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通过分析黄河口利津水文站1950—2006年水文、泥沙资料和1976—2006年利津至清7河段固定断面资料,结果表明:清水沟流路行水以来,进入河口区水沙通量总体偏低,来水来沙更集中于汛期,尤以泥沙量为甚,水沙搭配也较以前畸高;河口河道主槽淤积明显,且绝大部分淤积在CS7-清7河段,全河口段共淤积泥沙量为3.15亿m3,其中汛期淤积1.12亿m3,非汛期淤积2.03亿m3;河口河道主槽冲淤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即汛期强烈淤积、非汛期适度调整(1976—1979年),汛期强烈冲刷、非汛期强烈淤积(1981—1985年),汛期与非汛期持续淤积(1986—1996年),以及汛期冲刷、非汛期淤积(1996—2006年),并有2年期的"记忆"效应;河口河道主槽冲淤量与径流量、输沙量和来沙系数存在部分线性或秩相关,但来水来沙数量和水沙搭配参数并非为影响主槽冲淤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水沙过程、河床边界条件和人类活动干预等因素在主槽冲淤变化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河清水沟流路水沙组合和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宏观特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河清水沟流路1976~1995年期间入海水沙偏少,年际和年内变化丰枯交替,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与入海水沙大小密切相关;分析其剖面淤积形态、洲面淤积造陆情况和泥沙淤积的空间分布,表明河口三角洲发育存在着初期迅速增长、中期快速增长、后期平缓增长的宏观特性和规律,根据水沙变化与河口三角洲增长面积的定量关系以及对未来入海水沙的预估,认为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将继续维持平缓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黄河现行清水沟流路汊河运用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黄河河口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不同汊河的形成、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总结,围绕汊河不同运用方案的影响效应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表明:现行清水沟流路范围内的汊河运用方案不适用于多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同时行河与轮流行河联合模式和同时行河模式,而采用单一汊河轮流行河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海洋输沙动力,保证河口海域向外海的较大输沙量,对延长清水沟流路使用年限更有利,更为科学和经济合理。在现行清8汊河达到改道标准后,应优先使用老河道汊河,该方案不仅有利于未来海岸线的均衡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延长清水沟流路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4.
根据1842—2004年海图资料分析发现,南汇边滩存在近百年尺度的强烈冲刷—淤积旋回。长江主泓走南港或北港是造成冲刷期"北滩、东滩淤积,南滩、过渡带冲刷"或淤积期冲淤态势反相的主要原因;冲刷期内风暴强度和频数明显多于淤积期,造成冲刷期滩面叠置记忆的是暴风浪成因的"高滩冲刷、低滩淤积"的冲淤态势,而淤积期保存的是弱风浪成因的"高滩淤积、低滩冲刷"叠置增强的剖面特征。尽管三角洲整体冲淤态势的转变主要受流域来沙量的控制,但不同岸段受河口河势分水分沙作用、潮流和波浪等共同作用,明显存在此冲彼淤、冲淤动态调整等特征。已有的入海泥沙含量阈值研究以点代面或以局部代整体,这是造成阈值估算偏高的主要原因。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后平均年输沙量154 Mt/a已低于低阈值184 Mt/a,但三角洲尚未如预测那样发生由净淤积向净侵蚀的转变。已有的河口水文观察资料显示,水体含沙量也未发生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潮控型三角洲潮流对泥沙在河口的再分配起主导作用,并可能由此延长三角洲冲淤转变对入海泥沙量减少的滞后。今后需进一步加强潮控型河口复杂过程的综合研究,提高对泥沙含量阈值估算和应对可能面临的海岸侵蚀及其相关的环境地质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长江口南汇边滩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1842—2004年海图资料分析发现,南汇边滩存在近百年尺度的强烈冲刷—淤积旋回。长江主泓走南港或北港是造成冲刷期"北滩、东滩淤积,南滩、过渡带冲刷"或淤积期冲淤态势反相的主要原因;冲刷期内风暴强度和频数明显多于淤积期,造成冲刷期滩面叠置记忆的是暴风浪成因的"高滩冲刷、低滩淤积"的冲淤态势,而淤积期保存的是弱风浪成因的"高滩淤积、低滩冲刷"叠置增强的剖面特征。尽管三角洲整体冲淤态势的转变主要受流域来沙量的控制,但不同岸段受河口河势分水分沙作用、潮流和波浪等共同作用,明显存在此冲彼淤、冲淤动态调整等特征。已有的入海泥沙含量阈值研究以点代面或以局部代整体,这是造成阈值估算偏高的主要原因。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后平均年输沙量154 Mt/a已低于低阈值184 Mt/a,但三角洲尚未如预测那样发生由净淤积向净侵蚀的转变。已有的河口水文观察资料显示,水体含沙量也未发生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潮控型三角洲潮流对泥沙在河口的再分配起主导作用,并可能由此延长三角洲冲淤转变对入海泥沙量减少的滞后。