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D-InSAR技术对覆盖2020年日本鹿儿岛市樱岛火山喷发前后时段的2景降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日本鹿儿岛市樱岛火山南岳火山口喷发事件引起的地表形变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点源Mogi模型对樱岛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源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2020-07-28~08-09期间沉降主要集中在火山中心地区,最大沉降区域为火山中心地带,最大沉降量与平均沉降量分别为5.5 cm与2.85 cm;抬升主要发生在火山边缘区域,最大抬升量与平均抬升量分别为5 cm与2.24 cm,抬升可能与艾拉火山口下方的岩浆活动有关。根据点源Mogi模型反演得到岩浆源深度和体积变化量分别为1.016 km和-0.139×106 m3,岩浆源位于南岳下方,与南岳火山口的喷发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Marsel探区下石炭统历经多年勘探未取得重大发现,资源发现结果与评价的资源量极不匹配。为重新认识该区致密气资源潜力,利用高频层序、测井、试油、地震等资料,对下石炭统烃源岩分布、储层岩性及物性、含气饱和度等地质参数进行了重新评价,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和小面元容积法估算了下石炭统致密气资源量,并评价了资源的平面分布特征。结果表明,Marsel探区下石炭统谢尔普霍夫阶(C1sr)和维宪阶(C1v)有效烃源岩的分布面积可达1×104 km2,探区北部烃源岩w(TOC)普遍在1.2%以上,南部基本在0.2%~1.2%之间,均处于生气高峰阶段;储层主要为礁滩相碳酸盐岩,平均孔隙度约6%,渗透率多在10×10-3 μm2以下,与烃源岩互层接触,可形成大面积连续分布的致密气聚集。蒙特卡洛模拟法估算Marsel探区下石炭统致密气90%、50%、10%概率下的可采资源量分别为1 551亿,4 001亿,8 753亿m3。小面元容积法评价结果显示,Marsel探区下石炭统致密气分布面积达6 000 km2,可采资源量4 323亿m3,平均可采资源丰度为0.7亿m3/km2,属于特低丰度致密气资源,但北部ASSA、Terekhov、KNDK等"甜点区"可采资源丰度在0.8~2.5亿m3/km2。通过借鉴水平井体积压裂开采经验,优选"甜点"钻探提高单井产量,Marsel探区下石炭统仍有望实现效益开发。   相似文献   

3.
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体现了长时间尺度上的岩石圈热学作用,可以反映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介绍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方法,探讨了这种方法的参数选取和影响因素,并对比了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其他类型岩石圈厚度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的计算结果受地壳分层结构、岩石生热率、岩石热导率以及地表热流的影响;地质历史时期内的地壳分层结构要结合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得出;地表热流较低(42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对计算结果的影响非常显著,岩石圈地幔生热率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计算结果最高变化40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15km;地表热流为60mW·m-2时,岩石圈地幔生热率每变化0.02μW·m-3,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3km,岩石圈地幔热导率每变化0.2W·(m·K)-1,地热学岩石圈厚度变化5km;地表热流增高1mW·m-2,地热学岩石圈厚度约增加3km;地热学岩石圈厚度与岩石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略有差异,其差异取决于流变边界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地层对比法和沉积速率法估算了准噶尔盆地西山窑组剥蚀厚度,用全盆地34条二维区域地震测线资料,估算了西山窑组剥蚀厚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利用单井的地质分层和精细年代格架数据,估算了西山窑组的单井剥蚀厚度。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剥蚀厚度的估算结果相近,绝对误差最大不超过50 m,相对误差在20%以内。估算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腹部西山窑组剥蚀厚度为100~400 m,且自北东向南西,剥蚀厚度逐渐增大,在南部剥蚀厚度可大于400 m。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烈、横向变化大、有效预测和开发难度大等问题,以松辽盆地徐东地区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储层为例,综合岩芯、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等多种资料,在火山岩体发育基本特征表征基础上,从储层精细划分、岩相分类与储层物性分析、有利开发区带预测等方面,阐述了火山岩体追踪识别在气藏有效开发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松辽盆地徐东地区单个火山岩体平面上面积多在20km2,平均厚度多在300m;在火山岩储层精细对比中,加入火山岩体的追踪识别可以解决精细分层界限穿越火山岩体的"穿时"矛盾;火山岩体与火山岩相关系密切;靠近火山口的构造高部位多为好储层发育和有利的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类型演变最优模拟模型以及景观的变化趋势,本文采用1996、2006、2016年3期黄河三角洲分类影像,分别利用CA-Markov、LCM、2种模型叠加开展变化模拟。研究发现:① 在相同驱动力因子影响下,空间模拟上LCM比CA-Markov好,数量模拟上,CA-Markov比LCM更贴合,对于变化较大研究区,综合2种模型优势来模拟该湿地变化最佳;② 对于较强的人为、自然灾害干扰,会对模拟精度有影响。在LCM模型中,驱动力相同情况下,生成适宜性图像的转移子模型数量越多,模拟精度越高。对于CA-Markov模型,比例误差系数适宜的设置对数量模拟的精度也有提升;③ 在保持2006-2016年的变化趋势下,综合2种模型模拟的2026年自然湿地面积1252.69 km 2,人工湿地面积1265.00 km 2,非湿地面积924.51 km 2。从2026年黄河三角洲模拟的结果可看出,自然、非湿地的面积减少,人工湿地大量的增加并不断向浅海区域扩张。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变化进行预测分析,可为湿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与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RS和GIS的松辽平原黑土流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1986年TM数据和2001年ETM数据,对松辽平原黑土分布现状与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分析了黑土流失特点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引入冲沟线密度概念量化黑土流失趋势。结果表明:松辽平原典型黑土面积54 989.92 km2,沿京哈铁路线呈弧形条带状展布;1986~2001年间,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 765.21 km2,减少速度为251.01 km2/a,集中在河流两岸、较大建筑用地附近和与盐碱土接壤的地区;仅考虑冲沟的有效作用域,预计到2016年黑土面积平均会有1411.0 km2/a转变为冲沟,黑土流失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涟源含煤区小煤矿主采煤层一般为构造煤,常呈不稳定的厚、薄煤带或构造煤包,采用传统的平面(立面)投影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储量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而采用煤层平均厚度统计法或资源储量面积比率法估算资源储量有针对性,能减少估算误差。  相似文献   

