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比较研究不同盐度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硬头鳟(O.mykiss)幼鱼的消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在7个盐度(0、5、10、15、20、25和30,分别以S0、S5、S10、S15、S20、S25和S30表示)下饲养虹鳟(3.55g)和硬头鳟(3.57g)幼鱼各40d,分析其肠、胃消化酶和肝脏抗氧化酶活性。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8尾鱼。实验用水由自然海水和淡水调配而成,以升盐率1~2d-1升至设置盐度后稳定7d进行实验。研究显示:虹鳟和硬头鳟的肠淀粉酶、肠脂肪酶、肠胰蛋白酶、胃淀粉酶和胃蛋白酶活性分别在S5和S10组达到峰值,且显著高于其它组。在S5组,虹鳟的肠、胃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硬头鳟,在S10组,硬头鳟的肠、胃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虹鳟。虹鳟和硬头鳟的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S5或S10组达到峰值;在S25和S30组,硬头鳟的肝脏SOD、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高于虹鳟。研究结果表明,虹鳟和硬头鳟幼鱼分别在盐度5和10时消化能力最好,在高盐度(25~30)下硬头鳟幼鱼的消化和抗氧化能力优于虹鳟。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盐度驯化方式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99.44±0.26)g(简写为99 g))和两种规格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99.01±0.61)g(简写为99 g)和(394.50±1.16)g(简写为395 g))的血清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实验设置4种盐度驯化方式:淡水对照组(T0组);从淡水直接过渡到盐度30(T30组);从淡水直接过渡至盐度14,然后以升盐速度2/d(T2组)和6/d(T6组)至盐度30。盐度驯化结果显示:99 g硬头鳟和虹鳟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受盐度驯化方式、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影响显著。T30组99 g虹鳟和99 g硬头鳟的SOD、GSH-Px和MDA活性在0.5、1、4、8、15和40 d这6个取样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驯化40 d后,T2组99 g虹鳟SOD活性、GSH-Px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99 g硬头鳟GSH-Px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T6组99 g虹鳟和99 g硬头鳟的SOD和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T2组395 g硬头鳟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T6和T30组395 g硬头鳟血清中SOD活性、CAT活性、GSH-Px活性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T2组渐变盐度方式更适合虹鳟和硬头鳟盐度驯化,395 g硬头鳟对盐度驯化的适应能力优于99 g硬头鳟。  相似文献   

3.
在0、5、10、15、20、25和30这7个盐度下比较研究了初始体重分别为(3.55±0.03)g陆封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3.57±0.07)g溯河型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渗透压生理及能量平衡。40天的研究显示:(1)随盐度的升高虹鳟和硬头鳟的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均升高,且S30组的数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在S15、S20、S25和S30组,虹鳟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2)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Na+-K+-ATP酶(NKA)和Ca~(2+)-Mg~(2+)-ATP酶(CMA)活性最低;在S10、S15、S20、S25和S30组,虹鳟的NKA和CMA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3)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肌肉和鳃组织ATP含量最高;在S10、S15、S20和S25组,硬头鳟ATP均显著高于虹鳟(P0.05)。(4)虹鳟和硬头鳟分别在S5和S10组的肌肉和鳃组织AMP/ATP和ADP/ATP最低,在S10、S15、S20、S25和S30组,虹鳟AMP/ATP和ADP/ATP均显著高于硬头鳟(P0.05)。研究结果表明,3.6g左右硬头鳟渗透调节能力强于虹鳟,经过逐渐驯化它们最适生长盐度分别为10和5。  相似文献   

4.
