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放球前后读取瞬间要素 ,因时间紧、观测项目多 ,易误读通风干湿表读数。如单独从基测或瞬间数据检查 ,即使出现误读也很难发现。如根据基测数据和瞬间数据 ,并结合当时天气实况及探空仪信号进行比较分析 ,可正确判断通风干湿表读数是否准确。例如 :某日 1 9时 ,基测的干湿球温度分别为 0 .4和 0 .2℃ ,仪器符号为 91 ,1 5 ,2 3 ;瞬时读取的干湿球温度分别为 0 .6和 0 .3℃ ,仪器符号为 93 ,1 5 ,2 1。根据基测时仪器所发信号 ,当时天气实况应是温度降低、湿度增大 ,恰恰和读数相反 ,显然读数不正确。通风干湿表读数技巧@崔智慧$郑州市气象…  相似文献   

2.
DSP-2型数字式标准干湿表的测试及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DSP-2型数字式标准干湿表基于通风干湿表的测湿原理,采用铂电阻测温,是目前业务中的常用仪器.其特点是精度高、体积小、可连续读数.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测量结果稳定性差,与通风干湿表测量值有出入,特别是相对湿度差值明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测湿原理出发,找可能的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及误差分析,确定误差原因及排除方法,以确保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杜懋林 《气象》1980,6(10):23-23
目前供气象台站和野外科学考察中测定空气温湿度的通风干湿表,主要有下述两种:即机动通风干湿表和电动通风干湿表。机动通风干湿表的感温元件是两只性能规格完全一致的棒状玻璃温度表,观测时由人工上紧发条使风扇转动而实现通风。电动遥测通风干湿表的感温元件是两只形状、大小、特性完全一致的铜电阻温度表,观测时靠仪器上的马达和风扇自动通风。  相似文献   

4.
GTS1型探空仪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过这样一些问题:基测时湿度总是不合格;仪器装配好以后准备施放时,仪器的P、T、U数值突然发生变化等。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呢?遇有基测湿度不合格时,在确定不是探空仪和湿度片有问题的情况下(有时是基测箱故障,)可以先泡好电池,装配好仪器,放到百叶箱内,给通风干湿表上水,稳定后读取干湿球的温度,用所读取的干球温度和利用干湿球读数查算出的湿度值进行基测,这样可以避免因仪器不合格而迟放球或放不出球。如遇释放前仪器地面要素值突变的情况,可打开探空仪盒盖,把电池和感应器的插头拔开,重新插…  相似文献   

5.
1 概述 根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针对温度表检定装置读数不准确的问题,重点对标准装置的读数窗进行了处理,设计制作了提高读数精确的一整套方案。从而实现了用高精端的读数设备取代人工读取示值的办法为台站观测准确度评估提供科学、有效、客观的手段。根据近几年温度表数据的记录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对比,其中干湿球温度表、通风干湿表、直管地中温度表在使用中的示值误差±0.30,相邻示值误差≤0.20。最高温度表、曲管地中温度表的示值误差±0.4,相邻示值误差≤0.3。  相似文献   

6.
针对在日常工作中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中数据资料出现的问题,如基测、地面瞬间观测数据和探空仪参数错误、探空记录飞点、乱码、以及测风数据突跳等,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正确读数、认真校对、仔细检查、熟悉探测系统业务手册等处理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1 大风天的基测  由于风速大 ,使探空仪感应器对气象要素感应较快 ,为减少沙尘对仪器的污染 ,在基测前 2 0min将仪器拿出室外感应 ,且不宜在电码筒上涂防冻油 ,以免沾上沙尘使信号不清。2 日出日没时的基测  日出日没时 ,由于大气温度变化大 ,温度感应器易产生滞后误差 ,操作时要迅速 ,必要时应采取基测前后读数法 ,即基测开始前先将通风干湿表上水、上发条 ,待稳定后 ,先读取一次干湿球温度再听取探空仪信号 ,然后再次读取干湿球温度。先听取信号的探空仪用前面的干湿球温度 ,后面仪器用后读取的干湿球温度做基测 ,从减小误差。3 需…  相似文献   

8.
主要针对通风干湿表检定中对通风速度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对因不同计算方法引起检定结果的异议,分析原因,进行探讨。利用JJG204-80检定规程中计算公式进行论证分析,同时,引进空气密度修正方法对通风速度进行订正。通过对比分析表明,通风干湿表检定中通风速度在订正前后对检定结果有影响,需要对检定规程中通风速度计算方法进行严格表述以免引起歧义。  相似文献   

