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福建省永安市福溪地区位于福建省中含煤带向西含煤带过渡带中段。福溪地区聚煤环境好,地质构造有利于含煤地层保存,特别是发育在泥盆系、奥陶系盖层与煤系地层之间的推覆断层F1,以及火山岩盖层(侏罗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面较缓,认为在F1断层下盘和火山岩下赋存有煤系地层,在本区找煤是可行的,有望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2.
刘春花  聂凤军 《地质通报》2015,34(6):1045-1056
拜韦尔特半岛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铜、金和石棉,区域地层和构造是控制矿床形成、发展和叠加改造的主要因素。这些矿产资源主要赋存在拜韦尔特海洋带达利吉带圣母玛利亚亚带的早奥陶世潜次火山岩中,包括起源于超俯冲作用带的蛇绿岩套和火山岩盖层。其蛇绿岩套超镁铁堆积岩的热液蚀变岩中产出石棉,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型(VMS型)铜±金矿产在基性和双峰式火山岩中,金矿产在基性和超基性的热液蚀变岩中。而蛇绿岩套火山岩盖层中则产出与条带状含铁建造(BIF)有关的后生金矿,石英脉型或相关的交代型矿床则大多赋存在蚀变和变形的基性岩中。拜韦尔特半岛的构造样式和几何结构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山地区金矿床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北山地区位于新疆东部塔里木地块东北缘,东西长约300km,南北宽约100km,近来发现了一系列金矿点。该区主要由古生界的沉积-火山岩系组成,局部含太古界至下元古界的结晶基底,履中新生界盖层。两期重要的玄武质岩浆活动与金矿化有关。金矿点产于前寒武纪的准绿片岩中,但主要产于石炭纪的硅化和黄铁矿化岩石中,由走向NEE-SWW向的大型逆断层控制。金矿源来自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玄武岩,后期经活化富集于北山地  相似文献   

4.
右江盆地微细浸染型金矿与古油藏均产于二叠纪生物礁的核部或侧翼。流体包裹体拉曼光谱分析和矿石抽提物色质谱分析均发现了大量的有机质官能团,暗示金矿成矿过程与古油藏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金矿与古油藏的物质均来源于盆地裂陷期和凹陷早期的沉积地层,流体来源于沉积地层中封存的建造水,形成年龄>172Ma。在随后约40Ma(172-130Ma)的时间里,流体向盆地中生物礁及其他构造部位运移聚集。由于盆地中烃源岩逐渐成熟,这一过程是油气运移成藏的过程,也是有机流体萃取成矿物质,最终演变为有机成矿流体并聚集的过程。燕山运动是金矿成矿作用的主要构造营力(130-46Ma),同时也是古油藏破坏的主要原因。正是古油藏的破坏打破了流体的动态平衡,导致流体中成矿物质沉淀形成矿床。右江盆地的金矿和古油气藏是同一种流体体系在其发展演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山寒山金矿成矿时代讨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寒山大型金矿是近年来在北祁连山西段发现的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作者利用Rb-Sr同位素方法测得寒山金矿的成矿时代为339 Ma,属华力西期.指出寒山金矿的成矿时代应为(303~339)Ma,有多期热液叠加,多期成矿作用.因此,作者认为寒山金矿的热液很可能是青山斜长花岗岩(370±25Ma)、寒山辉长岩(347.1±6.4Ma)共同提供的.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现成矿时代的确定对于该区在寻找华力西期-加里东晚期蚀变岩型金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康古尔地区金矿成因类型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康古尔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独特,是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成矿有利地段。金矿成因类型多样,有韧性剪切带型、超浅成低温火山-水热型、中低温火山水热型、中低温岩浆-水热型等。剪切带型金矿是本区主要成矿类型。大地构造、地层岩性、侵入岩、火山岩和韧性剪切带等均与金矿形成有着密切关系。中酸性火山岩是本区主要成矿母岩,韧-脆性剪切带是金矿形成的重要导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于上地幔和下地壳。主要成矿时代为晚  相似文献   

7.
赋存于东秦岭熊耳地体熊耳群陆相火山岩中的上宫金矿,是典型的断控脉状造山型金矿床,其成矿物质长期被认为来自结晶基底太华超群(所谓原生矿源层)、盖层熊耳群(所谓衍生矿源层)或燕山期花岗岩,或者下伏地壳或地幔。但是,这些观点与放射成因同位素研究结果相矛盾,因此可以认为成矿物质侧向来源于熊耳地体以南的管道口群栾川群沉积地层,后者沿马超营断裂向北陆内俯冲到熊耳地体之下,通过变质脱水导致上宫金矿成矿流体系统的发育和矿床形成。此外,成矿早阶段石英40Ar/39Ar年龄为222.8Ma±24.9Ma;成矿早、中、晚阶段矿物或岩石的Rb-Sr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42Ma±10Ma,165Ma±7Ma和113Ma±6Ma,表明成矿发生在250Ma~100Ma之间,同步于华北与扬子板块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8.
安芳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08,24(12):2741-2748
吐拉苏盆地位于西北天山西段,盆地中大面积出露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地层,该地层的火山—沉积岩是区内阿希、京希—伊尔曼德金矿的主要赋矿围岩,由凝灰岩、流纹岩、安山岩和少量玄武岩组成。对火山岩剖面下部流纹岩中锆石开展的SHRIMP年代学研究表明,火山喷发开始的时间早于386Ma(中泥盆世晚期)。因此,下石炭统地层单位“大哈拉军山组”不再适合代表吐拉苏盆地中广泛出露的这套火山—沉积岩地层,本文建议创建中-上泥盆统“伊尔曼德组”。京希—伊尔曼德金矿区及其外围火山熔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典型大陆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因此,吐拉苏盆地晚古生代火山岩代表北天山洋洋壳向伊犁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火山岛弧,该岛弧的演化至少持续到晚泥盆世晚期(~363Ma)。受俯冲带流体交代的地幔楔是吐拉苏岛弧火山岩(玄武岩和安山岩)的岩浆源区,大量流纹岩应该是大陆地壳物质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北段阜平幔枝构造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阜平幔枝构造北东倾伏端,是轴部乌龙沟-上黄旗韧脆性剪切带与外围主拆离滑脱带的交汇部位,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控矿有利,矿床类型多样。笔者以上明峪主拆离滑脱带型金矿、镰巴岭上盘盖层裂隙型铜铅锌矿和支家地上叠断陷盆地中次火山岩裂隙型银矿为例,讨论了幔枝构造外围主拆离滑脱带、上盘盖层密集裂隙带和上叠断陷盆地次火山岩构造的成矿控矿作用,总结成矿规律,归纳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二道沟矿床绢云母的^39Ar/^40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庞奖励  裘愉卓 《矿物学报》1997,17(4):442-447
本文通过对绢云母39Ar-40Ar坪年龄的研究,得到二道沟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40±2.8Ma;从年代学方面证实了金矿化与对面沟花岗闪长岩无直接关系,而与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该矿床是-岩浆热液为主要来源而混入有一部分大气降水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