便汇集有海拨  相似文献   

11.
1987年7月14—19日由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会同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组织召开有关土壤侵蚀防治和流域整治训练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周围的国家(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孟家拉)以及在尼泊尔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工作的美国、加拿大和瑞士等国家的科技人员,计40人。  相似文献   

12.
基于联合国人口司国际移民存量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1990—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间人口迁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特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沿线国家或地区间人口迁移规模扩大,增速加快,迁移路径更加多样化;(2)沿线国家或地区间人口迁移空间分布呈集中性特征,迁移目的地集中于俄罗斯、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来源地集中于俄罗斯、印度以及亚洲大部分国家;(3)沿线国家或地区间人口迁移网络具有临近效应、国际地缘政治效应和路径依赖效应;(4)沿线国家或地区间人口迁移网络具有明显的社团结构特征,可分为独联体社团、中东欧社团、中东社团、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社团、北非-海湾-南亚-东南亚社团、中国内部社团。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对山地、寒地和其他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1993拉萨国际学术讨论会圆满结束1993年7月25日至7月31日,“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对山地、寒地和其他地区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拉萨市举行。来自中国、加拿大、爱尔兰、日本、美...  相似文献   

14.
国际山地研究计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山地研究不断取得重要进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连续推出一系列山地研究计划,包括山地灾害研究计划,其研究的视野和关注的重要问题都显现出非常明确的科学前瞻性,并与山区发展紧密关联,积极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与综合.同时,高度重视全球变化对山地的影响,以及山地植被生态适应性和格局变化,也特别关注变化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对山地旅游休闲景观资源等的管理.在这些国际长期研究计划中,以阿尔卑斯山研究计划最具代表性,是最早开展山地研究、成果影响力最显著的,是山地研究的典范.面对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透视国际山地研究计划,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其中以中长期的山地研究计划不断推动山地研究基础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价值的提高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5.
周均清  黄光宇 《山地学报》2003,21(4):449-455
我国自1980年代初以来就开始重视山地城市问题的研究。随着国家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和数字城市建设热潮的兴起,我国山地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数字鸿沟问题在近年来呈现出一种明显的扩大化趋势,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研究与建设工作相对于平原地区城市而言严重滞后。为了合理利用城市资源,促进山地城市的发展,缩小与平原城市之间的差距,有必要对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研究与建设工作引起重视。山地城市数字化研究与建设的重点应该强调以资源高效整合利用为核心,突出山地城市特色,突出山地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下的空间资源利用的复杂性,重视前瞻性的山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背景下全新的城市问题研究等方面。有针对性地采取因地制宜的集中发展重点项目等措施,及时开展山地城市的数字化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6.
《2 0 0 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于 2 0 0 1年 3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 0 0 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区域发展研究”课题组编制的中国区域发展系列报告的第三本。报告以西部地区发展为专题 ,以“科学地认识西部地区”为宗旨 ,阐述了开发我国西部地区对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 ,总结了近年来国家、各地区在促进西部地区发展方面实施的政策及其效果 ,就西部地区的发展目标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  相似文献   

17.
山地是宝贵的旅游资源。近三十年来,国际旅游事业发展迅猛,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山地的旅游开发。瑞士积极利用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并开展游览、登山、疗养、滑雪等活动。一些传统名山(如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日本的富士山、苏联的高加索山等)均被开辟为旅游胜地。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3。有许多名扬中外的山地,如五岳、黄山、庐山、峨眉山等,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攀登或宗教朝圣之场所。历史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2010,(4):61-62
根据联合国第二十六届世界人口大会发布的信息,目前,全球有50%的国家出现生育率下降的现象,特别是欧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降至生育更替水平(2.1)以下。专家指出,这种在非战争情况下出现的生育率下降,在人类历史上还未曾有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山地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山地环境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来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都十分重视山区发展及其环境问题的研究.山地有它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特殊环境特征,据此提出建立山地环境学的建议,并就这门学科研究对象及其主要研究内容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 荒漠化防治以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特有的贡献,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把防治荒漠化列为国际社会优先采取行动的领域之一。1994年签署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标志着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防治荒漠化和缓解干旱影响在实方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