今后需进一步加强潮控型河口复杂过程的综合研究,提高对泥沙含量阈值估算和应对可能面临的海岸侵蚀及其相关的环境地质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废弃河道是河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沉积记录蕴含了丰富的流域内构造活动、水文特征、海平面波动等环境变化的珍贵记录。然而相比内陆河废弃河道,三角洲废弃河道的演化过程及机制研究尚显不足。1976年黄河人工改道清水沟流路,切断了刁口流路的河流水沙供给,刁口流路逐渐废弃。通过1976—2016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黄河水下三角洲测深资料和刁口流路河道高程测量数据,探讨了黄河刁口流路废弃河道演化过程及其受控机制。结果表明,刁口流路废弃40年来,河口不断向岸蚀退,河道长度逐渐萎缩,但废弃河道沉积过程并未完全中止,刁口流路L7—L11河段每年约有10×104 t泥沙不断充填废弃河道,河道主槽高程抬升0.3~2.0 m。海洋动力是废弃河道演化的关键动力机制,波浪对刁口流路三角洲的冲刷为废弃河道充填提供了重要的物源,潮流携带悬浮泥沙回溯废弃河道,为其提供了直接泥沙供给。  相似文献   

7.
黄河河口演变 Ⅱ.河口水文特征及泥沙淤积分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黄河河口三角洲的演变过程是在特定的黄河水、沙条件及海域水动力诸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研究黄河河口水、沙条件及其海域诸水文要素变化过程,是认识三角洲演变的重要依据。而三角洲上各条流路的演变和泥沙淤积分布又是黄河特定的水沙条件、海域动力条件、地貌特征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长江三峡蓄水前后十余年的入海泥沙通量和河口口门区冲淤的对比分析,初步探讨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三角洲地貌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蓄水以来(2003-2008年),入库悬沙73%以上被拦截在水库里,因坝下游河床冲刷和支流来沙补给,三峡水库蓄水导致大通站输沙率下降49%;(2)1994?2000年、2000?2004年、2004?2008年,长江口门研究区(1500km2)净淤积量分别为7.25×108m3(1.21亿m3/a)、-1.03×108m3(-0.26亿m3/a)和-0.20×108m3(-0.05亿m3/a);(3)2000年以来,河口口门外水深超过7m的大部分区域处于蚀退,尤以10-20m区域侵蚀最为强烈,但河口滩地(5m线以内)较前一时段淤积加强。主要结论:三峡水库蓄水加剧了长江入海泥沙的减少;入海泥沙减少是长江三角洲从淤积转为侵蚀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入海泥沙减少和河口口门区出现的冲刷有一半左右可归因于三峡工程的运行;河口滩地的逆势淤积是近年一系列的河口重大工程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黄河三角洲典型河道-钓口流路的不同钻孔剖面分析,阐明现代黄河三角洲单个流路所形成的三角洲叶片体的沉积物与沉积相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单流路河道的小循环演化规律,划分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为四个阶段,提出了三角洲的河口坝沉积相间分布的横向沉积序列、主河道型与同汊口河道型两个不同的纵向沉积序列及河口坝型与口坝侧湾型两个不同的垂向沉积序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对黄河口30多年来的叶瓣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利用遥感假彩色合成解译历年岸线和流路河道变化,利用1976—2005多年的水深数据,定量分析了清水沟叶瓣水下三角洲堆积体不同时段的冲淤变化过程。将水下三角洲堆积体的演变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即多淤积中心阶段→单一稳定淤积阶段→缓慢淤积阶段→淤积—侵蚀同时发生阶段,证明黄河口三角洲堆积体演变过程对流路演化的阶段性有很好的响应关系。同时对清水沟水下三角洲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三角洲多年海岸线动态变迁特征及演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河三角洲1976—2014年的MSS、TM、E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一般高潮线法提取不同时期的海岸线,结合RS遥感与GIS技术,对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1976年以来黄河三角洲的岸线形态及长度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北部的刁口河流路区岸线向内陆蚀退明显,以海洋侵蚀作用为主,属于蚀退型海岸;清水沟流路区的岸线整体向海域推进,海岸处于进淤状态,属于强淤进型海岸.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频繁而快速,黄河的入海流路、水沙量、降水量等是影响黄河三角洲岸线变化的重要因素;行水期黄河三角洲岸线一般以淤进造陆为主,停止行河岸段,海岸侵蚀后退速率趋于缓慢,逐渐地变得相对稳定,在长时间不行水的海岸段,岸线基本保持稳定,随着黄河三角洲海岸带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该区域的海岸线演变受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2.