9.
干热岩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地热资源,随着干热岩的开发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显示出了其巨大的利用价值。干热岩地热资源潜力评估是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本文是在充分研究山东省地质构造背景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勘查取样和搜集整理地热参数数据,根据浅部温度资料向地壳深部推算的方法,估算出山东省不同区域3~10km深度范围的温度。利用体积法估算出了山东省3~10km深处的干热岩地热资源量。结果显示,山东省3~10km深度范围内干热源资源量总计为2.63×10~(23) J,合8.97×10~(12) t标准煤,现阶段可利用干热岩资源量按2%的可开采资源量计算,即合1794.4×10~8t标准煤,大约是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7倍,开发利用潜在价值巨大。  相似文献   

10.
植被等效水厚度对路域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湖南醴潭高速一段为研究对象,以地面实测光谱和等效水厚度以及PRO4SAIL模拟光谱和模拟等效水厚度为数据源,利用PRO4SAIL冠层模型模拟光谱与地面实测光谱建立12种常用水分指数,引入随机森林算法对水分指数与等效水厚度进行重要性分析,得到12种水分指数的重要性排序;利用调整R 2确定建立等效水厚度估算模型中输入水分指数的最佳个数;在优选水分指数基础上,以PRO4SAIL模拟光谱计算得到水分指数和等效水厚度为训练集,分别构建随机森林耦合偏最小二乘(RF-PLS)、随机森林耦合支持向量机(RF-SVM)和随机森林耦合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RF-GA-SVM)等效水估算模型,并用地面实测等效水厚度对估算模型进行精度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RF-SVM估算模型中输入重要性前9的水分指数(NDWI、NMDI、SRWI、SR、NDII、WI、DWI、MSI、SAVI)时,调整R 2最高,验证集决定系数为0.8877;RF-PLS和RF-GA-SVM估算模型中输入重要性前4的水分指数(NDWI、NMDI、SRWI、SR)时,调整R 2最高,验证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8053、0.8952,其中RF-GA-SVM模型估算等效水厚度效果最佳,其精度满足路域植被等效水厚度监测要求。本文研究成果为等效水厚度估算提供一种有效且精确的方法,同时为发展基于高光谱遥感的路域环境监测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VARIATION OF PH IN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IN CITIES OF JILIN PROVIN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cidrainhasbeenaglobalenvironmentalprob-lem.SouthChinaandthesouthwestpartarethetwomainacidrainareasinChinawiththerangeof'pHvariationfrom4.5to4.O,andseientificstudiesonacidrainfocusontheseareas(WANGetal.,l997).Inre-centyears,however,inthenorthpartofChinaacidrainoccurred'notunusuallyandevenmoreseriouslysuchasincitiesofTumenandHunchuninJilinProvince.Itisessentialtodelveintothetemporalandspatialvariationsofatmosphericprecipitationacidityandthevariationscausesintheseareastoprovidesci-entificba…  相似文献   