虹鳟和硬头鳟幼鱼对温度的耐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海冷水团进行鲑鳟鱼类养殖,养殖种类的选择极其重要。本实验分别选取了体重2~120g陆封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洄游型硬头鳟(O.mykiss),以14℃为起始水温,以1℃/24h的速率分别升温和降温,从而获得两类鱼的高温临界温度和低温停食温度。研究显示,虹鳟和硬头鳟的高温临界温度和低温停食温度受其生态类型、体重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虹鳟和硬头鳟的高温临界温度和停食温度均在体重2g时最高,并随体重增加逐渐降低;虹鳟的最高临界温度显著高于硬头鳟,而停食温度显著低于硬头鳟。研究结果表明,虹鳟与硬头鳟的温度耐受范围重叠,但前者的温度耐受范围宽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以初始体重分别为(20.19±0.32)g陆封型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和(20.11±0.47)g溯河型硬头鳟(O.mykiss)幼鱼为实验材料,以淡水组S0为对照,研究了S2(+2/d)、S4(+4/d)、S6(+6/d)和S8(+8/d)4种盐度驯化方式(即每日升盐幅度分别为2、4、6和8,直至30),对2种鱼的存活和生长的影响,比较了2种幼鱼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经过40 d的实验发现:(1)2种鱼的存活率均以S0组最高(100%),随日升盐幅的增大而下降,其中,S2组下降了23%~28%,S8组下降了62%;4种盐度驯化组硬头鳟的成活率高于虹鳟;(2)2种鱼的生长皆以S0组最高,随日升盐幅的增大而下降;S2组虹鳟与S0组差异不明显,但高于其他3个盐度驯化组(与S8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4种盐度驯化组硬头鳟的生长显著低于对照组,S2和S4组的生长显著高于S6和S8组;S2组虹鳟的生长显著高于S2组的硬头鳟;(3)2种鱼的摄食量(FC)皆以S0组最高,随日升盐幅的增大而下降;S2组虹鳟的FC与S0组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S6和S8组;4种盐度驯化组硬头鳟的FC显著低于S0组,S2和S4组显著高于S6和S8组;相应盐度驯化组的虹鳟和硬头鳟的FC差异不明显(S6除外);(4)2种鱼的饲料转化率(FCE)皆以S0组最高,随日升盐幅的增大而降低;S2组虹鳟的FCE显著低于S0组,但显著高于其他3个盐度驯化组;S2组硬头鳟的FCE显著高于S6和S8组,与S0组差异不明显;S0和S2组硬头鳟的FCE显著低于S0和S2组虹鳟。实验结果表明:日升盐幅为2至海水盐度30的驯化方式对20 g左右的虹鳟和硬头鳟的存活皆产生影响,对虹鳟的生长影响不大,但显著降低了硬头鳟的生长,这些影响与摄食量、饲料转化效率发生变化有关。研究表明,20 g左右的虹鳟和硬头鳟不适合入海养殖。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引进品种的种质遗传特征,作者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丹麦钢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染色体,并进行其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与虹鳟(O.mykiss)略有不同,钢头鳟的染色体数目为58条,核型公式为2n=44m+14t,臂数NF=102。丹麦钢头鳟染色体核型结果为其养殖、良种选育或者杂交育种等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种质资源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模拟了硬头鳟海水网箱养殖周期内的温度变动范围,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碳(C)、氮(N)、磷(P)营养要素收支的影响。实验选取体重为(150.27±22.90)g的硬头鳟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4个温度条件(9、13、16和19℃)进行培养,测定了不同温度处理组内硬头鳟幼鱼C、N、P营养要素的收支情况。研究表明:温度对海水环境中硬头鳟幼鱼的C、N、P营养要素收支具有显著影响(P0.05)。硬头鳟幼鱼的摄食率、排粪率、排氨率和排磷率在9℃处理组中分别为0.699mg·g~(-1)·h~(-1)、0.099mg·g~(-1)·h~(-1)、4.154μg·g~(-1)·h~(-1)和0.435μg·g~(-1)·h~(-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在16℃处理组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18mg·g~(-1)·h~(-1)、0.150mg·g~(-1)·h~(-1)、7.173μg·g~(-1)·h~(-1)、0.577μg·g~(-1)·h~(-1)。硬头鳟幼鱼的耗氧率在低温环境中随温度的上升增加显著,耗氧率(OR)与温度(T)之间的变化规律符合方程OR=-0.816 2T2+33.224T-28.689(R2=0.798 5)。C、N、P营养要素的生长余力在9℃处理组中分别为0.213、0.036和0.008mg·g~(-1)·h~(-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在16℃处理组中,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353、0.058和0.010mg·g~(-1)·h~(-1)。19℃处理组中,C、N营养要素的吸收效率分别为63.48%和82.56%,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组;P营养要素的吸收效率为75.47%,显著低于16℃处理组。高温环境对硬头鳟幼鱼的营养要素收支会产生不利影响,网箱养殖过程中,水温过高时,应通过减少投喂并增加曝气的方式降低鱼体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为实验对象,探究急性高温胁迫下,不同倍性虹鳟热休克蛋白家族(hsps)基因表达水平。选取二倍体和三倍体虹鳟幼鱼,分别进行常温处理(14℃)和高温胁迫(22℃),并在高温胁迫48h后,将虹鳟置于常温(14℃)恢复48h。分别在实验开始的0,12,24,48,72和96h进行取样,测定实验虹鳟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hsp70s(hsp70a,hsp70b),hsp90s (hsp90a1a,hsp90a2a,hsp90a1b,hsp90a2a,hsp90b1,hsp90b2)mRNA水平。结果表明:hsp70s和hsp90s的各个亚型均能对热胁迫做出反应,并具有应答幅度的组织特异性和时间特异性。在胁迫6和24h后,上述基因mRNA水平达到最高,随后降低。三倍体幼鱼肝脏和肌肉hsps mRNA表达水平的峰值显著高于二倍体幼鱼。研究结果显示,三倍体虹鳟对高温环境更为敏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适应高温环境。  相似文献   

9.