黄河口治理与水沙资源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泽刚 《海岸工程》2000,19(4):26-32
把河道防洪工程建设与水沙综合利用结合起来,特别是将可能淤积在河口门的泥沙有计划地利用好,将会取得黄河口流路较长期稳定和三角洲经济持续发展的双重效果。分析了黄河入海水沙的变化、海岸的严重侵蚀和水资源匮乏的现状,论证了建设西河口水利枢纽可实现清水沟河口海岸动态平衡、灵活调度和利用进入河口地区水沙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孤东近岸冲淤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了解近40年来孤东近岸的演变过程,以研究区剖面水深地形、Landsat影像和利津站水沙数据为数据源,采用遥感技术及数理统计法对研究区域岸线及面积变化进行监测计算,并分析1976—1986年、1986—1996年、1996—2002年、2002—2014年4个不同阶段的冲淤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孤东近岸经历"强淤积-冲淤平衡-侵蚀-强侵蚀"4个阶段。孤东近岸海域由淤积向侵蚀转变始于1996年,且在2002—2014年间侵蚀最为严重,大部分近岸海域蚀深达到6~8 m,侵蚀最大深度超过8 m;(2)等深线变化时空差异明显,蚀退最先出现在北侧,且近岸5 m水深区域内冲淤变化较水深10 m内敏感;(3)研究区近岸侵蚀,离岸淤积,剖面冲淤平衡位置由CS19剖面的11 m水深变化到CS21剖面的5m水深;(4)黄河入海水沙的减少、河口人工改汊、孤东大堤建设和海洋动力作用都对孤东近岸的冲淤演变产生影响,维持研究区冲淤平衡的年均来沙阈值为3.78亿t/a。通过此来进一步探究孤东近岸演变进程,为孤东近岸防护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黄河清水沟流路河口尾闾段河床形态萎缩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述黄河河口尾闾河段相关特征的基础上,从河槽横断面形态、河床纵剖面形态包括主槽河底平均高程、河床纵比降、平滩流量变化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河口尾闾河段河床形态萎缩特征。清水沟流路在1976—2000年期间,黄河口尾闾河段的发育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即初期发育阶段、中期成型阶段、后期萎缩阶段、末期人工干预发展阶段。相应的发育时期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尾闾河段主槽宽深比上升、横比降升高、河段纵比降下降、河床平均高程抬升,其相应时期内河道平滩流量相对偏低。这一现象可能与黄河来水来沙偏枯相关。河道疏浚、人工出汊、调水调沙等措施对尾闾河段河床形态的萎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影响是暂时的,不能改变河道萎缩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5.
黄河入海口壬基酚污染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口表、底层水体和沉积物中壬基酚的浓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壬基酚浓度为15.7~148.6 ng/L,平均值为47.5 ng/L;底层水体中壬基酚浓度为15.8~52.7ng/L,平均值为31.0 ng/L;表层沉积物中壬基酚浓度为2.31~5.47 ng/g,平均浓度为3.87ng/g。黄河口水体中壬基酚浓度呈现由河道向出海口外逐渐降低的趋势;河道中表层沉积物壬基酚含量高于出海口外。黄河口水体中壬基酚浓度低于文献中报道的海河口水体中的浓度,表层沉积物中壬基酚含量低于珠江口文献报道值。水体中壬基酚浓度超过抑制藤壶附着浓度(10 ng/L),河道最上游的站点水体中的浓度超过影响太平洋牡蛎幼苗的发育并增加幼苗死亡率的浓度(100 ng/L)。  相似文献   

16.