12.
以济南市章丘区小冶睦里地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采空区为研究对象,采取资料收集、井间地震、钻探验证等方法手段,分析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对采空区解译推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速度反演结果体现为高速分布的区域,推断为基岩完整区域;速度反演结果体现为低速分布的区域,推断为采煤采空区域。经与钻探工程比对,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推断的采空区位置与钻探揭露深度较为吻合,表明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济南市章丘区小冶睦里煤矿采空区勘查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该地区同类型的采空区勘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镓是煤中可利用的伴生元素之一。通过研究我国煤田中镓的分布特点,将其在煤层中的富集情况划分为区域富集和全段富集,并从煤岩类型、矿物组成、元素对比等方面分析得出镓在顶底板附近煤层富集时,与煤灰产率、灰中w(Al2O3)等多为正相关关系;当镓富集于其他位置时,该相关性不明显。对相应赋存状态和富集机理的对比分析表明,无机矿物和有机物质对镓在煤中富集有不同的作用意义,在以无机成矿作用为主的背景下,强调有机质在镓的富集初期具有重要作用。煤中镓的物质来源主要为陆源碎屑,后期地下水等作用对其有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矿产勘查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强,地表矿、浅部矿、易识别矿日趋减少,矿产勘查工作正朝着寻找隐伏矿、深部矿、难识别矿的方向转变。因此,深部地质勘查研究日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招远市留仙庄矿区利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及频谱激电测深(SIP)法对深部异常进行查探,共布设2条物探剖面,分别为108号、132号勘探线剖面。通过CSAMT与SIP测量工作,大致确定了招平断裂带的产状,对2条剖面CSAMT测量结果对比,大致确定了2条剖面所测区域在招平断裂带沿产状向下延伸位置及对应关系,圈定了3处高极化异常区域。该次工作充分发挥物探优势,验证了物探方法在深部找矿勘查中的有效性,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矿断层导水是引起煤矿水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煤矿断层的导水性勘查与评价是煤田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煤矿采区布置与安全开采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煤矿开采初期查明矿区内断层构造的空间分布及其含导水性,对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收集新安煤矿矿区地质、水文及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瞬变电磁技术,对区内断层等构造的含导水性进行了勘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煤矿的开采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有效地预防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Application of extension theory in risk zoning of debris flow in Beij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occurrence of debris flow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Risk zoning of debris flow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early-warning and prediction of abrupt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xploration of new method is needed in the early-warning and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The extension theory is a new method to solve contradiction matters. Based on extension theory, AHP and GIS, the risk zoning model of debris flow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way in the risk zoning, early-warning and prediction of debris flow  相似文献   

17.
崔昊  王筱明  滕磊 《山东国土资源》2013,29(2):42-45,49
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96年至2010年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的变化态势,并运用灰色-马尔可夫预测的方法,建立划分状态的GM(1,1)模型,对研究区域的耕地面积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波动较大的数据拟合较好,在预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济南市耕地面积在15年的时间中呈现出波动下降变化态势,虽在近年趋于稳定,但在快速城市化、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8.
The occurrence of debris flow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Risk zoning of debris flow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early-warning and prediction of abrupt geological hazards, and exploration of new method is needed in the early-warning and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The extension theory is a new method to solve contradiction matters. Based on extension theory, AHP and GIS, the risk zoning model of debris flow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 of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way in the risk zoning, early-warning and prediction of debris flow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地质学领域的10种中文核心期刊相关科技论文开展文献计量分析,着重分析了近五年来所刊载科技论文的发表量、基金资助、学科分布和关键词等特征及变化趋势。了解了近年来我国地质学领域研究的基本信息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把握学科领域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precipitation in Shandong in July, August as well as the whole summer (JJA) and the corresponding 500hPa geopotential height field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SV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methodology. It is found that the general circulations in East Asia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underwent decadal changes around 1979.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in particular over key areas like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Philippines, increased after 1979. Corresponding to the changes in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the rainfall in Shandong started to decrease around 1979. The synthesized analysis shows that when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at 500hPa level decreases in the key areas,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shifts northward and an anticyclonic anomalous cell enforces the southerly flow over Shandong-Korea-Japan, Shandong could experience a wet period. A dry period is likely to occur when the geopotential height increases in these key areas, the subtropical high moves southward or expands westward to a great distance, and a cyclonic anomalous cell controls Shandong. Respective conceptual models for the causative mechanism are obtained for the cases of July, August and the whole summer (JJ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