长期下潜养殖的硬头鳟(Oncorhynchus mykiss)会出现脊椎畸形,这与饲料中磷不足表现的症状相同。为查明饲料磷含量对下潜养殖硬头鳟生长和骨骼组成的影响,本实验设计了3种不同磷含量的饲料P1、P2、P3(磷含量分别为0.65%、1.40%、2.15%)和3种补气方式(对照组为不添加任何补气装置,网罩组为在水中增加网罩,补气组为在网罩组基础上在水中添加鱼鳔补气罩和气石),实验鱼的初始体质量为(75.01±1.36)g,养殖持续70 d。研究表明,随着饲料中磷含量的提高,硬头鳟的各项生长指标并未得到改善,反而均显著降低,高磷饲料(P3)导致硬头鳟的死亡率接近50%。在饲料的相同磷含量下,网罩组和补气组的骨骼灰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长期下潜养殖导致硬头鳟骨骼矿化程度加深,且增设补气设备无法缓解这一现象。在本实验所设计饲料的磷含量范围内,未使其生长和骨骼发育状态得到恢复,表明长期下潜养殖的硬头鳟骨骼矿化程度的增加不是饲料中磷的缺乏或过量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斑点鳟(Oncorhynchus mykiss)发眼卵孵化的适宜温度、盐度条件,作者通过设置不同的孵化温度和盐度,研究了温度、盐度对斑点鳟发眼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眼卵孵化的适宜温度范围为8~16℃,孵化率都在(73.33±2.04)%以上,最适温度为10℃,孵化率达(87.77±1.23)%。温度高于24℃时发眼卵不能孵化。温度在6~22℃内,斑点鳟发眼卵孵化时间与温度成负相关关系。斑点鳟胚胎发育的平均积温值为343℃?d。发眼卵孵化的适宜盐度范围为0~15,孵化率都在(85.33±1.92)%以上,最适盐度为0,孵化率达(97±1.13)%。盐度高于15时的孵化率为0。盐度在0~15内,发眼卵孵化时间与盐度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鱼类Ghrelin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摄食和生长方面,在免疫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以沿海经济鱼类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为研究对象,检测了不同盐度(10、20、30)环境下腹腔注射Ghrelin(生理浓度,10ng/100g体重)对黑鲷部分免疫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活性LYS、血清补体3含量C3、免疫球蛋白M含量Ig M和丙二醛含量MDA)的影响。结果如下:在30盐度(正常盐度)时,腹腔注射Ghrelin对SOD和C3无显著影响(P0.05),1h后Ig M含量显著提高(P0.05),2h后LYS和MDA也明显增加(P0.05);在20盐度(轻盐度胁迫)时,腹腔注射Ghrelin不影响Ig M含量(P0.05),1h后SOD、LYS、C3均有明显上升(P0.05),而MDA则显著下降(P0.05),影响持续时间较长;在10盐度(重盐度胁迫)时,腹腔注射Ghrelin对所检测的5种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其中1h后LYS、C3、Ig M含量明显提高(P0.05),3h后MDA下降,6h后SOD明显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低盐度肋迫下,Ghrelin可显著提高海水鱼黑鲷血清中SOD、LYS、C3和Ig M水平,降低MDA水平(P0.05),使黑鲷免疫力提高,以缓解其对低盐度胁迫的适应。因此,Ghrelin在海鱼的淡化驯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有望开发为一种海鱼淡化驯养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设置温度突变组(15°C、25°C、31°C)和盐度突变组(5、15、25、35),探讨了温度、盐度变化胁迫对海洋青鳉鱼(Oryzias melastigma)摄食行为及抗氧化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C和31°C(盐度为25)时以及盐度为5和35(温度为25°C)条件下,青鳉鱼摄食响应时间增长,摄食量、摄食效率和摄食成功率显著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在15—31°C时随温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SOD酶活性31°C时第7天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在15°C和31°C时在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第7天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盐度处理组,SOD、CAT活性和MDA含量均随盐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MDA含量在盐度为5和35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海洋青鳉鱼在盐度15—25,水温25°C条件下摄食及游动行为活跃,抗氧化活性最低,生长良好。当温度高于31°C或低于15°C;盐度高于35或低于5时胁迫对青鳉鱼摄食行为及抗氧化性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金属蛋白酶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作者分别对大菱鲆肌肉注射不同浓度的金属蛋白酶,并于3、6、12、24、48、72 h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活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低质量浓度组(0.037mg/mL)金属蛋白酶处理后,CAT和T-SOD活力除3h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时间点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低浓度组GSH-Px和T-AOC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质量浓度组(0.073mg/mL)金属蛋白酶胁迫后血清中CAT、GSH-Px、T-SOD和T-AOC在3 h~72 h均呈现波浪形的变化趋势。高质量浓度组(0.147 mg/mL)金属蛋白酶对上述4种抗氧化酶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且在6 h~72 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金属蛋白酶低质量浓度和中质量浓度组MDA含量呈现较为平稳的变化趋势,且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高质量浓度组MDA含量在3 h~72 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4.