9.
温湿度观测是气象观测的最基本观测项目之一。目前地面气象观测的干湿球温度表、观测方法、参数等,都是沿用苏联的方法,既不适合于我国的具体情况,精确度也较低。对此,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和上海气象仪器厂、南京气象学院共同设计试制成功“百叶箱型通风干湿表”。干湿表的通风装置是在干湿表球部套  相似文献   

10.
早在六十年代初,世界气象组织(WMO)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就开始探索一种“轻便的标准湿度计”,为此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第一个工作组是由L. P. Harrson领导的,其后从1965到1981年期间,则是R. G. Wylie领导该小组的工作。经过十余年的研究,Wylie在CIMO 1977年汉堡会议上提交了“标准通风干湿表”的报告。会议初步通过了Wylie研制的标准通风干湿表(CIMO-Ⅶ决议15)。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于1979年批准  相似文献   

11.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出现的问题,如地面瞬间观测数据错误、探空记录飞点、升速异常以及测风数据突跳等,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正确读数、认真校对、仔细检查、熟悉探测系统业务手册等处理意见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通风干湿表的检定分两次进行。一、按JJG207—80号“气象用内标式玻璃液体温度表检定规程”对温度表进行检定。检定记录整理程序“陕西气象”八三年第九期有过介绍,此文不再叙述。二、按JJG204—80号“气象用通风干湿表检定规程”对温度表球部管道通风速度进行检定。方法是给通风器上满弦、测定第四分钟末风速(技术要求大於2.5米/秒)和第六分钟末风速(技术要求大於2.2米/秒)。因为风速在2.5米/秒以上时,△值(干湿球温度表测湿系数)几乎不随风速大小的改变而变化。所以在此风速条件下用通风干湿表测定的相对湿度是比较准确的。大家知道用干湿球温度表测湿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13.
省级气象计量检定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气象计量工作的特点,研制了气象计量检定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包括气象计量仪器的管理系统及气象用风速表、空盒气压表、温度表、湿度表、通风干湿表和动槽水银气压表的检定系统,实现了检定数据的自动处理、仪器信息的网络调用及网上查询、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罗淇 《山东气象》2002,22(3):48-48
根据多年检定通风干湿表的工作经验 ,阐述检定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介绍了正确使用该仪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在审核报表和验收百班时发现 ,温压湿自记读数误读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因自记记录误读直接导致发报错误 ;有些自记记录连续两个定时出现误读而未被发现 ;有些误读记录通过初算、复算、预审几道把关仍未发现 ,后在审核和验收百班时查出。因此 ,提醒大家一要注意温压湿自记读数时的复读校对 ,二要在整理自记记录时注意前后记录对比检查 ,三在预审中发现有疑误信息时不要轻易否认 ,要认真检查校对。另外还发现 ,一些观测员在整理雨量自记记录时 ,只注意时差分配数值是否正确、记录统计是否有误 ,而对时差订正记号是否做反 (如将快 8分误订正…  相似文献   

16.
在气象基本业务观测,尤其是温度观测中,往往容易发生读数误读的现象,为了避免发生读错5℃、10℃或零上零下颠倒这类差错,《规范》特别强调:“注意复读”。即一般读数时必须复读,就是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观测习惯,观测时思想高度集中,记录时认真细致,是把读数差错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基本保证。从而提高观测读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关丁 《气象》1977,3(5):9-9
我站地处河西走廊戈壁滩边缘。过去我们认为地面最高表读数之所以低于0厘米正点温度,是由于最高表仪器不精密,水银柱随温度的下降而缩回球部所造成的。后来发现在14时读数时,最高表的瞬间读数就已经低于0厘米温度表的读数,也就是说最高表的水银柱并没有象0厘米表那样升高到相应的数值。那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81,7(11):31-31
用增减水汽方式的湿度箱来检定湿度仪器已有数十年历史了。该设备多是手工操作。为了提高检定质量和工作效率,我们对湿度箱湿度的调节和控制及通风干湿表湿球的上水和补水做了改进,变手工操作为自动工作。现将其工作原理、主要结构、性能特点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世界气象组织(WMO)希望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应用物理学部的干湿球温度计作为湿度的基准,并从1985年1月1日起作为正式的基准使用。WMO的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对此提出了制作上的规格。按照WMO的要求,日本气象厅气象仪器工厂研制出了基准通风干湿表。以下对该装置的构造和试验方法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朱炎坤 《气象》1987,13(4):48-48
调节好水杯水位,是确保百叶箱通风干湿表测湿精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地面观测规范规定“水杯高度一般调至使水面略高于湿球球部底端,以保持湿球纱布充分湿润”及“调节次数和时间随地区、季节,天气情况灵活掌握”。但实施中,灵活性大,不易掌握。因此观测员只好摸索着干,操作难度较大。在湿度多变的日子里,它的水位不是偏高,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