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目的:观察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 例气阴两虚型ST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 例。治疗组予芪术增液汤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28 d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排便评分(排便间隔时间、排便费力程度、粪便性状、排便时间)、中医证候(气短乏力、神疲懒言、口干少津、头晕耳鸣)积分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3%(32/35),对照组为71.43%(25/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各项指标评分、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50%(4/32),对照组为36.00%(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术增液汤治疗气阴两虚型STC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痰浊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化浊方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7.5%,对照组为4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有较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治疗组采取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10%,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便性状评分、排便次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 例气虚血瘀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 例。治疗组予以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胃复春片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00%(19/25),对照组为40.00%(10/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25/25),对照组为76.00%(1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评分、组织病理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黏膜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方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CAG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2组均予中风后遗症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以活血消栓胶囊治疗,对照组加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第15、30、45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67%(26/30),对照组为76.67%(2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5、30、45天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消栓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刺激八髎穴联合长强穴对盆底失弛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肛管直肠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失弛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八髎穴联合长强穴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治疗,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便秘临床各症状(排便困难、粪便性状、排便时间、腹胀、排便频率情况)及肛管直肠动力学各项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40/45),对照组为71.1%(32/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便秘临床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肛管直肠动力学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八髎穴联合长强穴电刺激治疗失弛缓型便秘疗效好,更有利于恢复肛门直肠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脱落1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唑仑片治疗。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5%,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SQ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总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能明显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疗效优于口服阿普唑仑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普瑞巴林、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71.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神经功能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芪兰颗粒治疗气虚血瘀、水湿停滞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兰颗粒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白蛋白(ALB)、胆碱脂酶(CHE)水平上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GT)、总胆红素(TBi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芪兰颗粒联合利尿剂治疗气虚血瘀、水湿停滞型肝硬化腹水较单用利尿剂更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医推拿结合中药口服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 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 例,治疗组予中医推拿(包括补胃经、补脾经、运内八卦、捏脊、推四横纹、摩腹)结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单予推拿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变化,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18/20),对照组为80.00%(16/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结合中药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临床疗效显著,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肠通秘汤联合热敏灸、结肠水疗治疗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 例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 例。治疗组采用益肠通秘汤联合热敏灸、结肠水疗治疗,对照组单用结肠水疗治疗,观察2组的排便症状(排便顺畅情况、排便时间、排便不尽感、大便性质)与中医症状(腹胀、食少纳差、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的改善程度,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43/45),对照组为77.78%(3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排便症状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肠通秘汤联合热敏灸、结肠水疗能有效改善脾肾阳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左西替利嗪联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左西替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停药7d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1、2个月的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7.50%(35/40)、97.50%(39/40),对照组分别为72.50%(29/40)、82.50%(33/4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停药7d复发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替利嗪合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且短期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4%,复发率为4.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67%,复发率为41.67%,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尿道刺激感)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阴道炎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联合缩宫素鼻喷剂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子宫复旧不良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予以缩宫素鼻喷剂联合益气化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予以缩宫素鼻喷剂联合益母草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停药3 d复诊,记录止血时间,采用超声测量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及宫腔内回声最大径的变化,评定综合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子宫体积及宫内异常回声直径线均较治疗前减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服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瘀方联合缩宫素鼻喷剂有助于改善气虚血瘀型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子宫复旧,提高临床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且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藿夏苓泽汤治疗痰湿中阻型内耳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内耳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 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 例单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的综合疗效及眩晕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48%(38/42),对照组为70.00%(2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眩晕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9.52%(4/42),对照组为37.50%(15/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医常规疗法联合藿夏苓泽汤治疗痰湿中阻型内耳眩晕症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夹脊穴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 例给予常规推拿治疗,治疗组42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夹脊穴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复发率及治疗前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CODI)、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DI指数、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33.3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夹脊穴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降低其疼痛程度,减少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解郁安神法联合体外反搏(EEC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冠心病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规范化治疗,同时联合EECP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郁安神方治疗,随访观察7周,比较2组临床证候疗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5%(33/40),高于对照组的60.0%(2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AS、SDS、SA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安神法联合EECP治疗可明显改善PCI术后气滞血瘀型胸痹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 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37 例,对照组38 例。治疗组采用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腹痛不适、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急迫感、腹胀、黏液便等)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19%(33/37),对照组为71.05%(2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评分(除外大便次数)、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养血柔肝埋线法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治疗组采用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颈椎活动度、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36/40),对照组为85.0%(34/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颈椎活动度、颈椎活动功能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第10、20天,治疗结束1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卧位平衡手法联合八段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生血通便颗粒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生血通便颗粒口服联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对2组治疗前后便秘情况(包括粪便性状、排便频率、排便时间)及中医证候进行评分,评定综合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29/32),高于对照组的78.12%(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排便无力、面色少华、乏力懒言、头晕心悸、食欲不振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频率、排便时间积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通便颗粒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血亏虚型老年性便秘可明显改善便秘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