不同盐度下半滑舌鳎幼鱼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让半滑舌鳎幼鱼(Cynoglossus semilaevis)在淡水、盐度5、10、20和30条件下适应60d,研究幼鱼不同组织(肌肉、肝脏、鳃、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的活力。结果表明:半滑舌鳎幼鱼在淡水中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5),末体重在盐度10和20时较高;半滑舌鳎幼鱼肌肉中SOD活力在淡水条件下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P0.05),肝脏中SOD的活力在盐度20时活力出现最大值(P0.05),在盐度30时,鳃和肾脏中SOD活力显著高于盐度5和10时(P0.05);肝脏中CAT活力随实验盐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淡水条件下要显著高于其它盐度(P0.05);肌肉和肾脏中AKP活力随实验盐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其中肌肉组织中AKP活力在盐度20和30时显著高于淡水处理(P0.05);在淡水和盐度5时,肝脏中ACP活力显著高于盐度20和30时(P0.05),鳃和肾脏ACP活力则在盐度5时较低。综上表明,本研究规格下半滑舌鳎幼鱼不适宜在淡水条件下养殖,但盐度5以上的低盐度则不影响其正常生长;不同盐度对半滑舌鳎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影响显著,且盐度对不同组织中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影响存在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温度和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作者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研究温度(17~23℃)和盐度(20~40)对大菱鲆幼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效应。结果表明:温度对大菱鲆幼鱼血清SOD活力的线性效应极显著(P0.01),累积效应不显著(P0.05);盐度对大菱鲆幼鱼肠道SOD活力线性效应显著(P0.05),累积效应极显著(P0.01);温度和盐度对SOD活力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响应曲面法分析表明,随着温度和盐度的增大,SOD的活力基本上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建立SOD活力与温度、盐度及其温度-盐度互作效应的模型方程Y=74.76–9.53 X1+5.31 X2+1.8 X1 X2+5.31 X12+10.53 X22,并据此预测大菱鲆幼鱼血清SOD的活力。对所建模型进行优化,得到SOD活性最低的理论最佳条件为:温度21.84℃,盐度27.97,在此条件下SOD活性值为70.0463 U/mg。  相似文献   

16.
