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刊讯 1992年11月18~19日,我省普降80每代以来同期罕见的大到暴雪.这场雪有利农田增墒、水库蓄水,但一度造成公路、铁路、民航交通受阻.天气的影响,当时是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省气象台情报组利用新闻媒介,及时报  相似文献   

3.
法国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建设气象文化需要媒体的支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新闻媒介就是这能“载舟”和“覆舟”的水。在气象事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今天,融洽媒介关系,争取媒介的了解、理解、支持与合作,对气象新闻危机传播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4.
法国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建设气象文化需要媒体的支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新闻媒介就是这能"载舟"和"覆舟"的水.在气象事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今天,融洽媒介关系,争取媒介的了解、理解、支持与合作,对气象新闻危机传播进行监测与管理,是建设气象文化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气象部门生存、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公共关系手段.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气象宣传工作认真贯彻“团结、稳定、鼓励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全省气象部门改革开放、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等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介的联系,突出重点,形式多样,气象宣传工作呈现良好局面。已成为对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对外树立部门形象、展示气象太精神风貌、扩大气象工作的影响的得力工具,对推动和促进全省气象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一紧紧围绕全省气象部门中心工作,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近十年来,全省各…  相似文献   

6.
省八届人大二十六次常委会通过的《广东省气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1997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日)颁布施行。一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各级气象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规定》得到顺利的贯彻执行,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广东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 组织学习,大力宣传《规定》取得了成效  省气象局和省人大农委、省法制局联合召开《规定》颁布施行新闻发布会后,汕头、江门、湛江等市政府先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还通过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介,采取专版、专访、有奖知识测验…  相似文献   

7.
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短信、互联网、警报器等载体,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确保公众及时获得气象信息。通过研究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为气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共享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移动技术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气象信息服务渠道也从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传播形式拓展到微信公众号、APP软件等各类网络平台,扩大了气象服务的受众面,增强了气象服务的新颖性。本文对气象网络推送平台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提出了气象服务在新型网络推送平台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增强气象服务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今年5月,有关部门通过新闻媒介,报道了今春辽南地区苹果树少花的信息。其中大连地区苹果树花量不足的将近二分之一,花量很少或空怀无花约占五分之二。有关专家也就此现象概括地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气象》2006,27(1):19-19
为了加强对广西报纸和期刊的管理,促进报刊业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全区报刊提高质量,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联合于2005年12月举办了“第五届广西优秀报刊评选活动”。评选出《广西日报》等10种报纸为第五届广西优秀报纸;《出版广角》等10种期刊为第五届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等10种期刊为第五届广西“十佳”自然科学期刊。  相似文献   

11.
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开发技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短信、互联网、警报器等载体,及时发布气象预报、预警,确保公众及时获得气象信息。通过研究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及关键技术,为气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有效共享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气象部门提供预见性的信息服务。这种需求,推动气象部门不断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扩大信息覆盖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地把气象预报预测信息传播给公众。本文对气象信息媒体传播的重要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网站对气象信息的传播逐渐减少了人们对传统媒介的依赖程度,并且日益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形式,具有传统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体现在传播这些优势是基于其自身特性之上,网络现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又一气象信息传播媒介,并由于其多元化、丰富性、快速性、全球性等优势,迅速成为气象信息传播的主要阵地。1网站气象信息传播特点1.1气象信息网络传播的概念气象传播是气象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是传播的一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是全国最早在报纸上发布天气预报的省份。那时候,利用电台接收"全球天气形势预报",福建省气象局预报科接收下这些英文数据后翻译成中文,画天气图,分析天气形势,得出预报结论。一、创立1933年,福建省教育厅聘请东北大学教授赵修乾筹办福建省立科学馆。同年10月23日,福建省立科学馆在福州成立,该馆隶属省  相似文献   

15.
基于GSM短消息通信的气象信息电子屏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气象警报广播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专用接收机厂家已不再生产,广播发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覆盖面有限,经济效益不明显等,这种服务方式在陕西已经基本淘汰。积极开拓电子显示屏等新型气象服务手段势在必行。中国气象局提出,“不断完善广播、电视、报纸、短信、121声讯  相似文献   

16.
1引言在中央高度重视"新农村"问题的背景下,传媒聚焦"新农村"问题,关于"新农村"问题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形成了"新农村"问题中央热、地方热和媒体热的局面。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处在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它媒  相似文献   

17.
罗森波 《广东气象》1995,(4):23-24,17
气象服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益服务,指为当地县及县以上党、政、军领导机关决策提供的气象服务和利用新闻媒介向公众提供的气象信息,这部分服务一般不收费;二是专业有偿服务,指气象部门为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生产经营和创收活动提供的各种专业专项服务,这部分服务一般收取服务费。收费,必然要联系到商品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气象服务产品的商品属性,然后再讨论定价依据。l气象服务产品的商品属性气象服务产品究竟是不是商品,这首先要看气象服务产品是否具有商品属性。所谓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劳…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服务手段(如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已远远不能满足对短期、短时、突发性和灾害性防灾减灾气象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要求。本文介绍的手机短信气象预警发布平台是在全省手机短信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的,已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不仅开辟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新的途径,而且还大大提高了黑龙江省防灾减灾气象信息发布的速率和时效。  相似文献   

19.
气象部门是科技型、基础性的公益部门,也是气象信息服务部门。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气象部门为之提供预见性的信息服务。这种需求,推动气象部门不断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扩大信息覆盖面,如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地把气象预报预测信息传达给公众。利用各种媒体来传播气象信息,特别是在发布灾害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和警报方面,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榆林12121气象电话服务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121”气象电话服务作为气象部门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之一,担负着向社会公众发布最新气象信息和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重任,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是气象部门树立公众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人们了解气象信息最直接的途径,给气象部门带来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12121信息内容与电视、报纸、气象短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