一般高潮线与2 m等深线反映黄河三角洲冲淤变化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陆地动态变化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冲淤变化备受关注.利用从遥感影像提取一般高潮线和从实测水深提取2 m等深线反映海岸冲淤的两种方法,对钓口河嘴、清水沟河嘴和清8河嘴分别进行了冲淤面积(淤积、蚀退和净造陆面积)的计算,并对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相差较大,钓口河嘴、清水沟河嘴和清8河嘴,2 m等深线反映的冲淤面积(无论是淤积、蚀退还是净造陆面积)绝对值比一般高潮线反映的冲淤面积绝对值都明显偏大.在反映黄河三角洲冲淤变化上,遥感影像提取的一般高潮线可反映陆上三角洲的冲淤变化,实测水深则反映水下三角洲的冲淤变化.  相似文献   

17.
飞雁滩是1964年1月至1976年5月黄河尾闾由刁口流路入海形成的黄河亚三角洲。自1976年黄河改走清水沟入海后,飞雁滩岸滩发生强烈侵蚀后退。以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地形固定断面观测资料、2004年4月现场水文泥沙及沉积物取样资料为基础,地形剖面后退距离作为统计参数,并根据实测资料计算了潮流和波浪底摩阻流速的横向分布,从动力分布和沉积物结构方面解释了飞雁滩典型剖面的变化特征。30a来飞雁滩岸滩地形剖面经历了“快速后退侵蚀——慢速调整——波动触发”的变化过程,这也正是其三角洲前缘侵蚀逐渐消失过程。沉积物抗冲性强弱是剖面蚀退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改变了不同阶段的地形剖面最大蚀退量水深范围与闭合深度。风暴潮仍是今后海滩地形剖面演变的触发动力。  相似文献   

18.
黄河口地区湿地的研究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东  李日辉 《海岸工程》2001,20(3):33-38
黄河口地区湿地的形成、分布规律与黄河流路的频繁改道及海洋侵蚀作用紧密相连 ,构成湿地形成和消亡的重要因素。黄河口湿地的保护中存在不少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所以要加强科学研究 ,建立数据库 ,对湿地进行动态监视和模拟。黄河口区的湿地保护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黄河贯通时间的新探索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石化2井钻孔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元素组成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与现代黄河沉积物元素组成相比,埋深233m之上的沉积物中大多数元素含量及元素之比与之接近,而233m之下的沉积物元素组成则明显偏离黄河物质的化学组成。上部与下部沉积物的元素组成明显不同。差别函数及物源指数计算结合岩性、粒度分析揭示,黄河物质在该地区的影响深度可达233m左右,因此,推测大致在早更新世时黄河贯通并流进华北平原的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modem Yellow River delta and the erosion or deposition rates of its different sections. In June, 1996.Yellow Rivers terminal course was artificially turned eastwards to empty into the sea and then the 1 lth lobe of the modem Yellow River delta began to form. This course change may mark the beginning of the 3rd subdelta formation. As a result of that. the Yellow River delta advances towards east by north with the 1st, 2nd and 3rd subdeltas arranged in succession. Coast zone in the deltaic area is divided into 7 different sec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erosion or deposition rates: the relatively stable section from Dakou River to Shunjiang Stream, the weakly retreating section from Shunjiang Stream to the Tiaohe River mouth, the strongly retreating section from the Tiaohe River mouth to the station 106. the artificially stable section due to stone dam protection from the station 106 to Gudong Oilfield, the strong deposition section from Gudong Oilfield to Dawenliu Haipu, the weakly deposition section from Dawenliu Haipu to the Zimai Stream mouth, and the stable section from the Zimai Stream mouth to the Jiaolai River mouth.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erosion and deposition situations of the sections will nearly remain the same in 10 years, but the retreating and silting-up rates will tend to become slower gradually. Human activities have an evident influence on the changes of the coastl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