几种鲑鳟鱼血清蛋白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凝胶电泳的方法分析了硬头鳟、金鳟、虹鳟、北极红点鲑和溪红点鲑血清蛋白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结果显示, 硬头鳟、金鳟和虹鳟三者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小, 硬头鳟、金鳟和虹鳟三者与溪红点鲑的遗传距离最大; 硬头鳟、金鳟和虹鳟三者与北极红点鲑处于同一亚组, 而溪红点鲑独处于另一亚组。研究结果表明硬头鳟、金鳟和虹鳟三者与溪红点鲑的亲缘关系远于与北极红点鲑的关系; 同时还表明,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鲑鳟鱼血清蛋白的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本研究结果对鲑鳟鱼的种属鉴定、良种选育、品种改良和遗传结构分析提供了试验依据; 虹鳟的繁养殖需进一步规范化和标准化, 减少蛋白遗传基因的流失, 从根本上预防大规模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盐度突变对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幼鱼消化酶活力和抗应激指标的影响,设计了采用自然海水养殖的对照组盐度29(S29)和实验组盐度分别为35(S35)、15(S15)、10(S10)和5(S5),对黄条鰤进行了120 h的急性胁迫实验,测定了各盐度条件下消化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甲状腺激素(T4)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黄条鰤胃、肠、肝脏和幽门盲囊的脂肪酶活力,6 h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2 h后呈现随时间的增长而活力降低的现象,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蛋白酶活力胁迫24 h后,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和肝脏蛋白酶活力胁迫6~12 h,S3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和肠的淀粉酶活力胁迫后,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脏淀粉酶活力胁迫6~12 h,S35均高于对照组,24 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5的SOD活力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S15和S35在120 h时SOD活力降低并接近对照组。各盐度组血清中T4的浓度在6~96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降低并在120 h时趋于稳定。综上所述,盐度胁迫对黄条鰤幼鱼消化酶活力、SOD活力和T4浓度影响较大,黄条鰤对盐度变化有较强的调节能力,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可为黄条鰤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混合动植物蛋白(肉骨粉和豆粕1∶1混合)替代鱼粉投喂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46±0.23)g),研究饲料中肉骨粉和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和氮收支的影响。实验设置了4个处理组,依据等氮等脂的原则,用混合蛋白分别替代0、10%、30%和50%的鱼粉,分别为D1、D2、D3和D4,蛋白水平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3.8%和15.1%。将虹鳟幼鱼在16℃的条件下养殖21天,每日饱食投喂一次并且收集残饵粪便。研究表明:用肉骨粉和豆粕部分替代鱼粉不会影响虹鳟幼鱼的终末体重,与全鱼粉组比较,D3组和D4组呈现出较低的生长性能(P0.05),而10%替代组的摄食率、消化率和特定生长率更高,表现出更好的生长趋势(P0.05)。氮收支方面,虹鳟幼鱼的氮收支过程中氮排泄是主要损失途径。随着替代水平的上升,氮排泄和损失也呈上升趋势,但是全鱼粉组和10%替代组之间的氮排泄量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从生长性能和氮收支两方面综合考虑,饲料中用肉骨粉和豆粕替代10%鱼粉投喂虹鳟幼鱼效果更佳;且排泄是虹鳟幼鱼氮收支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急性热应激对大菱鲆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大规格幼鱼热耐受性和热应激过程中敏感指标的变化,本研究设定18℃、21℃、24℃和27℃4个温度梯度,采用1℃/h的升温速率,对驯化温度为18±1℃的苗种进行96 h急性胁迫实验,统计各温度组96 h成活率和测定血浆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pH 7.85、盐度29.5和溶解氧高于6.5 mg/L的环境条件下,平均体质量183.65±15.99 g的大菱鲆幼鱼96h高起始致死温度(UILT50)为28.05℃;温度和胁迫时间对血浆肾上腺素(EPI)、皮质醇(Cortisol)、血糖(GLU)、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含量/活性都存在显著影响,除GSH外,温度和胁迫时间存在显著的交互影响作用;热应激组血浆EPI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同一胁迫时间以21℃组含量最高;热应激组Cortisol含量的响应时间随温度升高相应提前、随胁迫时间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48 h达最高值; 24℃和27℃组GLU含量随胁迫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胁迫3h~6h即达最高值,上升幅度与温度正相关,21℃组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热应激组GSH含量和SOD活性仅在胁迫初期(0 h~3 h)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热应激组AKP活性处理12 h显著低于对照组, 48 h后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升高幅度与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低氧胁迫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血液生理生化、氧化应激和能量利用的影响。本试验将花鲈幼鱼放置于低溶解氧水平下((1.56±0.24)mg/L)胁迫3、6、12和24h,然后在正常溶氧水平下((7.72±0.18)mg/L)恢复3和12h,分别测定了血细胞、血清代谢物以及不同组织中抗氧化酶与能量供应物质。研究表明:低氧胁迫能够使花鲈幼鱼的白细胞数目(WBC)、红细胞数目(RBC)、血红蛋白含量(HGB)和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上升(P0.05),恢复正常溶氧后与对照组无差异;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甘油三脂(TG)的变化与血细胞变化规律较一致,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总胆固醇(TC)含量先显著下降(P0.05)后逐渐上升到正常水平。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GST变化在肝组织中较敏感,可作为花鲈在应对氧化应激时的酶学指标;而肝脏中糖原和乳酸含量则在低氧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丙二醛(MDA)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肌组织中SOD和CAT活力在低氧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和糖原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研究结果显示,低氧胁迫能够对花鲈幼鱼机体造成显著的氧化损伤,使血液生化指标、不同组织的相关酶活力及能量供应发生显著变化,而在恢复正常溶氧水平后又可通过自身生理调节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